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回收机制

article/2025/10/8 4:32:25

.

  • 一、Java内存结构
    • 1、Java堆(Java Heap)
    • 2、Java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
    • 3、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 4、方法区(Method Area)
    • 5、执行引擎
  • 二、垃圾回收机制
    • 1、概念
    • 2、不可达对象
    • 3、finalize方法
  • 三、堆内存的划分
    • 1、新生代
      • a)晋升机制
    • 2、老年代
  • 四、对象是否存活判断
    • 1、引用计数法(淘汰)
    • 2、根搜索算法
  • 五、垃圾回收机制策略
    • 1、标记清除算法
    • 2、复制算法
    • 3、标记压缩算法
    • 4、分代算法

一、Java内存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Java堆(Java Heap)

  • java堆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
  • 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这一点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的描述是: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要在堆上分配

使用new的对象,定义数组
垃圾回收机制算法JVM参数调优,内存溢出和内存泄漏

2、Java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

  • java虚拟机也是线程私有的,它的生命周期和线程相同。
  • 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

基本数据类型,局部变量(每个线程独立栈)

3、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 本地方法栈与虚拟机栈所发挥作用非常相似
  • 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过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也就是字节码)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

Java语言调用外部语言(C语言),方法使用native修饰(CAS实现)
安卓开发中:应用层java api调用底层C语言的JNI

4、方法区(Method Area)

  • 方法区与java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
  • 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 它有个别命叫Non-Heap(非堆)

类的信息、常量、静态—永久区full GC

5、执行引擎

  • 虚拟机核心的组件就是执行引擎,它负责执行虚拟机的字节码,一般户先进行编译成机器码后执行

二、垃圾回收机制

1、概念

  • 不定时去堆内存中清理不可达对象
  • 不可达的对象并不会马上就会直接回收, 垃圾收集器在一个Java程序中的执行是自动的,不能强制执行,即使程序员能明确地判断出有一块内存已经无用了,是应该回收的,程序员也不能强制垃圾收集器回收该内存块
  • 程序员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调用System.gc 方法来"建议"执行垃圾收集器,但其是否可以执行,什么时候执行却都是不可知的
  • 这也是垃圾收集器的最主要的缺点。当然相对于它给程序员带来的巨大方便性而言,这个缺点是瑕不掩瑜的

垃圾回收机制:JVM不定时的回收不可达的对象(自动)
什么是不可达对象:对象没有被引用或者对象没有存活
垃圾收集系统是Java的核心,也是不可少的,Java有一套自己进行垃圾清理的机制,开发人员无需手动清理

2、不可达对象

public class App  {//什么是不可达对象:没有被继续引用(没有存活,没有被继续的使用)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此时对象还是可达的object = null;//执行后,对象不可达,提示JVM回收}
}

3、finalize方法

  • finalize方法:垃圾回收机制之前,会进行执行的方法
public class App  {//什么是不可达对象:没有被继续引用(没有存活,没有被继续的使用)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pp object = new App();//此时对象还是可达的object = null;//执行后,对象不可达,提示JVM回收System.gc();//提示给gc进行垃圾回收,误区:提示给JVM垃圾回收机制进行回收,但是不代表立即进行回收//gc线程是守护线程,与主线程绑定在一起}@Override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垃圾回收机制之前,会进行执行的方法System.out.println("垃圾回收机制要开始执行我的方法了......");}
}

三、堆内存的划分

  • 在Java中,堆被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新生代 (Young)、老年代 (Old)
  • 默认空间划分比例 -> 新生代:老年代 = 1:2

垃圾回收机制在新手代更频繁,老年代一般来说回收的次数比较少\

1、新生代

  • 刚出生不久的对象,存放在新生代里面,存放不是经常使用的对象
  • 新生代又划分成3个区域:eden、s0(from)、s1(to) -> (比例8:1:1)
    • s0和s1主要负责用来复制、交换对象

a)晋升机制

  • 绝大多数情况下,对象首先分配在eden区
  • 在新生代回收后,如果对象还存活,则进入s0或s1区,
  • 之后每经过一次新生代回收,如果对象存活则它的年龄就加1
  • 对象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则进入老年代。

2、老年代

  • 存放比较活跃的对象,经常被引用对象
  • 一般很少会被垃圾回收,除非内存满的情况

四、对象是否存活判断

1、引用计数法(淘汰)

  • 引用计数法就是如果一个对象没有被任何引用指向,则可视之为垃圾。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不能检测到环的存在
    •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值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 首先需要声明,至少主流的Java虚拟机里面都没有选用引用计数算法来管理内存
    •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

默认年龄0岁
每个对象有一个年龄,如果小于或者等于15岁,存放在新生代里面,如果大于15岁就会存放在老年代
GC线程不定时进行回收时,如果对象被引用的话,年龄就会加1,如果没有被继续回收年龄会减少1
如果年龄为0岁的话,会被垃圾回收机制认为是不可达的对象,会被清理掉

2、根搜索算法

  • 概念:
    • 根搜索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名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 算法:
    •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即GC Roots到对象不可达)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 如何选取GCRoots对象,在Java语言中,可以作为GCRoots的对象包括下面几种:
    • (1).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局部变量区,也叫做局部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 (2). 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3).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 (4). 本地方法栈中JNI(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从上图可以得出对象实例1、2、4、6都具有GC Roots可达性,也就是存活对象,不能被GC回收的对象
  • 而对于对象实例3、5直接虽然连通,但并没有任何一个GC Roots与之相连,这便是GC Roots不可达的对象,这就是GC需要回收的垃圾对象

五、垃圾回收机制策略

1、标记清除算法

  • 该算法有两个阶段
    • 标记阶段:找到所有可访问的对象,做个标记
    • 清除阶段:遍历堆,把未被标记的对象回收
  • 应用场景:该算法一般应用于老年代,因为老年代的对象生命周期比较长
  • 优点:
    • 可以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 必要时才回收(内存不足时)
  • 缺点:
    • 回收时,应用需要挂起,也就是stop the world
    • 标记和清除的效率不高(是一个一个回收的),尤其是要扫描的对象比较多的时候
    • 会造成内存碎片(会导致明明有内存空间,但是由于不连续,申请稍微大一些的对象无法做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复制算法

算法过程:
1、当Eden区满的时候,会触发第一次young gc,把还活着的对象拷贝到Survivor From区;当Eden区再次触发young gc的时候,会扫描Eden区和From区域,对两个区域进行垃圾回收,经过这次回收后还存活的对象,则直接复制到To区域,并将Eden和From区域清空。
2、当后续Eden又发生young gc的时候,会对Eden和To区域进行垃圾回收,存活的对象复制到From区域,并将Eden和To区域清空。
3、可见部分对象会在From和To区域中复制来复制去,如此交换15次(由JVM参数MaxTenuringThreshold决定,这个参数默认是15),最终如果还是存活,就存入到老年代
注意: 万一存活对象数量比较多,那么To域的内存可能不够存放,这个时候会借助老年代的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复制算法是新生代使用的
  • s0和s1一定有一个是空的,目的是为了存放下一次复制
  • 所以一开始对象进入eden区,垃圾回收发现经常被使用,就会进入S0或S1(主要看哪个是非空的)
  • 优点:在存活对象不多的情况下,性能高,能解决内存碎片和java垃圾回收算法之-标记清除 中导致的引用更新问题
  • 缺点:会造成一部分的内存浪费。不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内存块大小比例适当调整;如果存活对象的数量比较大,coping的性能会变得很差

术语:新生代划分为Eden(伊甸园) 与2块Survivor Space(幸存者区)

3、标记压缩算法

  • 标记压缩算法和标记清楚算法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使用了排序,解决了碎片化问题
    • 任意顺序 : 即不考虑原先对象的排列顺序,也不考虑对象之间的引用关系,随意移动对象;
    • 线性顺序 : 考虑对象的引用关系,例如a对象引用了b对象,则尽可能将a和b移动到一块;
    • 滑动顺序 : 按照对象原来在堆中的顺序滑动到堆的一端
  • 优点:解决内存碎片问题
  • 缺点:压缩阶段,由于移动了可用对象,需要去更新引用

4、分代算法

  • 这种算法,根据对象的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成几块,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当的收集算法。可以用抓重点的思路来理解这个算法。
  • 新生代对象朝生夕死,对象数量多,只要重点扫描这个区域,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
    • 在新生代,每次垃圾收集器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采用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存活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收集;可以参看之前的coping复制算法
  • 老年代对象存储久,无需经常扫描老年代,避免扫描导致的开销。
    • 老年代中因为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就必须“标记-清除-压缩”算法进行回收

新创建的对象被分配在新生代,如果对象经过几次回收后仍然存活,那么就把这个对象划分到老年代
老年代区存放Young区Survivor满后触发minor GC后仍然存活的对象,当Eden区满后会将存活的对象放入Survivor区域
如果Survivor区存不下这些对象,GC收集器就会将这些对象直接存放到Old区中
如果Survivor区中的对象足够老,也直接存放到Old区中
如果Old区满了,将会触发Full GC回收整个堆内存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xLXQpfJx.shtml

相关文章

垃圾回收机制浅聊

对于任何一门语言而言,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创建许多对象,继而需要为这些对象分配内存地址,当这些对象不需要使用的时候,需要释放其占用的内存地址,以供新的对象使用。关于对象内存释放的这一机制就叫做垃圾回收机制&#…

图解Java 垃圾回收机制

摘要: Java技术体系中所提倡的 自动内存管理 最终可以归结为自动化地解决了两个问题:给对象分配内存 以及 回收分配给对象的内存,而且这两个问题针对的内存区域就是Java内存模型中的 堆区。关于对象分配内存问题,笔者的博文《JVM …

深入理解 Java 垃圾回收机制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意义 java 语言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引入了java回收机制,是c程序员最头疼的内存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它使得java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不在考虑内存管理。由于有个垃圾回收机制,java中的额对象不在有“作用域”…

JVM垃圾回收机制

文章目录 JVM垃圾回收机制一、垃圾回收原理二、对象被标记为垃圾方法1. 引用计数器2. 可达性分析 三、垃圾回收算法1. 标记-清除算法2. 复制算法3. 标记-整理算法4. 分代回收算法 JVM垃圾回收机制 一、垃圾回收原理 GC (Garbage Collection:即垃圾回收)的基本原理&#xff1a…

Java垃圾回收(GC)机制

一、为什么要垃圾回收 如果不进行垃圾回收,内存迟早都会被消耗空,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分配内存空间而不进行回收。除非内存无限大,我们可以任性的分配而不回收,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垃圾回收是必须的。 哪些内存需要…

JVM:常用的四种垃圾回收机制

1.CMS (Concurrent Mark Sweep):并行 标记清除 老年代垃圾回收机制 cms是一个基于标记-清除 算法的综合多种算法的老年代垃圾回收器 适用场景:重视服务器响应速度,要求系统停顿时间最短。 这里要说明下,这是一个老年代算法&…

什么是垃圾回收机制(超详细)

垃圾回收机制 1.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ction)简称GC,是JavaScript中使用的内存管理系统的基本组部分,是为了防止内存泄漏 2.JavaScript是在创建变量(对象、字符串等)时自动进行了分配内存,并…

深入理解JVM—垃圾回收机制

一、前言 明确垃圾收集器关注的部分:堆和方法区。着重学习如何确定哪些垃圾需要回收、垃圾回收算法以及GC触发条件。 二、如何确定哪些垃圾需要回收 1、引用计数算法 在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一&…

JavaScript垃圾回收机制

JavaScript垃圾回收机制 1 垃圾为何要产生并回收2 垃圾回收机制2.1 标记清除法2.2 引用计数法 3 V8对垃圾回收机制的优化——分代式垃圾回收机制3.1 新生代与老生代3.2 新生代的垃圾回收3.3 老生代的垃圾回收 1 垃圾为何要产生并回收 当我们写代码时创建一个基本类型、对象、函…

mysql初学——“[ERROR] [MY-012271] [InnoDB] 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这个问题一般会在安装后,想要启动mysql的时候出现。之前在网上查到过处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删除一些文件,后面发现没有用,并且导致其他一些问题的出现。在stackoverflowed网站中发现一种解释是mysql已经运行了,发现…

MySQL的ibdata1文件无了该怎么恢复

前段时间电脑突然坏了,系统盘全部格式化了,只剩data源文件,装上MySQL把源文件放进去后发现所有库的表打不了开了, 我的mysql是5.7的版本,看网上说是ibdata1文件的问题,以前的ibdata1文件已经没了&#xff…

windows mysql 启动失败 :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net start mysql 启动失败 在安装目录如:D:\mysql8\bin 下按住shift点击右键,启动cmd或者PowerShell 执行命令:mysqld --console 查看日志 注意error级别的记录: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进入…

MySQL 5.6 如何给ibdata1瘦身

前不久刚给ibdata1瘦身,发篇文章总结下。 ibdata1是MySQL使用InnoDB引擎时所产生的文件,其一般存储数据、索引、结构、缓冲数据、共享数据和重做日志等。因为ibdata1只增不减,长期操作数据库,可能会使其越来越大,而浪费…

误删mysql8下ibdata1文件恢复数据

一位小伙伴不小心误删了生产环境上mysql数据下/data/mysql/ibdata1和ib_logfile0、ib_logfile1文件,并且mysql服务停止了,造成mysql重启不了,吓得小伙伴以为要“被删库跑路”了,于是赶紧帮忙”救火”。像这种误删数据或者删库的情…

MySQL ibdata1 文件“减肥”记

夏天来了,没想到连 ibdata1 文件也要开始“减肥”了~ 作者:杨彩琳 爱可生华东交付部 DBA,主要负责 MySQL 日常问题处理及 DMP 产品支持。爱好跳舞,追剧。 本文来源:原创投稿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 InnoDB…

【无标题】1.[ERROR] InnoDB: 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

问题原因: 文件的权限导致运行MySQL服务的用户无法对这些文件进行写入导致的报错. 解决方案: 方案一: 初始化MySQL服务时记得使用"–user"指定运行mysql服务的用户. 方案二: 直接进入到数据目录使用"chown"命令修改权限即可.

【MySQL】MySQL发生系统错误、The innodb_system data file ‘ibdata1‘ must be writable问题的解决

1. 启动mysql服务时:发生系统错误5 使用命令行 net start MySql 后报错:发生系统错误 5。 说明权限不够 ,需要使用管理员身份运行cmd。 但是每次都需要搜索后然后右键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很麻烦,这里介绍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am…

MySQL的ibdata1文件占用过大瘦身

处理MySQL的ibdata1文件过大问题 本人在对数据库进行大量的数据插入和删除的时候,发现ibdata1的占了将近一个T ibdata1文件是什么? ibdata1是一个用来构建innodb系统表空间的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innodb表的元数据、撤销记录、修改buffer和双…

【数据库篇】MySQL InnoDB ibd 文件格式解析

mysql innodb的表由.frm .ibd 组成,frm:存了每个表的元数据,包括表结构的定义等;ibd:存了每个表的元数据,包括表结构的定义等; 1.0 ibd文件基本结构 ibd文件由Tablespaces,Segments,Extents,P…

mysql 里的 ibdata1 文件

为什么 mysql 里的 ibdata1 文件不断的增长? 转自:http://linux.cn/article-5829-rss.html ibdata1 file 我们在 Percona 支持栏目经常收到关于 MySQL 的 ibdata1 文件的这个问题。 当监控服务器发送一个关于 MySQL 服务器存储的报警时,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