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数据指标?与数据标签有什么区别?
1.数据指标是反应同类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用于衡量事物发展程度的单位或方法(例如:利润率),一般通过数据汇总计算方式得到,数据汇总计算通常有统计口径与范围限制。在数据产品中,数据指标是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一个汇总结果。在生活中,数据指标有很多,比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标,股票价值指数,空气指数,洗车指数,穿衣指数等等。
2.标签是用于形容某个事物的特征(例如:漂亮),可能是主观性的判断,也可以是通过某些复杂的方法获得。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为数据打标签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数据指标的分类
1.按照所反应的总体特征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绝对数指标从数量上反应事物的规模大小,例如:用户数、人口数、收入等等,相对数指标可以从质量上反应事物的好坏,例如:覆盖率、留存率等等。分析事物的发展程度,就需要从质量和数量两个角度全面衡量。
2.按照统计时的时间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是指在某一时刻状态下总体水平的指标,时期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累计总量水平指标。
3.按照统计参考依据的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4.按照指标的属性可分为:高优指标、低优指标和中性指标。高优指标指数据值越高越好,通常是效益型指标;低优指标指数据越低越好,通常指成本型指标;中性指标指数值稳定在一个固定值最佳,或落在某一个区间内最佳。
三、为什么要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1.确认关键指标(北极星指标),统一团队的努力方向;
2.成熟的指标体系可以高效的为各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a.指标体系可以建立业务量化衡量的标准,系统的指标体系才能全面衡量业务发展情况;b.可以减少数据支持工作中的重复工作,提高分析效率;
3.搭建产品数据监控指标看板,方便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及时发现业务问题;
a.合理、有效、系统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之间的关联,可以快速定位业务问题;b.基于数据指标建立的数据监控看板,直观展现重要数据指标的变化波动;
四、搭建数据指标体系的前提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1.了解业务,对当前的数据状况、业务逻辑关系、各部门的数据需求、团队目标等有详细的了解;
2.熟悉基本的数据分析模型,有助于基于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搭建合理、健全的数据指标体系;
3.对所处的行业有所了解,能够罗列出该行业中常用的数据指标。
五、数据指标设计原则
1.可靠的数据源,保证数据指标的准确度;
2.数据指标的计算逻辑透明、清晰,帮助用户可以快速理解数据指标的含义,信赖数据指标所反应的真相;
3.考虑清楚每个数据指标可以使用的范围;
4.数据指标名称的设计要考虑含义的清晰明了,尽量不要使用误导性的名称;
六、现有的数据指标体系
列几个大家常用的数据指标体系模型,关于这些数据模型有一篇不错的文章推荐:
https://blog.csdn.net/qq_34069667/article/details/107064289?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59852270419724845004974%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59852270419724845004974&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first_rank_v2~rank_v25-1-107064289.first_rank_v2_rank_v25&utm_term=%E6%95%B0%E6%8D%AE%E6%8C%87%E6%A0%87%E4%BD%93%E7%B3%BB&spm=1018.2118.3001.4187.
1.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的指标体系(AARRR)
2.用户满意度指标体系
3.基于业务流的数据指标体系
4.基于产品功能的数据指标体系
七、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1.数据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2.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1)确定第一关键指标
当前阶段无比重要的第一指标;要先抓住当前阶段的‘第一关键指标’,然后再把这个指标拆解到各部门,形成各部门的‘关键指标’;最后再根据各部门的业务,细化或拆分出下一层指标;
(2)选择合适的数据指标分析模型
在搭建数据指标无头绪的时候,选择一个现有数据指标体系模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重点在于要将数据指标分析模型与自己所要分析的业务和产品结合,调整得到适合自己业务的数据分析指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