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原理》存储器(一)

article/2025/9/24 6:08:01

  • 4.1概述
    • 4.1.1存储器的分类
    • 4.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 4.2主存储器
    • 4.2.2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
    • 4.2.3 随机存取存储器
    • 4.2.4只读存储器
    • 4.2.5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 4.2.6 存储器的校验
    • 4.2.7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

4.1概述

4.1.1存储器的分类

存储器的分类

4.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一般来说,高速越高,价位越高;容量越大,价位越低,而且容量越大,速度必越低

存储系统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缓存-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层次上,显然CPU和缓存、主存能直接交换信息;缓存能直接和CPU、主存交换信息;主存可以和CPU、缓存、辅存交换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主存储器

4.2.2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储器存储或者读取时需要使用地址线和数据线,地址线用来寻找地址,数据线传输数据。
左侧的存储是用一组地址线,直接选择一行的存储元件(好像就是一个存储单元)。
右侧用行、列地址线选择,选择某行某列的存储单元进行读写。
上述只是个人理解

4.2.3 随机存取存储器

静态RAM芯片
基本单元电路看不懂,大概就是用触发器实现的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CS和WE均为低电平时,输人三态门打开,I/O1~I/O4上的数据即写人到指定地址单元中。当CS为低电平、WE为高电平时,输出三态门打开,列I/О电路的输出经片内总线输出至数据线I/O1 ~I/O4上。
动态RA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电容器C有电右侧读数据线会接地为低电平,没电时右侧读数据线为高电平
动态RAM需要用电容器存储数据,读出线的高低点平可区分是读“1”,还是“0”,只是它与原数据相反。
动态RAM需要不断刷新来保持电容器的点位,
(1)集中刷新
集中刷新是在规定的一个刷新周期内,对全部存储单元集中一段时间逐行进行刷新,此刻必须停止读/写操作。
(2)分散刷新
分散刷新是指对每行存储单元的刷新分散到每个存取周期内完成。其中,把机器的存取周期Tc分成两段,前半段Tm用来读/写或维持信息,后半段Tr用来刷新,即 Tc=Tm +Tr。若读/写周期为0.5us,则存取周期为1 us。
(3)异步刷新
异步刷新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它既可缩短“死时间”,又充分利用最大刷新间隔为2ms 的特点。例如,对于存取周期为0.5 us,排列成128× 128的存储芯片,可采取在2ms内对128行各刷新一遍,即每隔15.6 us (2 000 us ÷ 128 ~= 15.6 us)刷新一行,而每行刷新的时间仍为0.5 us,如图4.26所示。这样,刷新一行只停止一个存取周期,但对每行来说,刷新间隔时间仍为2 ms,而“死时间”缩短为0.5 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行,总刷新时间不变。

4.2.4只读存储器

(1) 掩膜ROM 使用MOS管
(2) PROM 使用熔丝
(3) E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4.2.5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存储器扩展
(1)位扩展
增加存储字长,例如用2片1K4位的芯片组成1K8位,只需要增加一倍数据线,将数据线分别连到两片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为数据线
(2)字扩展
增加储存器字的数量,2片1K8位组成2K8位,地址线的地位作为片内地址,高位根据地址范围用来选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S线是根据地址线高位的不同进行选片
(3)字,位扩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拿上图举例
8片1K4位,组成4K8位,先2片组成1K8位在组成4K8位
A0-A9低位地址作为片内地址
A10-A11作为选片的信号(CS和WE为控制信号可以控制读/写或者不工作)
数据线分组连接到每组片上

字位扩展和数理逻辑里计数器扩展的内容差不多

4.2.6 存储器的校验

1.汉明码组成
汉明码是由Richard Hanming 于1950年提出的,它具有一位纠错能力
由编码纠错理论得知,任何一种编码是否具有检测能力和纠错能力,都与编码的最小距离有关。所谓编码最小距离,是指在―种编码系统中,任意两组合法代码之间的最少二进制位数的差异。
根据纠错理论得
L − 1 = D + C ( D > = C ) L-1 = D+C (D>=C) L1=D+C(D>=C)
即编码最小距离L越大,则其检测错误的位数D越大,纠正错误的位数C也越大,且纠错能力恒小于或等于检错能力。
设欲检测的二进制代码为n位,为使其具有纠错能力,需增添k位检测位,组成n +k位的代码。为了能准确对错误定位以及指出代码没错,新增添的检测位数k应满足:
2 k > = n + k + 1 2^k >= n+k+1 2k>=n+k+1
在确定增加的检测位数 k 之后得到 n+k位的二进制代码从左到右依次标记为1,2,3,…,n+k位。将检测位放在1,2,4,…,2^(k-1)位上。
为了方便检测,要将每组二进制代码的满足偶校验(奇检验),分组如下:
C1 检测的 g1 小组包含1,3,5,7,9,11 ,…位。
C2 检测的 g2 小组包含2,3,6,7,10,11,14,15 ,…位。
C3 检测的 g3 小组包含4,5,6,7,12,13,14,15 ,…位。
C4 检测的 g4 小组包含8,910,11,12,13,14,15,24,…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进制序号1234567
名称C1C2b4C4b3b2b1

如果按照偶校验来配置汉明码,则C1应使1、3、5、7位中“1”的个数位偶数 ,C2等同样得出。
2.汉明码纠错
首先是汉明码常常被用在纠错一位的场合,若实现纠错两位,实用时还得再增添一位检测位。
例4.4已知接收到的汉明码为0110101(按配偶原则配置),试问欲传送的信息是什么?解:由于要求出欲传送的信息,必须是正确的信息,因此不能简单地从接收到的7位汉明码中去掉C1,C2,C4这3位检测位来求得。首先应该判断收到的信息是否出错。纠错过程如下:
p1 = 1⊕3⊕5⊕7 = 1
p2 = 2⊕3⊕6⊕7 = 1
p4 = 4⊕5⊕6⊕7 = 0
所以,P4 P2 P1, =011,第3位出错,可纠正为0100101 ,故欲传送的信息为0101。

二进制序号1234567
正确的汉明码0100101
接收到的汉明码0110101

如果传输正确每个检测组的异或为0(几个01进行异或,1的个数为偶数,异或结果为0)
P1 P2为1说明传输有错误,P4为0说明传输没有出错(4 5 6 7位没有错误),(汉明码常常检测一位出错)所以出错位位第3位.

4.2.7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

1.单体多字系统
一次取出多个指令或数据
2.多体并行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不改变每个模块存取周期的前提下,提高存储器的带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4.6设有4个模块组成的四体存储器结构,每个体的存储字长为32位,存取周期为200 ns。假设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总线传输周期为50 ns,试求顺序存储和交叉存储的存储器带宽。
解:
顺序存储(高位交叉编址)和交叉存储(低位交叉编址)连续读出4个字的信息量是32×4 = 128位。
顺序存储存储器连续读出4个字的时间是
200 ns x 4 = 800 ns = 8 x 10^(-7) s
交叉存储存储器连续读出4个字的时间是
200 ns + 50 ns x( 4 -1 ) = 350 ns = 3.5×10^(-7) s
顺序存储器的带宽是
128/(8x10^ (-7) ) = 16 x10^7 bps
交叉存储器的带宽是
128/(3.5 x 10^ (-7)) = 37 x10^7 bps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DNnCxs3C.shtml

相关文章

计算机原理(硬件角度—CPU)

​ 一、概述 1、关于计算机原理: (1)从硬件角度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CPU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操作系统软件角度,学习我们的程序是如何工作起来的——进程管理。 2、程序指令数据 程序算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的表示与运用

数值与编码 进位记数制及其相互转换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真值、机器数(原码、反码、补码)字符与字符串的编码(小端和大端方式存储 )数据校验奇偶校验、CRC冗余校验、海明校验 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无符号数的表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04-计算机的计算单位

一、容量单位 字节:1Byte8bits ◆ 理论上只认识0/1两种状态 ◆ 在物理层面,高低电平记录信息 ◆ 0/1能够表示的内容太少了,需要更大的容量表示方法 1G内存,可以存储多少字节的数据?可以存储多少比特数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_虚拟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目录 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主要解决的是用于解决存储数据的容量问题 例如在电脑的辅存磁盘中存放了几百GB甚至几TB的数据,包括几十个上百个程序 但我们在实际运行时,并不需要使用到所有的数据,而只需要用到其中一个或者两个…

计算机原理-数据

数据 二进制 十进制(人类use) 十六进制 (2,4,16 是权) 1011.0112^30*2^22^12^00*2^-11*2^-21*2^-3802100.250.125 27.375 七进制转十进制(权不一样) 604.01 6*7^20*7^14*7^00*7…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之计算机系统导论(冯诺依曼计算机以及cpu,机器字长,MAR,存储单元,MDR,存储字长等)

❤️ 知识点 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原始的冯诺依曼在结构上是以运算器为中心,而发展到现在,以转向以存储器为中心。&#xff…

计算机组成原理:如何衡量计算机的性能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乃至体系结构中,“性能”都是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组成原理,就是在理解计算机是怎么运作的,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运作。“为什么”所要究竟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提升“性能” 什么是性能?时…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性能指标

一.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MAR是地址寄存器,MDR是数据寄存器 2.MAR的位数能够体现最多存多少个地址,而每个地址就代表一个存储单元,所以MAR的位数能表示存储器中有多少个存储单元 3.MDR是数据寄存器,它的容纳极限 每个存储单元的…

通用计算机器

还是下面这句话: 将固定的资源在所有使用者中分配,而不是为每一个使用者分配固定额度的资源。 还是那个简单的倒换,通用计算机就设计出来了。 人们就意识到内存和CPU之间的总线成了瓶颈,于是人们拼命缩短这条总线的长度&#xff…

量子计算机是什么?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之间有什么区别?

1.突破1000量子比特大关! 2022年11月9日的IBM年度量子峰会上,IBM宣布了Osprey在量子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推出了“鱼鹰”(Osprey)芯片。“鱼鹰”是全球迄今为止量子比特最多的量子计算机,而…

计算机中的单位换算

1 基本单位 信息存储量是度量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的数量。 位(Bit):计算机当中最小的信息单位 存放一个二进制位数,即 0 或 1字节(Byte):计算机中的基本信息单位 常用的单位字(Wo…

计算机原理(一)

计算机基本原理 现代计算机,大部分都是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而我们这里谈论的也是此问前提。冯诺依曼的核心是:存储程序,顺序执行。所以不管计算机如何发展,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计算机程序实际上是告诉计算机做…

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术逻辑单元(ALU)

逻辑门器件(与或非) 与门 两个数相与,当两个都为1,结果才为1,一旦有一个0结果就是0 或门 两个数相与,当有一个数等于1,结果就为1,当两个数都为0时结果才为0 非门 一个数取反 …

计算机模型

计算机模型 1、图灵模型 图灵机:一种可以计算任何数据的特殊机器;一台优秀的计算机必须具备和图灵机一样的运算 首先将计算机定义成一个 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 此模型弊端&…

计算机的计算单位

容量单位 在物理层面,高低电平记录信息理论上只认识0/1两种状态0/1能够表示的内容太少了,需要更大的容量表示方法0/1称为bit(比特位)字节:1Byte 8bits 硬盘商一般使用10进位标记容量,500G一般格式化后只…

计算机的核心:ALU(算术和逻辑单元)

本节我们将揭秘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算术和逻辑单元。了解计算机里基础的加法,左移,右移,非,与,或,异或,比较操作是如何被选择和处理的。 算术和逻辑单元 目前,我们已经见到…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在计算啥.运算与ALU

一身冷汗原本打算在iPad上写下一篇“处理器”。上一次用iPad写的这篇在打开浏览器后还保存着,我就直接删掉重写了。结果把原本的我的这篇给覆盖了……幸亏我有备份……不过格式还是得再MarkDown上重新调整……心好累 突然发现在iPad的网页上也可以写博客哎&#xff…

云平台常见风险

0x00 前言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

OneNET云平台设备数据管理工具

联系电话:15712339322 1 产品介绍 终端设备上报数据到OneNET云平台,除了云平台可以提供的可视化web页面外,还可以通过定制数据管理工具的方式对云数据进行展示。在该版本中提供对最细粒度的数据样本展示。基于最细粒度的基础上,…

混合云平台打破数据壁垒

导读数字经济时代,作为塑造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数据的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可复制性、更易共享、且可无限增长和供给,使突破有限自然资源供给对经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