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把ncsi设置成OCP模式,NCSI简介

article/2025/9/30 6:30:56

引言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服务器的带外可管理性及可控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带外管理,工程师可以在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连接到相应的服务器上,进行一系列的管理与维护,而不再需要长时间驻守在嘈杂的实验室环境中。NCSI(Network

Controller Sideband Interface)就是一个由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istributed Management Task

Force, DMTF)定义的用于支持服务器带外管理的边带接口网络控制器的工业标准。

NCSI 的简单介绍

一般地,服务器的网络管理模块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服务器的网络管理模块结构图

c6a09357f26c

它主要包括:一个管理控制器(Management

Controller, MC),一个或多个(NCSI 的电气特性最多支持 4 个)网络控制器(Network Controller,

NC)。网络控制器一方面连接了外部网络接口与内部主机接口,另一方面,又与管理控制器之间有一个带外接口。

通过带外接口的网络数据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外部网络与管理控制器之间传输的普通数据包,网络控制器对于这类数据包只作转发处理;另一类是在管理控制器与网络控制器之间传输的携带控制信息的数据包,他们往往是管理控制器对网络控制器配置的一些修改操作,对于这类数据包,网络控制器需要做出相应的响应。而管理控制器与网络控制器之间的带外接口的电气性质以及通信协议,就是由

NCSI 来定义的。

此外,NCSI 还提供了相应的传输协议栈来保证这种带外管理。NCSI 的传输协议栈如图 2 所示:

图 2. NCSI 的传输协议栈

c6a09357f26c

从图 2 中可以看到:

在 NCSI 的传输协议栈中,位于最底层的是物理层,NCSI 的物理层是基于 RMII 接口的;

位于物理层之上的是数据链路层,NCSI 的数据链路层是基于以太介质的;

NCSI 支持的位于数据链路层之上的协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管理控制器与网络控制器之间交互的 NCSI

命令协议,另一种是管理控制器与外部网络通信的网络数据协议,如:ARP 协议、DHCP 协议、NetBIOS

协议等,它们只是被网络控制器在管理控制器和外部网络之间作转发处理。在本文中,我们着重讨论第一种协议,也就是控制命令协议。

NCSI 控制命令协议

NCSI 控制命令允许管理控制器初始化、规范化自己的 NCSI 接口流量,配置 NCSI 信道过滤规则以及监控网络控制器的运行状态。作为 NCSI 控制命令协议的主体,管理控制器是所有控制命令的发起者,而网络控制器则响应管理控制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NCSI 实例号(IID)

所有通过

NCSI 命令发送的 NCSI 请求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Instance ID(IID)。IID 是一个 8 比特长的标识序列。每个

NCSI 响应包的 IID 都等于所对应的 NCSI 请求包的 IID。通过使用 IID,可以有效地识别新的 NCSI 请求,提高 NCSI

请求与响应匹配的鲁棒性,并且区分新的 NCSI 请求与超时重传的 NCSI 请求。

网络控制器在收到标记有 IID 的 NCSI 请求时,会遵循如下的操作原则:

在响应的包的相应位置会标记有该 NCSI 响应对应的 NCSI 请求的 IID。

如果收到的 NCSI 请求的 IID 与之前收到的相同,则表明这是一个超时重发的 NCSI 请求。NCSI 标准规定,此时网络控制器必须对重发的

NCSI 请求作出响应。网络控制器可以根据具体的 NCSI 命令,返回前一次 NCSI

命令的执行结果,如果该执行结果在当前时刻还没有失效。或者,网络控制器也可以重新在当前时刻再执行一遍 NCSI 命令。

如果收到的 NCSI 请求的 IID 与之前收到的不同,则网络控制器必须将这个请求看成是一个新的 NCSI 请求。

对于一个被重新初始化的网络控制器而言,它所收到的第一个 NCSI 请求一定是一个新的请求,而不管他在没有被重新初始化前是否收到具有相同 IID 的 NCSI 请求。

对于管理控制器而言,它在处理 IID 时遵循如下原则:

每个新的 NCSI 请求实例必须有与之前不同的 IID。

如果一个 NCSI 请求需要被重传,则其 IID 必须与之前的 NCSI 请求的 IID 相同。

由于 NCSI 响应包的 IID 等于其对应的 NCSI 请求包的 IID,所以 IID 可以进一步被管理控制器用作确认某个特定的 NCSI 请求是否被响应的标志。

单线程机制

就目前而言,网络控制器只能以单线程的方式支持 NCSI 命令。也就是说,网络控制器一次只能够执行一个 NCSI 命令。只有当它对收到的某个 NCSI 请求发送了响应包之后,才能够继续接受下一个 NCSI 请求。

网络控制器的这种单线程机制使得管理控制器在对同一个网络控制器发送 NCSI 请求时也只能以单线程方式进行。当管理控制器向某个网络控制器发送了一个 NCSI 请求后,它必须保持等待状态,直到收到了网络控制器发出的 NCSI 响应或者超时重传为止。

超时重传机制

如果在 NCSI 命令超时的时间间隔内,管理控制器还没有收到网络控制器回复的 NCSI 响应,则管理控制器必须以相同的 IID 重发之前的 NCSI 请求。

管理控制器必须尝试 NCSI 请求至少 3 次,才能够报告网络控制器发生了错误。

在网络环境相对恶劣的情况下,可能管理控制器在收到之前发送的

NCSI 请求的响应的时候,已经超过了超时重发的时间间隔。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控制器会收到对于同一个 NCSI

请求的两个响应。管理控制器必须有相应的机制能够检测出这第二个 NCSI 响应,并且将它丢弃。

异步事件通告包

AEN(Asynchronous

Event Notification)包是网络控制器在某些状态发生变化、且影响其接口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向管理控制器主动发送的通告数据包。由于

NCSI

命令只是网络控制器处理的众多数据包中的一小部分,网络控制器的一系列事件都会影响到命令的正常执行。这些事件包括:链路状态变化、操作系统驱动加载及卸载、芯片复位等等。

网络控制器对哪些事件会向管理控制器发送 AEN 包是由管理控制器来定义的,管理控制器通过使用控制位(control bit),可以单独地定义网络控制器对各个事件的异步事件通告是否启用。

AEN 包是工作在 NCSI 请求 - 应答机制之外的一种 NCSI 包。也就是说,AEN 包既不是 NCSI 请求,也不是任意 NCSI 请求的响应。AEN 包没有应答,即使一个 AEN 包在传输的过程中丢失了,管理控制器也无从得知。

一个 AEN 包的 IID 始终为 0x00。

NCSI 包结构

NCSI 的以太网帧头

正如前文所述,NCSI 是基于以太介质的。所有的 NCSI 包都是封装在 IEEE 802.3 定义的以太网帧格式中的,即:任意一个 NCSI 包都被封装在 14 字节的以太网头及 4 字节的以太网尾中,如图 3 所示:

图 3. NCSI 包的以太帧格式

c6a09357f26c

目的地址字段:

NCSI 以太帧的第 0 到 5 字节分别代表以太网目的地址的第 5 到 0 字节。由于传输 NCSI 命令的信道并没有被分配一个特定的 MAC 地址,所以 NCSI 以太帧的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如果网络控制器收到了一个目的地址不是 FF:FF:FF:FF:FF:FF 的 NCSI 包,则它会直接丢弃该数据包并且返回一个错误响应。

源地址字段:

NCSI 以太帧的第 6 到 11 字节分别代表以太网源地址的第 5 到 0 字节。如果 NCSI 包来自于管理控制器,那么源地址字段可以为任意值。如果 NCSI 包来自于网络控制器,则源地址字段必须为 FF:FF:FF:FF:FF:FF。

类型字段:

NCSI以太帧的第 12、13 字节分别代表以太网类型的第 1、0 字节。对于NCSI 控制包而言,其类型字段为 0x88F8。

NCSI 控制包头

每个 NCSI 包(包括 NCSI 请求包、响应包以及 AEN 包)都有一个 16 字节长的控制包头,以大端在先顺序排列,如图 4 所示:

图 4. NCSI 控制包头格式

c6a09357f26c

Management Controller ID(MC ID)字段

MC ID 字段 1 字节长,标识了 NCSI 包对应的管理控制器。在 NCSI 1.0.0a 版本中,该字节规定为 0x00。

网络控制器每收到一个管理控制器发出的 NCSI 请求时都必须将请求包中的 MC ID 字段拷贝到响应包的 MC ID 字段中。

Header Revision 字段

Header Revision 字段 1 字节长,标识了 NCSI 命令包头的版本号。在 NCSI 1.0.0a 版本中,该字节规定为 0x01.

IID 字段

IID 字段 1 字节长。正如上文所述,网络控制器可以用 IID 来辨别当前 NCSI 命令是一个新的请求还是一个超时重传的请求;管理控制器可以用 IID 来确认某个特定的 NCSI 请求是否得到了相应。

Command 字段

Command 字段 1 字节长,用于标识特定的 NCSI 命令请求与响应。每个 NCSI 请求命令都对应着 0x00 到 0x7F

之间唯一的一个命令号,而对该 NCSI 请求包的响应的命令号就是把 NCSI 请求的命令号的最高位置为 1,这样就建立了 128 个 NCSI

请求命令与相应的 128 个 NCSI 响应命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Channel ID 字段

Channel ID 字段 1 字节长。每个 NCSI 管理控制器可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 package,这些 package

可以属于同一个网络控制器,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网络控制器。每个 package 的内部又可以定义一个或者多个信道(channel)。所有的 NCSI

数据包都是在某个特定的 channel 中传输的,Channel ID 字段就标识了当前 NCSI 数据包所在的 channel。

Payload Length 字段

Payload Length 字段 12 比特长,标识了紧随 NCSI 包头之后的 NCSI 载荷的长度。

Reserved 字段

图中标有 Reserved 的区域均为保留字段,通常被置为 0。

NCSI 控制包载荷

NCSI 控制包载荷的数据都是按照大端在先的顺序排列的,包括数据、载荷填充、校验和以及以太包填充 4 部分,如图 5 所示:

图 5. NCSI 控制载荷格式

c6a09357f26c

数据(Data)部分:

NCSI 请求不含 Data 部分。

每个 NCSI 响应都有 2 字节的响应值和 2 字节的原因值。对于某些 NCSI 命令的响应,还有一定长度的附加信息。

载荷填充部分:

如果 NCSI 的 Data 部分长度不是 4 字节的整数倍,那么就需要将其填充为 4 字节的整数倍。所有的填充值均为 0x00.

校验和部分:

校验和部分 4 字节长。管理控制器和网络控制器可以利用校验和部分来对 NCSI 包进行校验,也可以将校验和部分设为全 0,从而表明该 NCSI 包不需要校验。

以太包填充部分:

根据 IEEE 802.3 标准,所有的以太帧长度必须大于 64 字节,也就是说,NCSI 包头和 NCSI 载荷的长度之和必须大于 46 字节。事实上,大部分的 NCSI 包都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几乎所有的 NCSI 包的末尾都需要作一定长度的填充。

AEN 包格式

NCSI 的 AEN 包格式如图 6 所示:

图 6. AEN 包格式

c6a09357f26c

发送 AEN 包的网络控制器需要在 NCSI 包头的 Channel ID 字段里标识发生相应事件的 channel 号。

AEN 包的 NCSI 头的 IID 字段始终为 0x00,command 字段始终为 0xFF,Payload Length 字段始终为 0x04,也就是说 AEN 包的 NCSI 载荷长度为 4。

AEN 包的 NCSI 载荷中 3 字节为保留字段,另外一个字节为 AEN 类型字段,对应的含义如表 1 所示:

表 1. AEN 类型值与含义的对应关系

AEN类型值含义

0x00 链路状态发生了改变

0x01 需要对网络控制器进行配置

0x02 网络控制器驱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0x03 ~ 0x7F 保留

0x80 ~ 0xFF 各厂商自定义的 AEN 事件

NCSI 在 Linux 上的简单实现

硬件支持

要实现 NCSI,首先需要选择支持 NCSI 的 NIC,目前大部分网络芯片厂商都有支持 NCSI 的产品,比如 Broadcom 的 BCM57710,Intel 的 Intel82576 等。

在 Linux 网络协议栈中初始化 NCSI 协议族

Linux 的网络协议栈中初始化 NCSI 协议族需要了解 Linux 的网络协议栈,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节只是简单介绍在 Linux

网络协议栈的三个层面(Socket 层、Sock 层和 sk_buff 层)上初始化 NCSI 接口。之所以只是介绍这三层,是因为

socket{}、sock{}、sk_buff{} 是 Linux

网络协议栈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也是数据流的连接通道。比如,发送报文时,数据会由 socket{} 通过相应的 proto_ops{} 把数据传给

sock{},sock{} 又通过 proto{} 把数据传到 sk_buff;反过来,当收到报文时,sk_buff{} 通过

net_protocol{} 把数据传给 sock{},后者又通过 proto{} 把数据传给 socket{},socket{}

最后把数据传给用户层,有关这方面具体详细细节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Socket 层,注册 net_proto_family 结构体

清单 1. 注册 net_proto_family 结构体到全局数组 net_families 中

1

2

3

4

5

6

7

#define PF_NCSI    27  /* NCSI Address Family */

static struct net_proto_family ncsi_family_ops = {

.family =  PF_NCSI,

.create =  ncsi_create,

.owner  =  THIS_MODULE,

};

sock_register(&ncsi_family_ops);

Sock 层,填充 proto_ops 结构体,该结构体的成员变量是一些函数指针,分别对应了 NCSI 操作的函数。

清单 2. 填充 proto_ops 结构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static struct proto_ops ncsi_ops = {

.family =  PF_NCSI,

.owner =  THIS_MODULE,

.release =  ncsi_release,

.bind =    sock_no_bind,

.connect =  sock_no_connect,

.socketpair =  sock_no_socketpair,

.accept =  sock_no_accept,

.getname =  sock_no_getname,

.poll =    sock_no_poll,

.ioctl =  sock_no_ioctl,

.listen =  sock_no_listen,

.shutdown =  sock_no_shutdown,

.setsockopt =  sock_no_setsockopt,

.getsockopt =  sock_no_getsockopt,

.sendmsg =  ncsi_sendmsg,

.recvmsg =  ncsi_recvmsg,

.mmap =    sock_no_mmap,

.sendpage =  sock_no_sendpage,

};

sk_buff 层,实现从 NIC 接收 NCSI packet 的功能,其中 ncsi_rcv 是从 NIC 中接收 RAW packet 的接口。

清单 3. 实现从 NIC 接收 NCSI packet 的功能

1

2

3

4

5

6

#define NCSI_PROTOCOL 0x88F8

static struct packet_type ncsi_packet_type = {

.type =    __constant_htons(NCSI_PROTOCOL),

.func =    ncsi_rcv,

};

dev_add_pack(&ncsi_packet_type);

利用套接字 socket 实现 NCSI 的操作

在 Linux 的网络协议栈中初始化了 NCSI socket 的三元组:< 地址族,类型,具体协议 >,也正好是调用 socket 系统函数的 3 个参数。内核中这 3 个数据结构,就可以创建 sock{} 结构。

首先,在利用套接字实现 NCSI 操作之前,为了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和易读性、减少不一致性,需要对 NCSI 协议族进行宏定义:

清单 4. 对 NCSI 协议族进行宏定义

1#define AF_NCSI    27  /* NCSI 地址族定义 */

其次,为了便于对 NCSI 包头进行整体性操作,这里根据前文所述的 NCSI 包格式,定义了 NCSI 的包头结构 ncsihdr:

清单 5. NCSI 包头结构的定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NCSI 包头结构的定义 */

struct ncsihdr {

unsigned char mc_id;

unsigned char hdr_rev;

unsigned char reserved0;

unsigned char cmd_iid;

unsigned char cmd;

unsigned char chnl_id;

unsigned short payload_len;

unsigned int reserved2;

unsigned int reserved3;

};

从根本上说,NCSI

主要包括 4 种原子操作:创建 NCSI socket、关闭 NCSI socket、向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发送 NCSI

命令以及从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获得 NCSI 响应。一个最简单的 NCSI 命令操作流程如图 7 所示:

图 7. 一个最简单的 NCSI 命令操作流程图

c6a09357f26c

其他任意操作都可以通过使用这 4 种原子操作的组合来实现。为简单起见,本文仅对这 4 中最基本的 NCSI 操作给出了在 linux 下的相应实现,而对于由这 4 种操作引申而出的其它复杂操作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1) 创建 NCSI socket:

清单 6. 创建 NCSI socke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int OpenNCSISocket ()

{

// 调用 socket 函数创建一个能够进行网络通信的套接字:协议族为 AF_NCSI,套接字类型为 SOCK_RAW

sd = socket(AF_NCSI, SOCK_RAW, 0);

if (sd < 0)

{

cout << "NCSI socket creation failed" << endl;

return -1;

}

return sd;

}

(2) 关闭 NCSI socket:

清单 7. 关闭 NCSI socket

1

2

3

4

5

int CloseNCSISocket(int sd)

{

close(sd);    // 调用 close 函数关闭已创建的套接字

return 0;

}

(3) 向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发送 NCSI 命令:

清单 8. 向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发送 NCSI 命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int SendRawNCSIPacket( int sd,      // 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int Port_Num,    //NCSI 命令发送到的以太网接口号

unsigned char cmd,    //NCSI 命令号

unsigned char channel_id,  // 承载 NCSI 命令的信道号

unsigned char *pu8Data,  // 指向 NCSI 载荷的指针

unsigned short data_length//NCSI 载荷的长度

)

{

int status;

struct ncsihdr *ncsih;      //NCSI 包头

struct iovec xmit_iovec[2];    // 创建 linux I/O 向量 iovec 结构数组

struct msghdr xmit_message;     // 创建 linux 信息头 msghdr 结构数组

unsigned char pkt_buffer[60];      // 发送缓冲区

unsigned char *ncsi_payload ;    //NCSI 载荷指针

// 封装以太网帧头

memset(pkt_buffer, 0, 60);

memset(pkt_buffer, 0xff, 12);      //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均为 0xFF FF FF FF FF FF

pkt_buffer[12] = 0x88;

pkt_buffer[13] = 0xf8;            // 以太网帧头类型字段为 0x88f8,表示 NCSI 命令

// 封装 NCSI 包头

ncsih = (struct ncsihdr *) (pkt_buffer+14);

ncsih->mc_id = 0x0;      // 设置管理控制器 ID 为 0x0

ncsih->hdr_rev = 0x1;      // 设置 NCSI 头版本号围 0x1

ncsih->cmd_iid = inciid();     // inciid() 是一个函数,用于获得当前发送数据包的 instance id

ncsih->cmd = cmd;      // 设置 NCSI 命令的命令号

ncsih->chnl_id = channel_id;    // 设置 NCSI 命令传输的信道号

// 设置 NCSI 载荷的长度。由于网络字节序使用的都是大端模式,所以要调用 htons 进行相应的转换

ncsih->payload_len = htons(data_length);

// 封装 NCSI 载荷

ncsi_payload = (unsigned char *)(pkt_buffer + 14 + sizeof(struct ncsihdr));

if ( (pu8Data!=NULL) && (data_length!=0) )

{

memcpy(ncsi_payload, pu8Data, data_length);

}

// 封装 xmit_message

xmit_message.msg_name = NULL;

xmit_message.msg_namelen = 0;

xmit_message.msg_iov = xmit_iovec;

xmit_message.msg_iov[0].iov_base = (void *)&Port_Num;

xmit_message.msg_iov[0].iov_len = sizeof(int);

xmit_message.msg_iov[1].iov_base = (void *)pkt_buffer;

xmit_message.msg_iov[1].iov_len = 60;

xmit_message.msg_iovlen = 2;

xmit_message.msg_control = NULL;

xmit_message.msg_controllen = 0;

xmit_message.msg_flags = 0;

// 调用 linux 的 sendmsg 发送 NCSI 请求

status = sendmsg(sd, &xmit_message, 0);

return status;

}

(4) 从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获得 NCSI 响应:

清单 9. 从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获得 NCSI 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int RecvRawNCSIPacket( int sd,        // 已创建的 NCSI socket

unsigned char *pu8NCSIpacket,  // 用于存放接收数据的缓冲区

int buf_size,        // 接收缓冲区的大小

int *Port_Num,      // 接收 NCSI 响应的以太网接口号

int wait_time        // 等待时间,单位毫秒

)

{

int status;

struct msghdr recv_message;    // 创建 linux 信息头 msghdr 结构数组

struct iovec recv_iovec[3];    // 创建 linux I/O 向量 iovec 结构数组

if ( (NULL == pu8NCSIpacket) || (0 == buf_size )

return -1;

// 封装 recv_message

recv_message.msg_name = NULL;

recv_message.msg_namelen = 0;

recv_message.msg_iov = recv_iovec;

recv_message.msg_iov[0].iov_base = (void *)&wait_time;

recv_message.msg_iov[0].iov_len = sizeof(int);

recv_message.msg_iov[1].iov_base = (void *) pu8NCSIpacket;

recv_message.msg_iov[1].iov_len = buf_size;

recv_message.msg_iov[2].iov_base = (void *)Port_Num;

recv_message.msg_iov[2].iov_len = sizeof (int *);

recv_message.msg_iovlen = 3;

recv_message.msg_control = NULL;

recv_message.msg_controllen = 0;

recv_message.msg_flags = 0;

// 调用 linux 的 recvmsg 接收 NCSI 响应

status = recvmsg(sd, &recv_message, 0);

return status;

}

总结

本文结合

DMTF 的 NCSI 标准,对 NCSI 的控制命令协议以及包结构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简单演示了在 Linux

网络协议栈中注册、初始化 NCSI 协议,并且利用 socket 接口实现一个完整的 NSCI 操作的过程,希望能够为使用 NCSI

标准进行带外管理的网络管理人员及 linux 网络编程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ncsi/#N1005B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1j0E1txb.shtml

相关文章

Win10 2004显示无法访问Internet小地球 却可以上网 的 简单解决办法(附上注册表文件)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把下面的代码复制到记事本&#xff0c;并另存为为reg后缀名的文件&#xff08;例如&#xff1a;修复网络.reg&#xff09; 双击打开并 重启 即可解决问题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laS…

BMC芯片AST2400使用

作者 QQ群&#xff1a;852283276 微信&#xff1a;arm80x86 微信公众号&#xff1a;青儿创客基地 B站&#xff1a;主页 https://space.bilibili.com/208826118 参考 aspeed AST2500/AST2520 v16带水印 datasheet BMC-ASPEED2400-开发专用数据手册.pdf AST2400 iBMC 配置手册 …

ncat / nc command

文章目录 1.命令简介2.命令格式3.选项说明4.常用示例5.FAQ参考文献 大咖好呀&#xff0c;我是恋喵大鲤鱼。 !!! 我的第二本开源书籍《后台开发命令365》上线啦&#xff0c;欢迎大家协同共建。 !!! 我的第二本开源书籍《后台开发命令365》上线啦&#xff0c;欢迎大家协同共建。 …

nci相关

1、nci的架构 2、nci的数据流 NCI中的数据流是以packet的形式进行传递&#xff0c;包括Control messages 和 Data Messages。 3、NCI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Messages是Control Packet的有效载荷 Control Messages包括commands,respones,notification DH发送一条Comman…

nc的使用

什么是nc nc是netcat的简写&#xff0c;有着网络界的瑞士军刀美誉。因为它短小精悍、功能实用&#xff0c;被设计为一个简单、可靠的网络工具 nc的作用 &#xff08;1&#xff09;实现任意TCP/UDP端口的侦听&#xff0c;nc可以作为server以TCP或UDP方式侦听指定端口 &#…

Win10连接WiFi显示无internet,安全 却可以正常上网(转)

1.现象&#xff1a; win10连WiFi显示无internet,安全 可以正常上网 影响&#xff1a;大部分程序不受影响&#xff0c;小部分程序可能受到影响&#xff0c;例如傻呼呼的Outlook 2.原因&#xff1a; Wind10升级系统补丁后&#xff0c;更新了系统检查是否联网的注册表配置&#x…

Linux内核ncsi驱动源码分析(二)

二、AEN报文的处理 控制端口连接状态变化的AEN报文&#xff0c;主要是通过插拔网线引起&#xff0c;由网卡发送给系统内核驱动处理&#xff0c;控制网卡端口连接状态。 ncsi_rcv_rsp函数中&#xff0c;判断是否是aen报文&#xff0c;Packet type为NCSI_PKT_AEN 0xff&#xff…

NC组织去哪里查

NC组织去哪里查 一、业务单元 在NC中组织统称为业务单元 二、查询条件添加 可能自己需要的查询条件在候选条件里&#xff0c;只要选中增加&#xff0c;即可

AST2500 NC-SI功能调试

1、背景介绍 目前在项目中使用到AST2500作为板上BMC进行管理&#xff0c;其中有个功能是NC-SI&#xff0c;所谓NC-SI可以用下面一张图表示。 上图中AST2500可通过NC-SI连接网卡&#xff0c;从而连接到外网&#xff0c;更详细的连线如下 在我们这个项目中&#xff0c;网卡使用的…

linux-网络-nc命令

目录 概述 nc命令常用参数 nc命令示例 实现TCP/UDP侦听 作为client端发起TCP/UDP连接 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网络测速 概述 在centos中&#xff0c;nc命令是ncat的软链接。 ncat是一个功能丰富的网络实用程序&#xff0c;是为nmap项目编写的&#xff08;Network Mapper&…

linux NC-SI

NCSI 的简单介绍 它主要包括&#xff1a;一个管理控制器(Management Controller, MC)&#xff0c;一个或多个(NCSI 的电气特性最多支持 4 个)网络控制器(Network Controller, NC)。网络控制器一方面连接了外部网络接口与内部主机接口&#xff0c;另一方面&#xff0c;又与管理控…

【Linux】 浅谈 NCSI 及其在 Linux 上的实现

关于NCSI的标准介绍&#xff0c;我们可以参考DMTF的文档&#xff0c;链接&#xff1a; https://www.dmtf.org/sites/default/files/standards/documents/DSP0222_1.1.0.pdf https://www.dmtf.org/sites/default/files/standards/documents/DSP0222_1.2.0b.pdf 也可以参考下面这…

Linux内核ncsi驱动源码分析(一)

一、共享网口NCSI的初始化 1.注册ncsi驱动 linux-5.4.11\drivers\net\ethernet\faraday\ftgmac.c 系统起来时&#xff0c;ftgmac100_probe函数&#xff0c;根据dts文件里的ncsi节点是否存在&#xff0c;判断是否需要加载ncsi驱动设备 linux-5.4.11\linux-5.4.11\arch\arm\bo…

什么是网络连接状态指示器NCSI

什么是网络连接状态指示器&#xff1f; &#xff08;NCSI &#xff0c;Network Connectivity Status Indicator&#xff09;&#xff0c;中文意思&#xff1a;网络连接状态指示器&#xff0c;是Windows系统判断某一台机器是否能够连接到Internet的技术。其实&#xff0c;最早是…

SpringBoot项目下的mvnw与mvnw.cmd

原文地址:http://ju.outofmemory.cn/entry/214018 Maven是一个常用的构建工具&#xff0c;但是Maven的版本和插件的配合并不是那么完美&#xff0c;有时候你不得不切换到一个稍微旧一些的版本&#xff0c;以保证所有东西正常工作。 而Gradle提供了一个Wrapper&#xff0c;可以…

SpringBoot--maven-wrapper(mvnw)--使用/详解

原文网址&#xff1a;SpringBoot--maven-wrapper(mvnw)--使用/详解_IT利刃出鞘的博客-CSDN博客 简介 本文介绍SpringBoot项目中maven-wrapper&#xff08;也就是mvnw&#xff09;的用法。 粉丝福利&#xff1a;很多粉丝私信问我有没有Java的面试及PDF书籍等资料&#xff0c;我…

安卓-mvvm项目架构搭建(一)- 项目搭建

前言 用了几百年的mvp和mvc了&#xff0c;这和我的业务环境脱不了关系&#xff0c;维护老旧项目的时间很多&#xff0c;导致一直没什么机会来写一个mvvm标准架构的应用&#xff0c; 我开个帖子记录一下使用安卓组件化和mvvm模式来从头做一个项目 开始 1.将会使用jectpact来…

android mvvm架构-基于Jetpack

2020年最新最实用的android-MVVM框架 https://github.com/VcStrong/JetpackMVVM.git 注册的密码规则是数字加字母超过8位即可 测试账号&#xff1a;13126965106 密码&#xff1a;111111aa 阅读此文档前&#xff0c;先尝试运行项目&#xff0c;文档中部分类名需要结合项目中代码…

安卓如何搭建Mvvm框架

安卓架构从我们最初熟悉的Mvc模式&#xff0c;发展到用Mvp&#xff0c;再到现在比较火的Mvvm架构。一路走来感觉架构都是浮云&#xff0c;最主要的还是个人对业务的理解深入&#xff0c;然后再进行代码的封装解耦&#xff0c;才能真正是代码逻辑简洁和维护成本减小。 下面我们就…

mvnw,到底是什么鬼?

不羡鸳鸯不羡仙&#xff0c;一行代码调半天。原创&#xff1a;小姐姐味道&#xff08;微信公众号ID&#xff1a;xjjdog&#xff09;&#xff0c;欢迎分享&#xff0c;转载请保留出处。 使用start.spring.io生成项目&#xff0c;会发现里面有mvnw和mvnw.cmd两个文件。两个文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