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值化的方法

article/2025/11/6 6:25:01

1.二值化

图像二值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将图像中感兴趣部分保留下来,在很多情况下,也是进行图像分析、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之前的必要的图像预处理过程。在这些庞大的图像二值化分类方法中,基于直方图的全局二值算法占有了绝对的市场份额,这些算法都从不同的科学层次提出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并且这类方法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简单、易实现、速度快。

1.1 灰度平均值法

灰度平均值法使用整幅图像的灰度平均值作为二值化的阈值,一般该方法可作为其他方法的初始猜想值。

1.2 大律法

       该算法是1979年由日本大津(OSTU)提出的,主要是利用最大类间方差,将图片分为前景和背景两个部分。因方差是灰度分布均匀性的一种度量,方差值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两部分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两部分差别变小,因此使类间方差最大的分割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matlab中的graythresh即是以该算法为原理执行的。

记t为前景与背景的分割阈值,前景点数占图像比例为w0,平均灰度为u0;背景点数占图像比例为w1,平均灰度为u1。则图像的总平均灰度为:

                                                                                    u = w0*u0+w1*u1

前景和背景图象的方差为:

                                                                     g = w0*(u0-u)*(u0-u)+w1*(u1-u)*(u1-u)

                                                                        = w0*w1*(u0-u1)*(u0-u1)

此公式为方差公式。当方差g最大时,可以认为此时前景和背景差异最大,此时的灰度t就是最佳阈值。

类间方差法对噪音和目标大小十分敏感,它仅对类间方差为单峰的图像产生较好的分割效果。当目标与背景的大小比例悬殊时,类间方差准则函数可能呈现双峰或多峰,此时效果不好,但是类间方差法是用时最少的。

1.3 自适应阈值

最大方差阈值分割法在分割过程中对图像上每个像素都是用了相等的阈值,但在实际的情况中,当照明不均匀,有突发噪声或者背景灰度变化较大时,整幅图像分割时将没有合适的单一阈值,如果仍采用单一的阈值去处理每一个像素,可能会将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错误的划分。

因此,诞生了自适应阈值分割法。自适应阈值分割法的思想,即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对应的阈值可能不相同。一个较为简单的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是:每个像素的阈值由自身为中心的邻域窗口确定,把中值均值或者高斯卷积作为阈值,再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个常量值等等。

1.4 基于谷底最小值的阈值

此方法实用于具有明显双峰直方图的图像,其寻找双峰的谷底作为阈值,但是该方法不一定能获得阈值,对于那些具有平坦的直方图或单峰图像,该方法不合适。该函数的实现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每次处理前对直方图数据进行判断,看其是否已经是一个双峰的直方图,如果不是,则对直方图数据进行半径为1(窗口大小为3)的平滑,如果迭代了一定的数量比如1000次后仍未获得一个双峰的直方图,则函数执行失败,如成功获得,则最终阈值取两个双峰之间的谷底值作为阈值。注意在编码过程中,平滑的处理需要当前像素之前的信息,因此需要对平滑前的数据进行一个备份。另外,首数据类型精度限制,不应用整形的直方图数据,必须转换为浮点类型数据来进行处理,否则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1.5 基于双峰平均值的阈值

   该算法和基于谷底最小值的阈值方法类似,只是最后一步不是取得双峰之间的谷底值,而是取双峰的平均值作为阈值。

1.6 一维最大熵

       该算法把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引入到图像中,通过计算阈值分割后两部分熵之和来判断阈值是否为最佳阈值。

      2、算法原理

       这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多,留给读者自行去查找相关资料。

1.7 迭代最佳阈值

    该算法先假定一个阈值,然后计算在该阈值下的前景和背景的中心值,当前景和背景中心值得平均值和假定的阈值相同时,则迭代中止,并以此值为阈值进行二值化。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求出图象的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分别记为gl和gu,令初始阈值为:      

 

2.根据阈值T0将图象分割为前景和背景,分别求出两者的平均灰度值Ab和Af:  

3.令,如果Tk=Tk+1,则取Tk为所求得的阈值,否则,转2继续迭代。

1.8 百分比阈值

      Doyle于1962年提出的P-Tile (即百分比阈值、P分位数法)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阈值选取方法。该方法根据先验概率来设定阈值,使得二值化后的目标或背景像素比例等于先验概率,该方法简单高效,但是对于先验概率难于估计的图像却无能为力。该算法选择阈值的原则是,依次累积灰度直方图,直到该累积值大于或等于前景图像(目标)所占面积,此时的灰度级即为所求的阈值。

1.9 力矩保持法 

该算法通过选择恰当的阈值从而使得二值化后的图像和原始的灰度图像具有三个相同的初始力矩值。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WbmXxRyy.shtml

相关文章

OpenCV-Python学习(10)—— OpenCV 图像二值化处理(cv.threshold)

1. 学习目标 理解图像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图像的区别;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对【 cv.threshold 】函数的理解。 2. 图像分类 2.1 不同类型图像说明 按照颜色对图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 二值图像&…

python 图像二值化处理

python 图像二值化处理 import os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shutilfile_path ./5-crack919/mask/ save_path ./5-crack919/mask01/ if not os.path.exists(save_path):os.makedirs(save_path) ###二值化 for filename in os.listdir(file_path):print(filename)img …

图像处理之二值化图像

图像二值化就是将图像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255,也就是将整个图像呈现出明显的黑白效果。将所有灰度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像素被判定为属于特定物体,其灰度值为255表示,否则这些像素点被排除在物体区域以外,灰度值为0&#xff0…

二值化之阈值处理

写于开头的废话:哒哒哒.......这应该是马蹄的声音!我在告诉你,我又来了!不得不说的还是自己的悲伤,经营了那么久的CSDN居然说关就给我关了,过去的还是没法过去,我始终不能从失去的痛苦之中走出来…

图像处理之二值化

图像处理之二值化 二值化方式 二值化算法 二值化方式 二值化方式分为五种: THRESH_BINARY:将大于某一个阈值的变成最大值,其他为0 THRESH_BINARY_INV:和THRESH_BINARY恰好相反 THRESH_TRUNC: trunc就是截断的意思&…

二值化方法

一、全局阈值法 1.固定阈值方法 该方法是对于输入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统一使用同一个固定阈值。其基本思想如下: 其中,T为全局阈值。 缺点:很难为不同的输入图像确定最佳阈值。 2.Otsu算法 Otsu算法又称最大类间方差法 先明确两个概念: (1)均值 (2)方差 图像的阈…

图像处理一之-摄像头二值化处理-(什么是二值化)

图像二值化 binary image 什么是二值化: 二值化是图像分割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二值化可以把灰度图像转换成二值图像。把大于某个临界灰度值(阈值)的像素灰度设为灰度极大值(255),把小于这个值的像素灰度设为灰度极小值(0)&#…

C#多线程详解(一) Thread.Join()的详解

什么是进程? 当一个程序开始运行时,它就是一个进程,进程包括运行中的程序和程序所使用到的内存和系统资源。 而一个进程又是由多个线程所组成的。 什么是线程? 线程是程序中的一个执行流,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专有寄存器…

1.java的协程_虚拟线程

盼过了春天盼秋天,从2017年到今天五年了,终于盼到loom转正了,当看到jdk19预览api的时候心情那个激动。。。期待已久的协程终于来临,再也不羡慕别人家的go孩子,咱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一句:咱也有&#xff0…

Kotlin协程到底是怎么切换线程的?你是否知晓?

好文推荐: 作者:RicardoMJiang 前言 之前对协程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回答了协程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下:【带着问题学】协程到底是什么?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了以下内容 1.kotlin协程本质上对线程池的…

进程和线程、协程的区别

一、进程 进程是程序一次动态执行的过程,是程序运行的基本单位。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独立内存空间,不同进程通过进程间通信来通信。进程占据独立的内存,所以上下文进程间的切换开销(栈、寄存器、页表、文件句柄等)比较…

进程、线程与协程的比较

进程、线程和协程是三个在多任务处理中常听到的概念,三者各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并行和并发 在介绍进程、线程和协程这三个概念之前,有两个操作系统中的相关概念需要简单解释一下:并行和并发。 并行:指多个任务同时执行。 并…

进程、线程、协程

进程、线程、协程 一、概念与区分 1、进程 进程是程序一次动态执行的过程,是程序运行的基本单位。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独立内存空间,不同进程通过进程间通信来通信。进程占据独立的内存,所以上下文进程间的切换开销(栈、寄存器、…

终于明白:有了线程,为什么还要有协程?

并发的发展历史 其实,在早期计算机并没有包含操作系统,这个时候,这个计算机只跑一个程序,这个程序独享计算机的所有资源,这个时候不存在什么并发问题,但是对计算机的资源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

Java中的多线程(线程间通信)

/学习笔记/ 线程间通信: 多个线程在处理同一资源,但是任务却不同。 先看一个例子,采用两个线程执行进行输入和输出任务: //资源class Resource{String name;String sex;}//输入class Input implements Runnable{Resource r ;// …

协程和线程的区别、协程原理与优缺点分析、在Java中使用协程

文章目录 什么是协程协程的优点与缺点协程实现原理.协程与线程在不同编程语言的实现在Java中使用协程Kilim介绍Kilim整合Java,使用举例 小总结 什么是协程 相对于协程,你可能对进程和线程更为熟悉。进程一般代表一个应用服务,在一个应用服务中可以创建多…

进程、线程和协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文章目录 一、进程二、线程三、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与联系四、一个形象的例子解释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五、进程/线程之间的亲缘性六、协程 一、进程 进程,直观点说,保存在硬盘上的程序运行以后,会在内存空间里形成一个独立的内存体,这个…

简单了解线程和协程(C#)

1.为什么需要线程和协程: (1)使程序中的任务可以并发执行,让程序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2)线程和协程可以共享同一个进程的资源,避免多个进程之间的资源浪…

线程与协程

线程与协程 概念进程【进程间通信(IPC)】 线程协程 区别场景计算密集型IO密集型两种操作如何优化哪些语言对多协程的支持 概念 进程 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在计算机内存里的一个运行实例。比如.exe文件是个类,进程就是new出来的那个实例&#xf…

总结:协程与线程

一、介绍 本文主要梳理下进程,线程,协程的概念、区别以及使用场景的选择。 二、进程 我们知道,一切的软件都是跑在操作系统上,真正用来干活 (计算) 的是 CPU。早期的操作系统每个程序就是一个进程,知道一个程序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