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java设计模式—Adapter模式

article/2025/10/12 16:56:08
1、核心意图: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从而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该模式的目标是通过一个代理(这里是Adapter),在原来的类(Adaptee)和客户(Client)之间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兼容的目的。其核心是解决一致性的问题。
2、身边实例: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很容易看到这方面的例子,比如我们要和一个外国人打交道,例如韩国 人,如果我们没有学习过韩语,这个韩国人也没有学习过我们汉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之间是很难进行直接交流沟通。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有两个方法:1)改造 这个韩国人,使其能够用汉语进行沟通;2)请一个翻译,在我们和这个韩国人之间进行语言的协调。显然第一种方式——改造这个韩国人的代价要高一些,我们不 仅要重新培训他汉语的学习,还有时间、态度等等因素。而第二个方式——请一个翻译,就很好实现,而且成本低,还比较灵活,当我们想换个日本人,再换个翻译 就可以了。
3、动机简述:
在该模式的动机中,描述了一个绘图编辑器的实现,该编辑器可以对基本图元Shape(直 线、多边形、正文等)进行绘制和排列来生成图片和图表,对于这些图元类的实现,直线/多边形还比较容易实现,但是正文的实现却很麻烦,为了减少开发成本和 保证质量,通过采用Adapter模式定义适配器类TextShape,来重用图形工具箱中已经存在的正文编辑器TextView。
4、Java实现分析:
在GOF设计模式中,Adapter可以分为类模式和对象模式两种,类模式通过多重继承实现,对象模式通过委托实现。
在Java中由于没有多重继承机制,所以要想实现类模式的Adapter,就要进行相应 的改变:通过继承Adaptee类实现Target接口方式实现。这种改变存在两个问题:1)Target必须是一个接口而不能是一个类,否则Adapter无法implements实现;2)Adapter是继承Adaptee的实现,而不是私有继承,这就表示Adapter是一个Adaptee的子类。
类Adapter模式和对象Adapter模式的Java代码可参考本文下方代码部分。
5、类模式/对象模式分析:
由于存在两种Adapter实现方式(即使在Java中),那么在实际中我们采用哪一种要好呢?通过分析发现这两种模式有两个主要特性区别,并且还是互补的:
A、表现在Adapter对Adaptee的特殊性要求:
类模式由于Adapter是Adaptee的子类,所以Adapter很方便重新定义Adaptee中的个别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特性需要。
对象模式由于Adapter不是Adaptee的子类,所以如果Adapter对Adaptee中的个别方法有特殊的需要,就要新建Adaptee的子类,而让Adapter使用这个子类。
B、表现在Adaptee的类层次扩展上:
类模式由于Adapter是Adaptee的子类,所以编译后就不能再更换所实现的父类Adaptee,因此如果有一个Adaptee的类层次结构,就要相应的有一个Adapter的类层次结构,且新扩展Adaptee时很不方便。
对象模式由于Adapter不是Adaptee的子类,而是通过使用的方式,所以在系统运行时仍然可以更换Adapter所使用的Adaptee,只要他们具有相同的类型。所以在新扩展Adaptee时很方便。
6、Java代码示例—对象模式实现:
类Point,表示画面坐标中的点
package qinysong.pattern.adapter;

public class Point {
 
private int coordinateX;
 
private int coordinateY;

 
public Point(int coordinateX, int coordinateY){
   
this.coordinateX = coordinateX;
   
this.coordinateY = coordinateY;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Point[x=" + coordinateX + ",y=" + coordinateY + "]";
  }

 
public int getCoordinateX() {
   
return coordinateX;
  }

 
public int getCoordinateY() {
   
return coordinateY;
  }

}

类Shape,表示图元借口,对应Adapter模式中的Target
package qinysong.pattern.adapter;

public interface Shape {
 
public Point getBottomLeftPoint();
 
public Point getTopRightPoint();
}

类TextView,工具箱中的文本组件类,已经存在的类,对应Adapter模式中的Adaptee
package qinysong.pattern.adapter;

public class TextView {

 
public int getCoordinateX() {
    System.out.println(
"TextView.getCoordinateX()...");
   
return 10;
  }

 
public int getCoordinateY() {
    System.out.println(
"TextView.getCoordinateY()...");
   
return 20;
  }

 
public int getHeight() {
    System.out.println(
"TextView.getHeight()...");
   
return 30;
  }

 
public int getWidth() {
    System.out.println(
"TextView.getWidth()...");
   
return 40;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false;
  }

}

类TextShape,对象模式实现的Adapter
package qinysong.pattern.adapter;

public class TextShape implements Shape {
 
private TextView textView;

 
public TextShape(TextView textView){
   
this.textView = textView;
  }


 
//通过TextView的实例进行协调实现
  public Point getBottomLeftPoint() {
    System.out.println(
"TextShape.getBottomLeftPoint()...");
   
int coordinateX = textView.getCoordinateX();
   
int coordinateY = textView.getCoordinateY();
   
return new Point(coordinateX, coordinateY);
  }


 
//通过TextView的实例进行协调实现
  public Point getTopRightPoint() {
    System.out.println(
"TextShape.getTopRightPoint()...");
   
int coordinateX = textView.getCoordinateX();
   
int coordinateY = textView.getCoordinateY();
   
int height = textView.getHeight();
   
int width = textView.getWidth();
   
return new Point(coordinateX + width, coordinateY + height);
  }

}

类Client,Adapter模式的客户
package qinysong.pattern.adapter;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
"Client.main begin ..........");
    System.out.println(
"Client.main 以下是通过实例委托方式实现的Adapter");
    Shape shape
= new TextShape(new TextView());
    Point bottomLeft
= shape.getBottomLeftPoint();
    Point topRight
= shape.getTopRightPoint();
    System.out.println(
"Client.main shape's bottomLeft:" + bottomLeft);
    System.out.println(
"Client.main shape's topRight:" + topRight);

    System.out.println(
" Client.main 以下是通过类继承方式实现的Adapter");
    Shape shape2
= new TextShape2();
    bottomLeft
= shape2.getBottomLeftPoint();
    topRight
= shape2.getTopRightPoint();
    System.out.println(
"Client.main shape2's bottomLeft:" + bottomLeft);
    System.out.println(
"Client.main shape2's topRight:" + topRight);
    System.out.println(
"Client.main end   ..........");
  }

}

7、Java代码示例—类模式实现:
和以上对象模式实现中的示例目的相同,类Point、Shape、TextView相同,略。以下是类TextShape2的示例代码,实现类模式的Adapter
package qinysong.pattern.adapter;

public class TextShape2 extends TextView implements Shape {

 
//通过所继承的TextView,进行协调实现
  public Point getBottomLeftPoint() {
    System.out.println(
"TextShape2.getBottomLeftPoint()...");
   
int coordinateX = getCoordinateX();
   
int coordinateY = getCoordinateY();
   
return new Point(coordinateX, coordinateY);
  }


 
//通过所继承的TextView,进行协调实现
  public Point getTopRightPoint() {
    System.out.println(
"TextShape2.getTopRightPoint()...");
   
int coordinateX = getCoordinateX();
   
int coordinateY = getCoordinateY();
   
int height = getHeight();
   
int width = getWidth();
   
return new Point(coordinateX + width, coordinateY + height);
  }


 
//注意: 这一点体现了类模式的优势,可以很方便地重定义父类TextView中的方法
  public int getCoordinateX() {
    System.out.println(
"TextShape2.getCoordinateX()...");
   
return 100;
  }

}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wqUBfFHO.shtml

相关文章

23种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Adapter模式)

转载地址 https://sscloud.net/solution/jsp/article.jsp?articleId10090 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23种设计模式demo下载 适配器模式(Adapter)的定义如下: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

安卓设计模式のAdapter模式

1. 模式介绍 模式的定义 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使用场景 用电源接口做例子,笔记本电脑的电源一般都是接受5V的电压,但是我们生活中的…

设计模式2--Adapter(适配器模式)

1.Adapter模式 在程序中,经常会出现有的程序无法直接使用的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换之后才能使用的情况。这种用于填补现有程序和所需程序之间差异的设计模式就是Adapter模式 Adapter模式也被称为Wrapper模式,有以下两种 (1&am…

设计模式02——Adapter模式

定义 适配器设计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适配器的作用总结抽象成为一种代码的组织方式,将现有的代码通过适配器进行适配,以满足项目对另外一个类或者接口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将一个类的接口适配(包装/转换)成客户&#x…

图解设计模式 - Adapter 模式

读书笔记 仅供参考 Adapter 模式 Adapter 即为是适配器,用来填补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想充电器的装换器,要把 220v 的电压转换为低电压才能对手机或电脑充电。 Adapter 模式也称为 Wrapper(包装器)模式。 两种 Adapter 模式: 类适配器模式(使用继承的适配器)对象适配器…

适配器模式(Adapter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两个对象因接口不兼容而不能在一起工作的实例,这时需要第三者进行适配。例如,讲中文的人同讲英文的人对话时需要一个翻译,用直流电的笔记本电脑接交流电源时需要一个电源适配器,用计算机访问照相…

设计模式学习(三):Adapter适配器模式

一、什么是Adapter模式 我们先举个例子:如果想让额定工作电压是直流12V的笔记本电脑在交流220V的电源下工作,应该怎么做呢?通常,我们会使用适配器,将家庭用的交流220V电压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直流12V电压。这就是适配器的工作&…

3.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模式)

1.场景 适配器模式可能是开发人员用的最多的一种设计模式,做后台开发你可能每天都在使用。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现实中的适配器你应该不会陌生,新款的IQOO 8 pro手机充电器已经达到了120w,实际上充电器就是一个适配器,他…

设计模式【7】——适配器模式(Adapter 模式)

文章目录 前言一、适配器模式(Adapter 模式)二、具体源码1.Adapter.h2.Adapter.cpp3.main.cpp 三、运行结果总结 前言 实际上在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经常会遇到:我们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购买了一个第三方的库来加快开发。这就带来了…

【Adapter模式】C++设计模式——适配器

适配器 一、设计流程探讨二、模式介绍三、代码实现 C设计模式大全,23种设计模式合集详解—👉(点我跳转) 一、设计流程探讨 首先放一张图,让大家大致了解什么叫适配器。适配器属于接口隔离的一种,它能使接口…

设计模式-Adapter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适配器模式?用一个例子来看看代码的实现 适配器模式是什么? 我的理解: 比如现实世界,电脑充电需要的电压是12V,而家用电压是220V,肯定不能直接用呀,那不…

adapter 模式

一、adapter是什么 属于结构模式(持有或继承被适配的类)。 对功能类进行包装,转换成客户端希望的样子,所以也叫包装模式。 实现比较直观,比较简单,就是加了一层封装。 二、adapter的使用场景 系统改造&a…

Adapter 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动机 由于应用环境的变化,常常需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在新的环境中应用,但是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这些现存对象所不满足…

Adapter(适配器)模式

Adapter 模式是一个常用的模式,它可以与其他很多模式共同使用 Adapter模式的意图是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希望的另外一种接口,Adapter模式使原本由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一些类可以起工作,就是说 需要一种方法,为一个内容合…

oracle decode嵌套,Oracle 中 Decode函数用法 | YuXi

含义解释: decode(条件,值1,返回值1,值2,返回值2,...值n,返回值n,缺省值) 该函数的含义如下: IF 条件值1 THEN RETURN(翻译值1) ELSIF 条件值2 THEN RETURN(翻译值2) ...... ELSIF 条件值n THEN RETURN(翻译值n) ELSE RETURN(缺省值) END IF decode(字段…

DECODE函数和SIGN函数详解

SIGN函数 一、基本语法 sign是符号函数&#xff0c;基本语法如下&#xff1a; sign(n)如果n>0&#xff0c;则返回1&#xff1b;如果n0&#xff0c;则返回0&#xff1b;如果n<0&#xff0c;则返回-1。 二、案例演示 【案例1】 select sign( 100 ),sign(- 100 ),sign…

mysql中中decode用法_MySQL 中的 DECODE 函数的实现

在 Oracle 中的 decode() 函数 语法如下: DECODE (expr, search1, result1[, search2, result2…][, default]) 它用于比较参数 expr 的值,如果匹配到哪一个 search 条件,就返回对应的 result 结果,可以有多组 search 和 result 的对应关系,如果任何一个 search 条件都没有…

Oracle中decode函数详解

【函数格式】&#xff1a; decode ( expression, condition_01, result_01, condition_02, result_02, ......, condition_n, result_n, result_default) 【函数说明】&#xff1a; 若表达式expression值与condition_01值匹配&#xff0c;则返回result_01&#xff0c;若不…

oracle中decode函数的使用

一、DECODE函数相当于if条件语句&#xff0c;它将输入的值与函数中的参数列比较&#xff0c;根据输入值返回一个对应值 1、语法&#xff1a;decode(条件&#xff0c;值1&#xff0c;返回值1&#xff0c;值2&#xff0c;返回值2&#xff0c;...值n,返回值n&#xff0c;缺省值) …

Oracle函数之DECODE函数

1.语法 2.用途 DECODE 函数将 expr 与 search 的值逐个比较。如果 expr 与 search 值相等&#xff0c;Oracle 返回 search 相应的 result。如果 expr 与 search 值都不匹配&#xff0c;Oracle 返回 default&#xff0c;如果没有函数中没有赋值 default&#xff0c;Oracle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