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IC】深入浅出理解UART协议

article/2025/9/17 12:09:43

深入浅出理解UART协议

    • 一、什么是UART?
    • 二、UART的帧格式
      • 2.1 为什么UART的传输需要起始位?
      • 2.2 UART基本的数据形式
      • 2.3 为什么UART的数据位可变?
    • 三、UART的波特率
      • 3.1 什么是波特率
      • 3.2 如何换算波特率
      • 3.3 波特率和采样频率是一样的吗?
    • 四、UART协议中不同level工程师的不同考量
      • 4.1 嵌入式开发人员
      • 4.2 电路设计人员
      • 4.3 IC设计人员
    • 五、写在最后
    • 六、其他数字IC基础协议解读
      • 6.1 UART协议
      • 6.2 SPI协议
      • 6.3 I2C协议
      • 6.4 AXI协议

一、什么是UART?

UART的全称是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Universal 通用性体现在UART使用范围广上,作为一个通用的接口协议,UART广泛的应用在各类MCU和SOC产品上。
Asynchronous 异步性体现在“不需要额外的时钟线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即只要信号拉低即可开始传送数据,而另一些通讯协议,需要引入时钟信号来进行操作,如AMBA,需要在时钟的上升沿发送数据
Receiver/Transmitter:收发器则更好理解,即一个数据的发送方和一个数据的接收方,也意味着在数字IC设计中需要分别设计Receiver和Transmitter

二、UART的帧格式

UART的一帧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数据逐位传输,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为什么UART的传输需要起始位?

因为UART没有控制线,要让接收方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接收数据,需要一些手段,UART数据的传输中,只有一根线,所以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发一位逻辑“0”作为数据发送的起始标志,接收方在空闲时,当检测到有一个低电平,则开始接逐位接收数据。

在具体设计UART的过程中,如何检测低电平,使用到了电平检测电路,可参考作者如下的文章
【数字IC手撕代码】Verilog边沿检测电路(上升沿,下降沿,双边沿)|题目|原理|设计|仿真
很显然这里使用的是下降沿检测电路

2.2 UART基本的数据形式

  • 默认无传输数据时,为高电平
  • 当信号拉低,传输线上的电平拉低,意味着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 紧接着起始位的是数据位,它可以是5、6、7或8位
  • UART的“校验位”紧挨着“数据位”,采用奇偶校验方式,根据设置,校验位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

奇偶校验如何对应为Verilog设计案例同样可以参考作者之前的文章【数字IC手撕代码】Verilog奇偶校验|题目|原理|设计|仿真

  • UART将停止位作为停止标志,是在数据位(没有校验位)和校验位(有校验位)之后发送1~2位的逻辑“1”高电平。当发送完停止位之后,UART总线进入空闲。

2.3 为什么UART的数据位可变?

因为UART是一种低速总线,每多发一位都占用不少的时间(由传输波特率决定),所以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的特点,采用不同位宽以节约数据传输的时间

三、UART的波特率

如果从更高的level审视UART传输协议,如嵌入式开发者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在使用具体的UART协议前,我们需要对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波特率的同步,以此来确保发射端的数据可以在接收端得到正确的采集。常用的波特率可以是300,1200,2400,9600,19200,38400,115200,这些数意味着什么呢?别着急,我们接下来要讨论这个内容。

3.1 什么是波特率

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假如我们的全局时钟频率为100MHz,波特率设置为9600,那么意味着每秒该UART传输协议可以传输9600bits的数据,换句话说传输1比特需时间约为:10^9(ns)/9600=104166(ns)。

3.2 如何换算波特率

书接上文,时钟频率假如为100MHz,这意味着我们的时钟周期为10ns,因此10416个时钟周期我们就可以传输1bit数据,换言之我们需要一个大小为10416的分频电路来对100MHz时钟进行处理,因此在设计UART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分频电路依据波特率处理全局时钟,依据分频后的时钟节奏来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同样的,参考作者之前的文章,我们可以获知分频电路的设计方法
【数字IC手撕代码】Verilog奇数分频|题目|原理|设计|仿真
【数字IC手撕代码】Verilog偶数分频|题目|原理|设计|仿真
【数字IC手撕代码】Verilog半整数分频|题目|原理|设计|仿真
【数字IC手撕代码】Verilog小数分频|题目|原理|设计|仿真

3.3 波特率和采样频率是一样的吗?

按照前文所说,好像波特率和采样频率是一个意思,即9600波特率对应接收端1s进行9600次采样,也对应发射端1s进行9600bit的发射,那么请读者思考,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在数据的传输中,信号可能受到一些干扰而产生一些抖动(比如说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的近端串扰),如果接收端只对这些信号进行一次采样,那么它有可能采样到的是不准确的数据,所以接收端在采样时,通常都要采样多次,然后通过处理获得准确的数据,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多数表决的方法来在接收端进行多次采样,得到准确值,下图展现了16倍频采样的多数表决电路结构和它的真值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对真值表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使用三个与门与一个与门,我们实现了多数表决的功能,(即有两bit为1即输出为1,两bit为0则输出为0)

四、UART协议中不同level工程师的不同考量

4.1 嵌入式开发人员

对于嵌入式开发人员来说,在库函数包装到位的情况下在使用UART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如下的设置,通过编程语言设置它的波特率,长度,校验位等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电路设计人员

对于电路设计工程师而言,需要考虑UART的电气特性,比如RS232形式的UART协议中**“逻辑“1”为-3V~-15V”,逻辑“0”为+3~+15V**。首先-15V到15V的电压范围肯定与MCU输出的电压不同,其次RS-232形式的UART与RS-485形式的UART在具体的特性上也存在诸多不同,这里就需要电路层面上的“RS-232电平转换电路”等结构的帮助。

4.3 IC设计人员

而对于IC设计工程师来说,则需要考虑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将嵌入式开发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如波特率,数据位数,奇偶校验,采样频率,等一一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翻译,并留出可配置的寄存器,来打通软硬件之间的界限,因为作者对于IC设计更为了解,所以本文的更多的从IC设计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五、写在最后

接下来的文章,我们将从零开始使用Verilog设计一个UART出来,并进行不那么充分的验证工作,其中UART具体满足的参数如下

  • 单工UART,收/发器固定;
  • 支持5-8位数据位、1/2位停止位、可选1位奇偶校验位;
  • 奇偶校验结果错误的检测能力;
  • 波特率可调;

详情可参见- 【数字IC】从零开始的Verilog UART设计

六、其他数字IC基础协议解读

6.1 UART协议

  • 【数字IC】深入浅出理解UART
  • 【数字IC】从零开始的Verilog UART设计

6.2 SPI协议

  • 【数字IC】深入浅出理解SPI协议
  • 【数字IC】从零开始的Verilog SPI设计

6.3 I2C协议

  • 【数字IC】深入浅出理解I2C协议

6.4 AXI协议

  • 【AXI】解读AXI协议双向握手机制的原理
  • 【AXI】解读AXI协议中的burst突发传输机制
  • 【AXI】解读AXI协议事务属性(Transaction Attributes)
  • 【AXI】解读AXI协议乱序机制
  • 【AXI】解读AXI协议原子化访问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Vmf4drKY.shtml

相关文章

最详细的 UART协议 分析在这里!

1. 协议基础 1.1. 协议简介 UART是“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的缩写。在19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计算机和电传打字机通信,Bell发明了UART协议,将并行输入信号转换成串行输出信号。因为U…

UART协议

UART协议 简介 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称作UART,是一种异步收发传输器,是设备间进行异步通信的关键模块。UART负责处理数据总线和串行口之间的串/并、并/串转换,并规定了帧…

【云域网络社区】云域网络社区APP

【软件名称】云域社区 【功能介绍】资源分享,游戏交流交友 【下载地址】http://sss.shmmec.com/apk.apk 图片

怎么划分领域、子域、核心域、通用域和支撑域

怎么划分领域、子域、核心域、通用域和支撑域 如何理解领域和子域?什么是领域什么是子域怎么划分领域和子域如何理解核心域、通用域和支撑域?为什么要划分核心域、通用域和支撑域 总结 DDD 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很多的名词,像:领域、子…

网络安全-域服务器(二)

域服务器: 域服务器(一):网络安全-域(一)_IT之一小佬的博客-CSDN博客域服务器(二):网络安全-域服务器(二)_IT之一小佬的博客-CSDN博客 域 11.O…

网课管理系统

开发工具(eclipse/idea/vscode等): 数据库(sqlite/mysql/sqlserver等): 功能模块(请用文字描述,至少200字): 3. 功能简介 用户中心 1.1用户注册:用户需要注册才能登陆进入web 1.2用户登录:通过判断匹配来进…

如何搭建域服务器

实验名称:如何搭建域服务器 实验环境:wind2003*2 实验过程: 由于Windows Server 2003在默认的安装过程中DNS是不被安装的,所以我们需要手动去添加, 添加方法如下:“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xff…

搭建域环境(win)

目录 常见域环境是用:win2012 win7 win2003 本blog环境:Windows Server 2012 R2 and Win2008 1.Window Server 2012 R2 服务器配置 1)变更计算机名DC(用于存储活动目录数据库的计算机) 2)设置服务器…

网络教学管理系统

1、项目介绍 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拥有三种角色 管理员:专业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教师管理、公告管理、留言板管理、学习资料管理、教学视频管理、试题管理等 教师:系统留言、发布作业等 学生:可以查看作业视频、登录注册、下载作业资料等 2、…

域控-笔记二(域权限,域组,域管理,Kerberso 协议)

文章目录 一. 域环境搭建1.1 添加AD功能1.2 安装1.3 部署 二. 如何加入域2.1 加入域2.2 域中主机登录2.3 退出域2.4 添加域用户 三. 域权限3.1 A-G-DL-P策略3.2 组几个比较重要的域本地组几个比较重要的全局组、通用组的权限 四. 域管理4.1 域用户账户的管理4.2 组的管理4.3 组…

中职网络搭建 域用户密码设置

中职网络搭建 密码设置 域密码策略: 进入域控制器组策略(组策略管理)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账户策略–密码策略 “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密码设置必须要有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字符,四种中…

第一讲 数域

1. 引入 数是数学的一个最基本概念, 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数的发展过程: (1) 代数性质: 关于数的加, 减, 乘 , 除等运算的性质称为数的代数性质. (2) 数集: 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常见的数集: 复试C; 实数R;有理数Q等等.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对加减乘除运算封闭. 2. 数…

域控知识与安全02:初始访问

初始访问 前言信息收集1.Nmap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2.Metasploit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3.地址解析协议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4.ICMP5.Nbtscan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6.telnet使用方法 暴力破解1.Hydra命令参数使用方法 2.Hashcat常用参数使用方法 总结系列相关内容 前言 攻击者首先通过初始访问入…

1. 跨域学习

1. 跨域学习 1.1 什么是跨域 出于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限制。同源策略(Sameoriginpolicy)是一种约定,它是浏览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则浏览器的正常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可以说Web是构建在同…

域的基础概念

初具规模的办公网络通常以Windows域的形式进行管理,域在内网渗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主要介绍域的基础概念,为后续域渗透的介绍做铺垫 部分内容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wulantian/article/details/42418231 文章目录 1.…

域,Domain。 计算机域是一个有安全边界的计算机集合,在同一个域中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在域内访问其他机器,不再需要被访问机器的许可。 1.一台计算机在内网环境中有两种工作模式: 工作组:默…

域环境的搭建(单域、父子域、域树)

准备材料:虚拟机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两台、Windows 10 一台**(关闭所有防火墙)** 实验一:单域的搭建 前提:将网络链接模式改为仅主机模式,并手动配置IP地址。 1.打开一台干净的Windows server 2012 …

网安基础:教你如何搭建单域,父子域,域树。

单域 1.实验准备:一台干净的windows sever虚拟机,一台win10客户端虚拟机。 2.虚拟机配置:设置仅主机模式,静态ip,关闭防火墙,两台机器设置的静态ip要在同一网段上 3.实验过程: 打开服务器管理器…

搭建域环境

1.搭建域环境 什么是域? Windows域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一种方法来管理大量的pc机,并从一个地方控制它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称为域控制器)控制域及其上的计算机。 域通常由在同一本地网络上的计算机组成。但是,连接到某个域的计算机可以通过VP…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在牛客网刷到了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分为前序遍历,前序遍历也有先序遍历之称,还有中序遍历,以及后序遍历,这么多种遍历,遍历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前序遍历是先遍历根然后左节点然后是右节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