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 10月24日,阿里云推出了国内首个云端数据库跑分平台,在行业圈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在阿明看来,这个平台推出的背后,实际上仍然潜藏着数据库领域,用云数据库替换传统数据库的大趋势,正如19世纪末汽车的出现最终淘汰了马车。
如果拆开细说,是三个事情。
一是,上云不可逆转,大趋势下任何企业数字化转型都必然要面对和经历的重要一环。
二是,上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再是技术问题。传统IT基础架构被云所替代,成为必然。
三是,随着企业用户上云加速,核心业务应用上云的关键离不开云端数据库的支撑。
由此而言,云计算带来的企业级用户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也是有目共睹的了。其中底层基础软件在这个加速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呢?
来自全球著名分析机构Gartner的预计,到2022年,全球75%的数据库将被部署或迁移到云平台,只有5%的数据库被考虑遣返到内部部署。
当前距离2022年还有3年左右时间,这段时间里,将成为企业用户对云端数据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将是企业用户应用迁移到云端数据库的关键时期。
从战略上来考虑,传统数据库的颓势已经明显。来自Oracle、IBM、微软为代表三大传统商业数据库厂商,也在不断提升数据库云化的进程。可是,因为传统企业级数据库的包袱过重,很难在这场变革中,迎来划时代的创新。
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基于云的创新不给力,必然会走向衰败。
相反,以AWS、阿里云等公共云厂商所提供的云端数据库,具备了云的天然弹性能力,兼具开源数据库的易用、开放特点,以及传统数据库的管理和处理性能等优势,成为企业用户新业务上云的最佳选择。
点
不仅如此,阿里云为业界提供的云上数据库跑分平台,提供了和OceanBase打榜时完全一致的云资源环境,全球数据库厂商都可以来参与。这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将云端数据库的能力向企业用户公开,这是传统数据库厂商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
当然,一个云端数据库测试平台的诞生,不仅给数据库厂商跑分擂台赛提供了开放的环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阿里对OceanBase有着充分的自信。这份自信,必然就会如星星之火,很快将成燎原之势。
由此而言,传统数据库固若金汤的防线,已经在被公共云厂商一点一点地撕裂开了。
在国外,亚马逊之前公开表示,到2020年将彻底抛弃甲骨文数据库。
2019年10月16日,亚马逊将Prime、Alexa和Kindle在内的消费业务彻底关闭了他们使用的最后一个Oracle数据库,将75PB的数据迁移到了AWS云数据库上。此前,这些数据存储在近7500个Oracle数据库中。
然而,亚马逊并不是唯一抛弃甲骨文Oracle数据库的公司。对于Oracle来说,更悲催的是Salesforce也正在努力从关键业务系统中干掉Oracle数据库软件,该公司正在开发一个用于客户管理的内部数据库。
很显然,在数据库领域,Oracle因为云转型的不彻底性,正在慢慢地被业界友商所抛弃。
在国内,相信在阿里云的云端数据库测试平台诞生之后,对整个国内数据库行业将带来很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数据库软件性能如何,不测不知道一测都明了。这样不仅可以打消企业用户对于云端数据库在性能上的疑问,同时,也向大家公平公正开放地证明,云端数据库在企业应用上可以带来切实的效果。
只是针对企业传统业务上云,数据库迁移到云端,必然会经历在ERP、CRM、OA等老系统带来的麻烦,很难可以实现流畅地上云,甚至需要重写代码实现云化。
针对这方面的棘手问题,公共云厂商自然也会考虑到。
阿里云目前已经发布POLARDB的数据库一键迁移功能,据验证最快数小时就可以完成迁移,大大降低对企业改造数据库的技术门槛。事实上,现在已有约40万个数据库通过其他迁移工具迁移到阿里云上。
因此,一键迁移的工具,为企业数据库上云带来了福音。
将痛点转化为机遇,这也是公共云厂商主动为企业级用户的业务数字化带来的最大价值。
诚然,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据库上云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企业级用户有着百行百业的不同,其业务转型需要脚踏实地地慢慢来做,一蹴而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在与传统数据库的pk中,云端数据库成为企业用户关键业务应用的核心,也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企业上云需求的增强,随着云端数据库带来的影响深入,云端数据库的价值将会更大。
基于这些认识,在期待2022年“大丰收”到来之际,我相信云端数据库的春天将会绚丽多彩。
点
-END-
你
怎
么
看
?
欢迎文末留言评论!
文来源:阿明独立自媒体,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授权
本文章和作者回复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