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事务

article/2025/10/3 3:21:00

要先知道什么是java中的事务?

事务: 一般是指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专业术语是这样说的: 就是代码逻辑上的一组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举一个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

1张三账上有2000元,李四账号也有2000元。张三要向李四转账1000元,正常来说应该是张三账上-1000元,李四账上+1000元。最后张三账上还剩1000元,李四账上3000元。这样就完成了一个转账的操作.

2.但这组操作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就是:张三转了1000元之后断电了,或者出现其他的特殊情况。这样就不应该出现张三转出1000元,而李四账上没收到1000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一组操作我们可以用一个事务来管理。如果这组操作加入了事务管理里面,那么这组操作就必须一起成功,或者一起失败。一起成功就是张三转出1000元,还剩1000元,李四收到1000元账上3000元

事务还有四个特点

1.事务的原子性( Atomic ) :

一个事务包含多个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都不执行.实现事务的原子性,执行回滚操作,在某一个操作失败后,它能够回滚到操作失败之前的状态.

我对原子性的理解: 要么全部成功, 要么全部失败

2. 事务的一致性 ( Consistency ) :

一致性是指事务使得系统从一个一致的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状态。事务的一致性决定了一个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事务可以不同程度的一致性

一致性又分为:

1.强一致性: 读操作可以立即读到提交的更新操作( 操作只要发生改变就会立即更新操作 )

2.弱一致性:提交的更新操作,不一定立即会被读操作读到,此种情况会存在一个不一致窗口,指的是读操作可以读到最新值的一段时间

3. 最终一致性:是弱一致性的特例。事务更新一份数据,最终一致性保证在没有其他事务更新同样的值的话,最终所有的事务都会读到之前事务更新的最新值。如果没有错误发生,不一致窗口的大小依赖于:通信延迟,系统负载等.

4.单调一致性:如果一个进程已经读到一个值,那么后续不会读到更早的值.

5. 会话一致性:保证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的会话过程中,读操作可以读到更新操作后的最新值.

3.事务的隔离性( Isolation )

基于 会话 进行 隔离

并发事务之间互相影响的程度,比如,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一个事务它会不会读取到另一个未提交的数据呢?在事务并发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脏读: 事务A修改了一个数据,但未提交,事务B读到了事务A未提交的更新结果,如果事务A提交失败,事务B读到的就是脏数据

不可重复读: 在同一个事务中,对于同一份数据读取到的结果不一致。比如,事务B在事务A提交前读到的结果,和提交后读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不可重复读出现的原因就是事务并发修改记录,要避免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要修改的记录加锁,这回导致锁竞争加剧,影响性能。另一种方法是通过MVCC可以在无锁的情况下,避免不可重复读

幻读: 在同一个事务中,同一个查询多次返回的结果不一致。事务A新增了一条记录,事务B在事务A提交前后各执行了一次查询操作,发现后一次比前一次多了一条记录。 幻读是由于并发事务增加记录导致的,这个不能像不可重复读通过记录加锁解决,因为对于新增的记录根本无法加锁。需要将事务串行化,才能避免幻读

上面讲到了事务的隔离性,是在于维护多个事务并发操作数据库从而会造成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在Mysql中会有几种隔离级别来避免数据不一致问题的发生。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ed): 该隔离级别是比较低的,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到另一个事务没有提交的数据,这样就会造成脏读的现象。

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这个隔离级别意思是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到另一个事务已提交的数据,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但一个事务在重复读取一行数据是,不能保证每一次读到的数据是一样的,以为在读取的期间数据可能会被其他的事务进行了修改。但RC可以解决脏读的现象。

可重复度(Repeatable Read): 这是Innodb存储引擎的默认隔离级别,意思的话,当前事务开启后,只会看到事务开启时数据数的数据,期间其他事务对此数据的修改是不会看见的,这样就可以避免脏读和不可重复读的显现,但是如果当前事务结束了,又开启了一个新的事务来读取数据,在开启新的数据之前,有其他事务对此数据脏成了修改,这个时候新开启的数据是可以读到修改后的数据,也就会脏成幻读现象。

串行化:最高级别的隔离级别,意味着事务只能串行执行,不能并发执行。

4. 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提交后,对系统的影响是永久的.

使用事务时,要求数据引擎必须是InnoDB引擎

JDBC实现事务的方式

1、保证一个业务的所有更新操作中。所使用的连接对象是同一个连接对象

2、将连接对象的提交方式设置为手动提交。

con.setAutoCommit(false);

通过 con.commit()提交事务

如果有异常发送时,可以通过com .rollbac()回滚事务


事务传播行为

事务的传播行为是指的就是但一个事务方法被另外一个事务方法调用时,这个事务方法应该如何进行.

例如:methodA事务方法调用methodB事务方法时,methodB是继续在调用者methodA的事务中运行呢,还是为自己开启一个新事务运行,这就是由methodB的事务传播行为决定的。

1、PROPAGATION_REQUIRED

如果存在一个事务,则支持当前事务。如果没有事务则开启一个新的事务。

可以把事务想像成一个胶囊,在这个场景下方法B用的是方法A产生的胶囊(事务)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public void methodA() {methodB();
// do something
}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public void methodB() {// do something
}

单独调用methodB方法时,因为当前上下文不存在事务,所以会开启一个新的事务。

调用methodA方法时,因为当前上下文不存在事务,所以会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当执行到methodB时,methodB发现当前上下文有事务,因此就加入到当前事务中来

2. PROPAGATION_SUPPORTS

如果存在一个事务,支持当前事务。如果没有事务,则非事务的执行。但是对于事务同步的事务管理器,PROPAGATION_SUPPORTS与不使用事务有少许不同。

举例有两个方法: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public void methodA() {methodB();
// do something
}// 事务属性为SUPPORTS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SUPPORTS)
public void methodB() {// do something
}

单纯的调用methodB时,methodB方法是非事务的执行的。当调用methdA时,methodB则加入了methodA的事务中,事务正常执行。

3 .PROPAGATION_MANDATORY

如果已经存在一个事务,支持当前事务。如果没有一个活动的事务,则抛出异常。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public void methodA() {methodB();
// do something
}// 事务属性为MANDATORY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MANDATORY)
public void methodB() {// do something
}

当单独调用methodB时,因为当前没有一个活动的事务,则会抛出异常throw new IllegalTransactionStateException(“Transaction propagation ‘mandatory’ but no existing transaction found”);当调用methodA时,methodB则加入到methodA的事务中,事务地执行。

4. PROPAGATION_MANDATORY

使用PROPAGATION_REQUIRES_NEW,需要使用 JtaTransactionManager作为事务管理器。

它会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如果一个事务已经存在,则先将这个存在的事务挂起。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public void methodA() {
doSomeThingA();
methodB();
doSomeThingB();
// do something else
}// 事务属性为REQUIRES_NEW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S_NEW)
public void methodB() {// do something
}

当调用

main{  
methodA();
} 

相当于调用

main(){TransactionManager tm = null;try{//获得一个JTA事务管理器tm = getTransactionManager();tm.begin();//开启一个新的事务Transaction ts1 = tm.getTransaction();doSomeThing();tm.suspend();//挂起当前事务try{tm.begin();//重新开启第二个事务Transaction ts2 = tm.getTransaction();methodB();ts2.commit();//提交第二个事务} Catch(RunTimeException ex) {ts2.rollback();//回滚第二个事务} finally {//释放资源}//methodB执行完后,恢复第一个事务tm.resume(ts1);doSomeThingB();ts1.commit();//提交第一个事务} catch(RunTimeException ex) {ts1.rollback();//回滚第一个事务} finally {//释放资源}
}

在这里,我把ts1称为外层事务,ts2称为内层事务。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ts2与ts1是两个独立的事务,互不相干。Ts2是否成功并不依赖于 ts1。如果methodA方法在调用methodB方法后的doSomeThingB方法失败了,而methodB方法所做的结果依然被提交。而除了 methodB之外的其它代码导致的结果却被回滚了

5、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总是非事务地执行,并挂起任何存在的事务。使用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也需要使用JtaTransactionManager作为事务管理器。

6、PROPAGATION_NEVER

总是非事务地执行,如果存在一个活动事务,则抛出异常。

  1. PROPAGATION_NESTED

如果一个活动的事务存在,则运行在一个嵌套的事务中。 如果没有活动事务, 则按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REQUIRED 属性执行。

这是一个嵌套事务,使用JDBC 3.0驱动时,仅仅支持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作为事务管理器。

需要JDBC 驱动的java.sql.Savepoint类。使用PROPAGATION_NESTED,还需要把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的nestedTransactionAllowed属性设为true(属性值默认为false)。

这里关键是嵌套执行。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methodA(){doSomeThingA();methodB();doSomeThingB();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NEWSTED)
methodB(){……
}

如果单独调用methodB方法,则按REQUIRED属性执行。如果调用methodA方法,相当于下面的效果:

main(){Connection con = null;Savepoint savepoint = null;try{con = getConnection();con.setAutoCommit(false);doSomeThingA();savepoint = con2.setSavepoint();try{methodB();} catch(RuntimeException ex) {con.rollback(savepoint);} finally {//释放资源}doSomeThingB();con.commit();} catch(RuntimeException ex) {con.rollback();} finally {//释放资源}
}

当methodB方法调用之前,调用setSavepoint方法,保存当前的状态到savepoint。如果methodB方法调用失败,则恢复到之前保存的状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事务并没有进行提交,如果后续的代码(doSomeThingB()方法)调用失败,则回滚包括methodB方法的所有操作。嵌套事务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内层事务依赖于外层事务。外层事务失败时,会回滚内层事务所做的动作。而内层事务操作失败并不会引起外层事务的回滚。

PROPAGATION_NESTED 与PROPAGATION_REQUIRES_NEW的区别:

它们非常类似,都像一个嵌套事务,如果不存在一个活动的事务,都会开启一个新的事务。

使用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时,内层事务与外层事务就像两个独立的事务一样,一旦内层事务进行了提交后,外层事务不能对其进行回滚。两个事务互不影响。两个事务不是一个真正的嵌套事务。同时它需要JTA事务管理器的支持。

使用PROPAGATION_NESTED时,外层事务的回滚可以引起内层事务的回滚。而内层事务的异常并不会导致外层事务的回滚,它是一个真正的嵌套事务。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使用savepoint支持PROPAGATION_NESTED时,需要JDBC 3.0以上驱动及1.4以上的JDK版本支持。其它的JTATrasactionManager实现可能有不同的支持方式。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启动一个新的, 不依赖于环境的 “内部” 事务. 这个事务将被完全 commited 或 rolled back 而不依赖于外部事务, 它拥有自己的隔离范围, 自己的锁, 等等. 当内部事务开始执行时, 外部事务将被挂起, 内务事务结束时, 外部事务将继续执行。

另一方面, PROPAGATION_NESTED 开始一个 “嵌套的” 事务, 它是已经存在事务的一个真正的子事务. 潜套事务开始执行时, 它将取得一个 savepoint. 如果这个嵌套事务失败, 我们将回滚到此 savepoint. 潜套事务是外部事务的一部分, 只有外部事务结束后它才会被提交。

由此可见,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和 PROPAGATION_NESTED 的最大区别在于,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完全是一个新的事务, 而 PROPAGATION_NESTED 则是外部事务的子事务, 如果外部事务 commit, 嵌套事务也会被 commit, 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 roll back.

参考:https://blog.csdn.net/soonfly/article/details/70305683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GwKkB2ci.shtml

相关文章

Java中的事务

一、事务概述 1. 什么是事务 事务是指对数据库的一系列的操作序列,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事务集来完成对数据的存取操作。 2. 事务的特性(ACID原则)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的操作不可分割&#xff0c…

java事务总述

文章目录 一、java事务概述1.1、java事务简述1.2、Java事务的类型1.3、java事务的特性1.4、java事务的隔离级别1.5、spring事务的传播特性1.6、spring支持的事务管理类型 二、java事物使用2.1、XML配置2.2、事务使用方式 一、java事务概述 1.1、java事务简述 1、简介 事务(TR…

Java中的事务及使用

什么是事务? 事务(Transaction),一般是指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在计算机术语中是指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事务通常由高级数据库操纵语言或编程语言(如SQL,C或Java&am…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法

1 等价类划分法 1.1 定义 是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策划国内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划分等价类 1&a…

0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法 1)定义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完全不考虑程序的…

等价类划分用例案例设计

一、加法案例 测试要求:计算1到100的两个整数之和(包括1和100) 提示:一般是一个框输入正确的值,一个框输入错误的值,没有两个框都输入错误的值,因为更容易确定到底是哪个框出现错误的值&#x…

常见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等价类划分

目录 一,等价类划分概念: 二,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三,划分等价类的标准 四,设计测试用例 五,以QQ密码设定规则为例使用等价类划分编写测试用例 1,分析需求,确定输…

黑盒测试方法|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方法

黑盒测试方法–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方法 目录 等价类划分方法边界值分析方法错误推测方法因果图方法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功能图分析方法场景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方法 一、方法简介 (1)定义 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

软件测试:等价类划分举例

等价类的设计思路: 根据输入条件,确定等价类,包括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建立等价类列表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xff…

等价类划分法-案例剖析-设计测试用例

目录 等价类划分法概念 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等价类划分法概念 等价类划分法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数据集合划分成若干个子集即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

15.3-等价类划分

目录 一、等价类划分的概念 二、使用等价类划分的原因 三、等价类划分的价值 四、相关概念 1、等价类 2、有效等价类 3、无效等价类 五、等价类划分法使用步骤 六、等价类的划分原则 1、原则1 2、原则2 3、原则3 4、原则4 5、原则5 6、原则6 七、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八、等价类…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 (一)等价类划分法

软件测试对于软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计算机类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重要从业方向之一。 如果要从事软件测试,那么有些必备的技能还是要有的。比如,测试理论、测试工具、测试文档的编制。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最最重要的测试理论:黑盒…

测试用例设计——等价类划分法

一、分析问题 如果我们需要对下面的这个两位数加法器设计测试用例,在测试了1+1,1+2,(-1)1和(-1)+2之后,是否有必要测试1+3&#xff0c…

等价类划分法设计用例(超详细)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 1、解决了不能穷举测试的问题、控制成本、控制测试用例数量 2、数据值要明确,对文字敏感 3、依据需求将输入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划分等价类(需求、数据特征) 等价类设计用例的难点:…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之【等价类划分法】

前言: 在没有测试用例之前,团队里的成员进行测试时,完全“以人为本”,根据个人思路、需求理解度、发散性思想来完成测试系统,人无完人,弊端显而易见。衍生出【测试用例】后,测试工作的目标得到…

等价类划分法测试用例设计举例

一、基本概念 等价类是指程序输入域的子集。 等价类划分(Equivalance Partitioning)测试的思想: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等价类),并在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生成测试用例。该方法…

等价类划分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方法简介 1.定义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

编写测试用例方法之等价类划分法

今天我们再来介绍另外一个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这个方法是最常用的写用例的方法。话不多说,开始整干货,首先,全图镇楼。 之前我们是如何测试一个商品的呢?产品就是要有它的测试点。测试点之前也…

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法: 一、方法简介 1.定义 是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策划国内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常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5-错误推算法

一,错误推算法的定义 基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推测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二,错误推算法的基本思想 基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推测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有针对性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