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常用的四种垃圾回收机制

article/2025/10/8 4:32:24

1.CMS (Concurrent Mark Sweep):并行 标记清除 老年代垃圾回收机制

cms是一个基于标记-清除 算法的综合多种算法的老年代垃圾回收器

适用场景:重视服务器响应速度,要求系统停顿时间最短。
这里要说明下,这是一个老年代算法,年轻代怎么处理?不回收了嘛?这里其实年轻代是采用的其它算法,具体看策略,Java 参数可以选择策略。这里下文也会涉及到

主要的pipeline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初始标记(CMS initial mark)
“Stop The World”,仅仅只是标记一下 GC Roots 能直接关联到的对象,也就是根集合可直接到达的对象,但不会直接到叶子节点,还有遍历新生代对象,标记可达的老年代对象;速度很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灰色的节点就是初始标记的节点
2.并发标记
再进行GC RootTracing的过程中,继续标记这些对象可以到达的对象,做可达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的思路就是通过引用链路判断对象是否可被触达,如果能触达说明该对象当前正在被使用,不可回收;反之,没有触达到的对象则认为是无使用的,可以回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重新标记(CMS remark)
“Stop The World”,为了修正并发标记期间因用户程序继续运作而导致标记产生变动的那一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这个阶段的停顿时间一般会比初始标记阶段稍长一些,但远比并发标记的时间短。

这里有一个讨论:重新标记的意义在哪?主要是标记那些数据?
remark阶段应该是以当前的gc roots开始再标记,但会跳过初始标记中已经被标记的数据,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漏标。对于从存活到垃圾的这些对象来说,只能下次GC标记了。

4、并发清除(CMS concurrent sweep)
并行清理数据垃圾,回收内存。

优点:
并发收集
低停顿

缺点:

CPU 资源消耗过大
并发设计会对CPU敏感,CMS 默认启动的回收线程数:(CPU数量+3)/4,也就是当 CPU 在4个以上时,并发回收时垃圾收集线程不少于 25%。
CMS 收集器无法处理浮动垃圾
并发期间不用暂停,那么会导致这段期间产生的垃圾将不会被回收,只能下一次回收,这称作浮动垃圾。
产生空间碎片
本质上是一个标记-清除 垃圾回收算法,意味着收集结束时会有大量空间碎片产生,给大对象分配空间带来麻烦,如果老年代无空间可存放大对象,得不提前触发一次 Full GC 。当然CMS也提供来一些Java 参数来帮助解决,比如顶不住压力时开启内存碎片的合并整理过程、多少次回收后使用该整理算法。

CMS(不带压缩)可以与Serial和ParNew进行组合,共2种组合垃圾回收算法。

2.Serial回收器:串行回收

Serial收集器是最基本、历史最悠久的垃圾收集器了,JDK1.3之前回收新生代唯一的选择
Serial收集器采用复制算法、串行回收,和"Stop一 the一World"机制的方式执行内存回收。
这个收集器是一个单线程的收集器,但它的“单线程”的意义并不仅仅说明它只会使用一个CPU或一条收集线程去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它进行垃圾收集时,必须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直到它收集结束(Stop The World )。

Serial回收器的优势
简单而高效(与其他收集器的单线程比),对于限定单个CPU的环境来说,Serial收集器由于没有线程交互的开销,专心做垃圾收集自然可以获得最高的单线程收集效率。
运行在Client模式下的虛拟机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用户的桌面应用场景中,可用内存一般不大(几十MB至一两百MB),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垃圾收集(几十ms至一百多ms) ,只要不频繁发生,使用串行回收器是可以接受的。
在HotSpot虛拟机中,使用-XX: +UseSerialGC 参数可以指定年轻代和老年代都使用串行收集器。
等价于新生代用Serial GC,且老年代用Serial Old GC

控制台输出 -XX:InitialHeapSize=268435456 -XX:MaxHeapSize=4294967296 -XX:+PrintCommandLineFlags -XX:+UseCompressedClassPointers -XX:+UseCompressedOops -XX:+UseSerialGC
Serial回收器总结
这种垃圾收集器大家了解,现在已经不用串行的了。而且在限定单核cpu才可以用。现在都不是单核的了。
对于交互较强的应用而言,这种垃圾收集器是不能接受的。一般在Javaweb应用程序中是不会采用串行垃圾收集器的。

3.ParNew回收器:并行回收

Par是Parallel的缩写,New表示只能处理的是新生代

ParNew收集器除了采用并行回收的方式执行内存回收外,两款垃圾收集器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区别。ParNew收集器在年轻代中同样也是采用复制算法、"Stop一 the一World"机制。
ParNew是很多JVM运行在Server模式下新生代的默认垃圾收集器。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新生代,回收次数频繁,使用并行方式高效。
对于老年代,回收次数少,使用串行方式节省资源。(CPU并行 需要切换线程,串行可以省去切换线程的资源)

由于ParNew收集器是基于并行回收,那么是否可以断定ParNew收集器的回收效率在任何场景下都会比Serial收集器更高效?
➢ParNew 收集器运行在多CPU的环境下,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多CPU、 多核心等物理硬件资源优势,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垃圾收集,提升程序的吞吐量。
➢但是在单个CPU的环境下,ParNew收 集器不比Serial收集器更高 效。虽然Serial收集器是基于串行回收,但是由于CPU不需要频繁地做任务切换,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多线程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额外开销。
除Serial Old外,目前ParNew GC还可以与CMS收集器配合工作


4.g1垃圾回收机制


所有的垃圾回收器的目的都是朝着减少STW的目的而前进,G1(Garbage
First)回收器的出现颠覆了之前版本CMS、Parallel等垃圾回收器的分代收集方式,从2004年Sun发布第一篇关于G1的论文后,直到2012年JDK7发布更新版本,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G1才达到商用的程度,而到JDK9发布之后,G1成为了默认的垃圾回收器,CMS也变相地相当于被淘汰了。**

G1抛弃了之前的分代收集的方式,面向整个堆内存进行回收,把内存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
一共有4种Region:
自由分区Free Region
年轻代分区Young Region,年轻代还是会存在Eden和Survivor的区分
老年代分区Old Region
大对象分区Humongous Region

每个Region的大小通过-XX:G1HeapRegionSize来设置,大小为1~32MB,默认最多可以有2048个Region,那么按照默认值计算G1能管理的最大内存就是32MB*2048=64G。

对于大对象的存储,存在Humongous概念,对G1来说,超过一个Region一半大小的对象都被认为大对象,将会被放入Humongous Region,而对于超过整个Region的大对象,则用几个连续的Humongous来存储(如下图H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1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我们可以自己通过参数-XX:MaxGCPauseMillis来设置允许的停顿时间(默认200ms),G1会收集每个Region的回收之后的空间大小、回收需要的时间,根据评估得到的价值,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级列表,然后基于我们设置的停顿时间优先回收价值收益最大的Region。

回收过程
G1的回收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初始标记:标记GC ROOT能关联到的对象,需要STW
并发标记:从GCRoots的直接关联对象开始遍历整个对象图的过程,扫描完成后还会重新处理并发标记过程中产生变动的对象
最终标记:短暂暂停用户线程,再处理一次,需要STW
筛选回收:更新Region的统计数据,对每个Region的回收价值和成本排序,根据用户设置的停顿时间制定回收计划。再把需要回收的Region中存活对象复制到空的Region,同时清理旧的Region。需要STW。

相对于之前我们存在分代概念的GC来说,G1其实也是类似的过程,总体可以分为这两种:

年轻代GC,年轻代Region在超过我们默认设置的最大大小之后就会触发GC,还是用的我们熟悉的复制算法,Eden和Survivor来回倒腾,这里不再赘述。
Mixed GC混合回收,混合回收类似于之前我们的Full GC概念,既会回收年轻代的Region,也会回收老年代的Region,还有我们新的Humongous大对象区域。触发规则根据参数-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默认45%)值,也就是说老年代Region达到整个堆内存的45%时触发Mixed GC。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xc0GYuDC.shtml

相关文章

什么是垃圾回收机制(超详细)

垃圾回收机制 1.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ction)简称GC,是JavaScript中使用的内存管理系统的基本组部分,是为了防止内存泄漏 2.JavaScript是在创建变量(对象、字符串等)时自动进行了分配内存,并…

深入理解JVM—垃圾回收机制

一、前言 明确垃圾收集器关注的部分:堆和方法区。着重学习如何确定哪些垃圾需要回收、垃圾回收算法以及GC触发条件。 二、如何确定哪些垃圾需要回收 1、引用计数算法 在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一&…

JavaScript垃圾回收机制

JavaScript垃圾回收机制 1 垃圾为何要产生并回收2 垃圾回收机制2.1 标记清除法2.2 引用计数法 3 V8对垃圾回收机制的优化——分代式垃圾回收机制3.1 新生代与老生代3.2 新生代的垃圾回收3.3 老生代的垃圾回收 1 垃圾为何要产生并回收 当我们写代码时创建一个基本类型、对象、函…

mysql初学——“[ERROR] [MY-012271] [InnoDB] 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这个问题一般会在安装后,想要启动mysql的时候出现。之前在网上查到过处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删除一些文件,后面发现没有用,并且导致其他一些问题的出现。在stackoverflowed网站中发现一种解释是mysql已经运行了,发现…

MySQL的ibdata1文件无了该怎么恢复

前段时间电脑突然坏了,系统盘全部格式化了,只剩data源文件,装上MySQL把源文件放进去后发现所有库的表打不了开了, 我的mysql是5.7的版本,看网上说是ibdata1文件的问题,以前的ibdata1文件已经没了&#xff…

windows mysql 启动失败 :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net start mysql 启动失败 在安装目录如:D:\mysql8\bin 下按住shift点击右键,启动cmd或者PowerShell 执行命令:mysqld --console 查看日志 注意error级别的记录: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进入…

MySQL 5.6 如何给ibdata1瘦身

前不久刚给ibdata1瘦身,发篇文章总结下。 ibdata1是MySQL使用InnoDB引擎时所产生的文件,其一般存储数据、索引、结构、缓冲数据、共享数据和重做日志等。因为ibdata1只增不减,长期操作数据库,可能会使其越来越大,而浪费…

误删mysql8下ibdata1文件恢复数据

一位小伙伴不小心误删了生产环境上mysql数据下/data/mysql/ibdata1和ib_logfile0、ib_logfile1文件,并且mysql服务停止了,造成mysql重启不了,吓得小伙伴以为要“被删库跑路”了,于是赶紧帮忙”救火”。像这种误删数据或者删库的情…

MySQL ibdata1 文件“减肥”记

夏天来了,没想到连 ibdata1 文件也要开始“减肥”了~ 作者:杨彩琳 爱可生华东交付部 DBA,主要负责 MySQL 日常问题处理及 DMP 产品支持。爱好跳舞,追剧。 本文来源:原创投稿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 InnoDB…

【无标题】1.[ERROR] InnoDB: 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问题原因: 文件的权限导致运行MySQL服务的用户无法对这些文件进行写入导致的报错. 解决方案: 方案一: 初始化MySQL服务时记得使用"–user"指定运行mysql服务的用户. 方案二: 直接进入到数据目录使用"chown"命令修改权限即可.

【MySQL】MySQL发生系统错误、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问题的解决

1. 启动mysql服务时:发生系统错误5 使用命令行 net start MySql 后报错:发生系统错误 5。 说明权限不够 ,需要使用管理员身份运行cmd。 但是每次都需要搜索后然后右键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很麻烦,这里介绍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am…

MySQL的ibdata1文件占用过大瘦身

处理MySQL的ibdata1文件过大问题 本人在对数据库进行大量的数据插入和删除的时候,发现ibdata1的占了将近一个T ibdata1文件是什么? ibdata1是一个用来构建innodb系统表空间的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innodb表的元数据、撤销记录、修改buffer和双…

【数据库篇】MySQL InnoDB ibd 文件格式解析

mysql innodb的表由.frm .ibd 组成,frm:存了每个表的元数据,包括表结构的定义等;ibd:存了每个表的元数据,包括表结构的定义等; 1.0 ibd文件基本结构 ibd文件由Tablespaces,Segments,Extents,P…

mysql 里的 ibdata1 文件

为什么 mysql 里的 ibdata1 文件不断的增长? 转自:http://linux.cn/article-5829-rss.html ibdata1 file 我们在 Percona 支持栏目经常收到关于 MySQL 的 ibdata1 文件的这个问题。 当监控服务器发送一个关于 MySQL 服务器存储的报警时,恐慌…

mysql ibdata1

ibdata1是什么? Mysql ibdata1即Innodb data1缩写,是innodb引擎的表空间,用于存放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只读的表,存储对象的相关信息,如占用空间,列的缺省值,约束信息&…

MySQL 中的 ibdata1

系统表空间是InnoDB数据字典、双写缓冲区、更改缓冲区和撤消日志的存储区域 。如果表是在系统表空间中创建的,而不是在每个表文件或通用表空间中创建,则它还可能包含表和索引数据。 系统表空间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默认情况下,ibdata1…

分享篇 | MySQL的ibdata1是个啥,为啥越来越大,怎么缩小?

同事的一个问题: MySQL的ibdata1文件越来越大,这是为啥、 看着别扭,怎么搞小它? ibdata1文件是什么? ibdata1是一个用来构建innodb系统表空间的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innodb表的元数据、undo日志、修改buffe…

js类型转换题

考察隐式类型转换: 1.号一侧出现了字符串,就用String()将不是字符串的变成字符串,最后拼接在一起 2.-号则会调用显示类型转换Number(),将非数字转换成数字,进行计算 true 0 和 true false 都是隐式调用Number()变成…

JS中的强制类型转换

概念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值类型转换 值类型转换:将值从一种类型转换为另一种类型,就是类型转换,分显示转换和隐式转换 js类型转换出的值都是基本类型(number、boolean、string、null、undefined、string)&a…

JavaScript——数据类型的转换

目录 一、其他类型转化成字符串类型 1. 把数字型转换为字符串型 变量.toString() 2. 利用 String(变量) 3. 利用 拼接字符串的方法实现转换效果 隐式转换 二、其他类型转化成数字类型(重点) 1. parseInt(变量) 可以把 字符型的转换为数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