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去考项目管理认证,目前互联网行业内主流的项目管理认证还是PMP的认证。
我想从几个方面来深度讲一讲项目管理认证的内容和价值,帮助大家做一个选择和辨别,避免在众多的项目管理认证中迷失了方向,一不小心被众多的培训机构割了韭菜。
- 项目管理认证基本介绍
- 主流的几种认证的区别
- PMI的项目管理认证体系
- PMP主体内容框架
- PMP认证的含金量
- 应该选择什么认证
- 写在最后
项目管理认证的基本介绍
项目管理首先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备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够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和独立的分支学科存在,从20世纪开始,无论是在公司的职能设置,还是在专业学科层面的重视程度都逐渐提升。那么依据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专门职业的训练和资质的获取,成为从事该项职能的入门条件。
基于这个大的背景,不同的机构发布了不同的知识体系来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其中美国的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在1996年正式出版《PMBOK®指南》(下称《PMBOK®指南》)第1版,PMBOK历经多版更新,值得一提的是PMBOK每四年更新再版一次,最新的版本已经迭代到了2021年发布的第七版。值得一提的是第七版的内容和第六版在内容上的差别已经不能用迭代来形容,而是在视角,内容结构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续有机会再详细讲一下这部分的区别和变化。基于PMBOK,PMI进行了PMP(PMP® -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的认证推广。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机构推出了不同的项目管理知识认证来指导项目管理的开展,例如英国政府商务部(OGC)发布的PRINCE2认证,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IPMA认证。
主流的几种认证的区别
PMBOK的主体内容框架
PMBOK®指南的核心是对项目管理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具进行的概括性描述。在第六版以前,PMBOK的核心视角还是对过程的控制,所以在第六版以前的知识框架中,不分行业,不区分国家(地区),不区分项目类型,构建了通用型的一整套通用型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这个套体系非常结构化,分为5大过程组,10大知识领域,49个子过程。
5大过程组从时间的视角上进行了项目的拆解,然后把49个不同的过程领域的过程放在了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这五大阶段上。
不过接上面提到,第六版以及第六版之前和第七版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MBOK的视角变成了价值视角而非过程视角,这里不进行赘述。
第五版的主体内容供参考:
这里只贴出第七版的主体内容,大家可以感受下差异:
PMP认证的含金量
很多同学报考PMP的时候,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PMP的含金量如何,但这个问题应该是如何定义含金量,如果含金量的定义是帮助找一个好工作的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在不同的人眼里什么是好工作也不一样。
在培训机构,PMP被描述成好工作的敲门砖,晋升的垫脚石,再辅以高薪的成功案例,希望大家也能擦亮眼睛,弄明白这里的逻辑关系,PMBOK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证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知识层面掌握程度的认证,并非是真实能力的体现。所以掌握了一个知识体系,并非是能力上也立马有一个提升。
从知识到实践再到能力沉淀是一个巨大的漏斗,知行合一这句老话不想讲了。
不过肯定的是PMP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在学习完后,在几个方面会极大的提升思维和认知能力,而这些实际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又是帮助你在职场上稳步向上的积极因素。
1)结构化认知能力:PMP的内容非常结构化(我还是要强调下第六版之前),因为这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在你经历过一次从学习,考试到完成认证的过程后,无论是自顶向下的拆解,还是自下向上的汇聚,这种结构化认知能力会融入到你的思维,我尤记得我的第一任项目集经理和我说的:PMP changes my mind of thinking。十多年过去,我也是这样认为;
2)体系化思考能力:PMP的内容非常体系化,从一个整体出发,然后逐层,逐级,逐步进行了细致的拆解,这也对应了后续在项目管理工作中,能见森林,也要见树木的能力,对整体大局有把握,同样也要关注细节;
3)逻辑思维能力:PMP的内容大部分的结构基于一个非常贴合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过程的方式来描述每个子过程应该有哪些输入,过程活动如何,输出怎样的结果。其中每一样的输入,输出,过程非常严谨,这个逻辑的严密性是非常适合理工科的同学去理解,也同样适合其他学科的同学去建立这样的逻辑思维模型来拓展思维方式。
应该选择什么认证
其中PMI搭建了一个完整的认证体系,并根据经验程度做了不同认证的推荐。
CAPM(项目管理助理师)、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gMP(项目集管理专业人士),PfMP(项目组合管理专业人士)。从CAPM开始到PfMP基本上就是构建了一个认证的主干,在这些认证里面,被大家广泛熟知的就是PMP认证。
虽然PMI的官方按照经验年限和项目管理的实践程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认证体系,以及其他相关特别的一些认证。比较PMI-SP,PMI-ACP.
根据你所在的角色和主流的管理模式我做如下推荐:
- 敏捷方面人员:Scrum Master ,Product owner认证(敏捷认证,非PMI认证)
- 大规模敏捷方面人员:SAFe,LeSS(敏捷认证,非PMI认证)
- 项目管理人员:PMP + PgMP+PfMP(PMI认证)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人员:上述 + OPM3(PMI)
写在最后
是否应该去考PMP的认证都不是核心问题,而是你的期望是通过考PMP去获得什么。
设置好考证的初心,管理好的预期,才会让过程变更的更好。
如果你的兴趣是管理,抑或是在项目管理上面有所获得,那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来面对这些认证,学习,实践,成为你能力的一部分是刻在骨子,流淌在血液里面的认证,多说一句,证书会过期,能力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