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

article/2025/10/19 8:10:57

作者:爱塔居

专栏:软件测试

作者简介:大三学生,希望同大家一起进步!

文章简介:介绍写测试案例的功能需求测试和非功能需求测试和具体方法:判定表、正交表、等价类、边界值等

文章目录

目录

文章目录

一、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二、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1 功能测试需求

2.2 非功能需求测试

2.3 尝试使用公式写测试用例

①水杯测试用例

三、具体的设计方法

3.1 等价类

3.2 边界值 

 3.3 错误猜测法

3.4 场景设计法

3.5 正交排列

3.6 判定表 



一、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测试用例是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的系统提供的一组集合,这组集合包含: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

好的测试用例是一个不熟悉业务的人也能依据用例来很快地进行测试。

评价测试用例好坏的标准:

1.用例表达清楚

2.用例可操作性强

3.输入和输出明确。一条用例只有一个预期结果

4.用例的可维护性好

5.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高

测试用例的好处

1)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2)测试用例是自动化测试用例的前提

二、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分析测试需求时,一般分为功能测试需求非功能测试需求

基于需求设计测试用例

步骤:充分理解需求→拆分需求→功能/非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万能公式:

功能:业务流程(软件规格说明书,prd,需求规格说明书)、界面(UI设计稿)、易用性(测试人员测试经验)、性能

非功能:兼容(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设备(电脑、手机、平板))、安全性(xss漏洞、SQL注入、黑客攻击)、网络(3G、4G、5G弱网))

2.1 功能测试需求

功能测试需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系统各个功能界面的验证

(2)借助业务把功能串起来进行测试

(3)功能的一致性,交互性的测试

(4)系统的不同输入,结果输出的业务数据测试

(5)功能的错误操作,异常操作的测试

(6)功能实现用到的算法验证,有时需要运用代码评审

(7)用户操作的易用性,用户体验,往往功能测试同时验证

针对具体的需求,将系统的功能分解成若干个功能模块,按照功能模块分别进行测试需求分析。

以百度云盘手机端为例:

 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到业务规则,上传文件的大小限制、一次性最多可以上传多少数量的文件,文件夹最多可以有多少层等。

2.2 非功能需求测试

非功能测试需求主要涉及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易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从测试需求分析来看,每一类非功能特性测试都需要根据需求单独分析。

2.3 尝试使用公式写测试用例

①水杯测试用例


②微信发送朋友圈设计测试用例

三、具体的设计方法

3.1 等价类

依据需求将输入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出一个测试用例。如果这个测试用例测试通过,则认为所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达到尽量多的功能覆盖,解决不能穷举测试的问题。

有效等价类: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书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验证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根据需求说明书,不满足需求的集合。

就比如我去超市买水果:

有效等价类:苹果、桃子、西瓜、梨、葡萄……

无效等价类:芹菜、餐巾纸、盐巴、鱼……

3.2 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的补充。

上点:边界上的点

内点:边界内的点

离点:边界值附近的一个点(闭区间:区间外距离上点最近的点,开区间:区间内距离上点最近的点)

上点和内点都好记,就是离点要注意开闭区间

上点:6、15

内点:13(任取(6,15)之间的点)

离点:5、16

上点:6、15

内点:13

离点:7、16

上点:6、15

内点:13

离点:5、14

 3.3 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法是对被测试软件设计的理解,过往经验以及个人直觉,推测出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这类方法在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投入产出比很高,被广发运用于测试。

缺点:难以系统化,而且过度依赖个人能力

以注册为例:

1、校验码中的特殊字符空格的处理?

2、密码校验中的大小写?

3、姓名中的特殊字符?

4、密码发送是否明文?

3.4 场景设计法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了事件流。

典型的应用是用业务流把各个孤立的功能点串起来,为测试人员建立整体业务感觉,从而避免陷入功能细节,忽视业务流程要点的错误倾向。

我们申请一个项目,需先提交审批单据,再由部门经理审批,审核通过后由总经理来最终审批,如果部门经理审核不通过,就直接退回。每个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

3.5 正交排列

正交法的目的是减少用例数目,用尽可能少的用例覆盖输入的两两组合。

正交表的两条性质:
每一列各数字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

任何两列中的各有序数对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

画正交表的方法:

应用软件:allpairs

步骤:

1. 在wps中建立了excel表格:

 2.复制粘贴到新建记事本中

 3.将文件另存到allpairs安装路径,命名为4.26.txt

4.

在电脑右下角点这个标,输入cmd 回车

 5.

 5.结果:

3.6 判定表 

一种表达逻辑判断的工具

关系:

与:所有的条件必须满足,如果一个条件不满足,此时结果为假

或: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结果就为真。如果条件全部为假,结果就为假

恒等:条件为真,结果一定为真

非:条件为假,结果才为真

假设业务单的处理规则为:“淘宝618活动,订单已提交,订单合计金额大于300元或者有红包,则有优惠。

输入:订单已提交,订单金额大于300,有红包

输出:优惠、不优惠

1)订单已提交,金额大于300,有红包,优惠

2)订单已提交,金额大于300,没有红包,优惠

3)订单已提交,金额小于300,有红包,优惠

4)订单已提交,金额小于300,没有红包,不优惠

5)订单不提交,金额大于300,有红包,不优惠

6)订单不提交,金额大于300,没有红包,不优惠

7)订单不提交,金额小于300,有红包,不优惠

8)订单不提交,金额小于300,没有红包,不优惠

判定表:

测试案例: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GJurOu1f.shtml

相关文章

测试用例设计的八大要素及ANSI/IEEE 829标准和编写示例

1、测试用例的八大要素 1. 用例编号 和其他编号一样,测试用例编号是用来唯一识别测试用例的编号,要求具有易识别和易维护性,用户可以很容易根据用例编号获取到相应用例的目的和作用,在系统测试用例中,编号的一般格式…

常用八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划分(Equivalance Partitioning)测试的思想: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等价类),并在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生成测试用例。该方法是常用的黑盒(Blackbox Testing&…

软件测试之用例编写的八大要素

用例编写的八大要素 1、用例编号:产品名-测试阶段-测试项XXX英文(wechat_st_register_001) 2、测试项目:功能模块–子项目 3、测试标题:测试点的细化,一行一个测试点 4、重要级别P1(冒烟&#…

软件测试:测试用例八大要素模板

一、通用测试用例八要素   1、用例编号;   2、测试项目;   3、测试标题;   4、重要级别;   5、预置条件;   6、测试输入;   7、操作步骤;   8、预期输出 二、具体分析通用测试…

测试用例编写八大要素

编写测试用例的8大要素有:用例编号,所属模块,测试标题,重要级别,前置条件,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以及编写测试用例时的注意事项 。 一、用例编号 由字符和数字组合成的字符…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八大要素

一、测试用例(Test Case): 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用例编号 功能模块 测试点 重要级别 预置条件 测试输入 操作步骤 预期结果 1…

UML 交互概述图

•什么是交互概述图 •交互概述图是将活动图和顺序图嫁接在一起的图 •可以看作活动图的变体,它将活动节点进行细化,用一些小的顺序图来表示活动节点内部的对象控制流 •也可以看作顺序图的变体,它用活动图来补充顺序图 •交互概述图在…

UML-交互图-序列图和协作图

文章目录 1.是交互图2.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3. 序列图构成3.1object(对象)3.2 lifeline(生命线)3.3 message(消息) 4.协作…

UML之交互图(时序图和协作图)

1.交互图: 概念:用来描述对象之间、对象与参与者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以及协作过程中行为次序的图形文档。 作用: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用例的行为,实现一个用例,完成对系统行为的建模 类型:时序图和协…

UML中的交互图

交互图用来描述系统中的对象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即一组对象是如何进行消息传递的。 交互图由一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其中包括:需要什么对象,对象相互之间发送什么消息,什么角色启动消息以及消息按什么顺序发送…

UML 交互图

UML 交互图 (顺序图、通信图、鲁棒图、定时图) 2010-12-2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交互与交互图 交互的概念 一次交互就是指在特定语境中,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在一组对象之间进行交换的一组消息所表示…

Axure自定义Echarts交互图

文章目录 一、固定JS代码二、可变代码示例 要想在Axure中载入echarts动态图表,需要利用原件交互动作。具体步骤如下: step1:选择原件 step2:添加载入交互 step3:添加打开链接动作 step4:选择链接外部URL,并写入JS代码 step5:保存并预览 一、固…

【UML】交互图(顺序图、合作图\协作图)

一、交互图 1.交互图用来描述系统中的对象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即一组对象是如何进行消息传递的。 2.交互主要用于描述协作的动态行为方面 3.当对交互建模时,通常既包括对象(每个对象都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又包含消息&#…

UML——交互图

交互图用来描述系统中的对象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即一组对象是如何进行消息传递的。 交互主要用于描述协作的动态行为方面。 对交互进行建模时,通常包括对象(每个对象都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消息(每一个消…

uml模型的交互图,UML之交互图

交互图是uml中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如何进行交互动作的 。来张UML之交互图: uml模型的交互图概念 交互图,主要描述的是系统中的一组对象的消息的传递的,为对象间的交互定义了一个可视的表示方法。 uml模型的交互图构成 交互图并不是一个图,而是一些图的统称,就像我们在类图里说…

【网络图】R语言画图,超炫酷动态交互式图结构

网络图简介 网络图表示着一群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事物有关系,则对应结点之间有边。 实战 官方实例 所需的包 library(tidyverse) library(viridis) library(patchwork) library(hrbrthemes) # install.packages("ggraph") library(gg…

umlの交互图

前面介绍了uml的很多种图,下面挑出几个联系比较紧密的进行对比和联系。用例图和交互图都是表示动态行为,只是前者表示系统外部对象(参与者)与系统这两个大对象之间的互动,而后者则侧重在表示系统内部一群小对象之间的互…

UML交互图(时序图、顺序图、序列图是一样的、协作图)

时序图、顺序图、序列图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英文翻译的问题,他们对应的都是Sequence Diagram,而另一个Timing Diagram可能翻译常时间图更合适一点点。 Sequence Diagram描述了多个对象如何协作完成一个用例的过程;而Timing Sequen…

【UML】交互图(时序图、协作图)

时序图 内容 描述了对象之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用来表示用例的行为顺序是强调消息时间顺序的交互图描述类系统中类和类之间的交互,将这些交互建模成消息交换 元素 1.对象 对象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交互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生命线 生命线是一条虚线&#…

交互概览图

一:定义 1,交互概览图是交互图与活动图的混合物,可以把交互概览图理解为细化的活动图,在其中的活动都通过一些小型的顺序图来表示;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利用标明控制流的活动图分解过的顺序图。 2,交互概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