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推导分布式矩阵乘的最优并行策略

article/2025/9/19 18:25:23

937c18ee5cd9384428035e0e1fd6036e.png

作者|郭冉、李一鹏、柳俊丞、袁进辉

常用深度学习框架的自动并行机制还不够完善,还需要用户根据经验来配置并行方式,这给开发者带来了不小的智力负担。因此,实现自动最优并行就成为一个有趣的课题。

矩阵乘是深度学习最常用的底层计算原语,譬如卷积算子,注意力机制都是通过矩阵乘来实现的,所以大规模神经网络的并行实现大多数时候也是在处理分布式矩阵乘。本文就以如何最优地实现分布式矩阵乘为例来展示自动并行的解决思路。

1

如何实现最优的分布式矩阵乘?

通过上一篇文章《手把手推导 Ring all-reduce 的数学性质》我们知道了常见集群通信操作的通信量和所需通信时间的数学性质,本文来探讨怎么使用这些性质来选择最优的并行矩阵乘策略。

在《如何超越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从GShard 谈起》一文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从一般的数据并行、模型并行提炼出最一般性的算子并行的抽象表示SBP。

假设我们希望在4张显卡(2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上有2张显卡)上完成一个矩阵乘X x W=Y,也就是5de4d52d25845213a5d88bb9fc2be5ac.png,其中X和W按照特定的SBP签名被摆放(place)到4张显卡上,那么将有多个方式实现分布式矩阵乘,它们在数学上等价,不过需要调用的集群通信操作不同,从而触发的通信代价也不同。

沿用《手把手推导 Ring all-reduce 的数学性质》里的符号,p表示设备数,V表示矩阵大小(c75b2199b5e0d36f37572178594375fb.png表示矩阵X的大小,4a88c8eb0f650e46ac54c8dcf3f67b9e.png表示矩阵W的大小),1c42170afdf3392609f1b84e612501bc.png表示传输带宽。

2

数据并行还是模型并行?

d7e5f62289f142b8e7edfb3d0668d006.png

图 1:基于1D 矩阵乘的数据并行

如果‍X‍‍‍‍‍‍‍‍和W的SBP签名分别是S(0)和B,那么可以推导出来Y的SBP是S(0),也就是左矩阵X是行划分,右矩阵W是在各个卡上是一模一样的拷贝(broadcast)。如果X表示特征数据 (feature map),W表示模型参数,那么这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并行,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数据‍并行的通信代价。

数据并行的反向需要执行集群通信操作all-reduce,如果采用环状算法,那么所有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量是e9abc4a8ba060cc4c98967274bb3b5b0.png,执行时间是9cfb5922ad26431837def747c98ff1cd.png

584ea4833c6ad6368cf635aa715ef906.png

图 2:基于输出层神经元划分的模型并行

如果X和W的SBP签名分别是B和S(1),那么可以推导出来Y的SBP是S(1),也就是左矩阵X在各个卡上是一模一样的拷贝(broadcast),右矩阵W在各个卡上列划分。如果X表示特征数据 (feature map),W表示模型参数,那么这是一个典型的模型并行,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种模型并行的通信代价。

如果Y以S(1)的状态参与下游的计算,那么Y=XW本身并不需要引入额外的通信。但假设Y需要被恢复成和X一样的状态(broadcast)参与下游计算,则前向计算时需要在S(1)签名的Y上调用all-gather操作,后向计算时需要在Y的反向error signal上调用reduce-scatter操作。那么前向和反向总的通信量是5bdf8ad3e8c3459a364628b3667ae529.png,执行时间是ab558ed67c08038b787f47d51f7841c1.png

注意,矩阵乘引入的通信量不只是由当前算子决定的,还取决于它所处的上下文;这里的分析假设下游的算子需要Y保持和输入X一样的SBP签名,在这种情况下讨论不同并行方式的通信量。

a4694b9da565a0d6bcdd771603436bfe.png

图 3:基于输入层神经元划分的模型并行

如果X和W的SBP签名分别是S(1)和S(0),那么可以推导出来Y的SBP是P,也就是左矩阵X在各个卡上是列划分,右矩阵W在各个卡上行划分。如果X表示特征数据 (feature map),W表示模型参数,那么这也是一个模型并行的方式(只不过是对全连接层的输入神经元划分而来),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种模型并行的通信代价。

如果Y以与X相同的S(1)的状态参与下游的计算,则前向计算时需要在P签名的Y上调用 reduce-scatter 操作,后向计算时需要在Y的误差上调用all-gather操作。那么前向和反向总的通信量是331c23b529bed1d71df071f286175c2a.png,执行时间是31c704fd8d60bd06499c704aadc348ca.png

根据以上的分析,数据并行的通信量是e4a01691390d7d1ffcc711a6f61f9db7.png,模型并行的通信量是a6d15ea65f046b347a3f9b56fb04bb92.png,因此单就这一个矩阵乘而言,比较容易确定到底使用数据并行还是模型并行,也就是取决于c7658f78b72f511465e22f3488d51767.pngf150bfdef1100e93d8c05a6f536ead04.png哪个大,如果4239c5a09499cf0db8e8713fc2a4d872.png,表示权重矩阵的容量大于输出特征数据的容量(譬如超大的全连接层),那么适合模型并行;如果94113ae91da057bbe565b9262d03f779.png,表示权重矩阵的容量小于输出特征数据的容量(譬如卷积层),那么适合数据并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还不单单由Vw和Vy哪个大来决定,数据并行中all-reduce通信比较容易被反向计算所掩盖,而模型并行的通信不容易被计算掩盖,因此即使c7bfef0194505360f54fffea26bdd2a1.png,理论上应该用模型并行,但当数据并行反向掩盖all-reduce的优势超过模型并行中通信量更小的优势时,使用数据并行是更优选择。这就是问题的复杂之处,最优的并行方式不仅仅是一个代价函数决定的,还和系统具体实现密切相关。

3

高维并行(矩阵乘)是怎么回事?

在英伟达为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开发的Megatron-LM里,矩阵乘使用了2D并行,譬如同一个算子在机器间使用了数据并行,机器内部使用了模型并行。有一篇论文也提出2D并行来实现矩阵乘An Efficient 2D Method for Training Super-Large Deep Learning Models(https://arxiv.org/pdf/2104.05343.pdf)。

2D并行是怎么回事?真的会带来好处吗?为什么呢?我们还没有发现已有文献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讨论清楚,希望这篇博客能彻底搞清楚这些问题。

bab3034f10e684e67edf1ec35176114c.png

图 4:2D 并行

假设我们有2台机器,每台机器2个设备,X在机器间是S(0),在机器内部是B,而W在机器间是B,在机器内部是S(1),计算结果在机器间是S(0),机器内部是S(1)。

这个例子里,机器间是数据并行,机器内部是模型并行。

把Y从{S(0),S(1)}转换成和X一样的{S(0),B},那么前向计算需要每台机器内部执行all-gather,反向需要在每台机器内部执行reduce-scatter,其传输量是375ccd007cc73e673c61632f0d24078f.png。同时,机器之间是数据并行,反向计算需要在第1台机器的第1张卡和第2台机器的第1张卡之间,以及第1台机器的第2张卡和第2台机的第2张卡之间分别调用all-reduce,传输量是b25ae271b5b26550a66f049527d42932.png,总的传输量是dd40083615f4495c34526723cfd2487b.png

以2D的all-gather为例,我们再细致地解释一下上述的传输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假设一共7f9b09af8b6455a473957bca12495e2e.png台机器,每台机器上有048576af6228dfc75474d98e10281c1a.png个设备,每台机器内部需要在63fd8c6d5cf3352cb149efa1e55c0b66.png个设备之间完成04aa9d071e0ed764cafaded9244f644f.png大小的矩阵,所以每台机器内部的传输量是1839ef834a0f28e7b68d0a4d250d70e1.png,一共0f65ec26a5555a0ba58f5bf968539487.png台机器,因此前向all-gather 传输量是6bf62972ff552c64dabb2757749ff907.png

63d2c70f2441b08ec0443dcf2ecad6ae.png

图 5:2D 矩阵乘

2台机器,每台机器2个设备,X在机器间是S(0),在机器内部是S(1),而W在机器间是B,在机器内部是S(0),计算结果在机器间是S(0),机器内部是P。

机器间是数据并行,机器内部是模型并行。

把Y从{S(0),P}转换成和X一样的{S(0),S(1)},那么前向计算需要每台机器内部执行reduce-scatter,反向需要在每台机器内部执行all-gather,其传输量是70c82748a5dfd8449ce02ed3bb431034.png。同时,机器之间是数据并行,反向计算需要在第1台机器的第1张卡和第2台机器的第1张卡之间,以及第1台机器的第2张卡和第2台机器的第2张卡之间分别调用all-reduce,传输量是4972e523ca00dc7a1bbf059c450c5455.png,总的传输量是3f52f13933f1104b33eeb4240c452f7f.png

c124931efb133ad81de85f15be76f73b.png

图 6:2D 矩阵乘

图6展示了经典的2D SUMMA 算法的实现。直接按照图6所示的数据分布是无法直接执行矩阵乘的,X和W在机器内部都需要执行all-gather计算,变成图4所示的数据分布才可以,相应的反向计算需要在机器内部执行reduce-scatter,总的通信量是2b3af869ff39ba9385c44020789fa5a6.png

4

高维矩阵乘有什么好处?

以图4所示的2D矩阵乘为例,我们来讨论高维矩阵乘相对于1D矩阵乘带来了什么好处。

首先假设dd37e38dd596d14919b88fbbfe505415.png,那么1D矩阵乘的通信量是2(p-1)V,而2D矩阵乘的通信量是956bae101f5d3da578d369d977dbf8d6.png,基本上可以认为,当p>4,2D矩阵乘通信量就小于1D矩阵乘的通信量了。

可以推测,如果是3D矩阵乘,那么通信量和a640cd2d267b24a4183b3a25bf708288.png成正比。高维矩阵乘的本质是减小了每一个集群通信操作的”宽度“,我们曾在上一篇博客《手把手推导 Ring all-reduce 的数学性质》推导出,集群通信的通信量和通信宽度成正比。

5

高维矩阵乘会降低通信时间吗?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们在讨论1D矩阵乘的通信代价时,总是同时讨论通信量和通信时间,但是在讨论2D矩阵乘的通信代价时,却只讨论了通信量,没有讨论通信时间。刚才我们也讨论了,高维矩阵乘会降低通信量,那么高维矩阵乘的通信时间也会降低吗?

实际上不会。结论有点违反直觉,为什么呢?原因是:通信量变成原来bff5151b9241c7c69814c2d2a27e919d.png但每个设备同时参与多组集群通信,每组集群通信可使用的带宽也变成原来的d44f07cfad28cf9d1384a3fc46d52e0a.png下面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2aaee801ea0d93b2c665ed0afeeecbde.png

图 7:DGX-A100 通信拓扑

图7展示了DGX-A100机器的通信拓扑,假设一共有4台机器,每台机器有4个 GPU,每台机器有4张网卡,因此机器之间的带宽是每张网卡带宽的4倍。

bad3dc098c79897e8d7a28299850664d.png图 8:1D 并行的环状通信拓扑

在1D并行中,假设所有GPU构成图8所示的一个大环。机器间通信带宽为ed93bcd7b1b1581d28b67ee2250fa102.png(注意:下文的公式和上文公式带宽差一个b49bb0162197cd07e80f3cae67f8c5cf.png系数,来源于此),其中c8bba58a1e5355ffd66f019c419647bc.png表示IB网卡带宽,在DGX A100拓扑中,机器间IB带宽通常小于机器内GPU设备间通信带宽,因此此处整体通信受限于机器间带宽,通信时间为b12fa6032d735d9988d8eb52be8dc321.png(注意:分母需要乘以设备总数p)。

bcf948c83822aef8f4d601afcfef005d.png图 9:2D 并行的环状通信拓扑

在2D并行中,以SUMMA矩阵乘法为例,每行的4个GPU设备构成一个环,即[machine 0 : gpu 0, machine 1 : gpu0, machine 2 : gpu 0, machine 3 : gpu0]、[machine 0 : gpu 1, machine 1 : gpu1, machine 2 : gpu 1, machine 3 : gpu1]组成一个环等,每列的4个GPU设备也构成一个环。


前向计算时,每个环上都要同时执行 all-gather 操作,跨机器的每个集群通信操作都会占用1/ab520a6820590fb2c4a650cf64e427e3.png的网络带宽,也就是46ccad72f8cc05d12f6bbee4991676e2.png,机器内部的每个集群通信带宽不是瓶颈所在,因此不影响最终结果。通信时间不难推导出caa5d1521cb0d5735e0032d98f5b1991.png(这里除以p得到的是每个设备的通信量),和1D并行的通信时间413ae99f7a74b22b0f3cfcafe36fdf42.png是同一个数量级。

至此可以得出:2D矩阵乘减小了集群通信的宽度,因此降低了所需要的通信量,但不会降低通信时间。

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1D矩阵乘的通信时间要小于2D矩阵乘,这又是为什么?

2D矩阵乘的通信时间是

aada3b44b74544d09d7d850913f905cf.png

其中区别了不同的矩阵和不同环的传输带宽。假设d5aaf949cd710df2b28e4cfbf83cc6c1.png(机器间带宽小于机器内部带宽),那么2D矩阵乘的通信时间至少是

02d1f6c94a8c1ef437c3f96d9a146cd6.png

1D矩阵乘的通信时间是在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中选择更优的那一个:

be377fcf38b2e732a4463331a7b6846a.png

05a971304ec74e265ad27fc9dcd6e973.pnge36781d09c18369a1d7a3a9beba72722.png相差比较悬殊时,不妨假设22007012af9249e06dc7962f3acc0078.png<00a51d94af912ecb5a20a8218c565447.png,那么2D并行通信时间的下界是fbd80c32f4e6feb54ebbb15a7651481e.png,而1D并行的通信时间是ea817065503bdb1aa6e0ef8303874453.png,不难得到,当9aae77e2f091cb661484c31331525254.png时,1D并行的通信时间一定小于2D并行的通信时间。

因此,2D并行在降低通信量(或带宽需求)上有优势,1D并行在降低通信时间上有优势。

一般来说,一个神经网络中同时存在很多类似矩阵乘的算子,算子层次的并行都需要引入通信需求。通信带宽非常充裕,那么就可以放心的使用1D并行,这样确保通信时间是最小的;如果通信带宽是瓶颈,那么每一个算子都应该尽可能降低通信量的需求,节省带宽,这样才能让总体的通信时间最小。

2D并行的带宽需求降低了,但通信时间没有变化,原因是什么?直观的理解是,在2D并行中一定有一部分带宽是被闲置了。想象一下,一个大环被切成几段,形成几个小环,小环和小环之间的带宽是不需要用的。

6

结语

如果你在GPU上实现过单卡矩阵乘法,那可能对上面2D矩阵乘的示意图很熟悉,没错,在单卡实现矩阵乘时,关键也在于尽可能减小global memory和shared memory之间的数据搬运。


因此,那里也需要做类似于分布式矩阵乘的通信代价分析,分布式是宏观层次的数据搬运,单卡是微观层次的数据搬运,二者在原理上非常相似。实际上,已有文献对分布式矩阵乘的通信代价的理论分析已经非常成熟,本文讨论的2D阵乘或3D矩阵乘的实现方式都已实现了各自拓扑下通信代价的理论下界。 

本文只讨论了一个算子并行时的最优策略,其实每个算子的最优策略也和它所处的上下文相关,一个算子不仅仅要考虑那个并行策略对自身是不是有利,还要考虑它的计算结果对周围的算子是不是有利。


因此,给定一个神经网络,它的最优并行策略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如果这个神经网络是链状(chain-structure)的,那么可以证明,使用动态规划算法就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出全局最优解,当神经网络的结构不是链状时,就无法使用动态规划,就需要一系列手段尽可能降低搜索空间的规模。

auto-placement和auto-parallelism是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研究工作直接就把问题形式化成一个组合优化的问题,但比较少讨论分布式深度学习自身的数学规律。

OneFlow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对问题本身的数学性质做深入的理论分析,充分利用这些理论性质,auto-placement和auto-parallelism的求解可以出乎意料的简单。

迄今为止,我们应该对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讨论得很深入了,未来,我们会对流水并行的理论性质展开讨论。

正如本文在讨论1D并行和2D并行实现时所画的各种示意图所示,不同的数据切分方式带来不同的并行方式,也带有不同的通信代价。有些切分方式并不直观,怎么才能从理论上保证一种切分方式是正确的?怎么才能穷尽所有理论上正确的切分方式?

OneFlow SBP提供了一种很强大的数学抽象,不仅可以用来分析1D矩阵乘,还可以很方便地分析2D矩阵乘,大大简化了分析这些复杂问题的难度。强烈推荐做这方面工作的小伙伴儿都来用这套工具。

如果想更具体了解SBP如何在分布式模型训练里发挥威力,可以参照 OneFlow 发布的LiBai (https://github.com/Oneflow-Inc/libai) ,仅仅1万行核心代码就实现了NVIDIA Megatron-LM和Microsoft DeepSpeed需要五六倍代码量才能实现的功能。

其他人都在看

  • 深度学习六十年简史

  • 25倍性能加速,OneFlow“超速”了

  • 天才制造者:独行侠、科技巨头和AI

  • 拯救工程师,远程开发C++的四大秘笈

  • 手把手推导Ring All-reduce的数学性质

  • 解读Pathways(二):向前一步是OneFlow

  • OneFlow v0.7.0发布:全新分布式接口,LiBai、Serving等一应俱全

欢迎下载体验OneFlow v0.7.0:GitHub - Oneflow-Inc/oneflow: OneFlow is a performance-centered and open-source deep learning framework.OneFlow is a performance-centered and open-source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 GitHub - Oneflow-Inc/oneflow: OneFlow is a performance-centered and open-source deep learning framework.https://github.com/Oneflow-Inc/oneflow/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BJ79E4MF.shtml

相关文章

CAP原理应用与分布式矩阵

CAP原理是描述一致性&#xff0c;可用性&#xff0c;和分区兼容性的理论&#xff0c;但这个原理用在实际情况下时往往让人很困惑。什么样的情况适用于这样的原理&#xff1f;有哪些先决条件&#xff1f;如何创建一个同时满足一致性和可用性&#xff0c;分区兼容性的分布式系统&…

【Scala-spark.mlib】分布式矩阵——分布式计算的基石与利器

分布式矩阵 1. mlib.linalg.distributed包2. DistributedMatrix特质3. BlockMatrix类4. CoordinateMatrix类5. IndexedRowMatrix类6. RowMatrix类7. 小结 1. mlib.linalg.distributed包 矩阵计算是很多科学计算的重要步骤&#xff0c;而分布式矩阵存储则是分布式计算的基础。根…

Spark Mllib里的分布式矩阵(行矩阵、带有行索引的行矩阵、坐标矩阵和块矩阵概念、构成)(图文详解)...

不多说&#xff0c;直接上干货&#xff01; Distributed matrix &#xff1a; 分布式矩阵  一般能采用分布式矩阵&#xff0c;说明这数据存储下来&#xff0c;量还是有一定的。在Spark Mllib里&#xff0c;提供了四种分布式矩阵存储形式&#xff0c;均由支持长整形的行列数和…

Shiro权限管理详解(授权和注解开发)【面试点】

Shiro权限管理详解 1. 权限管理1.1什么是权限管理1.2用户身份认证1.2.1 概念1.2.2 用户名密码身份认证流程1.2.3 关键对象 1.3 授权1.3.1 概念 1.3.2 授权流程1.3.3 关键对象1.3.4 权限模型1.3.5 权限分配1.3.6 权限控制1.3.6.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1. 权限管理 1.1什么是权限…

Shiro权限管理之自定义Realm

文章目录 1. SpringBoot集成shiro快速入门1. shiro 用户认证2. shiro用户授权 2. SpringBoot 使用IniRealm进行认证授权3. Spring Boot 使用 JdbcRealm 进行认证授权1. 数据库驱动2. 数据库表结构3. 创建 testJdbcRealm方法4. 更改数据库表名 4. Spring Boot 使用自定义 Realm …

权限管理框架Shiro简介

Shiro 1、shiro简介 shiro是一个强大易用的java安全框架&#xff0c;可以帮助我们完成&#xff1a;身份认证、授权、加密、会话管理、与web集成、缓存等。 包括了三个核心组件&#xff1a;Subject、SecurityManage和Realm 外部架构 内部架构 authentication&#xff08;认证…

Java shiro权限管理框架视频教程

shiro权限管理框架视频教程 中级 共14课 权限系统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存在&#xff0c;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大行其道&#xff0c;权限系统也趋向服务化&#xff0c;对于一个高级工程师来说&#xff0c;权限系统的设计是必不可少需要掌握的技术栈。 课程简介 权限系统在任何一个…

【Shiro权限管理】一、简介

一、简介 Apache Shiro 是Java 的一个安全框架。Shiro 可以非常容易的开发出足够好的应用&#xff0c;其不仅可以用在JavaSE 环境&#xff0c;也可以用在JavaEE 环境。Shiro 可以帮助我们完成&#xff1a;认证、授权、加密、会话管理、与Web 集成、缓存等。 官网地址&#xf…

SSM集成shiro权限管理

这几天在学习了shiro权限管理框架&#xff0c;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的时候因为这个配置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xff0c;所以在这篇文章我整合了自己用SSM搭建shiro权限框架的过程。 1.配置 1.1jar包 在项目配置开始前需要先导入shiro的相关jar包&#xff0c;下载地址&#xff1a…

shiro权限管理的应用

shiro权限管理的应用 官网&#xff1a;http://shiro.apache.org 一&#xff0c; 什么是权限管理&#xff1a; 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权限配置 &#xff0c; 对资源的一种保护 &#xff1b; 一般需要进过两个步骤&#xff1a; 身份认证- 授权 - 资源访问&#xff1b; 1.1 身份认证&…

shiro权限管理框架简介(一)

一&#xff1a;什么是shiro? shiro是apache的一个开源框架&#xff0c;是一个权限管理的框架&#xff0c;实现 用户认证、用户授权。 spring中有spring security (原名Acegi)&#xff0c;是一个权限框架&#xff0c;它和spring依赖过于紧密&#xff0c;没有shiro使用简单。 s…

shiro权限管理框架学习

一、权限框架简介 基本上涉及到用户参与的系统都要进行权限管理&#xff0c;权限管理属于系统安全的范畴&#xff0c;权限管理实现对用户访问系统的控制&#xff0c;按照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权限管理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两…

shiro权限管理的配置

建立一个权限管理配置类&#xff0c;在类上添加注解Configuration&#xff0c;如下&#xff1a; 1、设置安全管理 Bean public DefaultWebSecurityManager securityManager(CookieRememberMeManager rememberMeManager, CacheManager cacheShiroManager, SessionManager sessio…

Shiro 权限管理入门之认证与授权

Shiro 权限管理什么是权限管理&#xff1f;什么是身份认证&#xff1f;什么是授权&#xff1f; Shiro 是什么?Shiro 的核心架构Shiro 中的认证认证关键对象认证流程认证的开发自定义 RealmSimpleAccountRealm开发自定义 Realm MD5 和 Salt自定义 md5 salt 的 Realm 并验证 Sh…

Shiro权限管理详解

1权限管理1.1什么是权限管理 基本上涉及到用户参与的系统都要进行权限管理&#xff0c;权限管理属于系统安全的范畴&#xff0c;权限管理实现对用户访问系统的控制&#xff0c;按照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 权限管理包括用户身份…

Shiro权限控制

目录 认识Shiro的整体架构&#xff0c;各组件的概念简介Shiro与Spring Security比较Shiro整体架构 Shiro认证&#xff0c;授权的过程shiro认证Shiro授权 Shiro自定义的Realm&#xff0c;FilterIniRealm配置文件JdbcRealm自定义Realmshiro加密 Shiro Session管理Shiro 缓存管理S…

Shiro权限管理框架详解

1 权限管理1.1 什么是权限管理 基本上涉及到用户参与的系统都要进行权限管理,权限管理属于系统安全的范畴,权限管理实现对用户访问系统的控制,按照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 权限管理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两部分,简称认证授权…

Shiro 权限管理

一共5个表 用户表角色表权限表用户角色中间表角色权限中间表 权限验证 用户不跟权限直接关联&#xff0c; 可以给用户多个角色&#xff0c; 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权限&#xff0c;所以给用户加一个角色&#xff0c;就相当于&#xff0c;给用户赋了对应的权限。一个用户可以有多…

Shiro: 权限管理

一、权限管理 1、什么是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属于系统安全的范畴&#xff0c;权限管理实现对用户访问系统的控制&#xff0c;按照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可以访问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   权限管理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两部分&#xff0c;简称认证授权。对于需要…

【权限管理框架】一文看懂Shiro权限管理框架!

文章目录 1.JavaWeb中的权限控制2.权限框架核心知识ACL和RBAC2.1.ACL和RBAC简介2.2主流权限框架介绍 3.Shiro架构和基本概念3.1.Shiro的4大核心模块3.2.Shiro权限控制运行流程 4.Shiro简单API案例4.1.项目搭建所需依赖4.2.Shiro认证简单实操4.3.Shiro授权简单实操 5.安全数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