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乐博思计算机科学系列
趣乐博思计算机科学系列,以乐趣为首要前提,向少儿讲解最基本的计算机科学常识,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思考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从初始的可视图形化编程逐步过渡到高级计算机语言,并结合开源电子器件进行软硬件结合的项目制作,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前言
上一期,我们学习了随机算法及其在 Scratch 中的使用,同时介绍了Scratch 中计时器的用法,创作一个使用随机和计时器的小游戏。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在 Scratch 中创作与演奏乐曲的内容,并演奏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
好啦,开始吧~
Scratch 中的作曲
还记得吗,我们之前曾经学习过 Scratch 中播放音效和背景音乐的方法,今天我们的主题也是与音乐有关。
不过不同的是,我们今天不是播放现成的乐曲,而是自己来编曲,或对别人的乐曲进行改编。
和画笔类似,Scratch 的音乐功能也是一种扩展程序,我们需要在扩展里把它找到,之后左侧会出现音乐相关的代码块组:

在扩展中选择音乐

音乐代码块组
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打击乐器
拖动 “击打 x y 拍 play drum x for y beats” 到脚本区,我们可以选择随意一种打击乐器,设定拍数后,点击一下就可以发出打击的声音。
同样道理,其他变化音高乐器的演奏是这样的:

普通乐器
这里,我们同样可以选择任意一种乐器,它们进行演奏的方式是这样的:

一般乐器的演奏
我们发现,一般乐器的演奏有两个关键点:
- “音符 note”,代表了声音的高低
- “节拍 beats”,代表了音符的时间
而我们选择的乐器则是代表这种乐曲所特有的音色。
乐器代码块组中还有关于演奏速度和休止符等其他音乐元素,都很简单,大家可以随意尝试一下。
这是演奏乐曲 “小星星” 的一个简单的示例: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Green Slaves 的演奏实现
绿袖子是一首传统的英格兰民谣,十六世纪开始流行于英格兰民间
在学习了的 Scratch 中音乐的基本用法后,我们来用音乐还原一下古老的英国传统民谣「绿袖子」的一个简单的片段。
首先,看一下这首曲子头两个小节的钢琴谱:

「绿袖子」钢琴谱
我们发现,这首曲子的演奏和刚才的 “小星星” 不太一样。
学过钢琴的小朋友都知道,这个谱子是由旋律和伴奏来组成的 —— 在同一时刻,几个手指可能需要同时按下几个琴键,当然,演奏出来的乐曲也会十分优美动听。
那怎么做呢?
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 “广播” 吗?这里还是利用广播的基本原理 —— 在开始时,发送一个广播,乐曲的几个部分同时开始演奏,最终就变成了合声效果,曲子就演奏出来了。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最终实现了这个小作品。
舞台背景和角色是这样的:

Vicky 挑选的一个非常素净的古典背景
各个角色的脚本是这样的:

标题脚本
点击标题,发出 “play“ 广播,开始演奏。

接收到消息后,旋律和伴奏的演奏,分成了四个部分来同时执行。
娃爸选择的乐器是风琴。

一个曲谱的小动画
我们还添加了一个曲谱的动画:开始演奏时,曲谱缓慢出现,演奏结束时,曲谱缓慢消失。
这样,我们的作品就完成啦~
今天我们还知道了 3 个单词的含义:
- play drum 击打
- beat 节拍
- note 音符
「 和 Vicky 一起学习 Scratch 」
通过每天一个好玩的 Scratch 项目,孩子会一步步的了解现代编程的基础原理,进而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
下期见!
趣乐博思
遇见你更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