【数据分析】产品日活DAU下降,怎么分析

article/2025/9/18 8:50:19

目录

案例简介

第一步:确认数据真实性

第二步:明确定义,并拆解指标,进一步定位原异常部分

第三步:根据几个常见维度初步拆分数据

第四步:进一步做假设并细分深入,得出结论

案例分析

例题

GMV下降了20%怎么分析?(GMV=访客数(uv)*订单转化率(cr)*单均价)

总结

 


例题部分转载自公众号《阿狸与小兔》。

 

案例简介

一款信息流APP平时日活稳定在79w-80w之间,但是在6月13日起突然掉到了78.8w,到6月15日已经掉到78.5w,这时产品负责人着急了,让你尽快排查一下数据下跌的原因。这样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头疼的,因为对于80w量级的产品,一两万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波动,但原因还是要排查。

产品日活DAU下降,我该如何着手分析?

核心点:先做数据异常原因的假设,后用数据验证假设。

不建议大家第一步先自己对着数据去拆,影响日活数据的因素很多,不可能把所有维度逐一拆解对比,容易浪费时间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做数据异常原因分析的核心就是结合以往经验及各种信息,找出最有可能的原因假设,通过数据的拆分进行多维度分析来验证假设,定位问题所在。过程中可能会在原假设基础上建立新的假设或者是调整原来假设,直到定位原因。

第一步:确认数据真实性

在开始着手分析前,建议先确认数据的真实性。我们经常会遇到数据服务、数据上报、数据统计上的BUG,在数据报表上就会出现异常值。所以,找数据流相关的产品和研发确认下数据的真实性吧。

第二步:明确定义,并拆解指标,进一步定位原异常部分

    逻辑树模型的思维,由大到小,一步一步深入。(指出拆解方法的局限性:假设缺陷、分布缺陷、估算保守/激进)

第三步:根据几个常见维度初步拆分数据

可以利用人货场模型来思考,如下图

 

计算影响系数:每一项数据都要和以往正常值做对比,算出影响系数。

影响系数=(今日量-昨日量)/(今日总量-昨日总量)

影响系数越大,说明此处就是主要的下降点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初步拆分维度,通过初步拆分,定位原因大致范围。

第四步:进一步做假设并细分深入,得出结论

针对初步定位的影响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分三个维度来做假设,建议针对数据异常问题专门建一个群,拉上相应的产品、技术、运营人员一起,了解数据异常时间点附近做了什么产品、运营、技术侧调整。

定位了异常部分后,可根据分指标灵活思考出影响因素。

 

产品日活DAU下降,我该如何着手分析?

综合考虑以往数据异常原因、产品运营技术侧调整、初步定位的影响范围最可能由什么原因造成,再结合自身业务经验确定几个最可能的原因假设,给这些假设排数据验证的优先级,逐一排查。

除了上述,可以细分分析的维度实在太多,逻辑上说核心点在于一个假设得到验证后,在这个假设为真的基础上,进行更细维度的数据拆分。

我们需要记住这种分析方式,当猜测是某种原因造成数据异常时,只要找到该原因所代表的细分对立面做对比,就可以证明或证伪我们的猜测,直到最后找到真正原因。

 

案例分析

以上就是核心数据异常的分析套路,是不是刚才拿到问题还不知道从哪开始分析,现在觉得其实有很多点可以去着手?让我们回到刚才的案例吧。根据上述套路,首先我们拆分新老用户活跃量,如下图(老用户左轴、新用户右轴):

产品日活DAU下降,我该如何着手分析?

发现老用户日活较平稳,但是新用户自6月13日下降严重,于是计算新老用户影响系数:

老用户影响系数=(77.89-78)/(78.8-79.5)=0.16

新用户影响系数=(0.98-1.5)/(78.8-79.5)=0.84

新用户影响系数0.84,说明DAU下降是出在新用户身上,明确范围后进一部细分,新用户由什么构成?

新用户=渠道1+渠道2+渠道3+其他渠道 ,于是我们把新用户日活按渠道进行拆分:

产品日活DAU下降,我该如何着手分析?

通过渠道拆分,我们发现渠道3自6月13日起新用户下降严重,于是我们把问题定位在渠道3,应该是渠道3的渠道效果发生问题。联系渠道3的负责人一起定位具体原因,渠道线索量降低?渠道转化率降低?渠道平台的问题?找出原因后,再针对原因解决问题,制定渠道优化策略。

 

例题

GMV下降了20%怎么分析?(GMV=访客数(uv)*订单转化率(cr)*单均价

人货场角度(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1、从人的角度来看。主要会考虑

①   新老客户

②   不同地区客户

③   不同渠道客户

④   是否VIP客户

⑤   不同获取方式客户

通过数据一一验证。例如,若数据表明,新用户带来的GMV同比下降25%,但老用户带来的GMV同比上升了1%,则可以将原因定位在新用户身上,推测是否拉新活动失效,导致新用户下单减少;若数据表明h5渠道客户GMV同比减少了70%,可能需要验证h5端是否能够正常的提交订单。

2、从货的角度来看。主要会考虑

① 不同品类

② 不同价位

③ 不同商家

通过数据一一验证。例如,若数据表明去年连衣裙品类产品的GMV占整体GMV比例高达40%,但GMV同比下降了30%,则大胆推测可能是由于连衣裙品类表现不佳,导致整体GMV同比下滑严重。若发现有一批去年同期十分活跃、产量较高的商家,今年没有上架产品,可能是因为商家维护、商家合作政策的变动,需要具体评估后考虑是否追回这批商家。

3、从场的角度来看。主要会考虑

① 企业内部活动

② 行业整体表现

同样通过数据进行验证。例如,若数据表明去年同期活动数量较多且GMV较高,而今年并没有开展类似的活动,可能推测今年GMV同比下滑是活动的影响。

逻辑树角度(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提出第一层假设:GMV的同比下降主要受到访客数、转化率、单均价的影响。

 

 

验证假设,定位异常的分指标。

经验证,假设二:转化率的影响成立。

对【转化率】进行二次假设与分析,可利用人货场模型或者从产品、技术、运营侧考虑因素

暂时先考虑① 下单页面流程的变动 ② 去年3月上线新活动 ③ 新产品上线效果不及预期

 

 

首先考虑①下单页面流程的变动。一般会用漏斗分析(不知道漏斗分析是什么的……建议直接百度或者知乎)来观察数据。查看从【产品详情页】->…………->【支付成功页】的用户浏览转化漏斗,可能发现在【支付付款页】->【支付成功页】的转化率同比下降严重。推测是因为app开发或者产品流程管理问题,导致用户在支付付款页无法付款,造成转化率降低——建议开发与产品合适下单流程是否存在卡点。

其次考虑②去年3月活动的影响。假如和运营沟通后,了解到去年3月同期开展了“开学季”活动,且活动表现优异。数据结果也表明活动期间转化率与活动前后相比,有明显提升,假如数据长这样:

 推测由于今年未开展活动,导致转化率同比下降,进而对GMV产生影响——建议运营人员参考去年活动标准,选择合适时机继续开展营销活动。

最后考虑③新产品上线是否效果不及预期。有运营的同事告诉你,今年3月更换了主推产品,这批产品都是之前没有销售记录的。数据的结果也表明新产品的转化率明显低于老产品,推测新产品上线效果不佳对转化率有明显影响,建议考虑更换产品。

 

验证第三个假设:客单价的影响。

若数据显示2018年3月和2019年3月的单均价没有明显差异,则假设三不成立;

若2018年&2019年三月的单均价分别为191元、154元,假设三成立。在考虑单均价变动时,我们仍然需要对【客单价】进行二次假设,假定①优惠活动②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的影响,简单表示如下:

 

 先考虑①优惠活动的影响。但由于在假设二中已经获取了信息,2019年3月并未开展优惠活动,反而在2018年3月是有活动的。所以①并不成立。

接下来考虑②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的影响。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主营产品在这两年得到了规模化生产,出厂成本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卖价也逐步下降,19年均价比18年均价下降了10%以上,所以②成立——推测行业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影响了单均价,进而造成GMV的同比下降。

 

 

总结

  • 第一步:确认数据真实性
    • 在开始着手分析前,建议先确认数据的真实性。我们经常会遇到数据服务、数据上报、数据统计上的BUG,在数据报表上就会出现异常值。所以,找数据流相关的产品和研发确认下数据的真实性吧。
  • 第二步:明确定义,并拆解指标,进一步定位原异常部分,指出拆解方法的局限性:假设缺陷、分布缺陷、估算保守/激进
  • 第三步:问题定位初步拆分维度,定位原因大致范围。计算影响系数:(今日量-昨日量)/(今日总量-昨日总量)影响系数越大,说明此处就是主要的下降点
      • 用户类型(新老、付费续费、是否VIP等)
      • 用户画像各方面(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
      • 拆登录渠道:app/小程序/PC/m端等
      • 拆入口:点图标进入/push调起等
      • 拆品类
      • 拆价格
      • 拆供应商
      • 拆平台:IOS/安卓
      • 拆版本:新/老版本
      • 拆区域:省份/国家
      • 拆时间:访问时段、淡旺季、产品周期性(同比、环比)
  • 第四步:原因分析对维度、细分指标进行原因分析​,综合考虑以往数据异常原因、产品运营技术侧调整、初步定位的影响范围最可能由什么原因造成,再结合自身业务经验确定几个最可能的原因假设,给这些假设排数据验证的优先级,逐一排查。
    • 外部因素
      • PEST方法
      • 产品调研方法论(市场、竞品、社会(舆论生活方式、价值观、消费心理) )
    • 内部因素
      • 产品侧:
        • 功能调整
        • 策略调整
      • 技术侧:
        • 接口不稳定
        • 系统故障
        • 网页打不开、加载慢
      • 运营侧:
        • 运营策略
        • 广告投放
        • 运营活动(提活跃、促留存、拉付费)
        • push效果
        • 拉新渠道

 

 

 

 

 

 

 

 

 

刚需、乐享、高频 

影响定价:成本、需求、竞争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DQkYBPle.shtml

相关文章

数据分析——DAU下降问题(转)

文章转自: DAU异常下降该如何分析 1. 梳理公司的用户增长模式 尽管不同业务形态、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其用户增长模式各有差异,但都可以从拉新策略和促活策略进行分解。 常见的拉新策略有: 流量采购。比如通过厂商预装、…

有赞一面:亿级用户DAU日活统计,有几种方案?

说在前面 在40岁老架构师 尼恩的读者社区(50)中,最近有小伙伴拿到了一线互联网企业如极兔、有赞、希音、百度、网易、滴滴的面试资格,遇到一几个很重要的面试题: (1) 亿级用户场景,如何高性能统计日活? (2) 如何实现亿…

数据分析——用户粘性指标 DAU/MAU

( 一 )定义 DAU,即:Daily Active User,指日活跃用户数; MAU,即:Monthly Active User,指月活跃用户数。 日活/月活就是体现用户粘性最频繁使用的指标。日活跃用户占月活…

数据分析体系 - 用户粘性(DAU/MAU 和 月人均活跃天数)

对于常见的App,用户粘性的取值范围就是3%~100%, 不同领域的App也会有不同的基准值, 例如移动游戏会以20%为基线, 而工具类App会以40%为基线。 用户粘性的两个计算指标: 1、DAU/MAU 2、月平均活跃人数 这里其实…

数据分析——DAU下降/上升原因分析

本文是对“DAU变动原因”问题进行的思考整理,仅作记录,欢迎讨论。 ( 一 )思维框架 图版: 文版: 内部原因: 1. 数据验证 如果DAU上升或者下降,且非日常波动,需先确…

数据分析 — 用户粘性的两个计算指标(DAU/MAU和月人均活跃天数)

很多运营都了解DAU(日活跃用户数)和MAU(月活跃用户数)的重要性,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两个数值本身并不能反映出太多问题,这个时候就要引用到【DAU/MAU】的概念,即【日活/月活】。 用户粘性的两个计…

峰值21WQps、亿级DAU,小游戏《羊了个羊》是怎么架构的?

小游戏《羊了个羊》 短短的7天内,DAU突破了1亿、吞吐量峰值21WQps。 《羊了个羊》运营后台数据显示,在短短的7天内,这款小游戏的DAU就突破了1亿。 要知道,除了王者荣耀、原神等屈指可数的现象级手游之外,1亿DAU是这个…

dau、mau、pcu、dnu、wau、acu、uv分别是什么意思?

dau、mau、pcu、dnu、wau、acu、uv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分析?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常用于反映网站、互联网应用或网络游戏的运营情况。 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跃用户人数。是在线游戏的一个用户数量统计名词,数量越大意味着玩这款游戏的人…

数据化运营04 DAU、MAU、UV:谁是最有参考价值的活跃指标?

活跃类指标是重要的用户质量指标,代表了产品上真正的用户,代表了具备营销价值的用户群,是几乎所有产品运营的重点。 在这一讲中,我会主要向你介绍 UV、DAU、MAU,以及每日使用时长和每日打开频次等指标。 你是否思考过…

如何理解、分析DNU/DAU?(案例:DNU、DAU面积图)

前言:本文内容以游戏产品为基础进行讲解,内容为以下4部分: 1. 如何理解DNU和DAU 2. 如何使用python绘制DNU和DAU的面积图 3. 如何分析DNU/DAU 4. 如何计算当日DAU有多少由往日N日DAU贡献的,并简单计算用户生命周期? DN…

DAU是啥,数据指标是啥?必知必会的数据分析常识

在刚迈入数据的大门时,我经常对一些数据指标或者数据本身的概念很模糊,尤其是当跟运营、数据分析师扯需求的时候,会被这些密密麻麻的指标给弄糊涂。为了更好的在行业里面摸打滚爬,花了很多时间阅读一些指标相关的文章、书籍&#…

dau、mau、pcu、dnu、wau、acu、uv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分析?

dau、mau、pcu、dnu、wau、acu、uv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分析?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常用于反映网站、互联网应用或网络游戏的运营情况。 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跃用户人数。是在线游戏的一个用户数量统计名词,数量越大意味着玩这款游戏的人…

dau、mau、pcu、dnu、wau、acu、uv的意思是什么?

dau、mau、pcu、dnu、wau、acu、uv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分析? 名词分析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常用于反映网站、互联网应用或网络游戏的运营情况。 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跃用户人数。是在线游戏的一个用户数量统计名词,数量越大意味着玩…

Spring AOP原理和用法

AOP也就是面向切面编程,首先AOP不等于Spring aop,前者是编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后者仅仅是AOP的实现方式之一,作为一种动态注入的实现方式,还有一些别的例如AspectJ(静态注入)等 一. Spring aop使…

一篇文章详细解读Spring的AOP原理过程(Spring面向切面详解)

目录 概述 使用登录例子说明 AOP AOP(底层原理,了解) 有两种情况动态代理 第一种 有接口情况,使用 JDK动态代理 第二种 没有接口情况,使用 CGLIB 动态代理 回顾JDK静态代理 ①明星唱歌,经纪人替他签…

IOC/DI、AOP相关原理

文章目录 IOC/DI为什么IOC就降低了耦合性 AOP原理使用AOP的名词们概念性名词JoinPoint/TargetIntroductionProxyWeaving 在代码中有对应注解的名词AspectPointcut(在哪儿切)Advice(什么时候切) 示例代码 IOC/DI IOC全称是Inversio…

Spring——AOP原理及流程详解

AOP原理及流程详解 一、AOP结构介绍Pointcut通知原理连接点拦截器 二、Bean介入点EnableAspectJAutoProxyAspectJAutoProxyRegistrar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AbstractAutoProxyCreator实例前执行初始化后执行循环依赖会调用 总结 三、处理切面获取所有切面其下通…

Spring中的AOP原理

目录 0 为什么需要AOP 1 基本概念 2 AOP原理 2.1 JDK动态代理 2.2 CGLIB 动态代理 0 为什么需要AOP 现在有一个情景: 我们要把大象放进冰箱,步骤为:打开冰箱->放入大象->关闭冰箱 如果再把大象拿出来,步骤为&#x…

Spring AOP的实现原理 ?

Spring AOP的实现原理 ? - 知乎 AOP的实现,最关键的有两步: 得到代理对象利用递归责任链执行前后置通知及目标方法 IOC容器初始化时,对于涉及AOP操作的目标类,其实Spring返回的是代理对象,而不是目标类的实例。至于…

AOP理解及底层原理

AOP 基础概念 一、概述 银行系统的简易取款流程如图: 将方框里的流程合为一个,另外系统还会有一个查询余额流程,如图: 这两个业务有一个共同的验证流程,如图: 为什么会有面向切面编程(AOP)&#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