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艺术:如何快速获得答案》(精读版)

article/2025/11/10 20:47:06

《提问的艺术》《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https://github.com/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 2001 Eric Steve Raymond
© 2001 D.H.Grand(nOBODY/Ginux)
© 2012 Conmajia

《提问的艺术:如何快速获得答案》原著Eric Raymond,翻译D.H.Grand,改编Conmajia


注意:本文并非Gerald Nadler的Smart Questions(《提问的艺术》)一书,请加以区分。有太多朋友不会提问了,希望提问者通过阅读本文能更好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此大 家都方便。

简介
作者

Eric Raymond是著名的计算机程序员和开发源代码软件运动的旗手,也是自由软件基金(FSF)的创始人。在自由软件启蒙阶段,Raymond的经典著作被业界称为“五部曲”:

- 《黑客道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
- 《大教堂和市集》(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 《如何成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
- 《开拓智域》(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
- 《魔法大锅炉》(The Magic Cauldron)

其中最著名的《大教堂和市集》在自由软件运动中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而用黑客们的话说,这是“黑客藏经阁”的第一个收藏。 

原文
《提问的艺术》写于2001年,距今已有10余年。尽管如此,本文中指出的错误仍然有很多人会犯,而其中给出的技巧和建议,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学习和应用的。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堪称“金玉良言”,令人回味。在《提问的艺术》一文中,Raymond对(黑客方面)提问前的准备,问题的组织,提问的技巧,如何感谢等方面作了全面而充分的阐述,对比了低劣的问题和优秀的问题,并给出了正确提问的建议。事实上,不论是黑客,还是编程,抑或其他任何门类,我们都应当好好读一读这篇文章,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提出问题,从而有效的获得其解答。

原文请参阅点击打开链接。

关于本文
本文将原文改写为以C#(2.0版本)为讲解示例,便于初学者加以参考和理解。

提问的艺术:如何快速获得答案(C#精读版)
如何获取帮助

在编程的世界里,当提出一个技术问题时,你能得到怎样的回答?这取决于挖出答案的难度,同样取决于你提问的方法。本指南旨在帮助你提高发问技巧,以获取你最想要的答案。

首先你必须明白,程序员们只偏爱艰巨的任务,或者能激发他们思维的好问题。如若不然,我们还来干吗?如果你有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玩味的好问题,我们自会对你感激不尽。好问题是激励,是厚礼,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而且通常会暴露我们以前从没意识到或者思考过的问题。对程序员而言,“问得好!”是发自内心的大力称赞。

尽管程序员们有蔑视简单问题和不友善的坏名声,有时看起来似乎我们对新手,对知识贫乏者怀有敌意,但其实不是那样的。

我们不想掩饰对这样一些人的蔑视——他们不愿思考,或者在发问前不去完成他们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只会谋杀时间--他们只愿索取,从不付出,无端消耗我们的时间,而我们本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趣的问题或者更值得回答的人身上。我们称这样的人为“失败者”(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有时把它拼作“lusers”)。

野比注:luser即loser,失败者、屌丝。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志愿者,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解惑答疑,而且时常被提问淹没。所以我们无情的滤掉一些话题,特别是抛弃那些看起来象失败者的家伙,以便更高效的利用时间来回答胜利者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我们过于傲慢的态度让你不爽,让你委屈,不妨设身处地想想。我们并没有要求你向我们屈服——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喜欢公平交易不过了,只要你付出小小努力来满足最起码的要求,我们就会欢迎你加入到我们的文化中来。但让我们帮助那些不愿意帮助自己的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不能接受这种“歧视”,我们建议你花点钱找家商业公司签个技术支持协议得了,别向程序员乞求帮助。

如果你决定向我们求助,当然不希望被视为失败者,更不愿成为失败者中的一员。立刻得到有效答案的最好方法, 就是象胜利者那样提问——聪明、自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是偶尔在特定的问题上需要获得一点帮助。

提问之前
野比注:本节介绍提问之前的准备工作,及你应当使用哪些方法使得你能尝试先自行解决问题。由于本文写作于2001年,当时的互联网络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而且各种技术的知识积累也不如现今,所以可以说现在解决问题,较之当年已经是大为轻松。作为提问者的你,更加应该首先尝试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介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现在你还被称为luser,那么比以前的那些人,可就挫太多了。

在通过(论坛/社区)电邮、新闻组或者聊天室提出技术问题前,检查你有没有做到:

- 通读手册,试着自己找答案
- 在FAQ里找答案(一份维护得好的FAQ可以包罗万象:)
- 在网上搜索(个人推荐Google~~~)
- 向你身边精于此道的朋友打听
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说明在此之前你干了些什么;这将有助于树立你的形象:你不是一个妄图不劳而获的乞讨者,不愿浪费别人的时间。如果提问者能从答案中学到东西,我们更乐于回答他的问题。

周全的思考,准备好你的问题,草率的发问只能得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答案 。越表现出在寻求帮助前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你越能得到 实质性的帮助。

小心别问错了问题。如果你的问题基于错误的假设,普通程序员(J.RandomHacker,这是个虚拟的人名——野比)通常会用无意义的字面解释来答复你,心里想着“蠢问题...”,希望着你会从问题的回答(而非你想得到的答案)中汲取教训。

决不要自以为够资格得到答案,你没这种资格。毕竟你没有为这种服务支付任何报酬。你要自己去“挣”回一个答案,靠提出一个有内涵的,有趣的,有思维激励作用的问题--一个对社区的经验有潜在贡献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从他人处索要知识--去挣到这个答案。

另一方面,表明你愿意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做点什么,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谁能给点提示?”、“我这个例子里缺了什么?”以及“我应该检查什么地方?”比“请把确切的过程贴出来”更容易得到答复。因为你显得只要有人指点正确的方向,你就有完成它的能力和决心。

怎样提问
谨慎选择论坛
小心选择提问的场合。如果象下面描述的那样,你很可能被忽略掉或者被看作失败者:
- 在风马牛不相及的论坛贴出你的问题
- 在探讨高级技巧的论坛张贴非常初级的问题;反之亦然
- 在太多的不同新闻组交叉张贴

用辞贴切,语法正确,拼写无误
我们从经验中发现,粗心的写作者通常也是马虎的思考者(我敢打包票)。回答粗心大意者的问题很不值得,我们宁愿把时间耗在别处。

正确的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很重要。

更一般的说,如果你的提问写得象个半文盲,你很有可能被忽视。

如果你在使用非母语的论坛提问,你可以犯点拼写和语法上的小错——但决不能在思考上马虎(没错,我们能弄清两者的分别)。

使用含义丰富,描述准确的标题

野比注:从本节开始,以下所举示例我会改编为和C#相关的内容。

在邮件列表或者新闻组中,大约50字以内的主题标题是抓住资深专家注意力的黄金时机。别用喋喋不休的“帮帮忙”(更别说“救命啊!!!!!”这样让人反感的话)来浪费这个机会。不要妄想用你的痛苦程度来打动我们,别用空格代替问题的描述,哪怕是极其简短的描述。

蠢问题:问个白痴点的问题

聪明问题:做毕业设计需要安装SQL 2005,请问如何安装

(问题来源:CSDN)

没错,这个问题是蛮白痴的,因为没有人能够通过浏览标题而得知你想问的问题是哪方面的。志愿者们不得不浪费时间打开你的帖子或邮件内容才能看到关于问题的具体描述,如果他们是使用手机查看,更加会感觉不便。如果你的问题让潜在的回答者感到不便,那它绝对是一个蠢问题。如果你在回复中提出问题,记得要修改内容标题,表明里面有一个问题。一个看起来象“Re:测试”或者“Re:新bug”的问题很难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引用并删减前文的内容,给新来的读者留下线索。

精确描述,信息量大
- 谨慎明确的描述症状
- 提供问题发生的环境(机器配置、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别的什么)
- 说明你在提问前是怎样去研究和理解这个问题的
- 说明你在提问前采取了什么步骤去解决它
- 罗列最近做过什么可能有影响的硬件、软件变更
- 尽量想象一个程序员会怎样反问你,在提问的时候预先给他答案
SimonTatham写过一篇名为《如何有效的报告Bug》的出色短文。强力推荐你也读一读。点击打开链接

话不在多
你需要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这并不是要求你简单的把成吨的出错代码或者数据完全转储摘录到你的提问中。如果你有庞大而复杂的测试条件,尽量把它剪裁得越小越好。
这样做的用处至少有三点。第一,表现出你为简化问题付出了努力,这可以使你得到回答的机会增加;第二,简化问题使你得到有用答案的机会增加;第三,在提炼你的bug报告的过程中,也许你自己就能找出问题所在或作出更正。

只说症状,不说猜想
告诉程序员们你认为问题是怎样引起的没什么帮助。(如果你的推断如此有效,还用向别人求助吗?),因此要确信你原原本本告诉了他们问题的症状,不要加进你自己的理解和推论。让程序 员们来诊断吧。

蠢问题:我在使用GDI+画图时点击按钮图形画出来了但是一闪就没有了,是不是编译器有问题 啊?

聪明问题:我使用GDI+画图,关联了按钮事件,并在其中用GDI+在窗体上绘制了几个图形,运行时点击按钮可以画出图形,但图形一闪就消失了,再次点击按钮仍是这种情况。我的代码如下 ...。

按时间顺序列出症状

对找出问题最有帮助的线索,往往就是问题发生前的一系列操作,因此,你的说明应该包含操作步骤,以及电脑的反应,直到问题产生。

如果你的说明很长(超过四个段落),在开头简述问题会有所帮助,接下来按时间顺序详述。这样程序员们就知道该在你的说明中找什么。
明白你想问什么
漫无边际的提问近乎无休无止的时间黑洞。最能给你有用答案的人也正是最忙的人(他们忙是因为要亲自完成大部分工作)。这样的人对无节制的时间黑洞不太感冒,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对漫无边际的提问不大感冒。

如果你明确表述需要回答者做什么(提供建议,发送一段代码或是别的),就最有可能得到有用的答案。这会定出一个时间和精力的上限,便于回答者集中精力来帮你,这很奏效。要理解专家们生活的世界,要把专业技能想象为充裕的资源,而回复的时间则是贫乏的资源。解决你的问题需要的时间越少,越能从忙碌的专家口中掏出答案。

因此,优化问题的结构,尽量减少专家们解决它所需要的时间,会有很大的帮助--这通常和简化问题有所区别。因此,问“我想更好的理解X,能给点提示吗?”通常比问“你能解释一下X吗?”更好。如果你的代码不能工作,问问它有什么地方不对,比要求别人替你修改要明智得多。

别问应该自己解决的问题
程序员们总是善于分辨哪些问题应该由你自己解决;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曾自己解决这类问题。同样,这些问题得由你来搞定,你会从中学到东西。你可以要求给点提示,但别要求得到完整 的解决方案。

去除无意义的疑问
别用无意义的话结束提问,例如“有人能帮我吗?”或者“有答案吗?”。首先:如果你对问题的描述不很合适,这样问更是画蛇添足。其次:由于这样问是画蛇添足,程序员们会很厌烦你--而且通常会用逻辑上正确的回答来表示他们的蔑视,例如:“没错,有人能帮你”或者“不,没 答案”。

谦逊绝没有害处,而且常帮大忙
彬彬有礼,多用“请”和“先道个谢了”。让大家都知道你对他们花费时间义务提供帮助心存感激。然而,如果你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礼貌将会增加你得到有用答案的机会。

(我们注意到,自从本指南发布后,从资深程序员处得到的唯一严重缺陷反馈,就是对预先道谢这一条。一些程序员觉得“先谢了”的言外之意是过后就不会再感谢任何人了。我们的建议是:都道谢。)

问题解决后,加个简短说明
问题解决后,向所有帮助过你的人发个说明,让他们知道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并再一次向他们表示感谢。如果问题在新闻组或者邮件列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应该在那里贴一个补充说明。补充说明不必很长或是很深入;简单的一句“你好,原来是网线出了问题!谢谢大家--Bill”比什么也不说要强。事实上,除非结论真的很有技术含量,否则简短可爱的小结比长篇学术论文更好。说明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但大可不必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复述一遍。除了表示礼貌和反馈信息以外,这种补充有助于他人在邮件列表/新闻组/论坛中搜索对你有过帮助的完整解决方案,这可能对他们也很有用。最后(至少?),这种补充有助于所有提供过帮助的人从中得到满足感。如果你自己不是老手或者程序员,那就相信我们,这种感觉对于那些你向他们求助的导师或者专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久拖未决会让人灰心;程序员们渴望看到问题被解决。好人有好报,满足他们的渴望,你会在下次贴出新问题时尝到甜头。

还是不懂
如果你不是很理解答案,别立刻要求对方解释。象你以前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时那样(利用手册,FAQ,网络,身边的高手),去理解它。如果你真的需要对方解释,记得表现出你已经学到了点什么。比方说,如果我回答你:“看来似乎是zEntry被阻塞了;你应该先清除它。”,然后:一个很糟的后续问题:“zEntry是什么?”聪明的问法应该是这样:“哦~~~我看过帮助了但是只有-z和-p两个参数中提到了zEntry而且还都没有清楚的解释:<你是指这两个中的哪一个吗?还是我看漏了什么?”

三思而后问
以下是几个经典蠢问题,以及程序员在拒绝回答时的心中所想:

问题:我能在哪找到X程序?
回答:就在我找到它的地方啊蠢货——搜索引擎的那一头。天呐!还有人不会用Google吗?

问题:我的程序/配置/SQL声明没有用
回答:这不算是问题吧,我对找出你的真正问题没兴趣--如果要我问你二十个问题才找得出来的话--我有更有意思的事要做呢。

问题:我的程序运行不正确,你能帮我吗?
回答:在看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我的反应通常不外如下三种:
1.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2. 真糟糕,希望你能搞定。
3. 这跟我有什么鸟相关?

问题:我在安装Visual Studio(或者X)时有问题,你能帮我吗?
回答:不能,我只有亲自在你的电脑上动手才能找到毛病。还是去找你当地的Linux用户组寻求手把手的指导吧(你能在这儿找到用户组的清单)。

问题:我想做个病毒/怎么才能破解root帐号/窃取OP特权/读别人的邮件呢?
回答:想要这样做,说明你是个卑鄙小人;想找个程序员帮你,说明你是个ΘΘΘΘ!

好问题,坏问题
最后,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怎样聪明的提问;同一个问题的两种问法被放在一起,一种是愚蠢的,另一种才是明智的。

蠢问题:我可以在哪儿找到关于FoonlyFlurbamatic的资料?
//这种问法无非想得到“STFW”这样的回答。

野比注:STFW,即英文的“Search The Fucking Web”,翻译过来就是“你TMD上网搜啊”。

聪明问题:我用Google搜索过“FoonlyFlurbamatic2600”,但是没找到有用的结果。谁知道上哪儿去找对这种设备编程的资料?
//这个问题已经STFW过了,看起来他真的遇到了麻烦。

蠢问题:我从FOO项目找来的源码没法编译。它怎么这么烂?
//他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这个傲慢自大的家伙

聪明问题:FOO项目代码在Nulix6.2版下无法编译通过。我读过了FAQ,但里面没有提到跟Nulix有关的问题。这是我编译过程的记录,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吗?
//他讲明了环境,也读过了FAQ,还指明了错误,并且他没有把问题的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个家伙值得留意。

蠢问题:我的程序有问题了,谁来帮我?
//普通程序员对这类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好的,还要帮你拍拍背和换尿布吗?”,然后按下删 除键。

聪明问题:我在Core i5处理器上试过了X、Y和Z,但没什么作用,我又试了A、B和C。请注意当我尝试C时的奇怪现象。显然边带传输中出现了收缩,但结果出人意料。在多核处理器上引起边带泄漏的通常原因是什么?谁有好主意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测试才能找出问题?
//这个家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值得去回答他。他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坐等天上 掉答案。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注意“告诉我答案”和“给我启示,指出我还应该做什么诊断工作”之间微妙而又重要的区别。事实上,后一个问题源自于2001年8月在Linux内核邮件列表上的一个真实的提问。我(Eric)就是那个提出问题的人。我在TyanS2464主板上观察到了这种无法解释的锁定现象,列表成员们提供了解决那一问题的重要信息。

通过我的提问方法,我给了大家值得玩味的东西;我让人们很容易参与并且被吸引进来。我显示了自己具备和他们同等的能力,邀请他们与我共同探讨。我告诉他们我所走过的弯路,以避免他们再浪费时间,这是一种对他人时间价值的尊重。后来,当我向每个人表示感谢,并且赞赏这套程序(指邮件列表中的讨论--译者注)运作得非常出色的时候,一个Linux内核邮件列(lkml)成员表示,问题得到解决并非由于我是这个列表中的“名人”,而是因为我用了正确的方式来提问。我们程序员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拥有丰富知识但缺乏人情味的家伙;我相信他是对的,如果我象个乞讨者那样提问,不论我是谁,一定会惹恼某些人或者被他们忽视。他建议我记下这件事,给编写这个指南的人一些指导。

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如果仍得不到答案,请不要以为我们觉得无法帮助你。有时只是看到你问题的人不知道答案罢了。没有回应不代表你被忽视,虽然不可否认这种差别很难区分。

总的说来,简单的重复张贴问题是个很糟的想法。这将被视为无意义的喧闹。

你可以通过其它渠道获得帮助,这些渠道通常更适合初学者的需要。有许多网上的以及本地的用户组,由狂热的软件爱好者(即使他们可能从没亲自写过任何软件)组成。通常人们组建这样的团体来互相帮助并帮助新手。

另外,你可以向很多商业公司寻求帮助,不论公司大还是小(RedHat和LinuxCare就是两个最常见的例子)。别为要付费才能获得帮助而感到沮丧!毕竟,假使你的汽车发动机汽缸密封圈爆掉了--完全可能如此--你还得把它送到修车铺,并且为维修付费。就算软件没花费你一分钱,你也不能强求技术支持总是免费的。

 

 

对大众化的软件,就象Linux之类而言,每个开发者至少会有上万名用户。根本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处理来自上万名用户的求助电话。要知道,即使你要为帮助付费,同你必须购买同类软件相比,你所付出的也是微不足道的(通常封闭源代码软件的技术支持费用比开放源代码软件要高得多,且内容也不那么丰富)。

 

 

 

《提问的艺术:如何快速获得答案》(精读版)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E4bAvpxS.shtml

相关文章

Serverlet理解

部分转载自&#xff1a;https://blog.csdn.net/javaloveiphone/article/details/8154791 从上图可以看出 Tomcat 的容器分为四个等级&#xff0c;真正管理Servlet 的容器是Context 容器&#xff0c;一个 Context 对应一个 Web 工程。除了将 Servlet 包装成 StandardWrapper 并作…

java serverlet_Serverlet程序

Serverlet是用Java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主要用于交互地浏览和修改数据&#xff0c;生成动态Web内容; 一个serverlet就是一个继承于HttpServlet抽象类的Java类&#xff1b;下面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javax.servlet.*;import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importjavax.serv…

serverlet 区别_jsp serverlet 区别

JSP和Servlet的概念对于JSP初学者来说比较不清楚&#xff0c;以下总结一些个人看法&#xff1a; (1).简单的来说Jsp就是含有Java代码的html&#xff0c;而servlet是含有html的Java代码&#xff1b; (2).Jsp最终也是被解释为servlet并编译再执行&#xff0c;Jsp不过是servlet的另…

Java开发之ServLet详解

一、什么是ServLet&#xff1f; serverLet是javaEE中运行于服务器端的&#xff0c;用于接收和响应HTTP协议的请求的程序。 二、ServLet的三种实现方式 1、实现ServLet接口 步骤&#xff1a; &#xff08;1&#xff09;实现ServLet接口 &#xff08;2&#xff09;重写包括s…

Serverlet的生命周期

1.Servlet的生命周期 Servlet没有main()方法&#xff0c;不能独立运行&#xff0c;它的运行完全由Servlet引擎来控制和调度。所谓生命周期 &#xff0c;指的是servlet容器何时创建servlet实例、何时调用其方法进行请求的处理、何时并销毁其实例的 整个过程。其完整的周期包括…

VRRP协议以及关联Track详解

一、实验 详细解释可以直接查看下面连接&#xff0c;是我转发CSDN大佬的连接&#xff0c;直接上实验 VRRP详解 R1&#xff0c;R2充当两个网段的PC、分别是13.1.1.0 和24.2.2.0 R5&#xff0c;R6充当两个PC的接入层交换机 R5 eth0/1属于vlan 2000&#xff0c;R6 eth0/2属于vlan…

理解VRRP协议

VRRP即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xff0c;它是为了避免路由器出现单点故障的一种容错协议。 如图1所示&#xff0c;我们把多个运行着VRRP协议的路由器抽象成一个虚拟路由器&#xff08;从外边来看&#xff0c;就像只有一个真实的路由器在工作&…

VRRP协议原理

目录 1、VRRP概述 2、VRRP概念 3、VRRP报文 4、VRRP工作原理 5、VRRP状态机 1、VRRP概述 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中&#xff0c;为了保证不直接物理连接的设备之间的通信&#xff0c;必须指定路由。目前常用的指定路由的方法有两种&#xff1a;一种是通过路由协议&#xff08;比…

网络实验之VRRP协议

一、VRRP协议简介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xff0c;简称VRRP)是由IETF提出的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的路由协议。VRRP是一种路由容错协议&#xff0c;也可以叫做备份路由协议。一个局域网络内的所有主机都设置缺省路由&…

VRRP 协议技术详解

文章目录 **1 VRRP 技术**1.1 VRRP的基本概念1.2 VRRP协议标准模式详解**VRRP备份组****备份组成员的优先级****备份组成员的工作方式****备份组成员的认证方式****VRRP定时器****VRRP工作过程****VRRP监视功能****VRRP报文格式** 1.3 VRRP协议负载模式详解**VRRP负载均衡模式基…

vrrp协议整理

文章目录 一、 产生背景二、 基本概念三、 应用场景四、 VRRP功能五、 状态机六、 VRRP定时器七、 主备选举八、 报文特征九、 配置限制十、 问题分析 一、 产生背景 图 1 通常&#xff0c;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上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默认网关&#xff0c;如图 1所示&#xff0c;处…

VRRP的协议原理和配置

目录 VRRP基本概述 实验配置 ​编辑 测试结果 VRRP基本概述 VRRP能够在不改变组网的情况下&#xff0c;将多台路由器虚拟成一个虚拟路由器&#xff0c;通过配置虚 拟路由器的IP地址为默认网关&#xff0c;实现网关的备份。 协议版本: VRRPv2 (常用)和VRRPv3&#xff0c; V…

VRRP协议简介与实例配置

VRRP协议简介与实例 一、前言二、VRRP术语三、VRRP状态1、Initialize状态2、Master状态3、Backup状态 四、VRRP的作用五、实例需求&#xff1a;1、配置PC机2、各个设备基础配置3、VRRP配置4、OSPF配置5、测试连通性6、三层交换机的VRRP配置情况7、断开LSW4的G0/0/2后VRRP配置情…

VRRP协议原理与配置

前言 局域网中的用户终端通常采用配置一个默认网关的形式访问外部网络&#xff0c;如果此时默认网关的形式访问外部网络&#xff0c;如果此时默认网关设备发生故障&#xff0c;将中断所有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xff0c;这很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xff0c;所以可以…

VRRP技术详解

1 概述 1.1 产生背景 随着 Internet 的发展&#xff0c;人们对网络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终端用户来说&#xff0c;能够实时与网络其他部分保持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xff0c;主机通过设置默认网关来与外部网络联系&#xff0c;如图 1 所示&#x…

VRRP 的基本概述

什么是VRRP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xff08;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xff09;是一种用于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容错协议。通过VRRP&#xff0c;可以在主机的下一跳设备出现故障时&#xff0c;及时将业务切换到备份设备&#xff0c;从而保障网络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

VRRP协议 学习笔记

1、VRRP协议 为什么使用VRRP&#xff1f; 解决网关的单点故障 如何配置&#xff1f; vrrp vrid 1 virtual-ip 192.168.1.254 //配置虚拟网关 vrrp vrid 1 priority 110 //设置优先级&#xff0c;默认100&#xff0c;范围1~254&#xff0c;越大越高 一、VRRP&#xff1a; 1、概述…

VRRP概述

可靠性是衡量一个网络的健壮程度的重要指标&#xff0c;一个可靠性差的网络&#xff0c;应对网络故障的能力相对较弱&#xff0c;当发生诸如网络设备故障或链路故障时&#xff0c;网络上所承载的业务受到的冲击往往比较大&#xff0c;严重时更会造成业务中断。 VRRP&#xff08…

VRRP协议是什么?详解它的工作原理

作者&#xff1a;Insist-- 个人主页&#xff1a;insist--个人主页 作者会持续更新网络知识和python基础知识&#xff0c;期待你的关注 前言 本文将讲解VRRP是什么&#xff0c;以及它的工作原理&#xff0c;优点以及基本概念。 目录 一、VRRP协议是什么&#xff1f; 二、VRR…

VRRP详解

文章目录 一、 什么是VRRP?二、为什么需要VRRP?三、VRRP工作原理1、VRRP的三种状态2、VRRP的选举机制3、VRRP工作原理 四、VRRP的应用场景1、与接口状态联动2、与路由状态联动 一、 什么是VRRP?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xff08;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