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HUD相关技术介绍2021-03-23

article/2025/8/17 22:54:29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外部传感器的加入,AR-HUD的功能与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看过电影《极品飞车》、《钢铁侠》的朋友,在享受其紧张刺激的电影情节的过程中,想必对其中展示的HUD技术也会记忆犹新。

什么是HUD

  HUD,全称Head Up Display,又可称之为“抬头数字显示仪”。它的前身是战斗机上的光学瞄准器,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瞄准器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将瞄准光圈投射在飞行员前方的玻璃上面,使得飞行员在瞄准射击的同时,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投射在玻璃上的信息不再局限于瞄准器,还融入了飞行高度、速度、方位等信息,逐渐便形成了HUD的原型。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演化出一套HUD技术的进化版,AR-HUD。

 

什么是AR-HUD

  AR,全称Augmented Reality,又称为“增强现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所见即所得”。

  AR-HUD就是利用了AR的成像技术,在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中覆盖上数字图像,使得HUD投射出来的信息与真实的驾驶环境融为一体。

 

汽车为什么要装HUD

  大家都知道,在开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时地低头查看仪表盘上的车速、油耗等信息。而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约为1-3秒。以城市道路的平均车速65公里/时来计算的话,注意力离开路面3秒钟就相当于闭着眼睛行驶了54米。而且,我们在观察远处目标与近处仪表盘的时候,会存在一个“视线对焦”的过程,频繁的视线对焦会造成视觉反应速度变慢、视觉疲劳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注意力分散、驾驶疲劳而导致到交通事故数不胜数。

  而HUD通过将驾驶信息投射到一片外置玻璃或者挡风玻璃上,使得驾驶员可以在驾驶的过程中不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盘,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注意力的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的把控。在提高驾驶便捷性的同时,也对安全性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

(由于通过外置玻璃成像的HUD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外置玻璃被挡风玻璃替代是一个大趋势,因此本文的介绍重点放在通过挡风玻璃成像的HUD上面。)和HUD相比,AR-HUD有哪些优势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介绍一下传统HUD的几个特点。

 

传统HUD的优点:

能够提供简单的车辆数据、导航、预警提示信息;

减少驾驶员低头看仪表盘的次数,缩短视觉盲区的时间;

 

传统HUD的缺陷:

显示效果受环境光影响较大,在较亮的环境光下无法看清图像;

成像距离一般在2-4米,图像与真实的路面场景脱离,在观察过程中,视觉盲区依然存在;

成像尺寸一般在4寸左右,显示的信息种类比较单一;

有些HUD需要通过外置一块玻璃来显示成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大部分将图像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的后装HUD都无法解决图像重影的问题;

了解了传统HUD的优缺点之后,那AR-HUD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AR-HUD的优点:

AR-HUD通过其特殊的光学成像原理,结合某些光源,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成像亮度,使得驾驶员在高亮的环境光下,同样能够看清图像;

AR-HUD的成像距离能够达到5-7.5米,使得虚像能够与20米以外的物体或路面实景发生叠加,形成增强现实的效果,让驾驶员可以观察现实环境的同时获取到提示信息,不再有视觉盲区的存在;

AR-HUD的成像尺寸可以达到30寸以上,显示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彩;

AR-HUD本体埋于IP面之下,成像也不需要借助外置的玻璃,通过挡风玻璃就能够形成一个虚像,因而不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成像利用的是挡风玻璃,所以可通过使用楔形玻璃来解决重影的问题;

当然,AR-HUD在具备了那么多优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

 

AR-HUD的缺陷:

  首先是成本,AR-HUD作为一种新型的HUD,其技术方案更加复杂,研发、生产成本自然也会比传统的HUD更高;

  其次是尺寸, 传统HUD的光机尺寸一般在7升左右,而AR-HUD的光机尺寸会达到11升以上;

  然后是热量,由于AR-HUD的亮度更高,随之而来的代价则是温度的升高;

  是什么给HUD带来了那么大的改变,又是什么限制了AR-HUD的发展呢?接下来,我们就从技术的角度一起来认识一下HUD与AR-HUD。

  AR-HUD的原理是什么

  AR-HUD与HUD的基本原理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了解一下。

HUD基本原理

  AR-HUD的原理简单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幻灯片投影的过程。由一个模组提供光源(可以理解为一个投影仪),光源发出图像,通过反射镜反射到投影镜上,再由投影镜反射到挡风玻璃上,从而在挡风玻璃的前方产生一个虚像,在驾驶员的位置上,人眼能够观察到这个虚像。

  这个过程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技术难点、技术突破与发明却不是通过简单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AR-HUD的技术难点有哪些:

  我们就从光源、光学效果、标定、算法等几方面来展开介绍一下AR-HUD的技术难点吧!

  【光源】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AR-HUD的一大优缺点就是亮度与温度,而光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这两方面的效果,所以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适用于HUD的几类光源。

  1、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晶体管。TFT光源是各类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的主流显示设备,也是传统HUD的主流配置。在HUD中使用的一般都是小型TFT,尺寸在1.8寸以下。TFT自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进行照明,亮度一般在8000 cd/m2以内,颜色饱和度达80%的NTSC色域,在亮度达到8000 cd/m2的情况下,其功耗超过10W。然而,TFT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的光源利用率非常低,在4%~8%之间,对反射角度和距离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在高亮的日照情况下,TFT光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图像会无法看清。

  2、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目前有两种成像方式:一种是 TI(美国德州仪器)技术,采用 mems 芯片,通过由数百万微型震镜组成的震镜阵列以不同角度开合反射成像,成本相对较低;另一种是美国公司 microvisin 激光 DLP 投影技术,通过一枚震镜高速振动打光成像,光源利用率更高,但成本昂贵。DLP的亮度能够达到15000 cd/m2,颜色饱和度达到125%的NTSC色域,而且,在亮度达到15000 cd/m2的情况下,功耗能够控制在10W以下。所以无论从亮度、色彩饱和度还是功耗来看,DLP都比TFT有着比较大的优势。

  3、激光投影技术,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旧式CRT显示类似,激光入射至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结构)上,由MEMS扫描式的激光在屏幕上的单点显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之”形线路扫描形成显示。该技术目前主要运用于室外大型投影和演出上,由于并不是全平面投影,激光投影技术具有色域广、亮度高、聚焦效果好的特点。不同于TFT与DLP,由于激光投影是数字聚焦投影,并不需要HUD配备复杂的光学系统。但激光投影的成本较高,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激光二极管对温度较为敏感,无法达到车规要求的85℃的工作要求。虽然,目前已有一些厂商研制出了一套TEC(ThermoelectricCooler,半导体致冷器)来用于激光器的控温,但其带来的体积增大、可靠性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激光投影原理

 

【光学效果】

  通常,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AR-HUD的光学效果作出评价。

 

  1、 成像距离与成像大小

  就我们的直观感受而言,成像能够覆盖的距离越远,成像尺寸越大,AR-HUD的效果就会越好。然而有得必有失,要达到那样的效果,在成像过程中使用到的“投影镜”的尺寸就会相应增大,随之而来的光机尺寸也会随之变大。而对于一款需要布置在IP面以下的前装设备而言,空间直接决定了其量产的可行性。所以,如何优化光学设计来缩小体积,就成了AR-HUD产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2、 亮度

  对一款视觉设备而言,适应不同环境光的能力是其基本要求。利用上面提到的几种光源,虽然能够获得高亮度的图像,但是在阴天、隧道、夜晚等情况下该怎么办?如果始终保持高亮度显示,不但会引起温度过高的问题,还会导致刺眼等情况的发生,从而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为此,一款合格的AR-HUD产品,结合光感实现亮度自动调节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3、 FOV

  Field of View,又名“视场角”,在光学仪器中,FOV就是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

  视场角示意图

  设想一下,一个人在屋子内透过几扇窗户观察屋外,看到屋外场景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不是因为屋外的场景变化,而是因为窗户的大小不同,导致了他看到的场景尺寸的变化。而FOV就决定了我们在观察AR-HUD图像时的“窗户”大小。传统HUD的FOV一般在5度以内,而AR-HUD对FOV的要求至少需要达到10度以上,在保证成像距离、大小的同时,要扩大FOV,这对功耗控制与光学设计带来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4、 重影

  挡风玻璃由于其本身厚度原因,相当于存在2个反射面,光线在经过它两个面的反射后会形成2个虚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重影。重影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AR-HUD的成像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消除重影呢?

 

  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楔形玻璃。普通的挡风玻璃是由两层玻璃之间夹着一层PVB膜组成的。整块PVB膜的厚度原本是一致的,而楔形玻璃就是根据挡风玻璃的弧度变化重新设计了PVB膜的厚度,使得光线在经过两个反射面的反射后能够汇聚成一条光路,这样一来重影也就消失了。

 

  5、 眼盒

  所谓“眼盒”,可以理解为一块眼睛可移动的区域,如果眼睛位于这块区域内则能够看清整个图像,反之出了这块区域,则无法看全整个图像。由此便带来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身高不同,在开车过程中头部位置也会发生变化,那如何才能够保证所有人在整个开车过程中都能够看清整个投影屏幕呢?

  这就需要AR-HUD系统有一个眼部追踪 + 图像位置实时自动调节的功能了,而这也正是AR-HUD的设计难点之一。

 

  6、 光斑

  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光线的传播是双向的,换言之HUD能够把内部光源发出的光传播出去,那外界的阳光也自然能够轻易的进入HUD内部,这么一来,一部分外部光线经过HUD内部反射器件的反射之后,就可能进入驾驶员的眼睛,从而产生所谓的“光斑”。光斑可能导致驾驶员无法看清前方的局部路况的情况,哪怕只是短时间的,也会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如何消除光斑也是AR-HUD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标定】

  说到标定,这得从两方面来解释。

  AR-HUD不同于传统HUD,它需要有增强现实的效果,需要把通过软件手段生成的图像与真实的景物叠加在一起,换言之,图像与景物之间一点点的位置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AR效果打折扣。所以,如何保证图像能够显示在正确的位置上,这就是标定的主要功能之一。

  除此之外,因为挡风玻璃并不是一块平面玻璃,而是一块曲面镜,它不同位置的曲面变形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么一来,一个正常的图像经过这块曲面玻璃的反射,最终形成的虚像也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形,我们称之为“畸变”,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哈哈镜。那如何才能把这种变形给矫正回来?手段有很多,比如通过特殊的镜片制作工艺打磨投影镜,但这种方法虽然能改善畸变的程度,但效果有限,而且对镜片的制作工艺要求很高。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挡风玻璃的畸变做标定,通过软件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式相对成本较低,对生产工艺也没有太大的要求,但对算法的要求则会比较高,算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畸变矫正的效果。

  【算法】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也提到了算法,其实在整个AR-HUD产品中,算法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算法的好坏不单单会影响到畸变矫正的程度,还直接决定了最终AR效果。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几乎所有的HUD产品都搭载了行车导航的提示功能,那AR-HUD与传统HUD的导航功能有什么区别呢?

  传统HUD一般提示的是离下一个转弯路口的距离、转弯类型、以及路名等等,对一个对路线完全不熟悉的人来说,还是很容易走错,尤其是在高架或高速上行驶的时候,一旦错过一个出口,那就可能意味着要多开几公里甚至是几个小时的冤枉路。而AR-HUD除了会提供这些信息之外,还会在驾驶员看到的路面上绘制图像,告诉驾驶员当前车辆应该行驶的路线、方向等等,当接近每一个路口时也能够明确地告诉驾驶员应该如何行驶,这一改变不单单是视觉效果上的改善,还很好的解决了前面所说的驾驶问题。

  而这个功能正是结合了导航信号、实时定位信号、实时路况信号、实时车速、方向等多方面的信息,经过一定的算法加以融合才达到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AR的显示策略、实时性、信号丢失、误差等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算法的价值就体现在对这些综合问题的解决程度上。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外部传感器的加入,AR-HUD的功能与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能看到一款真正的量产AR-HUD产品的问世,而随着整个汽车市场智能化、网联化的不断深入,这款产品会焕发出越来越璀璨的光芒。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c29v0HpB.shtml

相关文章

AR——增强现实技术

前言:在VR技术引发大众热议的当下,有一种产生已久的技术已然悄悄进入我们的生活。很多人或许听说过这个名字,也亲身体验过这项技术的神奇,却对其原理知之甚少!   下面先让我们看几组图片:     看到…

读《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的技术原理与商业应用》

前言 亚马逊的kindle会员可以免费借阅这边书,就借来草草看一下,其实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学会一些东西,而是科普科普,让自己对某方面的内容大概有一点印象,以后如果有机会或者有了更大的兴趣&#xff0c…

VRRP技术原理

目录 一、VRRP的作用 二、VRRP的工作原理 三、VRRP配置命令 总结: 一、VRRP的作用 VRRP是一种主出口网关的备份,以确保主出口网关的可用性的一种技术 上图是我画一个网络的走向路径图,比较丑,还请不要在意。是每台PC都经过一…

SLAM AR 技术与应用

SLAMAR 技术与应用 一、概述 图像处理领域涉及AR的技术可以抽象为这么一类技术: 通过图像和其他传感器信息计算摄像机的位置和图像内环境三维结构信息,并结合3D渲染提供更自然的人机交互能力。 如图1所示,位置和结构信息一般包括相机机位(…

计算机组成ar什么意思,到底什么是AR技术?

到底什么是AR技术? 时间:2020-03-14 11:04:11 人气:1043 来源: 栏目:AR沙盘定制开发 导读:AR技术综合了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 等电子技术,模拟人的视觉、昕觉和触觉等感官功能,使得用户从感…

3D/VR/AR简易技术原理介绍

3D/VR/AR简易技术原理介绍 3D模型的生成流程 1.信息的采集 物体图片的采集,同一平面上需要360度全方位角度采集 2.查找特征点 找到图片的特征点,作为物体的识别参考,如下图所示: 参考算法:SIFT 3.生成点云图 通过特征点计算相机矩阵,再衍生出360度点云图,如下图:…

初探AR技术

初探AR技术 AR概述概念定义:技术手段:参考实例: AR解决方案AR SDKARKit简介扩展 ARCore简介ARCore 的工作原理优缺点 Vuforia简介优缺点 Wikitude简介 EasyAR简介优缺点 Web AR 总结本文参考 AR概述 概念定义: 增强现实&#xff…

Web与小程序AR技术原理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数字信息与真实世界信息无缝连接,将虚拟物体带入现实中与用户进行互动。凭借其丰富真实的交互体验,AR技术成为了各大品牌的营销利器。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AR” 究竟是一项什…

AR增强现实技术解读

来源:网络 AR增强现实,是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新技术。 一般认为,AR技术的出现源于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发展,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 传统VR技术给予用户一种在虚拟世界中…

【我的渲染技术进阶之旅】【AR研究】第一集—AR的基本原理科普

AR,即增强现实技术,它的出现意味着能将计算机技术带到现实当中来,能使科技更“贴近”人们的现实世界的生活,被誉为可能是代替智能手机的,未来的下一个平台。 作为永远要离未来更近一些的设计师,当然需要了解…

AR技术简谈:相关原理,技术应用以及设备推荐,带你感受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

1.AR技术原理 AR技术是一种增强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模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进行混合叠加,从而创造出新的虚拟图像。AR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智能交互、传感等领域,例如在游戏、教育、医疗、建筑、旅游等领域中,通过AR技术可…

搭建nutz框架实现登录登出

创建web项目 把jar粘贴到lib目录下 全选build path 新建类 类名为MainModule 添加模块类自动扫描 web.xml文件 注意< display-name> 和< parm-name>标签 需要修改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xsi&q…

使用nutz框架,找不到入口函数,访问Url报404

案例 今天在跟着nutz框架教程去配置demo时&#xff0c;发现访问URL找不到入口函数&#xff0c;出现了Search mapping for path/user/count : NOT Action match 异常&#xff0c;据nutz文档介绍&#xff0c;找不到方法, 一般是At写错或者UserModule的package写错,导致映射不到或…

Nutz框架-- Cnd条件使用原生sql

案例 今天接到一个临时的业务需求&#xff0c;做一个简单的过滤作为临时业务需要使用一两天&#xff0c;于是想到在原有的Cnd条件上加上一个Not like 进行过滤&#xff0c;但是发现现有Cnd条件查询好像满足不了 解决方案 使用Nutz框架中的Static类来实现自定义sql与Cnd.and()拼…

对于nutz框架的学习入门级使用——配置

准备&#xff1a;eclipse&#xff0c;jdk8.0&#xff0c;tomcat8.5&#xff0c;nutz的jar包 第一步&#xff1a;新建一个项目 第二步&#xff1a;导入需要的包&#xff08;数据的jar包也会同时导入&#xff09; 第三步&#xff1a;新建一个Mainmodule的类&#xff0c;并写入如…

Nutz框架crud持久层操作指南

Nutz框架 nutz框架是一个轻量级的ssh框架&#xff0c;因为它有spring的职责&#xff0c;它又负责了hiberate的持久&#xff0c;以及struct的大servlet功能。以及提供了一系列轻便的工具&#xff0c;所以我们能很容易的只专注于业务&#xff0c;此篇在于介绍一下nutz框架持久层…

开源框架Nutz开发者访谈

Nutz是SSH的替代方案,它是一组轻便小型的框架的集合, 各个部分可以被独立使用。 Nutz 的目标是: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Web开发人员的生产力 “是的,提高生产力是这个框架唯一的目标。 就像 Java 设计之初,考虑最多的是程序员的易用性和运行时效率的权衡, …

Nutz框架学习(一)

dao层学习 1.创建 POJO(java bean实体类) 在 Java 项目中建立一个POJO&#xff0c;比如 com.zzh.demo.Person : package com.dodoke.bean;import java.util.Date;import org.nutz.dao.entity.annotation.*;Table("t_test") // 声明了Test对象的数据表 public …

Nutz框架的简单使用

Q&#xff1a;什么是Nutz。 A&#xff1a;类似于SSH的一个框架。官网http://www.nutzam.com/ Q&#xff1a;Nutz怎么读。 A&#xff1a;读作 “纳特Z&#xff08;Z发重音&#xff09;”。Nutz 的 Nut 是因为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是 zozoh 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 Z 是 zozoh 小…

nutz mysql 关键词_nutz框架简单入门

最近几年随着python语言的崛起&#xff0c;java在web方面被各种脚本语言诟病效率低下&#xff0c;这也是事实&#xff0c;java在运用第三方类库(框架)开发时&#xff0c;效率确实很低下。麻烦的框架整合&#xff0c;复杂的配置文件都是拦路虎&#xff0c;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n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