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征工程?如何进行特征工程?

article/2025/8/15 21:03:37


1 特征工程是什么?

有这么一句话在业界广泛流传:数据和特征决定了机器学习的上限,而模型和算法只是逼近这个上限而已。那特征工程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其本质是一项工程活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以供算法和模型使用。通过总结和归纳,人们认为特征工程包括以下方面:

特征处理是特征工程的核心部分,sklearn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特征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降维等。首次接触到sklearn,通常会被其丰富且方便的算法模型库吸引,但是这里介绍的特征处理库也十分强大!

本文中使用sklearn中的IRIS(鸢尾花)数据集来对特征处理功能进行说明。IRIS数据集由Fisher在1936年整理,包含4个特征(Sepal.Length(花萼长度)、Sepal.Width(花萼宽度)、Petal.Length(花瓣长度)、Petal.Width(花瓣宽度)),特征值都为正浮点数,单位为厘米。目标值为鸢尾花的分类(Iris Setosa(山鸢尾)、Iris Versicolour(杂色鸢尾),Iris Virginica(维吉尼亚鸢尾))。导入IRIS数据集的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1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2 3 #导入IRIS数据集4 iris = load_iris()5 6 #特征矩阵7 iris.data8 9 #目标向量
10 iris.target
复制代码

2 数据预处理

通过特征提取,我们能得到未经处理的特征,这时的特征可能有以下问题:

  • 不属于同一量纲:即特征的规格不一样,不能够放在一起比较。无量纲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信息冗余:对于某些定量特征,其包含的有效信息为区间划分,例如学习成绩,假若只关心“及格”或不“及格”,那么需要将定量的考分,转换成“1”和“0”表示及格和未及格。二值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定性特征不能直接使用:某些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只能接受定量特征的输入,那么需要将定性特征转换为定量特征。最简单的方式是为每一种定性值指定一个定量值,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灵活,增加了调参的工作。通常使用哑编码的方式将定性特征转换为定量特征:假设有N种定性值,则将这一个特征扩展为N种特征,当原始特征值为第i种定性值时,第i个扩展特征赋值为1,其他扩展特征赋值为0。哑编码的方式相比直接指定的方式,不用增加调参的工作,对于线性模型来说,使用哑编码后的特征可达到非线性的效果。
  • 存在缺失值:缺失值需要补充。
  • 信息利用率低: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对数据中信息的利用是不同的,之前提到在线性模型中,使用对定性特征哑编码可以达到非线性的效果。类似地,对定量变量多项式化,或者进行其他的转换,都能达到非线性的效果。

我们使用sklearn中的preproccessing库来进行数据预处理,可以覆盖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无量纲化

无量纲化使不同规格的数据转换到同一规格。常见的无量纲化方法有标准化和区间缩放法。标准化的前提是特征值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化后,其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区间缩放法利用了边界值信息,将特征的取值区间缩放到某个特点的范围,例如[0, 1]等。

2.1.1 标准化

标准化需要计算特征的均值和标准差,公式表达为: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StandardScaler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2 
3 #标准化,返回值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4 StandardScaler().fit_transform(iris.data)

2.1.2 区间缩放法

区间缩放法的思路有多种,常见的一种为利用两个最值进行缩放,公式表达为: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MinMaxScaler类对数据进行区间缩放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2 
3 #区间缩放,返回值为缩放到[0, 1]区间的数据
4 MinMaxScaler().fit_transform(iris.data)

2.1.3 标准化与归一化的区别

简单来说,标准化是依照特征矩阵的列处理数据,其通过求z-score的方法,将样本的特征值转换到同一量纲下。归一化是依照特征矩阵的行处理数据,其目的在于样本向量在点乘运算或其他核函数计算相似性时,拥有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说都转化为“单位向量”。规则为l2的归一化公式如下: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Normalizer类对数据进行归一化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Normalizer
2 
3 #归一化,返回值为归一化后的数据
4 Normalizer().fit_transform(iris.data)

2.2 对定量特征二值化

定量特征二值化的核心在于设定一个阈值,大于阈值的赋值为1,小于等于阈值的赋值为0,公式表达如下: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Binarizer类对数据进行二值化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Binarizer
2 
3 #二值化,阈值设置为3,返回值为二值化后的数据
4 Binarizer(threshold=3).fit_transform(iris.data)

2.3 对定性特征哑编码

由于IRIS数据集的特征皆为定量特征,故使用其目标值进行哑编码(实际上是不需要的)。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OneHotEncoder类对数据进行哑编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OneHotEncoder
2 
3 #哑编码,对IRIS数据集的目标值,返回值为哑编码后的数据
4 OneHotEncoder().fit_transform(iris.target.reshape((-1,1)))

2.4 缺失值计算

由于IRIS数据集没有缺失值,故对数据集新增一个样本,4个特征均赋值为NaN,表示数据缺失。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Imputer类对数据进行缺失值计算的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1 from numpy import vstack, array, nan
2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Imputer
3 
4 #缺失值计算,返回值为计算缺失值后的数据
5 #参数missing_value为缺失值的表示形式,默认为NaN
6 #参数strategy为缺失值填充方式,默认为mean(均值)
7 Imputer().fit_transform(vstack((array([nan, nan, nan, nan]), iris.data)))
复制代码

2.5 数据变换

常见的数据变换有基于多项式的、基于指数函数的、基于对数函数的。4个特征,度为2的多项式转换公式如下: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PolynomialFeatures类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转换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
2 
3 #多项式转换
4 #参数degree为度,默认值为2
5 PolynomialFeatures().fit_transform(iris.data)

基于单变元函数的数据变换可以使用一个统一的方式完成,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FunctionTransformer对数据进行对数函数转换的代码如下:

1 from numpy import log1p
2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FunctionTransformer
3 
4 #自定义转换函数为对数函数的数据变换
5 #第一个参数是单变元函数
6 FunctionTransformer(log1p).fit_transform(iris.data)

2.6 回顾

功能说明
StandardScaler无量纲化标准化,基于特征矩阵的列,将特征值转换至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MinMaxScaler无量纲化区间缩放,基于最大最小值,将特征值转换到[0, 1]区间上
Normalizer归一化基于特征矩阵的行,将样本向量转换为“单位向量”
Binarizer二值化基于给定阈值,将定量特征按阈值划分
OneHotEncoder哑编码将定性数据编码为定量数据
Imputer缺失值计算计算缺失值,缺失值可填充为均值等
PolynomialFeatures多项式数据转换多项式数据转换
FunctionTransformer自定义单元数据转换使用单变元的函数来转换数据


3 特征选择

当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我们需要选择有意义的特征输入机器学习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训练。通常来说,从两个方面考虑来选择特征:

  • 特征是否发散:如果一个特征不发散,例如方差接近于0,也就是说样本在这个特征上基本上没有差异,这个特征对于样本的区分并没有什么用。
  • 特征与目标的相关性:这点比较显见,与目标相关性高的特征,应当优选选择。除方差法外,本文介绍的其他方法均从相关性考虑。

根据特征选择的形式又可以将特征选择方法分为3种:

  • Filter:过滤法,按照发散性或者相关性对各个特征进行评分,设定阈值或者待选择阈值的个数,选择特征。
  • Wrapper:包装法,根据目标函数(通常是预测效果评分),每次选择若干特征,或者排除若干特征。
  • Embedded:嵌入法,先使用某些机器学习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各个特征的权值系数,根据系数从大到小选择特征。类似于Filter方法,但是是通过训练来确定特征的优劣。

我们使用sklearn中的feature_selection库来进行特征选择。

3.1 Filter

3.1.1 方差选择法

使用方差选择法,先要计算各个特征的方差,然后根据阈值,选择方差大于阈值的特征。使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VarianceThreshold类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VarianceThreshold
2 
3 #方差选择法,返回值为特征选择后的数据
4 #参数threshold为方差的阈值
5 VarianceThreshold(threshold=3).fit_transform(iris.data)

3.1.2 相关系数法

使用相关系数法,先要计算各个特征对目标值的相关系数以及相关系数的P值。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SelectKBest类结合相关系数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
2 from scipy.stats import pearsonr
3 
4 #选择K个最好的特征,返回选择特征后的数据
5 #第一个参数为计算评估特征是否好的函数,该函数输入特征矩阵和目标向量,输出二元组(评分,P值)的数组,数组第i项为第i个特征的评分和P值。在此定义为计算相关系数
6 #参数k为选择的特征个数
7 SelectKBest(lambda X, Y: array(map(lambda x:pearsonr(x, Y), X.T)).T, k=2).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复制代码

3.1.3 卡方检验

经典的卡方检验是检验定性自变量对定性因变量的相关性。假设自变量有N种取值,因变量有M种取值,考虑自变量等于i且因变量等于j的样本频数的观察值与期望的差距,构建统计量:

这个统计量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性。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SelectKBest类结合卡方检验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
2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chi2
3 
4 #选择K个最好的特征,返回选择特征后的数据
5 SelectKBest(chi2, k=2).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3.1.4 互信息法

经典的互信息也是评价定性自变量对定性因变量的相关性的,互信息计算公式如下:

为了处理定量数据,最大信息系数法被提出,使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SelectKBest类结合最大信息系数法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2 from minepy import MINE3 4 #由于MINE的设计不是函数式的,定义mic方法将其为函数式的,返回一个二元组,二元组的第2项设置成固定的P值0.55 def mic(x, y):6     m = MINE()7     m.compute_score(x, y)8     return (m.mic(), 0.5)9 
10 #选择K个最好的特征,返回特征选择后的数据
11 SelectKBest(lambda X, Y: array(map(lambda x:mic(x, Y), X.T)).T, k=2).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复制代码

3.2 Wrapper

3.2.1 递归特征消除法

递归消除特征法使用一个基模型来进行多轮训练,每轮训练后,消除若干权值系数的特征,再基于新的特征集进行下一轮训练。使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RFE类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RFE
2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3 
4 #递归特征消除法,返回特征选择后的数据
5 #参数estimator为基模型
6 #参数n_features_to_select为选择的特征个数
7 RFE(estimator=LogisticRegression(), n_features_to_select=2).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复制代码

3.3 Embedded

3.3.1 基于惩罚项的特征选择法

使用带惩罚项的基模型,除了筛选出特征外,同时也进行了降维。使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SelectFromModel类结合带L1惩罚项的逻辑回归模型,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FromModel
2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3 
4 #带L1惩罚项的逻辑回归作为基模型的特征选择
5 SelectFromModel(LogisticRegression(penalty="l1", C=0.1)).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L1惩罚项降维的原理在于保留多个对目标值具有同等相关性的特征中的一个,所以没选到的特征不代表不重要。故,可结合L2惩罚项来优化。具体操作为:若一个特征在L1中的权值为1,选择在L2中权值差别不大且在L1中权值为0的特征构成同类集合,将这一集合中的特征平分L1中的权值,故需要构建一个新的逻辑回归模型:

 View Code

使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SelectFromModel类结合带L1以及L2惩罚项的逻辑回归模型,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FromModel
2 
3 #带L1和L2惩罚项的逻辑回归作为基模型的特征选择
4 #参数threshold为权值系数之差的阈值
5 SelectFromModel(LR(threshold=0.5, C=0.1)).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3.3.2 基于树模型的特征选择法

树模型中GBDT也可用来作为基模型进行特征选择,使用feature_selection库的SelectFromModel类结合GBDT模型,来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FromModel
2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
3 
4 #GBDT作为基模型的特征选择
5 SelectFromModel(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3.4 回顾

所属方式说明
VarianceThresholdFilter方差选择法
SelectKBestFilter可选关联系数、卡方校验、最大信息系数作为得分计算的方法
RFEWrapper递归地训练基模型,将权值系数较小的特征从特征集合中消除
SelectFromModelEmbedded训练基模型,选择权值系数较高的特征


4 降维

当特征选择完成后,可以直接训练模型了,但是可能由于特征矩阵过大,导致计算量大,训练时间长的问题,因此降低特征矩阵维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降维方法除了以上提到的基于L1惩罚项的模型以外,另外还有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线性判别分析本身也是一个分类模型。PCA和LDA有很多的相似点,其本质是要将原始的样本映射到维度更低的样本空间中,但是PCA和LDA的映射目标不一样:PCA是为了让映射后的样本具有最大的发散性;而LDA是为了让映射后的样本有最好的分类性能。所以说PCA是一种无监督的降维方法,而LDA是一种有监督的降维方法。

4.1 主成分分析法(PCA)

使用decomposition库的PCA类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2 
3 #主成分分析法,返回降维后的数据
4 #参数n_components为主成分数目
5 PCA(n_components=2).fit_transform(iris.data)

4.2 线性判别分析法(LDA)

使用lda库的LDA类选择特征的代码如下:

1 from sklearn.lda import LDA
2 
3 #线性判别分析法,返回降维后的数据
4 #参数n_components为降维后的维数
5 LDA(n_components=2).fit_transform(iris.data, iris.target)

4.3 回顾

说明
decompositionPCA主成分分析法
ldaLDA线性判别分析法


5 总结

再让我们回归一下本文开始的特征工程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使用sklearn完成几乎所有特征处理的工作,而且不管是数据预处理,还是特征选择,抑或降维,它们都是通过某个类的方法fit_transform完成的,fit_transform要不只带一个参数:特征矩阵,要不带两个参数:特征矩阵加目标向量。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还是故意设计成这样?方法fit_transform中有fit这一单词,它和训练模型的fit方法有关联吗?接下来,我将在《使用sklearn优雅地进行数据挖掘》中阐述其中的奥妙!


6 参考资料

  1. FAQ: What is dummy coding?
  2. IRIS(鸢尾花)数据集
  3. 卡方检验
  4. 干货:结合Scikit-learn介绍几种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
  5. 机器学习中,有哪些特征选择的工程方法?
  6. 机器学习中的数学(4)-线性判别分析(LDA), 主成分分析(PCA)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oteN1uvP.shtml

相关文章

特征工程

文章目录 一、特征工程概述二、特征选择1.什么是特征选择2.为什么要做特征选择3.特征选择的基本原则4.特征选择常用的四种方法4.1 方差选择法4.2 相关系数法4.3 递归特征消除法4.4 模型选择法 参考: 三、特征构造1.什么是好?2.常见做法3.两个变量组合而成…

机器学习——特征工程(3分钟的超详细介绍)

目录 1 什么是特征工程?2 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处理2.1 数据预处理2.2 特征处理 3 特征降维3.0 什么是特征降维?3.1 特征选择3.2 线性降维3.2.1 主成分分析法(PCA)3.2.2 线性判别分析法(LDA) 1 什么是特征工程&…

机器学习之特征工程详解

特征工程是指使用专业的背景知识和技巧处理数据,使得特征能在机器学习算法上发生更好的作用的过程。更好的特征意味着更强的灵活性,只需简单模型就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因此,特征工程在机器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

【特征工程】呕心之作——深度了解特征工程

【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sunyaowu315 【博客大纲地址】:https://blog.csdn.net/sunyaowu315/article/details/82905347 对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科学、金融风控等感兴趣的小伙伴,需要数据集、代码、行业报告等各类学习资料&am…

python右键idel消失问题

由于先安装的是的python2.7,后来改用python3.4出现了idel不见的问题: cmd:regedit SystemFileAssociations 新建项: ‘.py’右侧键值不管,‘shell’,edit的键值均为‘Edit with IDLE’即可 将’command‘的键值设置…

分析及解决:虚拟机无法连接虚拟设备idel 0:1 问题

虚拟机无法连接虚拟设备 问题背景解决过程一次性永久解决方式 问题背景 在学习大数据集群开发的时候,按照要求需要配置多个使用Ubuntu操作系统的虚拟机组合集群:master,slave1,slave2。但在我按照要求配置好三个虚拟机后&#xf…

python的使用方法图解_python开发之IDEL(Python GUI)的使用方法图文详解

本文讲述了python开发之IDEL(Python GUI)的使用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在安装完Python后,我们希望能够运用python GUI来运行一些我们编写的程序,那么Python GUI怎样用呢? 看完这篇blog,也…

python、idel、pycharm的安装使用

python的安装 Python 3的安装 idle的使用 Python安装的过程中默认自动安装了idle,idl是python自带的集成开发环境。 交互环境 如何启动idle 第一种,开始菜单所有应用点击idle 第二种,在搜索栏当中直接输入idle 集成开发环境PyCham…

在anaconda设置Python的IDEL编辑器

在电脑中安装了anaconda(如果没有,可参考博客),anaconda会自动安装Python,可是想要用Python的IDEL编辑器还不知道怎么弄。百度了下终于查找到了具体的设置方法。主要分为两步。 1、修改注册表中信息,将.py…

idel部署的问题

war和war exploded的区别 转载地址:https://blog.csdn.net/xlgen157387/article/details/56498938 在使用IDEA开发项目的时候,部署Tomcat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下边的情况: 是选择war还是war exploded 这里首先看一下他们两个的区别:…

python开发_tkinter_窗口控件_自己制作的Python IDEL_博主推荐

在了解python中的tkinter模块的时候,你需要了解一些tkinter的相关知识 下面是python的API文档中的一个简单例子: 1 import tkinter as tk2 3 class Application(tk.Frame):4 def __init__(self, masterNone):5 tk.Frame.__init__(self, mast…

解决idel连接mysql数据库报错问题

使用idel来连接mysql数据库时出现: Server returns invalid timezone. Need to set ‘serverTimezone’ property报错信息。 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我们本地使用的idel连接mysql时,使用的时区有问题而导致的报错。 解决方式: 修…

VUE与IDEL解决跨域问题

前言 跨域是浏览器对ajax请求的限制 跨域:指的是浏览器不能执行其他网站的脚本。它是由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造成的,是浏览器对js施加的安全限制。(ajax可以) 同源策略:是指协议,域名,端囗都要相同…

Python在IDLE中实现清屏和更改IDEL的shell的背景颜色

文章目录 更改IDEL的shell背景颜色在IDEL中实现清屏 今天才开始打算自学Python,刚装好的Python,使用IDEL的时候,发现白色的背景是在很闪眼睛,属实顶不住,然后就去问度娘,找到了以下的更改IDEL中的背景颜色&…

python的idel下添加清屏功能

第一步:下载文件ClearWindow.py (该文件可以在文章末尾网盘下载)第二步:找到目录 E:\python\Lib\idlelib (这个目录为python安装路径,比如我的安装路径为e:\python)第三步:将下载好的…

python 中设置IDEL快捷键清屏

1.通过下面这个链接下载到自己电脑的本地https://bugs.python.org/file14303/ClearWindow.py 将这个文本的后缀改为ClearWindow.py拷贝ClearWindow.py文件,放在Python安装目录Python XXX\Lib\idlelib下面(XXX为你的python版本)。记事本打开Py…

idel打开Run Dashboard

前言 在我用RabbitMQ整合SpringCloud的时候,要看运行效果时。发现没有了Run Dashboard。 这时候才想起之前弹过提示,也由于奈何是个英语傻瓜,就没注意,看着提示打眼就关了。害 如下提示弹框 打开直接选择第一个显示Run Dashboar…

idel安装lombok插件安装

1、点击file,选择setting 2、搜索安装插件 3、安装插件后使用lombok&#xff0c;引入依赖 <dependency><groupId>org.projectlombok</groupId><artifactId>lombok</artifactId></dependency>4、在实体类上加上Data注解&#xff0c;会自动…

STM32G707HAL库配置串口DMA和IDEL空闲中断接收不定字长数据

STM32G070串口DMA&IDEL配置 0、概述 在配置STM32G070RBT6进行串口通信功能时&#xff0c;如果尝试开启空闲中断进行不定长数据接收时&#xff0c;串口一旦接收到数据&#xff0c;就会一直卡在串口中断&#xff0c;无法进行其他操作。配置空闲中断的方法是按照F系列的HAL库…

Idel中maven全局配置

每次创建新项目&#xff0c;都要配置一遍maven&#xff0c;实在是麻烦。 所以&#xff0c;想到是否可以全局配置呢。 在File - Settings里没有找到相关内容。 方法&#xff1a; 关闭项目&#xff0c;在Idea的启动界面&#xff0c;右下角有个 【Configure】&#xff0c;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