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平面详解

article/2025/9/16 15:14:47

学习SVM绕不开超平面的概念。先复习一些基础的概念(平面方程),帮助理解。
1. 平面及其方程:
因为平面与空间直线分别是曲面与空间曲线的特例,所以在讨论平面与空间直线以前,先引入有关曲面方程与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在空间解析几何中,任何曲面或曲线都可以看做点的集合轨迹,在这样的意义下,如果曲面S与三元方程: F(x, y, z) = 0 (1-1)
有下述关系:
(1)曲面S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1-1)
(2)不在曲面S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1-1)
那么,方程(1-1)就叫做曲面S的方程,而曲面S就叫做方程(1-1)的图形。
**一次曲面图形**
空间曲线可以看做两个曲面S1, S2的交线,设
F(x, y, z)= 0 和 G(x, y, z )= 0
分别是这两个曲面的方程,他们的交线为C。因为曲线C上的任何点的坐标应同时满足这两个曲面的方程,所以应满足方程组:
{ F ( x , y , z ) = 0 G ( x , y , z ) = 0 \left\{ \begin{array}{c} F(x, y, z)= 0\\ G(x, y, z )= 0 \end{array} \right. {Fx,y,z=0Gx,y,z=0 一次曲线图形
2. 平面的方程
(1)点法式方程(1-2): A ( x − x 0 ) + B ( y − y 0 ) + C ( z − z 0 ) = 0 A(x-x_{0}) + B (y-y_{0}) + C( z-z_{0}) = 0 A(xx0)+B(yy0)+C(zz0)=0
(2)一般方程(1-3): A x + B y + C z + D = 0 Ax + By +Cz +D = 0 Ax+By+Cz+D=0
(3)截距式方程(1-4): x a + y b + z c = 1 \frac{x}{a}+\frac{y}{b}+\frac{z}{c} =1 ax+by+cz=1

. 方程详解(1-2):
平面的法线向量: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这个向量就叫做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因为过空间一点可以作且只能做一平面垂直于一已知直线,所以当平面 π \pi π上一点 M 0 ( x 0 , y 0 , z 0 ) M_{0}(x_{0}, y_{0}, z_{0}) M0(x0,y0,z0) 和它的一个法线向量 n = (A, B, C) 为已知时,平面 π \pi π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下面我们来建立平面 π \pi π的方程。
超平面
设 M(x, y, z)是平面 π \pi π上的任意一点,则向量 M 0 M → \overrightarrow {M_{0}M} M0M 必与平面 π \pi π的法向量 n n n 垂直,即它们的数量积等于0: n ∙ M 0 M → = 0 n\bullet\overrightarrow {M_{0}M}=0 nM0M =0因为 n = (A, B, C), M 0 M → = ( x − x 0 , y − y 0 , z − z 0 ) \overrightarrow {M_{0}M} =(x-x_{0}, \ y-y_{0}, \ z-z_{0}) M0M =(xx0, yy0, zz0)所以有:
A ( x − x 0 ) + B ( y − y 0 ) + C ( z − z 0 ) = 0 A(x-x_{0}) + B (y-y_{0}) + C( z-z_{0}) = 0 A(xx0)+B(yy0)+C(zz0)=0

. 方程详解(1-3):
因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1-2)是 x, y 和 z 的一次方程,而任一平面都可以用它上面的一点及它的法线向量来确定,所以任意平面都可以用三元一次方程来表示。
设,有三元一次方程: A x + B y + C z + D = 0 Ax + By +Cz +D = 0 Ax+By+Cz+D=0
我们任取满足该方程的一组数 ( x 0 , y 0 , z 0 ) (x_{0}, y_{0}, z_{0}) (x0,y0,z0),即方程(1-5)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0 Ax_{0} + By_{0} +Cz_{0} +D = 0 Ax0+By0+Cz0+D=0把上述两等式相减,得方程(1-3) A ( x − x 0 ) + B ( y − y 0 ) + C ( z − z 0 ) = 0 A(x-x_{0}) + B (y-y_{0}) + C( z-z_{0}) = 0 A(xx0)+B(yy0)+C(zz0)=0把它和平面点法式方程(1-2)做比较 ,可以知道方程(1-3)是通过点 M 0 ( x 0 , y 0 , z 0 ) M_{0}(x_{0}, y_{0}, z_{0}) M0(x0,y0,z0) ,且以 n = ( A , B , C ) n = (A, B, C) n=(A,B,C)为法线向量的平面方程。 其中 x, y, z 的系数就是该平面的一个法线向量 n 的坐标。

. 方程详解(1-4):
设一平面与 x, y 和 z 轴的焦点一次为 P ( a , 0 , 0 ) , Q ( 0 , b , 0 ) , R ( 0 , 0 , c ) P(a, 0, 0), Q(0, b, 0), R(0, 0, c) P(a,0,0),Q(0,b,0),R(0,0,c)三点,如下图:

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A x + B y + C z + D = 0 Ax + By +Cz +D = 0 Ax+By+Cz+D=0
P ( a , 0 , 0 ) , Q ( 0 , b , 0 ) , R ( 0 , 0 , c ) P(a, 0, 0), Q(0, b, 0), R(0, 0, c) P(a,0,0),Q(0,b,0),R(0,0,c)三点都在这平面上,所以点 P , Q 和 R P, Q和R P,QR都满足以上平面方程,代入平面方程,即有:
{ a A + D = 0 b B + D = 0 c C + D = 0 \left\{ \begin{array}{c} aA + D = 0\\ bB + D = 0\\ cC + D = 0 \end{array} \right. aA+D=0bB+D=0cC+D=0 解得 A = − D a , B = − D b , C = − D c A=-\frac{D}{a}, \qquad B=-\frac{D}{b}, \qquad C=-\frac{D}{c} A=aD,B=bD,C=cD以此代入方程(1-3)并除以 D ( D ≠ 0 ) D(D \ne0) D(D̸=0) 而 a, b 和 c 依次叫做平面在 x, y 和 z 轴上的截距。

3.超平面
有了上面平面的理解,超平面就是一个数学概念了。 一维直线空间上的超平面是数轴上的一个点,二维平面空间上的超平面是一条线,三维空间里的超平面是一个面。以此类推。
百度百科上对超平面的数学定义是这样的:超平面H是从n维空间到n-1维空间的一个映射子空间,它有一个 n 维向量和一个实数定义。因为是子空间,所以超平面一定过原点。

4. 点到超平面的距离
P 0 ( x 0 , y 0 , z 0 ) P_{0}(x_{0}, \ y_{0}, \ z_{0}) P0(x0, y0, z0) 是平面 A x + B y + C z + D = 0 Ax + By +Cz +D = 0 Ax+By+Cz+D=0 外一点,求 P 0 P_{0} P0 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 P 1 ( x 1 , y 1 , z 1 ) P_{1}(x_{1}, \ y_{1}, \ z_{1}) P1(x1, y1, z1),并作一法线向量 n ,由上图,考虑到 P 0 P 1 → \overrightarrow {P_{0}P_{1}} P0P1 与 n 的夹角 θ \theta θ 也可能是钝角,所求的距离 d = ∣ P 0 P 1 → ∣ ∣ c o s θ ∣ = ∣ P 0 P 1 → ∙ n ∣ ∣ n ∣ d =|\overrightarrow {P_{0}P_{1}}||cos\theta|=\frac{|\overrightarrow {P_{0}P_{1}}\bullet n|}{|n|} d=P0P1 cosθ=nP0P1 n n = ( A , B , C ) , P 0 P 1 → = ( x 0 − x 1 , y 0 − y 1 , z 0 − z 1 ) n=(A,B,C),\qquad\overrightarrow {P_{0}P_{1}}=(x_{0}-x_{1}, \ y_{0}-y_{1}, \ z_{0}-z_{1}) n=(A,B,C),P0P1 =(x0x1, y0y1, z0z1) P 0 P 1 → ∙ n ∣ n ∣ = A ( x − x 0 ) + B ( y − y 0 ) + C ( z − z 0 ) A 2 + B 2 + C 2 \frac{\overrightarrow {P_{0}P_{1}}\bullet n}{|n|}=\frac{A(x-x_{0}) + B (y-y_{0}) + C( z-z_{0})}{\sqrt{A^2+B^2+C^2}} nP0P1 n=A2+B2+C2 A(xx0)+B(yy0)+C(zz0) = A x 0 + B y 0 + C z 0 − ( A x 1 + B y 1 + C z 1 ) A 2 + B 2 + C 2 \qquad\qquad\qquad=\frac{Ax_{0} + By_{0} + Cz_{0}-(Ax_{1} + By_{1} + Cz_{1})}{\sqrt{A^2+B^2+C^2}} =A2+B2+C2 Ax0+By0+Cz0(Ax1+By1+Cz1)
因为 A x 1 + B y 1 + C z 1 + D = 0 Ax_{1} + By_{1} + Cz_{1}+D = 0 Ax1+By1+Cz1+D=0,所以 P 0 P 1 → ∙ n ∣ n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A 2 + B 2 + C 2 \frac{\overrightarrow {P_{0}P_{1}}\bullet n}{|n|}=\frac{Ax_{0} + By_{0} + Cz_{0}+D}{\sqrt{A^2+B^2+C^2}} nP0P1 n=A2+B2+C2 Ax0+By0+Cz0+D
由此,得点 P 0 ( x 0 , y 0 , z 0 ) P_{0}(x_{0}, \ y_{0}, \ z_{0}) P0(x0, y0, z0) 到平面 A x + B y + C z + D = 0 Ax + By +Cz +D = 0 Ax+By+Cz+D=0 的距离公式: d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A 2 + B 2 + C 2 d=\frac{|Ax_{0} + By_{0} + Cz_{0}+D|}{\sqrt{A^2+B^2+C^2}} d=A2+B2+C2 Ax0+By0+Cz0+D

其矢量表示方式如下:设矢量 w 为平面的法向量,标量 b 为平面到原点的截距,其中 w , x w, x w,x 均为列向量, 也可得超平面方程: f ( x ) = w T + b = 0 f(x)=w^T+b=0 f(x)=wT+b=0由此,点 x 到超平面的距离公式为 d = ∣ w T x + b ∣ ∣ ∣ w ∣ ∣ d=\frac{|w^Tx+b|}{||w||} d=wwTx+b

参考资料:同济版《高等数学》下册,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fDjn6Vt5.shtml

相关文章

轻松理解超平面

前言 定义: 1、超平面是指n维线性空间中维度为n-1的子空间。它可以把线性空间分割成不相交的两部分。比如二维空间中,一条直线是一维的,它把平面分成了两块;三维空间中,一个平面是二维的,它把空间分成了两块…

SVM理论疏导——什么是超平面

超平面概念 超平面是一种数学上的概念,它是线上的一个点,也是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也是三维空间的一张平面。前面说的点、线、平面都可以是超平面,但一般都不叫为超平面,因为超平面是点、线、平面的推广,即大于…

3、如何理解超平面?

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706435 首先明确几个定义:(1) 超平面是指n维线性空间中维度为n-1的子空间。它可以把线性空间分割成不相交的两部分。比如二维空间中,一条直线是一维的,它把平面分成了两块;三维…

计算机内存与主存的关系(内存是主存吗?内存和主存有什么关系?)

在80386以上档次的微机中配置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这时内存包括主存与高速缓存两部分。 计算器内存条采用的是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即计算机的主存。通常所说的内存容量即指内存条DRAM的大小。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要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

计算机内存图解

《电脑高手》也都是一笔带过。作为电脑中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之一(其余的两个是主板与CPU),内存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就像一个临时的仓库,负责数据的中转、暂存…… 不过,虽然内存对系统性能的至关…

计算机操作系统_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 设计程序模拟内存的动态分区内存管理方法。内存空闲区使用空闲分区表进行管理,采用最先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表中寻找空闲区进行分配,内存回收时不考虑与相邻空闲区的合并。 假定系统的内存共640K,初始状态为操作系统本身占用40K。 …

关于计算机中内存的分类

**关于计算机中内存的分类(栈区,堆区,静态区)**1、栈区:主要用于函数的存储,从主函数开始,依次加入所引用的主函数。新加入的函数优先运行(类似于数据结构的栈)当一个函数…

计算机内存数值存储方式进制

进制概念 进制也就是进位制,是人们规定的一种进位方法。对于任何一种进制,x进制表示某一位置上的数运算时是逢x进一位。十进制是逢十进一、十六进制是逢十六进一、二进制是逢二进一。 各进制数表示 八进制是逢8进1,所以到8的时候向前进一位…

计算机内存结构!

变量的三大特点: 数据类型、作用域、存储类型 计算机的三大组成: 1.CPU 2.内存 3.硬盘 内存与硬盘的区别: 1.内存中保存动态数据,硬盘中保存静态数据。 2.断电后内存中的数据丢失,硬盘中的数据不会丢失。 3.执行程序时&#xff0c…

内存管理计算

一、补充概念 为了保证CPU执行指令时可正确访问存储单元,需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地址映射。地址映射一般是由硬件完成的;页表项的相关状态位由硬件确定。 最佳适应算法(空闲内…

计算机内存和磁盘的关系

计算机内存和磁盘的关系 前言 上篇文章详细讲了计算机内存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以及在内存的基础上理解几种常见的数据结构。但是,计算机系统出了内存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硬件,那就是磁盘。他们都是用于计算机存储&#xff0…

电脑硬件——内存

内存是一台电脑CPU与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中转站,内存会影响着电脑的稳定性,不稳定的内存可能会导致蓝屏、黑屏、死机甚至电脑无法亮机等故障。 内存的作用: 在我们的电脑工作时,CPU和硬盘之间会无时不刻地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am…

计算机(二):计算机存储系统(内存、外存)。

前言:我总结了汇编语言课本和通信书上的知识点给大家呈现。 一、计算机存储系统(文解): 存储分为:内存(内部存储器)、外存(外部存储器)。 内存分为:CPU上的寄…

计算机内存介绍

我们这里说的内存啊,其实就是说的我们电脑里面的内存条,所以嘞,内存就是内存条,数据要放在这上面才能被cpu读取从而做运算,还有硬盘,就是电脑中的C盘啥的,一个程序需要运行的话需要向内存申请一…

计算机的内存

1.内存的物理机制 内存和CPU一样,都是由大量引脚构成的集成电路,内存大致分为这几类:1.ROM:只能进行读取;2.DRAM:需要经常刷新就能进行保存数据的可被读取和写入的内存;3.SRAM:不需要经常刷新就…

【操作系统】计算机内存管理

文章目录 1.内存管理目标rom-ram2.计算机内存的惰性分配3.内存管理-分而治之思想4.内存不够的情况处理5.内存扩容swap配置实战6.Linux的free命令详解7.Linux的top命令详解 1.内存管理目标rom-ram (1)为啥要做内存管理 计算机不可能所以用户进程和系统所…

计算机|内存知多少

​1、硬件层面 内存就是名为内存IC的电子元件。(IC,集成电路,内存也是一种集成电路) 内存IC的引脚配置 那这个内存IC能存多少数据? 数据信号引脚有D0~D7一共8个,表示一次输入输出8位数据(一个字…

计算机底层知识之内存

❝ 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 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人生很多时候,是「选择了才有机会,是相信了才有可能」。 -- 「稻盛和夫」 ❞ 大家好,我是「柒八九」。 …

计算机基础之内存

目录 1.什么是内存2.内存的物理结构3.内存的使用4.数据在内存中为什么用二进制表示5.二进制的补码 1.什么是内存 内存是与cpu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要依靠内存,内存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又被称为主存,作用就是…

计算机基础- -认识内存

计算机基础- -认识内存 文章目录 计算机基础- -认识内存一、什么是内存二、内存的物理结构1.内存的读写过程2.内存的现实模型 三、内存的使用1.指针2.数组是内存的实现3.栈和队列4.链表5.二叉树 一、什么是内存 内存(Memory) 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程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