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建立高品质思维的30种模型

article/2025/8/31 14:40:20

第一章 如何快速而全面地做出决策

思维模型1:关注“重要”任务,忽略“紧急”任务

用于区分真正的优先事项和冒牌货。

重要任务和紧急任务区分开:
把活动和需求分类,整理出最重要的任务,并找出为了实现这些重要任务需要采取哪些最关键的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要任务
在工作中,这可能包括我们所在职位的职责说明中最相关的方面——
监督预算、管理界定公司业务的长期项目或者维持运营。
在个人事务中,可能包括管理我们自己(或爱人)的健康状况,维持恋爱或婚姻关系,出售房屋或者创业
会对我们生活或工作的所有其他方面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最重要的。

紧急任务:今天就做。“今天就做”的对象应该是绝对刻不容缓的事情,必须尽快完成,才能避免不良后果或不可收拾的局面,越早完成,日后需要做的工作就越少(越是轻松)。
“今天就做”的任务通常是有期限的:期末论文、法庭文件、新车登记、入学申请,等等。
这些责任需要你付出很大努力,你害怕去做,却也不得不做,所以会引起焦虑。

不紧急任务安排时间去做。处于第二象限的任务需要在某个时候完成——但未必是现在。就算今天不做,也不是世界末日,完成这些任务没有严格的期限。可是,这些任务迟早都要完成,通常是在相对短时间内就要做,所以需要制定时间表。要“安排时间去做”的任务包括约定与大客户开会的时间,安排时间修补漏水的屋顶,学习或阅读课堂材料或工作文件,或者履行长期的责任。
“安排时间去做”的任务也是中长期计划的关键元素:你在制订未来一周或一个月的计划时,应该把“安排时间去做”的任务纳入时间表。

不重要任务。其他人来完成或许更合适或更有意义。紧急:分派给其他人。
不重要/紧急任务: 干扰:电话、电邮、家里一直有事,等等。
不紧急 :清除 休闲活动、社交媒体、追剧、煲电话粥、沉迷于个人嗜好……

思维模型2:设想出所有多米诺骨牌

所谓二阶思维,是指努力预估未来,推断出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用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便做出决策或制订解决方案。

思维模型3:做出可逆的决策

用于尽可能战略性地消除犹豫不决,形成行动偏向。
我怎样才能让这个决策成为可逆的,需要怎样去做?我能做到吗?然后再去做
然后视你的满意度而定,你可以选择逆转或维持这个决策

思维模型4:寻求“满意度”

“满意度”是满意(satisfy)和足够(suffice)两个词的合成,旨在做出足够好、充分、
能实现目的的决策。
大多数人可以分为两类决策者:满足者(satisficers)和最大化者
(maximizers)。
你可能对最大化者并不陌生,他们什么都想要,会努力、努力再努力,直到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们极其挑剔,这种挑剔达到令人气馁的程度,会用尽期限内的时间去做一项决策,无一例外。即使在做出决策以后,他们还是会思来想去,后悔自己的决策。另一方面,满足者可以更准确地决定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专注于这些方面。他们会抓住要点,直奔目标,结束后不再回头。
与此相反,满足者的目标只是得到满足,只要找到足以满足自己用途的选择就可以了。他们想要还不错的东西,只要让自己感到满意和愉悦就可以了,但不需要欢欣雀跃、欣喜若狂,基本上只要满足自己的一般用途和需要就可以了。换言之,他们只要找到足够好的,就不会再找下去。自行车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就两个车轮、一个足够结实的车架、一个足够舒适的车座、管用的刹车把手。其余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满足者并不在意。

例如,如果你到店里买一件新夹克,可以设定一个有用的界限:只看某个价位的深蓝色棉质夹克。这样一来,你就根据预设的参数,缩小了范围,在快速排除其他选项的同时,也知道自己最终会获得满足。
设定界限的必然结果在于,在预定时间内无法决定的情况下,事先决定一个默认选择。设定默认选择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会自动选择符合你要求或愿望的东西。换言之,无论如何你都会感到满意。

思维模型5:停留在40%~70%的区间

用于平衡信息和行动。
停留在40%~70%的区间,这是科林·鲍威尔提出的法则。你在掌握不少于所需信息的40%也不多于所需信息的70%时,就应该做出决策。如果信息量少于40%,你只是猜测;如果等到信息量多于70%后再做出决策,你只是在浪费时间。你可以用任何东西来取代信息,就会意识到这个思维模型可以鼓励你快速做出明智的决策。
鲍威尔是怎样得出这个克服犹豫不决的思维模型的呢?他认为,如果信息量少于40%,那么做出决策就过于鲁莽仓促,因为你掌握的信息还不够,很可能会犯下许多错误。你光顾追求速度,而牺牲了其他。反之,如果你等到信息多于70%后再做出决策(其实你多半并不需要多于70%的信息),就会变得不知所措、行动迟缓和举棋不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稍纵即逝,别人可能已经抢先一步,赶到你前面了。你光顾追求确定,而牺牲了其他。
在这个思维模型中,我们可以用任何东西来取代“信息”:阅读量或学习量达到40%~70%,有40%~70%的信心,制订40%~70%的计划,等等。在40%的水平上,你至少已经为迈出第一步做好准备。记住,在你所做决策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你还会获取更多信息、增强信心、增加知识,从而更加明确地做出决策。

思维模型6:遗憾最小化框架

用于就决策问题征询未来的你。
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勇气,并不是重点所在。你可以在这些问题上跟自己谈判。你只要简单地问一下自己:“×年后,我会为采取(或不采取)这一行动感到遗憾吗?”就会十分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这件事对你想要怎样看待自己是很重要的,十有八九值得去做。

第二章 如何更清晰地看待问题

思维模型7:忽略“黑天鹅”

用于理解异常值不应该改变你的想法。
塔勒布以黑天鹅为隐喻,描述了令人的认知、视角和理解发生巨大变化的不可预测的事件。
黑天鹅事件可能包括工厂突然倒闭、当地公司被大型企业集团收购、父母离异、遭遇入屋盗窃,总之会干扰和扰乱我们的安排。

这个思维模型率先警告我们避免根据有瑕疵、歪曲或不完整的信息而妄下定论的倾向。黑

思维模型8:寻找均衡点

用于在数据中找到真正的规律,避免受到误导。
我们付出努力所带来的收益会减少。这里有一个自然的衰变率,我们投入越多资源,新增的产出就越少,有时候甚至是逆关系(投入资源越多,产出越少)。
收益递减规律表明,我们应该寻找均衡点,以此准确评估和了解信息。
在一定的满意区里,你的投入和努力与满意度或成果之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耗费了太多资源和精力,你会离开满意区——成果太少。如果投入太少,你也会离开满意区——成果太少。如果对成果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那么你也会离开满意区。

当你刚开始做某一件事时,你是从零到一——进步速度是无限的。接下来,你会从一到二、从二到三,以此类推,进步速度会放慢,收益开始递减。到某个时候,会达到均衡点,真正代表了均值,别犯下不等待均衡点的错误。

思维模型9:等待均值回归

用于在数据中找到真正的规律,避免受到误导。
我们的想法经常是情绪化和不切实际的,而黑天鹅事件、均衡点和均值回归这三个模型都会遮盖这样的想法

均值回归是等事情尘埃落定,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才能代表现实。

思维模型10:贝叶斯会怎样做

用于根据实际事件计算概率,预测未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模型11:借鉴达尔文

用于寻求某个情况中真实、诚实的真相。
孜孜不倦地寻求真相
对与自己相左的论点和意见给予相同的重视和关注。
持批判性和怀疑的态度。这种彻底的开放心态可以撇开确认偏误和“自我”(ego)
人的心智倾向丢掉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如果不去尽可能充分地调查研究,他就很可能会忘记,被自己的思维方式误导。
若是仓促下定结论,只想劝服别人而不去审慎研究,是学术上不诚实的表现。

思维模型12:调动系统2思维

用于进行分析性思考,而不是情绪化思考。
人类发展出两种生物思维系统:一种专注速度和节省精力,另一种专注准确和分析。
卡尼曼提出了一个模型,解释了大脑用于吸收各种信息并做出反应的两个过程,富有想象力地命名为“系统1思维”和“系统2思维”。
系统1思维是“快”思维,是自动自发、凭直觉的思维方式。由于是凭直觉的,系统1思维也与情绪化反应相关。
系统1思维的主要方面在于毫不费力,不需要任何分析或考虑,而是使用我们已经体验过无数次的联想框架。系统1思维是一系列的思维捷径,也称为“启发法”,能帮助我们快速解读情况。虽然系统1思维更快,但其目标是做得快,而不是做得对
系统2思维是“慢”思维。因为其更深思熟虑、分析性更强,我们想要更多地运用这个思维模型。这个模型适用于需要投入更多脑力劳动和心思的情况。
系统1思维是流利和凭直觉的,而系统2思维恰恰相反,是深思熟虑的、有意识的、井然有序的。
系统2思维需要时间和劳力来处理新信息,因此,会耗费大脑更多精力,可能令人疲倦或筋疲力尽。你在学习或看书时,可能感到心烦意乱、疲惫不堪,并不是由于你不理解或者感到无聊,而是其生理反应的必然性。
系统1思维也会让我们未经考虑后果或影响,就冲动鲁莽行事。
系统1思维专注于思维的速度和效率,而系统2思维专注于思维的准确和深度。系统2思维是明智的,而系
统1是愚蠢的。

人类的本能是生存、愉悦、避免痛苦、食物、性和睡觉,其余一切更高级的追求往
往是次要的,至少在我们脑中是如此。

第三章 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型

我们需要对内心的声音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信心
多去探索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对方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为何在对方看来是合理的,为何说得通

思维模型13:让你的观点接受同行评议

用于了解共识观点和你的观点为何跟大家不一样。

同行评议是指由你所在领域的其他人对你的作品进行评价
评审人员会审议你的前提、方法、分析、结论以及一切相关内容。
运用三角验证法处理信息,至少必须搜集和核查两个不同来源的信息,当然越多越好

思维模型14:找出自己的缺陷

用于在其他人审视你之前仔细审视自己。
一个人只寻求和听取支持自己成见的信息或证据,如此一来,会导致我们忽视、合理化、否认或完全避开驳倒或质疑自己成见的证据
我们经常会深陷强烈的情绪,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只是一味地辩护
从第三者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很好地帮助你了解整个问题——因为一旦第三者叙述与你的叙述和你对手的叙述存在重大差异,那么你们想要解决的或许根本不是同一个问题。

思维模型15: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

用于了解要解决一个问题,真正需要处理的方面是什么。
相关性并不能描述出两样东西的关系为什么或者怎么会是这样的,不会给出理由。相关性只是说“这两样东西通常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
我们应该找到尽可能多的因素:调查、研究趋势,搜集更多数据,理性地做出合理的判断。
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更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哈尔会坐牢?因为法庭发出了拘捕令(近因)。
为什么?因为他从未就多次超速驾驶到庭应讯。
为什么?因为他9次超速驾驶,被逮住了。
为什么?因为他有在高速公路上飙车的“需要”或冲动。
为什么?因为他从小就没学好规矩,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不顾后果。

思维模型16:从结果反推原因

用于更有效地确定因果关系。
通过“鱼骨图”,你可以洞悉一个问题或结果的多个潜在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以横向的“鱼脊”为起点,在鱼脊的上方和下方画出往左上方和左下方倾斜的直线,作为“大骨”,每条大骨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大骨”代表着你找出原因的不同类别。你要按照需要处理的问题,想出类别的名称。
每次想到问题的一个潜在原因,就写在分类“大骨”的旁边。在适用情况下,你可以把同一个原因写在多个类别下。然后,对引起问题的每一个原因进一步细化,追问这可能是什么导致的,写在这个原因旁边——以此类推,直到你再也找不出更原始的原因为止。这样一来,你可以发挥演绎推理能力,最终找到问题最基本的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鱼骨图这项工具可以帮助你有效地集中精力,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鱼骨上的问题。
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引导你的思维从结果反推原因,实质地追踪问题与具体的诱因有何关系。

思维模型17:以“奔驰法”激发创意

用于有条理而又富有创意地以随机组合法解决问题。
“奔驰法”由鲍勃·艾伯尔(Bob Eberle)率先提出,旨在于头脑风暴会议中激发创意。
“奔驰法”代表了七种方法,能激发人们推敲出新的构想和解决方案:代(substituted, S)、结(combined, C)、应(adapt,A)、改[缩小/扩大(minimize/magnify, M)]、他(Put to other uses,P)、去(eliminate, E)、重[颠倒(reverse, R)]。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代表着只要改良原物,就可以激发出新的创意
“代”。这种方法是指取代产品、流程或服务的若干部分,以解决问题。
“结”。这种方法建议你考虑能否结合两种产品、构想或程序的步骤,得出单一的产出或流程,予以改进。
“应”。这种方法旨在进行调整,以作改良,通过改进通常的做事方式来解决问题,调整幅度大小不一。
“改”(扩大/缩小)。这种方法涉及扩大或缩小一个元素,以触发新构想和解决方案。
“去”。这种方法是指找出项目或流程的不必要元素,除去这些元素,从而得出更好的结果
“重”(颠倒)。这种方法是指调换流程步骤的顺序,以找到解决方案,扩大创新潜力

思维模型18:回归第一性原理

用于破除成见,找到解决方案。
第一性原理思维消灭了跟随的趋势,破除层层假设,回归事物的本质。
把情况分解为最基础的问题,只是问
从目标出发,他找到了想要打破的内在假设,创造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问题是在缺少食谱所列食材的情况下,重新制作“祖奶奶”蛋糕。

  1. 找到和界定现有假设。这些假设看似理所当然、不可改变。祖奶奶蛋糕需要一定比例的面粉和鸡蛋。但真的是如此吗?
  2. 分解问题,追溯第一性原理。必须制作出类似于蛋糕的食物。制作蛋糕通常需要X个鸡蛋和Y克面粉,需要加热和容器。
  3. 从零开始,打造出新的解决方案。用我们现有的食材无法制作出祖奶奶蛋糕,但我们可以为缺少的所有东西找到充分的替代品。食谱上有什么是可取代的?真的必须用面粉或鸡蛋吗?
    减肥新方法:快速进行简短的运动锻炼;在星期天准备好一周的饭盒,健康饮食。

第四章 反向思考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19:避免直接目标

用于清晰了解怎样实现整体目标。
要实现想要的结果,我们不是直接朝着目标前进,而是努力避免负面因素。我们想要的不是直接目标,而是逆向目标,也称为反向目标。

  1. 界定失败或不幸福的原因。
  2. 极力避免这些东西。

你想要改善一天的生活质量吗?

  1. 界定失败或不幸福的原因。例如,有什么会让一天过得不好?
    有四项因素:睡得不好、交通堵塞、饮食不良、狗很烦人。
  2. 极力避免这些东西。
    你怎样才能解决这些导致不快乐的因素呢?买一张新床或养成新的睡前习惯。设法让通勤变得更加愉快或尽量减少通勤时间,或改变工作时间,完全避免通勤。事先打包好午餐或者学会更健康的煮食。给狗买更多咀嚼玩具,请人遛狗,或者给它找个伴。
    人类最明显的冲动之一:避免痛苦和不适。这正是我们产生恐惧和焦虑、忍不住吃垃圾食品的原因。这是我们天生的冲动,是人类几千年来得以生存繁衍的原因。

思维模型20:避免专家思维模式

用于策略性地既看到整个森林(全局),又看清树木(局部)。
俗话说,我们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意思是当你专注于细微之处(树木),往往就不再关注或留意全局(森林)。例如,你过于沉迷打游戏机(树木),而忘了你打游戏机的初衷是与爱人共度时光、增进感情(森林)。当然,反之亦然。你也可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专注全局,而忽略了细微之处。当我们对某个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往往就会陷入这个陷阱,因为我们才看了第一眼,就立即产生了许多反应和想法。如如果你是专业音乐家,看到一首乐曲,你未必会关心每个音符的位置、符号系统或出错的升号或降号。你会想到整体旋律、方向、感觉、乐句划分、力度变化及作曲——思考“森林”是专家思维
由于一心专注全局,而完全忽略了细微却又重要之处。要避免专家思维模式,就要把思维分为两个模式:专家模式和新手
模式

思维模型21:避免非天才区

用于决定你必须把资源和时间集中投入哪个领域。
反向思考思维模型的宗旨,有些事情是你永远也无法拥有敏锐的触觉或能力的。
你可以尽情发展自己认为适合的能力。但你要认识到,你总是有一些特质或技能,是可以自然而然做得更好的。不要为自己的弱项感到羞愧或尴尬,而是要为自己的强项感到自信。

思维模型22:避免待办事项清单

用于集中精力关注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只要清除不该办事项,就能够缩小优先事项的范围
你挂念的事情越少越好——多余的任务会造成压力和焦虑,只会妨碍或扼杀生产力。不该办事项清单可以消除大多数悬而未决的事情
缩小范围,排除你应该避免、无关紧要的事务,可以为你腾出许多时间。你的压力和焦虑感会有所减轻,确切地明白自己的优先事项。

思维模型23:避免阻力最小的道路

用于加强自律和意志力。
不要拐弯抹角,安抚“自我”,而是要大声说出你考虑的两条道路,如实把自己的行动归类为正确还是轻松。
当你发现自己走上了阻力最小的轻松道路,问一下自己,真实原因是什么。提示:不是“外面太热了”或者“现在太晚了”,而是“我今天不去跑步是因为我懒惰,做不到自律和坚守承诺”。质问自己,迫使自己给出诚实的答案。有时候,这是让自己醒悟过来的唯一方式。
长期坚持做出不起眼的正确选择,可以带来真正的成功和进步。
你下一次在阻力最小的道路和正确的道路之间犹豫不决时,应该停下来,问一下自己在10分钟后、 10小时后和10天后会有什么感觉。

第五章 经典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24:墨菲定律

用于确保不要心存侥幸。
墨菲定律(Murphy’s Law):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就一定会出错。
● 墨菲定律第一推论:如果你不管,事情往往会变坏。如果你想纠正,只会加快变坏的进程。
● 墨菲定律第二推论:万无一失的结果是不存在的。
● 墨菲常数:一件物品损坏的概率与其价值成正比。
● 墨菲定律量化版:所有事情都会同时变坏。
● 依托勒观察(Etorre’s Observation):你排队的那一列一定是最慢的。

墨菲定律的思维模型作用就在这里。它提醒我们,一切都是可能失败和出现失误的。有些时候,失败纯属巧合,是不可阻止或预测的。还有些时候,失败来源于一系列系统性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依赖人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总的来说,人是粗心大意的笨蛋——这绝对包括我自己。

思维模型25:奥卡姆剃刀定律

用于确定任何事情的可能性。
型鼓励我们从最简单的解释出发,仔细而又缓慢地逐一加入额外因素

思维模型26:汉隆剃刀原则

用于在解释行动时不要恶意揣测别人。

思维模型27:帕累托法则

用于确定把时间和资源投入何处会产生最大的影响。

思维模型28:史特金定律

用于去芜存菁,节省脑力。

思维模型29~30:帕金森定律

用于克服拖延症,花更少时间做更多的事。
人们很容易想太多,纠缠于对一项任务的大局无关紧要的细节,重要性高得多的重大问题反而草草了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拖延症和逃避心态。当人们想要拖延一件事,又不想无所事事,就经常会找一些好像有用的事瞎忙活。
第二个理由是在小组讨论中,鸡毛蒜皮定律可能是由于个人想要做出贡献,但发现自己只能在最鸡毛蒜皮的琐事上做出贡献。
当你纠缠那些可能不需要调整、不会对你的整体目标产生影响的琐碎任务,是时候停下来“充电”,而不是假装自己在做有用的事。
要运用这个思维模型,避免纠缠鸡毛蒜皮的琐事,关键有三点:
(1)制定严格的议程,无论是待办事项清单、日程还是其他方法,你要知道自己应该专注哪些方面、忽略哪些方面;
(2)明白你当天的整体目标,不断地问自己正在做的事是有助于实现整体目标,还是逃避整体目标;
(3)在自己精力开始耗尽时意识到这一点,避免自己转向鸡毛蒜皮的琐事。
帕金森发现,为了打发分配给完成任务的时间,人们会把简单的任务复杂化。减少完成任务可用的时间,会让任务变得更简单、更容易,可以更及时地完成。
帕金森定律表明,当我们有了更多空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qi5s9Ujk.shtml

相关文章

16个顶级思维模型,数据分析师必备 !

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打造多元思维模型想法来自查理芒格,而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得力助手。Farnam Street曾这样描述思维模型…

40种顶级思维模型,学会任何1种都让你受用无穷,赶紧点赞收藏

“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做决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快速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从100个思维模型里,整理出40个工作中最常会用到的思维模型,主要分为八大模块(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设计力、共情力、故事力、…

通过Dump文件分析OOM产生的原因

起笔: 文章的源起在于本人想向道哥(导演)拿一份公司Dump文件。 问题描述 本地模拟可能产生OOM的几十种不同的方法(自由发挥),然后通过类随机去调用方法,通过Dump文件分析是哪个方法导致程序的…

IBM heapAnalyzer分析dump文件

项目在生产环境中内存溢出时多数会生成dump 文件 IBM开发的强大的内存dump分析工具,IBM heapAnalyzer是通过分析OOM后的Java heap dump文件的,通过对dump文件的分析找到可能!!!泄露的点。(注意&#xff1a…

JVM调优--04---dump文件分析 、arthas在线排查工具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dump文件java堆转储快照 1. dump文件内容2. 获取dump文件的方法指令jvisualvm 工具 3. dump文件分析工具3.1 jhat 命令3.2 使用 jvisualvm 工具3.3 使用 MAT 工具 a…

Dump文件生成,内容,以及分析

​​​​​​​本文用到的工具只是简单介绍,让你有个感官认识,重点是核查思路的熟悉 为啥需要dump内存文件 服务器CPU,内存占用空间飙升,或者GC频繁,首先需要排除的就是内存泄露,即内存中没有的对象的空间…

java dump可视化在线内存分析工具

方便分析内存、线程使用情况、死锁等情况的在线可视化分析dump工具 一般也可以自己装MAT,JProfiler等工具,但是这个在线可视化HeapHero分析dump非常全面,总之,非常nice。 HeapHero https://heaphero.io/index.jsp 导出dump并上传…

mac pro m1:安装dump文件内存分析工具——MAT

0. 引言 本文主要针对mac m1下安装Jprofiler进行讲解,安装核心步骤同样适用于其他系统 1. 安装 如果使用的是eclipse可以在插件中直接安装MAT,因为我使用的是idea开发,所以选择独立安装MAT工具 1、下载地址:https://www.eclip…

使用WinDbg分析Windows dump文件方法

需要使用WinDbg工具来分析windows系统产生的dump文件,此工具属于Windows SDK的一个组件,在微软官方网站可以下载(链接)。 在安装Windows SDK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只安装WinDbg(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a…

jvm mat分析dump文件

jvm调优中,经常使用dump来分析是否存在大对象导致频繁full gc,以下为使用步骤: 一、获得服务进程 二、生成dump文件 jmap -dump:formatb,filexxx.dump pid 三、下载mat工具 地址:https://www.eclipse.org/mat/downloads.php 注意,…

jvm---6.1、dump 文件分析工具 IBM HeapAnalyzer

IBM HeapAnalyzer 工具 官网: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ommunity/groups/service/html/communityview?communityUuid4544bafe-c7a2-455f-9d43-eb866ea60091 官网翻译如下; HeapAnalyzer允许通过启发式搜索引擎查找可能的Java™堆泄漏区域…

linux dump 分析工具,使用 Crash 工具分析 Linux dump 文件

与具有众多的内存转储机制一样,Linux 下也有众多的内存转储分析工具,下面将会逐一做简单介绍。 Lcrash 是随 LKCD 一起发布的一个内内存储分析工具。随着 LKCD 开发的停止,lcrash 的开发也同时停止了。目前它的代码已经被合并进入 Crash 工具…

.NET -- 使用Dump文件分析异常

目录 1. Dump文件 2. 程序崩溃时自动生成Dump文件 2.1 注册表生成 2.2 代码生成 3. 手动生成Dump文件 3.1 任务管理器生成 3.2 VS生成 4. Dump文件调试分析 4.1 简易崩溃测试代码 4.2 VS2022调试 4.3 非本机测试 1. Dump文件 Dump文件是进程的内存镜像。可以把程序…

java heapdump 分析工具_heapdump分析工具

heapdump分析工具是一款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它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来展现相应的分析结果,在使用heapdump分析工具之前请先安装JDK1.6。 运行环境 1.运行环境要求JDK 1.6或以上 如果JDK版本过低,报错如下: Exception in thread "…

php中dump是什么文件怎么打开,Win8/Win10 dump文件怎么打开?dump文件分析工具下载及使用教程...

从Win8系统开始到Win10,蓝屏界面大变脸,不再显示详细的代码错误文件,看起来是友好多了不过对用户查找回题原因来说就麻烦不少了~好在Win8/win10 在蓝屏时会生成dump文件,我们可以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分析解读查找到问题所在。下面小编…

Dump文件分析工具 - MAT图文解析

/ 前言 / 在讲解Mat工具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几个关于Dump/文件的问题 Dump文件是什么 Dump文件是进程的内存镜像。可以把程序的执行状态通过调试器保存到dump文件中 我们拿到Dump文件有什么用的? 假如JVM因为内存溢出的原因宕机了, 而程序的日志里面并没有关于溢出所在对象的信息…

【华为云技术分享】干货分享丨jvm系列:dump文件深度分析

摘要:java内存dump是jvm运行时内存的一份快照,利用它可以分析是否存在内存浪费,可以检查内存管理是否合理,当发生OOM的时候,可以找出问题的原因。那么dump文件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呢? JVM dump java内存dump是…

Java的dump文件分析及JProfiler使用

Java的dump文件分析及JProfiler使用 1 dump文件介绍 从软件开发的角度上,dump文件就是当程序产生异常时,用来记录当时的程序状态信息(例如堆栈的状态),用于程序开发定位问题。 idea配置发生OOM的时候指定路径生成dump文件 # 指定…

获取和分析Dump的几种工具简介

最近在进一步学习support技能的时候,了解到分析Dump的重要性,经过学习,做一些笔记。 一、什么是Dump文件。 Dump文件时进程的内存镜像。可以把程序的执行状态保存到Dump文件中。Dump文件分为内核模式Dump和用户模式Dump。其中内核模式Dump是…

JVM-通过MAT工具对dump文件进行分析

文章目录 MAT工具介绍下载安装使用OverviewHistogramDominator_TreeOQLThread_OverviewLeak Suspects MAT工具介绍 MAT(Memory Analyzer Tool),一个基于Eclipse的内存分析工具,是一个快速、功能丰富的JAVA heap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