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函数式编程详解

article/2025/11/5 21:06:19

Java从1.8以后引入了函数式编程,这是很大的一个改进。函数式编程的优点在提高编码的效率,增强代码的可读性。本文历时两个多月一点点写出来,即作为心得,亦作为交流。

1.Java函数式编程的语法:

使用Consumer作为示例,它是一个函数式接口,包含一个抽象方法accept,这个方法只有输入而无输出也就是说这个方法无返回值。 
现在我们要定义一个Consumer接口的实例化对象,传统的方式是这样定义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DK1.8版本之前的做法
        Consumer<Integer> con = new Consume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Integer t) {
                System.out.println(t);
            }
        };
        //调用方法
        con.accept(3);
    }

这里可以打印出3.

上面是JDK1.8以前的做法,在1.8以后引入函数式的编程可以这样写: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第一种写法:
        Consumer<Integer> con = (param) -> {System.out.println(param);}; 
        //第二种写法:
        Consumer<Integer> con1 = (param) -> System.out.println(param);
        //第三种写法:
        Consumer<Integer> con2 = System.out::println;
        
        con2.accept(3);
    }

上面的con、con1、con2这个Consumer对象的引用照样可以打印出3.

在上面的第二种写法是第一种写法的精简,但是只有在函数题中只有一条语句时才可以这么使用,做进一步的简化。

在上面的第三种写法是对第一、二种写法的进一步精简,由于第三种写法只是进行打印,调用了System.out中的println静态方法对输入参数直接进行打印。它表示的意思就是针对输入的参数将其调用System.out中的静态方法println进行打印。

上面已说明,函数式编程接口都只有一个抽象方法,因此在采用这种写法时,编译器会将这段函数编译后当作该抽象方法的实现。 
如果接口有多个抽象方法,编译器就不知道这段函数应该是实现哪个方法的了。 
因此,=  后面的函数体我们就可以看成是accept函数的实现。

输入:-> 前面的部分,即被()包围的部分。此处只有一个输入参数,实际上输入是可以有多个的,如两个参数时写法:(a, b);当然也可以没有输入,此时直接就可以是()。
函数体:->后面的部分,即被{}包围的部分;可以是一段代码。
输出:函数式编程可以没有返回值,也可以有返回值。如果有返回值时,需要代码段的最后一句通过return的方式返回对应的值。但是Consumer这个函数式接口不能有具体的返回值。

Java 8 中我们可以通过 `::` 关键字来访问类的构造方法,对象方法,静态方法。

好了,到这一步就可以感受到函数式编程的强大能力。 
通过最后一段代码,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函数式编程,Consumer接口直接就可以当成一个函数了,这个函数接收一个输入参数,然后针对这个输入进行处理;当然其本质上仍旧是一个对象,但我们已经省去了诸如老方式中的对象定义过程,直接使用一段代码来给函数式接口对象赋值。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函数式对象因为本质上仍旧是一个对象,因此可以做为其它方法的参数或者返回值,可以与原有的代码实现无缝集成!


2.Java函数式接口

java.util.function.Consumer;
java.util.function.Function;
java.util.function.Predicate;

2.1 Consumer是一个函数式编程接口; 顾名思义,Consumer的意思就是消费,即针对某个东西我们来使用它,因此它包含有一个有输入而无输出(无返回值)的accept接口方法; 
除accept方法,它还包含有andThen这个方法; 

JDK源码定义如下:

default Consumer<T> andThen(Consumer<? super T> aft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after);
        return (T t) -> { accept(t); after.accept(t); };

 }

andThen这个方法是作用是:指定在调用当前Consumer后是否还要调用其它的Consum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第一个Consumer
        Consumer<Integer> consumer1 = (param) -> {System.out.println(param);};
        
        //定义第二个Consumer
        Consumer<Integer> consumer2 = (param) -> {System.out.println(param * param);};
        
        //consumer1可以连续的调用自己
        //consumer1.andThen(consumer1).andThen(consumer1).accept(3);
        //打印出 3 3 3
        
        //consumer1可以调用自己后调用consumer2
        consumer1.andThen(consumer1).andThen(consumer2).accept(3);
        //打印出3 3 9
    }

注意:当一个Consumer接口调用另外一个Consumer对象时两个Counsumer对象的泛型必须一致。

2.2  Function也是一个函数式编程接口;它代表的含义是“函数”,它是个接受一个参数并生成结果的函数,而函数经常是有输入输出的,因此它含有一个apply方法,包含一个输入与一个输出; 
除apply方法外,它还有compose与andThen及indentity三个方法,其使用见下述示例;

apply的用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nction<Integer, Integer> fun = res -> res + 1;
        Integer  i = fun.apply(2);
        System.out.println(i);
}

上面打印出2。

Function编程接口有两个泛型Function<T, R> T表示:函数的输入类型,R表示:函数的输出类型。

compose的用法:

JDK源码定义:

default <V> Function<V, R> compose(Function<? super V, ? extends T> before) {
        Objects.requireNonNull(before);
        return (V v) -> apply(before.apply(v));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nction<Integer, Integer> fun = res -> res + 1;
        Function<Integer, Integer> fun1 = res -> res * 10;
        Integer i = (Integer) fun.compose(fun1).apply(2);
        System.out.println(i);
}

上面打印出21;

上面表示了fun2接收到2以后先计算,然后将fun2计算的结果再交给fun再计算。

andThen方法的用法:

JDK源码定义:

default <V> Function<T, V> andThen(Function<? super R, ? extends V> aft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after);
        return (T t) -> after.apply(apply(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nction<Integer, Integer> fun = res -> res + 1;
        Function<Integer, Integer> fun1 = res -> res * 10;
        Integer i = (Integer) fun.andThen(fun1).apply(3);
        System.out.println(i);
 }

上面打印出40

上面表示了fun先计算得到4,然后将计算结果4再给fun1计算得到40;

indentity方法的用法:

JDK源码定义:

static <T> Function<T, T> identity() {
        return t -> 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unction.identity().apply("总分"));

 }

上面打印出“总分“;就是说传入什么参数输出什么参数。

2.3 Predicate为函数式接口,predicate的中文意思是“断定”,即判断的意思,判断某个东西是否满足某种条件; 因此它包含test方法,根据输入值来做逻辑判断,其结果为True或者False。 

test方法的用法:

JDK源码定义: boolean test(T 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edicate<String> pre = res -> res.equals("1234");
        boolean rest = pre.test("1234");
        System.out.println(rest);
 }

上面打印出true。

and方法的用法:

JDK源码定义:

default Predicate<T> and(Predicate<? super T> oth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other);
        return (t) -> test(t) && other.test(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edicate<String> pre = res -> res.equals("1234");
        Predicate<String> pre1 = res -> res.equals("1234");
        Predicate<String> pre3 = res -> res.equals("1234");
        boolean rest = pre.and(pre1).test("1234");
        boolean rest1 = pre.and(pre1).test("12341");
        System.out.println(rest);
        System.out.println(rest1); 

}
上面先打印出true,后打印出false

根据源码,"1234"先和pre比较,如果为true,再和pre1比较。不为true直接返回false,不再和pre1比较。当“1234”和pre比较后为true,再和pre1比较结果为true,所以最终返回true。

negate()的用法:

JDK源码定义:

default Predicate<T> negate() {
        return (t) -> !test(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edicate<String> pre = res -> res.equals("1234");
        boolean rest = pre.negate().test("1234");
        System.out.println(rest);
}

上面打印出false,上面的意思是如果比较的结果是true,那么返回false,如果为false,就返回true。

or的方法的用法:

JDK源码定义:

default Predicate<T> or(Predicate<? super T> oth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other);
        return (t) -> test(t) || other.test(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edicate<String> pre = res -> res.equals("1234");
        Predicate<String> pre1 = res -> res.equals("12341");
        boolean rest = pre.or(pre1).test("12341");
        System.out.println(rest);
 }

上面打印出true;

or方法的意思是:只要一个为true就返回true。

isEqual方法用法:

JDK源码定义:

static <T> Predicate<T> isEqual(Object targetRef) {
        return (null == targetRef)
                ? Objects::isNull
                : object -> targetRef.equals(obj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Predicate.isEqual("12345").test("12345"));

}

上面打印出true;isEqual里的参数是要比较的目标对象。

3.函数式编程接口的使用

通过Stream以及Optional两个类,可以进一步利用函数式接口来简化代码。

3.1 Stream

Stream可以对多个元素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也可以支持对某些操作进行并发处理。

3.1.1 Stream对象的创建

Stream对象的创建途径有以下几种:

a. 创建空的Stream对象

Stream str = Stream.empty();

b. 通过集合类中的stream或者parallelStream方法创建;

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a", "b", "c", "d");
Stream listStream = list.stream(); //获取串行的Stream对象
Stream parallelListStream = list.parallelStream(); //获取并行的Stream对象  

c. 通过Stream中的of方法创建:

Stream s = Stream.of("test");

Stream s1 = Stream.of("a", "b", "c", "d");

d. 通过Stream中的iterate方法创建: 
    iterate方法有两个不同参数的方法:

public static<T> Stream<T> iterate(final T seed, final UnaryOperator<T> f);  
public static<T> Stream<T> iterate(T seed, Predicate<? super T> hasNext, UnaryOperator<T> next)
其中第一个方法将会返回一个无限有序值的Stream对象:它的第一个元素是seed,第二个元素是f.apply(seed); 第N个元素是f.apply(n-1个元素的值);生成无限值的方法实际上与Stream的中间方法类似,在遇到中止方法前一般是不真正的执行的。因此无限值的这个方法一般与limit等方法一起使用,来获取前多少个元素。 
当然获取前多少个元素也可以使用第二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与第一个方法生成元素的方式类似,不同的是它返回的是一个有限值的Stream;中止条件是由hasNext来断定的。
第二种方法的使用示例如下:

/**
 * 本示例表示从1开始组装一个序列,第一个是1,第二个是1+1即2,第三个是2+1即3..,直接10时中止;
 * 也可简化成以下形式:
 *        Stream.iterate(1,
 *        n -> n <= 10,
 *        n -> n+1).forEach(System.out::println);
 * 写成以下方式是为简化理解
 */
Stream.iterate(1,
        new Predicat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test(Integer integer) {
                return integer <= 10;
            }
        },
    new UnaryOperato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apply(Integer integer) {
            return integer+1;
        }
}).forEach(System.out::println);

e. 通过Stream中的generate方法创建 
与iterate中创建无限元素的Stream类似,不过它的每个元素与前一元素无关,且生成的是一个无序的队列。也就是说每一个元素都可以随机生成。因此一般用来创建常量的Stream以及随机的Stream等。 
示例如下:

/**
 * 随机生成10个Double元素的Stream并将其打印
 */
Stream.generate(new Supplier<Double>()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 {
        return Math.random();
    }
}).limit(10).forEach(System.out::println);

//上述写法可以简化成以下写法:
Stream.generate(() -> Math.random()).limit(10).forEach(System.out::println);


f. 通过Stream中的concat方法连接两个Stream对象生成新的Stream对象 
这个比较好理解不再赘述。

3.1.2 Stream对象的使用
Stream对象提供多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分成两类: 
中间操作:将原始的Stream转换成另外一个Stream;如filter返回的是过滤后的Stream。 
终端操作:产生的是一个结果或者其它的复合操作;如count或者forEach操作。

其清单如下所示,方法的具体说明及使用示例见后文。 
所有中间操作:

所有的终端操作:

下面就几个比较常用的方法举例说明其用法:

3.1.2.1 filter
用于对Stream中的元素进行过滤,返回一个过滤后的Stream 
其方法定义如下:

Stream<T> filter(Predicate<? super T> predicate);

使用示例:

Stream<String> s = Stream.of("test", "t1", "t2", "teeeee", "aaaa");
//查找所有包含t的元素并进行打印
s.filter(n -> n.contains("t")).forEach(System.out::println);

3.1.2.2 map
元素一对一转换。 
它接收一个Funcation参数,用其对Stream中的所有元素进行处理,返回的Stream对象中的元素为Function对原元素处理后的结果 
其方法定义如下:

<R> Stream<R> map(Function<? super T, ? extends R> mapper);

示例,假设我们要将一个String类型的Stream对象中的每个元素添加相同的后缀.txt,如a变成a.txt,其写法如下:

Stream<String> s = Stream.of("test", "t1", "t2", "teeeee", "aaaa");
s.map(n -> n.concat(".txt")).forEach(System.out::println);

3.1.2.3 flatMap
元素一对多转换:对原Stream中的所有元素使用传入的Function进行处理,每个元素经过处理后生成一个多个元素的Stream对象,然后将返回的所有Stream对象中的所有元素组合成一个统一的Stream并返回; 
方法定义如下:

<R> Stream<R> flatMap(Function<? super T, ? extends Stream<? extends R>> mapper);

示例,假设要对一个String类型的Stream进行处理,将每一个元素的拆分成单个字母,并打印:

Stream<String> s = Stream.of("test", "t1", "t2", "teeeee", "aaaa");
s.flatMap(n -> Stream.of(n.split(""))).forEach(System.out::println);

3.1.2.4 takeWhile
方法定义如下:

default Stream<T> takeWhile(Predicate<? super T> predicate)

如果Stream是有序的(Ordered),那么返回最长命中序列(符合传入的Predicate的最长命中序列)组成的Stream;如果是无序的,那么返回的是所有符合传入的Predicate的元素序列组成的Stream。 
与Filter有点类似,不同的地方就在当Stream是有序时,返回的只是最长命中序列。 
如以下示例,通过takeWhile查找”test”, “t1”, “t2”, “teeeee”, “aaaa”, “taaa”这几个元素中包含t的最长命中序列:

Stream<String> s = Stream.of("test", "t1", "t2", "teeeee", "aaaa", "taaa");
//以下结果将打印: "test", "t1", "t2", "teeeee",最后的那个taaa不会进行打印 
s.takeWhile(n -> n.contains("t")).forEach(System.out::println);

3.1.2.5 dropWhile
与takeWhile相反,如果是有序的,返回除最长命中序列外的所有元素组成的Stream;如果是无序的,返回所有未命中的元素组成的Stream;其定义如下:

default Stream<T> dropWhile(Predicate<? super T> predicate)

如以下示例,通过dropWhile删除”test”, “t1”, “t2”, “teeeee”, “aaaa”, “taaa”这几个元素中包含t的最长命中序列:

Stream<String> s = Stream.of("test", "t1", "t2", "teeeee", "aaaa", "taaa");
//以下结果将打印:"aaaa", "taaa"  
s.dropWhile(n -> n.contains("t")).forEach(System.out::println);

3.1.2.6 reduce与collect
关于reduce与collect由于功能较为复杂,在后续将进行单独分析与学习,此处暂不涉及。

3.2 Optional用于简化Java中对空值的判断处理,以防止出现各种空指针异常。 
Optional实际上是对一个变量进行封装,它包含有一个属性value,实际上就是这个变量的值。

3.2.1 Optional对象创建
它的构造函数都是private类型的,因此要初始化一个Optional的对象无法通过其构造函数进行创建。它提供了一系列的静态方法用于构建Optional对象:

3.2.1.1 empty
用于创建一个空的Optional对象;其value属性为Null。 
如:

Optional o = Optional.empty();

3.2.1.2 of
根据传入的值构建一个Optional对象; 
传入的值必须是非空值,否则如果传入的值为空值,则会抛出空指针异常。 
使用:

o = Optional.of("test"); 
1
3.2.1.3 ofNullable
根据传入值构建一个Optional对象 
传入的值可以是空值,如果传入的值是空值,则与empty返回的结果是一样的。

3.2.2 方法
Optional包含以下方法:

3.2.3 使用场景
常用的使用场景如下:

3.2.3.1 判断结果不为空后使用
如某个函数可能会返回空值,以往的做法:

String s = test();
if (null != s) {
    System.out.println(s);
}

现在的写法就可以是:

Optional<String> s = Optional.ofNullable(test());
s.ifPresent(System.out::println);

乍一看代码复杂度上差不多甚至是略有提升;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使用某一个函数返回值时,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去分析这个函数是否会返回空值;如果没有进行分析或者分析的结果出现偏差,导致函数会抛出空值而没有做检测,那么就会相应的抛出空指针异常! 
而有了Optional后,在我们不确定时就可以不用去做这个检测了,所有的检测Optional对象都帮忙我们完成,我们要做的就是按上述方式去处理。

3.2.3.2 变量为空时提供默认值
如要判断某个变量为空时使用提供的值,然后再针对这个变量做某种运算; 
以往做法:

if (null == s) {
    s = "test";
}
System.out.println(s);

现在的做法:

Optional<String> o = Optional.ofNullable(s);
System.out.println(o.orElse("test"));

3.2.3.3 变量为空时抛出异常,否则使用
以往写法:

if (null == s) {
    throw new Exception("test");
}
System.out.println(s);


现在写法:

Optional<String> o = Optional.ofNullable(s);
System.out.println(o.orElseThrow(()->new Exception("test")));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U9fhhi5I.shtml

相关文章

Java 函数式编程 详细介绍

在兼顾面向对象特性的基础上&#xff0c;Java语言通过Lambda表达式与方法引用等&#xff0c;为开发者打开了函数式编程的大门。 下面我们做一个初探。 Lambda的延迟执行 有些场景的代码执行后&#xff0c;结果不一定会被使用&#xff0c;从而造成性能浪费。而Lambda表达式是延…

Java基础函数式编程

本篇博文目录: 前言1.什么是函数式接口2.函数式编程(1) 使用Lambda表达式(2) Lambda表达式的进一步简化(3) Java内置函数式接口 3.方法引用(1) 方法引用的简单使用(2) 方法引用的分类 4.Stream API(1) 什么是Stream(2) 流式操作的执行流程(3) Stream的创建(4) Stream中间操作(5…

Java8新特性【函数式编程API、新时间日期处理API、Optional容器类】总结

文章目录 1、Lambda表达式1.1什么是Lambda表达式1.2从匿名类到 Lambda 的转换1.3Lambda表达式语法 2、函数式接口2.1什么是函数式接口2.2自定义函数式接口2.3内置核心函数式接口2.4接口中常用的默认方法 3、方法引用与构造器引用3.1 推荐用法3.2 基本格式3.3 语法详解(了解)3.3…

一文带你入门 Java 函数式编程

Java 在最开始是不支持函数式编程的&#xff0c;想来也好理解&#xff0c;因为在 Java 中类 Class 才是第一等公民&#xff0c;这就导致在 Java 中实现编程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儿&#xff0c;不过虽然难&#xff0c;但是结果我们也已经知道了&#xff0c;在 Java 8 这个大版本里…

Oracle数据库 存储过程入门

oracle存储过程:简单入门 一、定义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xff0c;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点击查看优缺点。二、存储过程简单入门 ***第一个存储过程&#xff1a;打印hello word, my name is stored procedure内容***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m…

数据库储存过程超简单实例

网上看了半天都没找到一个完整储存过程从创建到调用的实例,于是自己写了一个简单的实例. 数据库创建存储过程,定义个函数 格式如下,开头DELIMITER //和结尾/DELIMITER 和BEGIN 和 END 是固定格式 定了一个叫test2()的方法(在mapper.xml中会指定这个函数名),in表示入参,varc…

DM8达梦数据库存储过程函数使用

DM8数据库的过程函数的编写主要分为4个部分&#xff1a;过程头部分&#xff0c;声明定义部分&#xff0c;执行部分和异常处理部分。在编写方面&#xff0c;过程和函数的主要区别还是函数可以返回一个值&#xff0c;但是过程没有。下面就从这4个部分来分别介绍过程的编写和一些常…

数据库:存储过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目的 掌握存储过程的编写与调用 要求 掌握存储过程的编写&#xff1b;掌握存储过程的调用 二、实验条件 安装有SQL Server2014数据库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使用事务、锁和游标&#xff1b;编写和使用存储过程&#xff1b;使用触发器 四、实验结果…

达梦数据库存储过程注意事项

引言&#xff1a;达梦数据库是一款国产数据库&#xff0c;在语法使用和函数方面和MySQL&#xff0c;Oracle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一 些细微的区别。 1、先看一下达梦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模板&#xff1a;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getName() AS OR IS DECLARE ... BEGI…

MySQL数据库-存储过程详解

存储过程简单来说&#xff0c;就是为以后的使用而保存的一条或多条MySQL语句的集合。可将其视为批件&#xff0c;虽然它们的作用不仅限于批处理。在我看来&#xff0c; 存储过程就是有业务逻辑和流程的集合&#xff0c; 可以在存储过程中创建表&#xff0c;更新数据&#xff0c…

EXTJS5 入门指南

EXTJS5带领EXTJS步入了新的时代&#xff0c;Ext JS 5已经不再支持IE6、IE7和其他旧版本的浏览器了&#xff0c;这样可以显著减少跨整个框架的逻辑和样式设置。再加上额外的优化&#xff0c;Ext JS 5已经为企业级的Web应用程序迈出了惊人的一步。 EXTJS5不在和EXTJS4一样&#x…

ExtJS-入门(转载自http://www.blogjava.net/puras/archive)

2010 - 01 - 13 缩略显示 ExtJS-入门&#xff08;转载自http://www.blogjava.net/puras/archive&#xff09; 文章分类:Web前端 在ExtJS里最常用的,应该就是Ext.onReady这个方法了, 而且它也可能是你学习ExtJS所接触的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在当前的DOM加载完毕后自动调用,保证…

Ext JS 6学习文档–第1章–ExtJS入门指南

Ext JS 入门指南 前言 本来我是打算自己写一个系列的 ExtJS 6 学习笔记的&#xff0c;因为 ExtJS 6 目前的中文学习资料还很少。google 搜索资料时找到了一本国外牛人写的关于 ExtJS 6 的电子书 [Ext JS 6 By Example]。这份资料在 PACKT 上卖 35.99 刀的&#xff0c;当然了万…

Extjs——初步学习

最近在系统学习Extjs框架&#xff0c;从刚一开始接触Extjs到现在发现对Extjs越来越喜欢了。刚开始只是想在页面上实现一个展示大量图片的功能&#xff0c;就像在线订餐系统展示菜单的效果那样&#xff0c;每幅图片上都有一些必要的信息、动作、链接等。效果如下图&#xff1a; …

Extjs基础(一)

1.1基础学习 说明&#xff1a; 本示例的所有代码均在extjs6.2版本上测试通过,学习内容来源于官方文档和自己的一些见解。 1.1.1window组件 简单的一个window面板&#xff1a; title: 窗口标题,height: 220, //可以使用百分比width: 220, html: 内容部分,resizable: true, //…

ExtJS基础入门

公司需要用ExtJS搭建系统框架&#xff0c;然后&#xff0c;这个很老了&#xff0c;没有用过 。 开始进行时候一脸懵逼&#xff0c;因为搜索了相关的知识&#xff0c;面临如下问题&#xff1a; 1.版本太多&#xff0c;从一到六&#xff0c;不知从何入手 2.提供的教程和视频都…

extjs初学者教程

layout 1.面板 (1)类结构 Ext.Base Ext.AbstractComponent Ext.Component Ext.container.AbstractContainer Ext.container.Container Ext.panel.AbstractPanel …

ext.js入门

序言&#xff1a;extjs 是一种OOP语言&#xff0c;可以按照学习Java 的过程来进行学习&#xff0c;可以类比 Java中的图像界面JWT来进行学习。 工具 这些是sencha提供的用于Ext JS应用程序开发的工具&#xff0c;主要用于生产级别。Sencha Cmd Sencha CMD是一个提供Ext JS代码…

EXTJS入门教程及其框架搭建

EXTJS是一个兼容AJAX的前台WEB UI的框架&#xff0c;在普通的HTML文件的 BODY 元素中无须写任何HTML代码&#xff0c;就能产生相应的表格等元素。 原创不易&#xff0c;转载请注明出处&#xff1a;EXTJS入门教程及其框架搭建 代码下载地址:http://www.zuidaima.com/share/17244…

EXTJS详细教程

布局和容器 普通布局 Ext.create(Ext.panel.Panel, {renderTo: Ext.getBody(),width: 400,height: 300,title: Container Panel,items: [{xtype: panel,title: Child Panel 1,height: 100,width: 75%}, {xtype: panel,title: Child Panel 2,height: 100,width: 75%}] });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