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十折交叉验证

article/2025/10/6 13:52:38

用scikit-learn来评价模型质量,为了更好地挑拣出结果的差异,采用了十折交叉验证(10-fold cross validation)方法。

本程序在输入层和第一个隐含层之间加入20%Dropout

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测试。

# dropout in the input layer with weight constraintdef create_model1():# create modelmodel = Sequential()model.add(Dropout(0.2, input_shape=(60,)))model.add(Dense(60, init='normal', activation='relu', W_constraint=maxnorm(3)))model.add(Dense(30, init='normal', activation='relu', W_constraint=maxnorm(3)))model.add(Dense(1, init='normal', activation='sigmoid'))# Compile modelsgd = SGD(lr=0.1, momentum=0.9, decay=0.0, nesterov=False)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sgd, metrics=['accuracy'])return modelnumpy.random.seed(seed)estimators = []estimators.append(('standardize', StandardScaler()))estimators.append(('mlp', KerasClassifier(build_fn=create_model1, nb_epoch=300, batch_size=16, verbose=0)))pipeline = Pipeline(estimators)kfold = StratifiedKFold(y=encoded_Y, n_folds=10, shuffle=True, random_state=seed)results = cross_val_score(pipeline, X, encoded_Y, cv=kfold)print("Accuracy: %.2f%% (%.2f%%)" % (results.mean()*100, results.std()*100))

Pineline

from sklearn.pipeline import Pipeline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num_pipeline = Pipeline([('imputer', Imputer(strategy="median")),('attribs_adder', CombinedAttributesAdder()),('std_scaler', StandardScaler()),
])
housing_num_tr = num_pipeline.fit_transform(housing_num)

Pipeline构造器接受(name, transform) tuple的列表作为参数。按顺序执行列表中的transform,完成数据预处理

StratifiedKFold

StratifiedKFold用法类似Kfold,但是分层采样,确保训练集,测试集中各类别样本的比例与原始数据集中相同

sklearn.model_selection.StratifiedKFold(n_splits=3, shuffle=False, random_state=None)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KFold,StratifiedKFoldX=np.array([[1,2,3,4],[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51,52,53,54],[61,62,63,64],[71,72,73,74]
])y=np.array([1,1,0,0,1,1,0,0])
floder = KFold(n_splits=4,random_state=0,shuffle=False)
sfolder = StratifiedKFold(n_splits=4,random_state=0,shuffle=False)for train, test in sfolder.split(X,y):print('Train: %s | test: %s' % (train, test))print(" ")for train, test in floder.split(X,y):print('Train: %s | test: %s' % (train, test))#RESULT
Train: [1 3 4 5 6 7] | test: [0 2]Train: [0 2 4 5 6 7] | test: [1 3]Train: [0 1 2 3 5 7] | test: [4 6]Train: [0 1 2 3 4 6] | test: [5 7]Train: [2 3 4 5 6 7] | test: [0 1]Train: [0 1 4 5 6 7] | test: [2 3]Train: [0 1 2 3 6 7] | test: [4 5]Train: [0 1 2 3 4 5] | test: [6 7]

cross_val_score:

不同的训练集、测试集分割的方法导致其准确率不同
交叉验证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集进行一系列分割,生成一组不同的训练测试集,然后分别训练模型并计算测试准确率,最后对结果进行平均处理。这样来有效降低测试准确率的差异。

使用交叉验证的建议

  1. K=10是一个一般的建议

  2. 如果对于分类问题,应该使用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来生成数据,保证正负例的比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比例相同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 这里的cross_val_score将交叉验证的整个过程连接起来,不用再进行手动的分割数据
# cv参数用于规定将原始数据分成多少份
scores = cross_val_score(knn, X, y, cv=10, scoring='accuracy')
print(scores)
print(scores.mean())#输出结果平均值

参考网页:

https://blog.csdn.net/u010159842/article/details/54138157

cross_val_score交叉验证及其用于参数选择、模型选择、特征选择

https://blog.csdn.net/u012735708/article/details/82258615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gmilGfrW.shtml

相关文章

tensorflow2 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在fit()函数的参数里边,完整参数传送 https://blog.csdn.net/Forrest97/article/details/106635664 fit()里边相关交叉验证的参数 validation_datatest,就是自己划分好的测试集validation_steps, 验证样本总数 Total validation S…

验证的方法

一、概述 在开展验证时有一整套的工具箱,根据设计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验证方法,最终取得满意的效果。实际的验证工作中,需要通过多种语言、方法、工具实现验证,比如仿真验证会协同形式验证一同来完善功能覆盖率,也有可能…

两步验证: 使用Python接入Google Authentiator

Google Authenticator 文章目录 Google Authenticator简介原理HOTPTOTP 实现生成密钥计算时间片HMAC-SHA1运算生成二维码校验 使用参考资料 简介 用户常常会在不同的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一但一个网站账户的密码泄露,就会危及到其它使用相同密码的账户。…

用Abp实现两步验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2FA)登录(三):免登录验证

文章目录 原理修改请求报文配置JwtBearerOptions生成Token校验Token修改认证EndPoint修改前端登录登出 最终效果项目地址 免登录验证是用户在首次两步验证通过后,在常用的设备(浏览器)中,在一定时间内不需要再次输入验证码直接登录…

两步教你在Vue中设置登录验证拦截!

Hello,你好呀,我是灰小猿,一个超会写bug的程序猿! 今天在做vue和springboot交互的一个项目的时候,想要基于前端实现一些只有登录验证之后才能访问某些页面的操作,所以在这里总结一下实现该功能的一个解决方…

HTTPS实战之单向验证和双向验证

(全文太长,太懒不想看,-_-b 那就直接拉到底部看总结 ) 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了,https是在TCP协议与http之间加了一个控制安全传输的SSL协议,也就是说,直接运行在TCP之上的HTTP是普通的…

验证基础-验证方法

目录 动态仿真 静态检查 虚拟模型 硬件加速 效能验证 UVM简介 验证的方法主要分为六种: ※ 动态仿真(dynamic simulation) ※ 静态检查(formal check) ※ 虚拟模型(virtual prototype) ※…

用Abp实现两步验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2FA)登录(一):认证模块

文章目录 原理用户验证码校验模块双因素认证模块改写登录项目地址 在之前的博文 用Abp实现短信验证码免密登录(一):短信校验模块 一文中,我们实现了用户验证码校验模块,今天来拓展这个模块,使Abp用户系统支…

用Abp实现两步验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2FA)登录(二):Vue网页端开发

文章目录 发送验证码登录退出登录界面控件获取用户信息功能项目地址 前端代码的框架采用vue.js elementUI 这套较为简单的方式实现,以及typescript语法更方便阅读。 首先添加全局对象: loginForm: 登录表单对象 twoFactorData: 两步验证数据&#xff0…

快速接入Google两步认证Google Authenticator

(一)介绍 既然来看该文章就应该知道Google的两步认证是干什么的,这边再提供一次app的下载链接 (apkpure搜索谷歌身份验证器) 验证原理讲解: 在数据库中查找该登陆用户之前绑定的32位随机码(该码一般会存入数据库)调用API传入32位…

两步验证 非双重认证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must be turned on for your Apple ID. After you turn it on, signing into your developer account will require both your password and access to your trusted devices or trusted phone number. 今天Xcode 真机调试, 突然不正常了. 本着热爱…

google账号异步新设备登录需要两次两步验证问题

备注:华为手机,在谷歌三件套插件已经下载的情况下,还是无法收到数字点击验证 先说下现象,比如你的谷歌账号从别人那购买的,然后辅助电话与邮箱已经全部替换成了自己的信息,一般为了安全我们会开启两步验证&…

谷歌两步验证器身份怎么开Authenticator安卓app下载安装方法教程

国内互联网公司一般采取手机收验证码的方式对账号进行身份验证,增强账号的安全性。但是在国外通常采取使用谷歌两步身份验证器 (Google Authenticator),谷歌谷歌两步身份验证器的方便之处主要体现在: 1.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如何开发两步验证功能

什么是两步验证 两步验证,是指用户登录账户的时候,除了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还要求用户输入一个动态密码,为帐户添加了一层额外保护。这个动态密码要么是专门的硬件,要么由用户手机APP提供。即使入侵者窃取了用户密码&a…

兩步验证的原理

被盗号 “您的账号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 小卢盯着电脑屏幕看了5分钟,心里纳闷,昨天还能登录,怎么今天就密码错误了,难不成我被盗号了?想到这里,小卢赶紧给自己的程序员好友小王打电话。 小卢:“小王,我在XX网站的账号被盗了!” 小王:“确定被盗了?赶紧把密码找…

(01)Webrtc::Fec与Nack的二三事

写在前面:要理解Fec与Nack逻辑,我喜欢先从接受端看, 理解了Fec与Nack是如何被使用的,才能更好的明白不同的机制应该怎么用,在什么场合用。 更新丢包逻辑 void PacketBuffer::UpdateMissingPackets(uint16_t seq_num)…

Channel closed; cannot ack/nack

再一次用rabbmitmq的时候遇到了 Channel closed; cannot ack/nack的异常信息,这个可能是因为rabbmitmq默认的模式是自动ack,我没有配置手动ack 然后在代码里又basicack了。 MessageProperties properties message.getMessageProperties();l…

简述WebRTC中的丢包重传Nack的实现

一 简述 接收端发现序列号不连续,发送RTCP FB Nack包,发送端从历史队列中查找该包,再发送RTP包,但WebRTC用的RTX重发该包,ssrc和原视频流不同,pt也不同。 artpmap:96 H264/90000 artcp-fb:96 goog-remb a…

WEBRTC浅析(五)视频Nack包的发送判断逻辑以及数据流

这篇文章是对webrtc 中Nack包发送机制的梳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RTCP包中,Nack包的规范。 第二部分,介绍在WEBRTC中,Nack发送机制的数据流程图。 第三部分,介绍在WEBRTC中&#xf…

RabbitMQ的ack和nack机制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一、ACK机制二、主动ACK三、手动ACK四、Nack机制五、MQ unack的影响总结 前言 本文主要讨论RabbitMQ消费者的ack和nack机制,并且关注ack和nack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