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四次挥手,可以变成三次挥手吗?

article/2025/9/22 23:38:26

作者:小林coding

计算机八股文网站:https://xiaolincoding.com

大家好,我是小林。

虽然我们在学习 TCP 挥手时,学到的是需要四次来完成 TCP 挥手,但是在一些情况下, TCP 四次挥手是可以变成 TCP 三次挥手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且在用 wireshark 工具抓包的时候,我们也会常看到 TCP 挥手过程是三次,而不是四次,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来回答为什么 RFC 文档里定义 TCP 挥手过程是要四次?

再来回答什么情况下,什么情况会出现三次挥手?

TCP 四次挥手

TCP 四次挥手的过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过程:

  • 客户端主动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于是就会发送 FIN 报文,这个 FIN 报文代表客户端不会再发送数据了,进入 FIN_WAIT_1 状态;
  • 服务端收到了 FIN 报文,然后马上回复一个 ACK 确认报文,此时服务端进入 CLOSE_WAIT 状态。在收到 FIN 报文的时候,TCP 协议栈会为 FIN 包插入一个文件结束符 EOF 到接收缓冲区中,服务端应用程序可以通过 read 调用来感知这个 FIN 包,这个 EOF 会被放在已排队等候的其他已接收的数据之后,所以必须要得继续 read 接收缓冲区已接收的数据;
  • 接着,当服务端在 read 数据的时候,最后自然就会读到 EOF,接着 read() 就会返回 0,这时服务端应用程序如果有数据要发送的话,就发完数据后才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如果服务端应用程序没有数据要发送的话,可以直接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这时服务端就会发一个 FIN 包,这个 FIN 报文代表服务端不会再发送数据了,之后处于 LAST_ACK 状态;
  •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的 FIN 包,并发送 ACK 确认包给服务端,此时客户端将进入 TIME_WAIT 状态;
  • 服务端收到 ACK 确认包后,就进入了最后的 CLOSE 状态;
  • 客户端经过 2MSL 时间之后,也进入 CLOSE 状态;

你可以看到,每个方向都需要一个 FIN 和一个 ACK,因此通常被称为四次挥手

为什么 TCP 挥手需要四次呢?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 FIN 报文时,内核会马上回一个 ACK 应答报文,但是服务端应用程序可能还有数据要发送,所以并不能马上发送 FIN 报文,而是将发送 FIN 报文的控制权交给服务端应用程序

  • 如果服务端应用程序有数据要发送的话,就发完数据后,才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
  • 如果服务端应用程序没有数据要发送的话,可以直接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

从上面过程可知,**是否要发送第三次挥手的控制权不在内核,而是在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的应用程序,因为应用程序可能还有数据要发送,由应用程序决定什么时候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当调用了关闭连接的函数,内核就会发送 FIN 报文了,**所以服务端的 ACK 和 FIN 一般都会分开发送。

FIN 报文一定得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才会发送吗?

不一定。

如果进程退出了,不管是不是正常退出,还是异常退出(如进程崩溃),内核都会发送 FIN 报文,与对方完成四次挥手。

粗暴关闭 vs 优雅关闭

前面介绍 TCP 四次挥手的时候,并没有详细介绍关闭连接的函数,其实关闭的连接的函数有两种函数:

  • close 函数,同时 socket 关闭发送方向和读取方向,也就是 socket 不再有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
  • shutdown 函数,可以指定 socket 只关闭发送方向而不关闭读取方向,也就是 socket 不再有发送数据的能力,但是还是具有接收数据的能力;

如果客户端是用 close 函数来关闭连接,那么在 TCP 四次挥手过程中,如果收到了服务端发送的数据,由于客户端已经不再具有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所以客户端的内核会回 RST 报文给服务端,然后内核会释放连接,这时就不会经历完成的 TCP 四次挥手,所以我们常说,调用 close 是粗暴的关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服务端收到 RST 后,内核就会释放连接,当服务端应用程序再次发起读操作或者写操作时,就能感知到连接已经被释放了:

  • 如果是读操作,则会返回 RST 的报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 如果是写操作,那么程序会产生 SIGPIPE 信号,应用层代码可以捕获并处理信号,如果不处理,则默认情况下进程会终止,异常退出。

相对的,shutdown 函数因为可以指定只关闭发送方向而不关闭读取方向,所以即使在 TCP 四次挥手过程中,如果收到了服务端发送的数据,客户端也是可以正常读取到该数据的,然后就会经历完整的 TCP 四次挥手,所以我们常说,调用 shutdown 是优雅的关闭。

优雅关闭.drawio.png

但是注意,shutdown 函数也可以指定「只关闭读取方向,而不关闭发送方向」,但是这时候内核是不会发送 FIN 报文的,因为发送 FIN 报文是意味着我方将不再发送任何数据,而 shutdown 如果指定「不关闭发送方向」,就意味着 socket 还有发送数据的能力,所以内核就不会发送 FIN。

什么情况会出现三次挥手?

当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在 TCP 挥手过程中,「没有数据要发送」并且「开启了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第二和第三次挥手就会合并传输,这样就出现了三次挥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因为 TCP 延迟确认机制是默认开启的,所以导致我们抓包时,看见三次挥手的次数比四次挥手还多。

什么是 TCP 延迟确认机制?

当发送没有携带数据的 ACK,它的网络效率也是很低的,因为它也有 40 个字节的 IP 头 和 TCP 头,但却没有携带数据报文。
为了解决 ACK 传输效率低问题,所以就衍生出了 TCP 延迟确认
TCP 延迟确认的策略:

  • 当有响应数据要发送时,ACK 会随着响应数据一起立刻发送给对方
  • 当没有响应数据要发送时,ACK 将会延迟一段时间,以等待是否有响应数据可以一起发送
  • 如果在延迟等待发送 ACK 期间,对方的第二个数据报文又到达了,这时就会立刻发送 ACK

延迟等待的时间是在 Linux 内核中定义的,如下图:

关键就需要 HZ 这个数值大小,HZ 是跟系统的时钟频率有关,每个操作系统都不一样,在我的 Linux 系统中 HZ 大小是 1000,如下图:

知道了 HZ 的大小,那么就可以算出:

  • 最大延迟确认时间是 200 ms (1000/5)
  • 最短延迟确认时间是 40 ms (1000/25)

怎么关闭 TCP 延迟确认机制?

如果要关闭 TCP 延迟确认机制,可以在 Socket 设置里启用 TCP_QUICKACK。

// 1 表示开启 TCP_QUICKACK,即关闭 TCP 延迟确认机制
int value = 1;
setsockopt(socketfd, IPPROTO_TCP, TCP_QUICKACK, (char*)& value, sizeof(int));

实验验证

实验一

接下来,来给大家做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

当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在 TCP 挥手过程中,「没有数据要发送」并且「开启了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第二和第三次挥手就会合并传输,这样就出现了三次挥手。

服务端的代码如下,做的事情很简单,就读取数据,然后当 read 返回 0 的时候,就马上调用 close 关闭连接。因为 TCP 延迟确认机制是默认开启的,所以不需要特殊设置。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netd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tcp.h>#define MAXLINE 1024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1. 创建一个监听 socketint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listenfd < 0){fprintf(stderr, "socket error : %s\n", strerror(errno));return -1;}// 2. 初始化服务器地址和端口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bzero(&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888);// 3. 绑定地址+端口if(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 0){fprintf(stderr,"bind error:%s\n", strerror(errno));return -1;}printf("begin listen....\n");// 4. 开始监听if(listen(listenfd, 128)){fprintf(stderr, "listen error:%s\n\a", strerror(errno));exit(1);}// 5. 获取已连接的socket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socklen_t client_addrlen = sizeof(client_addr);int client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client_addr, &client_addrlen);if(clientfd < 0) {fprintf(stderr, "accept error:%s\n\a", strerror(errno));exit(1);}printf("accept success\n");char message[MAXLINE] = {0};while(1) {//6. 读取客户端发送的数据int n = read(clientfd, message, MAXLINE);if(n < 0) { // 读取错误fprintf(stderr, "read error:%s\n\a", strerror(errno));break;} else if(n == 0) {  // 返回 0 ,代表读到 FIN 报文fprintf(stderr, "client closed \n");close(clientfd); // 没有数据要发送,立马关闭连接break;}message[n] = 0; printf("received %d bytes: %s\n", n, message);}close(listenfd);return 0;
}

客户端代码如下,做的事情也很简单,与服务端连接成功后,就发送数据给服务端,然后睡眠一秒后,就调用 close 关闭连接,所以客户端是主动关闭方: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netd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sys/socket.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1. 创建一个监听 socketint connect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connectfd < 0){fprintf(stderr, "socket error : %s\n", strerror(errno));return -1;}// 2. 初始化服务器地址和端口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bzero(&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888);// 3. 连接服务器if(connect(connect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0){fprintf(stderr,"connect error:%s\n", strerror(errno));return -1;}printf("connect success\n");char sendline[64] = "hello, i am xiaolin";//4. 发送数据int ret = send(connectfd, sendline, strlen(sendline), 0);if(ret != strlen(sendline)) {fprintf(stderr,"send data error:%s\n", strerror(errno));return -1;}printf("already send %d bytes\n", ret);sleep(1);//5. 关闭连接close(connectfd);return 0;
}

编译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启用服务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用 tcpdump 工具开始抓包,命令如下:

tcpdump -i lo tcp and port 8888 -s0 -w /home/tcp_close.pcap

然后启用客户端,可以看到,与服务端连接成功后,发完数据就退出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服务端的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抓包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TCP 挥手次数是 3 次。

所以,下面这个结论是没问题的。

结论:当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在 TCP 挥手过程中,「没有数据要发送」并且「开启了 TCP 延迟确认机制(默认会开启)」,那么第二和第三次挥手就会合并传输,这样就出现了三次挥手。

实验二

我们再做一次实验,来看看关闭 TCP 延迟确认机制,会出现四次挥手吗?

客户端代码保持不变,服务端代码需要增加一点东西。

在上面服务端代码中,增加了打开了 TCP_QUICKACK (快速应答)机制的代码,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好服务端代码后,就开始运行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代码,同时用 tcpdump 进行抓包。

抓包的结果如下,可以看到是四次挥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当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在 TCP 挥手过程中,「没有数据要发送」,同时「关闭了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就会是四次挥手。

设置 TCP_QUICKACK 的代码,为什么要放在 read 返回 0 之后?

我也是多次实验才发现,在 bind 之前设置 TCP_QUICKACK 是不生效的,只有在 read 返回 0 的时候,设置 TCP_QUICKACK 才会出现四次挥手。

网上查了下资料说,设置 TCP_QUICKACK 并不是永久的,所以每次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想要立刻回 ACK,那就得在每次读取数据之后,重新设置 TCP_QUICKACK。

而我这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当收到客户端的 FIN 报文(第一次挥手)后,立马回 ACK 报文。所以就在 read 返回 0 的时候,设置 TCP_QUICKACK。当然,实际应用中,没人会在这个位置设置 TCP_QUICKACK,因为操作系统都通过 TCP 延迟确认机制帮我们把四次挥手优化成了三次挥手了。

总结

当被动关闭方在 TCP 挥手过程中,如果「没有数据要发送」,同时「没有开启 TCP_QUICKACK(默认情况就是没有开启,没有开启 TCP_QUICKACK,等于就是在使用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第二和第三次挥手就会合并传输,这样就出现了三次挥手。

所以,出现三次挥手现象,是因为 TCP 延迟确认机制导致的。

完!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WwQ5PrPn.shtml

相关文章

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非常详细讲解

本篇文章转自 TCP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xff09;和四次挥手(关闭连接&#xff09;不过进行了一些编辑。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1&#xff64;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图 tcp的6种标志位的分别代表&#xff1a; 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ACK…

两张动图-彻底明白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背景描述 通过上一篇中网络模型中的IP层的介绍&#xff0c;我们知道网络层&#xff0c;可以实现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但是这并不具体&#xff0c;因为&#xff0c;真正进行通信的实体是在主机中的进程&#xff0c;是一个主机中的一个进程与另外一个主机中的一个进程在交换数据。…

htt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http htttp: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xff08;TCP连接的释放&#xff09; ht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xff08;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xff0c;HTTP&#xff09;是一个简单的请求-响应协议&#xff0c;它通常运行在TCP之上。它指定了客户端可能发送给服务器什么样的消…

HTT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目录 1. HTTP的三次握手2. HTTP的四次挥手3. HTTPS的三次握手 1. HTTP的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xff08;Three-way Handshake&#xff09;其实就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xff0c;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包。进行三次握手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确认双方的接收能力和发送能力…

我终于搞懂了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图片案例超详解)

【辰兮要努力】&#xff1a;hello你好我是辰兮&#xff0c;很高兴你能来阅读&#xff0c;昵称是希望自己能不断精进&#xff0c;向着优秀程序员前行&#xff01; 博客来源于项目以及编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xff0c;偶尔会有读书分享&#xff0c;我会陆续更新Java前端、后台、…

tcp四次挥手,为什么是四次?

上一篇博客说了三次握手为什么是是三次&#xff08;点这里&#xff09;&#xff0c;那么现在就介绍一下四次挥手。大家都知道TCP是全双工的&#xff0c;再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中的SYN和ACK一起发送&#xff0c;这里就会有疑问&#xff0c;为什么在四次挥手的时候没有将SYN和AC…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全过程,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文章目录 前言TCP协议的介绍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前言 主要介绍为什么TCP协议需要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协议的介绍 传输控制协议&#xff08;TCP&#xff0c;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xff09;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面向连接&…

TCP四次挥手

第一次挥手&#xff1a; 主动断开方&#xff08;客户端&#xff0c;服务的都可以&#xff09;向对方发送一个FIN结束请求报文&#xff0c;并设置序列号和确认号&#xff0c;随后主动断开方进入FIN_WAIT1状态&#xff0c;这表示主动断开方已经没有业务数据要发给对方了&#xff…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

文章目录 TCP 协议简述TCP包首部TCP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TCP 四次挥手关闭连接常见面试题&#xff1a; TCP 协议简述 TCP 提供面向有连接的通信传输&#xff0c;面向有连接是指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xff0c;数据传送完成后要释放连接。TCP传输的是字节流 无论哪一方…

什么是“三次挥手”和“四次握手”

文章目录 一、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二、握手为什么要三次三、挥手为什么需要三次四、挥手为什么三次不行总结 前言 首先&#xff0c;我们先说什么是”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1.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三次握手“ &#xff08;1&#xff09;.先来介绍一下里面这些看起来比较…

简述TCP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主要用到了两个标志位(ACK&FIN): ACK 示意参考:TCP三次握手FIN: 终止数据传输标志位---->当FIN为1的时候代表此数据为终止断开连接的请求 四次挥手流程: 由于TCP连接是双向传输的对等的模式即双工 wiki百科定义: 全双工&#xff08;full-duplex&#xff09;的…

简述四次挥手

什么是四次挥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断开一个TCP连接,需要客户端与服务器发送四个包来确认连接的断开 简述四次挥手的过程: 因为TCP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要单独关闭 当一方完成数据发送任务后,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一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FIN只是意味着 一方向不会再…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是tcp协议中的&#xff0c;在说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先说一下tcp协议和udp协议。 &#xff08;1&#xff09;我们常用的网络通信如浏览网页、软件聊天、看的爱奇艺上的视频都是通过tcp、udp这两种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的&#xff1b; &#xff08;2&#xff09;tcp…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

TCP三次握手 一&#xff1a;引出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发送和返回的过程当中需要创建一个叫TCP connection的东西&#xff1b;由于TCP不存在连接的概念&#xff0c;只存在请求和响应&#xff0c;请求和响应都是数据包&#xff0c;它们之间都是经过由TCP创建的一个从客户端…

TCP连接的四次挥手全过程

TCP通过四次挥手来释放连接 四次挥手的过程如下&#xff1a; 第一次挥手&#xff1a;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 FIN 数据包&#xff08;FIN 1&#xff0c;seq u&#xff09;主动断开连接&#xff0c;报文中会指定一个序列号。告诉服务器&#xff1a;我要跟你断开连接了&am…

htt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详解

1、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实质就是TCP通信的连接和断开。 三次握手&#xff1a;为了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进行跟踪与协商&#xff0c;确保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xff0c;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认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消联系&#xff0c;并建立虚连接。 四次挥…

TCP四次挥手及原因

聚散终有时&#xff0c;TCP 断开连接是通过四次挥手方式。 双方都可以主动断开连接&#xff0c;断开连接后主机中的「资源」将被释放。 上图是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 &#xff1a; 一次挥手 客户端打算关闭连接&#xff0c;此时会发送一个 TCP 首部 FIN 标志位被置为 1 的报文&…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详解

文章目录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简述三次握手的目的三次握手流程详解半连接队列和全连接队列四次挥手的目的四次挥手详解为什么客户端需要TIME_WAIT状态为什么挥手比握手多一次为什么三次挥手不行TCP报文参数释义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简述 三次握手&#xff0c;即客户端与服务端进…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为什么是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两次握手&#xff08;情况1&#xff09; 两次握手&#xff08;情况2&#xff09; OK&#xff0c;下面正经地来回答下这个问题&#xff0c;要搞清楚这个问题&#xff0c;首先得了解TCP究竟是如何保证可靠传输的。 PS&#xff1a;TCP协议中&#xff0c;主动发起请求的一…

TCP三次握手四次断开

转载地址&#xff1a;www.51niux.com IP协议是网络层的主要协议&#xff0c;为上层传输层提供无连接、无状态、不可靠的服务。优点是简单高效。无状态是指各个IP报文是独立传送的&#xff0c;不同步传输状态的信息&#xff0c;所以容易发生重复和乱序的情况。不可靠是指I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