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会提问》

article/2025/11/10 20:43:34

1.书中的观点

  1. 批判性思维会教你很多技能和态度,让你理性地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答案并为此感到自豪。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如此,你将了解到我们必须要依赖他人,但又不能来者不拒,必须做出选择。由此,批判性思维会解放你的身心,让你有能力成为自己迈向未来道路上的指导者。
  2.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信念加以评价。
  3. 注意: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的观念(常常不曾言明)。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据此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4. 我们最常见的倾向就是只愿听那些价值观倾向和我们相似的人的话,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去抵制这种倾向。
  5. 任何下决心死抱自己的结论不放手的人,都有可能找到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证方式被称作“操控型论证”(managed reasoning),意思就是这种论证方式经过事先挑选,以便得出某个特定结论。
  6.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相信你肯定不是希特勒。
  7. 批判性思维通常是对别人所述或所著的一种训练有素的反应。
  8. 当一个科学家有了一个想法时,他的第一步不是走出去为自己的想法寻找证据,而是思考想法中每一个可能的错误。
  9. 将他人的观点有机融入我们自己的立场中,并有分寸地把控我们的语气,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让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纳入自己的写作和思考中。
  10. 描述性论题是指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对世间万物的存在方式及其秩序的好奇。
  11. 规定性论题是指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12. 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
  13. 理由是指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原因或原理。证据是指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事实
  14. 要找到并解释清楚歧义词,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些词可能包含的多重意义。意义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的一种:同义替换(synonyms)、举例说明(examples)以及我们所谓的“具体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
  15. 批判性思维者相信,自己做主、遇事好奇、通情达理等价值观是人类最重要的目标。
  16. 我们把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要全面理解一个论证,你就得找出这些假设。
  17. 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偏好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的倾向。我们把价值倾向和价值偏好作为同义词使用。
  18. 我们都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假设带入论证中。若不仔细考量,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观点背后的价值观和假设。
  19. 确定我们自己的价值偏好的第一步是退后一步,思考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可能导致对于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每个问题都可能有多种答案,我们要确定哪个答案最符合我们的信念。
  20. 描述性假设是我们对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持有的信念。
  21. 所谓谬误,就是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交流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接受他的结论。
  22. 人身攻击型谬误:指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23. 叙述谬误: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能讲出一个貌似可以解释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已认识到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全部联系。
  24. 滑坡谬误: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25.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26.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它的形式如下:我们不应支持针对某问题的解决方案,除非它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那我们自然该接受它。问题是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遗留一部分问题,并不意味着这个解决方案欠考虑。能提出一个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案,总比束手无策要强得多,它可能让我们向彻底解决问题迈进一步。
  27. 诉诸公众谬误: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28.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29. 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30. 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其容易受到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观点。
  31.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32. 乱扣帽子谬误: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33. 计划谬误: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很多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34. 粉饰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行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35. 转移话题谬误: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1)甲主题正被讨论;2)将乙主题引入,它好像和甲主题有关,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干;3)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36. 循环论证谬误:在论证过程中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37. 以偏概全谬误: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38. 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就应该被抛弃。
  39.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因果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40. 因果混淆谬误: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41. 忽略共同原因谬误: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42. 事后归因谬误:假设乙事件是由甲事件所引发的,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甲之后发生。
  43. 当证据接近事实而远离纯粹的见解时,它就具有说服力。
  44.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倾向于认可事实断言:
    1)当这个断言看起来是无可置疑的常识时,比如“举重有助于增肌”这个断言;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时;
    3)当这个断言得到有证据支持的理由充分的支撑时。
  45. 所谓证据,就是立论者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支撑或证明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明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46. 我们所说的抱有偏见或心存歧视,意思是我们在寻找证据之前,就先对事情的好坏有了强烈的个人感受,以致干扰了我们公正地评价证据的能力。
  47. 关注如何评价几类用来支撑事实断言的证据: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以及专家意见。
  48. 我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我们愿意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对于一次经历,我们挑选和记住的,都是和以往的经历和背景最一致的那些侧面。
  49. 你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调查得到的回答能准确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真实态度。
  50. (做得好的)科学研究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优质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重复性、控制和精确性。
  51. 请经常对遇到的科学研究提出这个问题:测量方法是否让人满意?同时还要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概念,如果有,它们是否可能提供不同的结果?”
  52. 所谓替代原因,即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53. 相关性或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54. 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会)撒谎。它们并不一定能证明表面上证明的观点。
  55. 要为特定的目的得到精确的数据,你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其中包括关键词语的模棱两可,识别相关人员或事件的种种困难,人们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信息,不能准确报告各种事件,以及观察事件时种种身体上的障碍等。
  56. 批判性问题: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57. 注意:在考虑省略的信息时,要记住问一问:“这个行动潜在的长期负面效果是什么?”
  58. 僵化的二分式思维限制了你决定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
  59. 所谓晕轮效应(halo effect),是指我们有这样一种倾向: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个积极或消极特征,然后就把这一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60. 这种对于个人信念的坚持不改或绝不言弃的倾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巨大障碍。
  61. 所谓“确认偏误”,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这样一来,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就会导致弱势批判性思维。
  62. 我们最大的偏见可能正是认为只有我们自己没有偏见,而那些和我们意见不同的人都心怀偏见!
  63. 所谓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
  64. 所谓自我中心(egocentrism),是指相对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我们赋予自我的世界以中心地位。

2.书中的配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M2g4FJor.shtml

相关文章

如何提问——提问的艺术

转存失败重新上传取消https://github.com/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blob/master/README-zh_CN.md

《提问的艺术》读书笔记

分享读《提问的艺术》的xmind总结,每周听一本书,打卡第一周

(转载) 提问的艺术

虽然这是老话常谈,但是最近的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点感触。你问题问的好,问的准确,回答你的人才有积极性给你答复,这样你又可以更快的解决你的问题。好多人不知道如何提问,所以我打算把这篇老文章转过来置顶…

论程序员提问的艺术

最近工作比较忙,加上空闲时间大部分都是在维护开发【云狗AI】,所以也有一段时间没更新视频了,有不懂的,也可以问一下【云狗AI】以后我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维护这个项目中。争取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 主要是因为最近没发现什么特…

提问的艺术[转]

这是刚看到的 所以转一下 也是警示自己的伸手行为 原文&#xff1a;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 译文链接&#xff1a;提问的艺术 作者&#xff1a; 艾瑞克.史蒂文.雷蒙德(Eric Steven Raymond) <esrthyrsus.com> 瑞克.莫恩(Rick Moen) <respond-autolinuxmaf…

【提问的艺术】

&#x1f49d;&#x1f49d;&#x1f49d;欢迎来到我的博客&#xff0c;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您见面&#xff01;希望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份轻松愉快的氛围&#xff0c;不仅可以获得有趣的内容和知识&#xff0c;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您的想法和见解。 非常期待和您一起在这个小…

提问的艺术/怎么高效的提问

唉,可能是因为见过的人多了吧,不管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网络上,总是需要向别人询问一些东西的, 有的人来问,谦谦有礼,感觉很好,帮助了别人,也没损失什么,有的人来问,就是真心不想搭理他,搭理了他就是 浪费自己的时间,还心理不好受的. 今天不说现实中怎么提问.就说在互联网上.…

《提问的艺术》读后感

前言提问前 他明明能帮到我却不帮我提问前必知必会的一些事关于搜索引擎 提问时 找准对象学会停顿组织你的问题清晰的发问低声下气代替不了做自己的家庭作业删除无意义的要求不要把问题标记为紧急 即使对你而言的确如此礼貌总是有益的对待无礼提问禁区 总结 前言 众所周知&am…

提问的艺术,原文链接

你提的问题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xff0c;u hava a poop。 提问的艺术 今天在拉屎的时候看到QQ群里有人问问题&#xff0c;那个问题太他妈蠢了&#xff0c;所以我就写了这一片博客&#xff0c;如果再有人问愚蠢的问题我就把这篇博客丢给他。 提问的艺术 原文链接&#xff…

《提问的艺术:如何快速获得答案》(精读版)

《提问的艺术》《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https://github.com/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 2001 Eric Steve Raymond © 2001 D.H.Grand(nOBODY/Ginux) © 2012 Conmajia《提问的艺术&#xff1a;如何快速获得答案》原著Eric…

Serverlet理解

部分转载自&#xff1a;https://blog.csdn.net/javaloveiphone/article/details/8154791 从上图可以看出 Tomcat 的容器分为四个等级&#xff0c;真正管理Servlet 的容器是Context 容器&#xff0c;一个 Context 对应一个 Web 工程。除了将 Servlet 包装成 StandardWrapper 并作…

java serverlet_Serverlet程序

Serverlet是用Java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主要用于交互地浏览和修改数据&#xff0c;生成动态Web内容; 一个serverlet就是一个继承于HttpServlet抽象类的Java类&#xff1b;下面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javax.servlet.*;import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importjavax.serv…

serverlet 区别_jsp serverlet 区别

JSP和Servlet的概念对于JSP初学者来说比较不清楚&#xff0c;以下总结一些个人看法&#xff1a; (1).简单的来说Jsp就是含有Java代码的html&#xff0c;而servlet是含有html的Java代码&#xff1b; (2).Jsp最终也是被解释为servlet并编译再执行&#xff0c;Jsp不过是servlet的另…

Java开发之ServLet详解

一、什么是ServLet&#xff1f; serverLet是javaEE中运行于服务器端的&#xff0c;用于接收和响应HTTP协议的请求的程序。 二、ServLet的三种实现方式 1、实现ServLet接口 步骤&#xff1a; &#xff08;1&#xff09;实现ServLet接口 &#xff08;2&#xff09;重写包括s…

Serverlet的生命周期

1.Servlet的生命周期 Servlet没有main()方法&#xff0c;不能独立运行&#xff0c;它的运行完全由Servlet引擎来控制和调度。所谓生命周期 &#xff0c;指的是servlet容器何时创建servlet实例、何时调用其方法进行请求的处理、何时并销毁其实例的 整个过程。其完整的周期包括…

VRRP协议以及关联Track详解

一、实验 详细解释可以直接查看下面连接&#xff0c;是我转发CSDN大佬的连接&#xff0c;直接上实验 VRRP详解 R1&#xff0c;R2充当两个网段的PC、分别是13.1.1.0 和24.2.2.0 R5&#xff0c;R6充当两个PC的接入层交换机 R5 eth0/1属于vlan 2000&#xff0c;R6 eth0/2属于vlan…

理解VRRP协议

VRRP即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xff0c;它是为了避免路由器出现单点故障的一种容错协议。 如图1所示&#xff0c;我们把多个运行着VRRP协议的路由器抽象成一个虚拟路由器&#xff08;从外边来看&#xff0c;就像只有一个真实的路由器在工作&…

VRRP协议原理

目录 1、VRRP概述 2、VRRP概念 3、VRRP报文 4、VRRP工作原理 5、VRRP状态机 1、VRRP概述 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中&#xff0c;为了保证不直接物理连接的设备之间的通信&#xff0c;必须指定路由。目前常用的指定路由的方法有两种&#xff1a;一种是通过路由协议&#xff08;比…

网络实验之VRRP协议

一、VRRP协议简介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xff0c;简称VRRP)是由IETF提出的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的路由协议。VRRP是一种路由容错协议&#xff0c;也可以叫做备份路由协议。一个局域网络内的所有主机都设置缺省路由&…

VRRP 协议技术详解

文章目录 **1 VRRP 技术**1.1 VRRP的基本概念1.2 VRRP协议标准模式详解**VRRP备份组****备份组成员的优先级****备份组成员的工作方式****备份组成员的认证方式****VRRP定时器****VRRP工作过程****VRRP监视功能****VRRP报文格式** 1.3 VRRP协议负载模式详解**VRRP负载均衡模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