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 DAU异常下降该如何分析
1. 梳理公司的用户增长模式
尽管不同业务形态、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其用户增长模式各有差异,但都可以从拉新策略和促活策略进行分解。
常见的拉新策略有:
- 流量采购。比如通过厂商预装、应用商店渠道、信息流广告、搜索广告、网盟广告等途径付费采购流量。
- 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交裂变。比如归功于微信流量的支持,趣头条会通过“领取金币任务”吸引老用户参与“邀请新用户”的活动;微信读书依靠“组队抽取无限卡”的裂变活动,仅仅半年就暴涨百万用户。
常见的促活策略有:
- 外部渠道促活。比如:通过push唤起App;头条系的APP矩阵可以互相促活;在广点通第三方媒体投放基于“RTA+个性化商品素材”技术的实时动态出价广告,可以对不活跃的老用户进行促活;朋友圈内打开一篇来自知乎的文章后,点击“App内打开”的底部浮层按钮可以唤起知乎App;通过负一屏的weiget小组件可以唤起App等;双十一短信促活。
- 社交裂变。例如,拼多多的拼团砍价;趣头条唤醒沉睡老用户可以赚钱金币。
- 红包补贴。往往补贴力度越高,促活的效果越好。
- 电商的养成类游戏。比如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拼多多的多多果园、美团的小美果园等。
- 用户运营活动。比如签到任务、积分体系等,促活效果取决于虚拟币变现的能力。
2. 判定DAU是否异常
常用的方法是:看日环比绝对值、周同比绝对值、日环比、周同比、以及最近30天的变化趋势。
可以基于经验判断异常变化的Δ,比如日环比、周同比上升或下降超过5%可以判定为异常;或者日环比绝对值、周同比绝对值上升或下降超过 xx 万判定为异常。
异常Δ如何设定:可以观察至少3个月的DAU波动数据,将波动较大的时间点所对应的数据变化幅值作为异常 Δ。
3. 构建DAU拆解的指标体系
拆解的第一层级:
- 当日新增用户。可以利用当天启动app的设备数来计算。
- 首次外部唤起app的老用户。可以通过埋点统计字段(启动入口)进行区分,当首次启动入口为非桌面图标启动时计做外部唤起。
- 首次自然启动app的老用户 。首次启动入口为桌面图标启动时计做自然启动。
老用户拆解使用“首次归因”思想,即老用户在当日行为序列中首次进入途径为该老用户的进入途径。
拆解的第二层级:
- 新增用户。可按照渠道、机型等维度来进一步拆分,以细化异动是哪个拉新渠道的问题。
- 外部唤起app的老用户。可按照首次唤起app的入口(比如push、RTA广告、微信等)拆分。
- 自然启动app的老用户。可以按照用户访问app的目的进行拆分。具体是,通过对用户站内核心行为的先后发生顺序进行分析,将DAU的贡献归因于首个核心行为模块。比如,某产品的渗透率较高的核心模块有:A、B、C,那么自然启动app的老用户 = 站内首次进入A模块的老用户 + 站内首次进入B模块的老用户 + 站内首次进入C模块的老用户 + 其他行为模块的老用户。(其他行为模块的用户,指未发生以上前面任何核心行为的用户。)
4. 计算波动贡献度
指标X的波动贡献度 = 指标X的变化幅度 / DAU的变化幅度。通过波动贡献度,定位异常原因。
比如下面的例子,DAU日环比下降70w,尽管RTA广告、微信启动等也有下降,但下降贡献很小,而老用户回流的下降贡献可达93%,所以问题范围就缩小为老用户回流为何减少。
一般,如果发现新增用户或外部唤起老用户的异常波动贡献度较大,可以进一步按维度拆解指标并计算波动贡献度。如果发现老用户回流异常波动贡献度较高,需要排查是否是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内部变化:新法版出现bug、运营活动(首次进入活动用户增量 / DAU增量比较较高)、产品功能;外部变化:节假日、市场变化、竞品策略、热点舆论事件等。
5. 汇报异常原因
通过上述的波动贡献度计算和逐层下钻,我们可以找出DAU波动的主要因素,和业务方核实确认后,可以进行汇报:
xx月xx日的DAU为xxxx,周同比下降xx。
主要原因是:xxxx。
建议是:1、xxxx;2、xxx;3、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