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文档汇总

article/2025/10/7 19:02:27

1.编写目的:

现阶段大学生对于课外的书籍阅读越来越看重,有更多的意愿去了解本专业之外的内容以及拓展本专业外的技能。建立一个图书管理借阅数据库方便大家的学习。

2.数据库命名规则:

利用“_”作为连接符,将名词连接在一起,形成准确且唯一的命名名称。

3.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

主要涉及到图书管理,读者(用户)管理,借阅信息的管理三大功能的数据管理。从管理的角度可将图书分为三类: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读者数据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包括:添加新进图书、删除旧图书、修改图书信息。系统用户管理包括:修改用户信息、办理新用户、注销用户。

读者数据管理主要包括:读者借阅信息的管理,借阅图书以及归还图书。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室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以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以及系统状态的查询和维护等。

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的借阅信息。

4.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1数据库需求分析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以后具体设计打下基础。在仔细分析、调查有关图书馆管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得到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针对一般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通过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的分析,设计如下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①读者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读者类别、单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注册日期、备注等。②读者类别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等。③图书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图书编号、图书名称、ISBN、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图书类别、索引号、定价、页数、内容简介等。④图书类别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类别编号、类别名称等。⑤借阅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读者编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状态、操作号等。⑥预约图书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预约编号、预约日期、图书编号、读者编号等。⑦用户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类别、密码、权限等。⑧用户类别,包括的数据项有用户类别编号、类别名称等。

4.2系统功能分析:

4.2.1登录功能

4.2.1.1登录界面——与用户实现交互的界面

4.2.1.2能够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匹配——跟数据库中信息比对正确后,才可进入操作界面,否则停留在登录界面

4.2.1.3能够重复登录——可以反复登录

4.2.2图书借阅功能

4.2.2.1预约图书

4.2.2.2借阅图书

4.2.2.3归还图书

4.2.2.4图书借阅

4.2.2.5图书信息查找——通过作者,书名,或者出版社进行精确的查找或者进行书库的所有书籍查询。

4.2.3读者管理功能

4.2.3.1读者注册功能:将读者信息录入数据库

4.2.3.2读者注销功能:将读者信息从数据库中删除

4.2.3.3读者权限管理:将读者分为“违约用户”和“普通用户”;“违约用户”可以借阅图书三天。普通用户可以借阅书籍7天

4.2.3.4系统帮助:帮助图书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合理精确便捷地使用系统。

4.2.3.5读者信息查询——查询读者的借阅编号、借书记录、借书状态、违约记录等。

4.2.4图书管理功能

4.2.4.1图书录入——将图书信息录入到数据库当中

4.2.4.2图书删除——将废弃的或者损坏的书籍信息从数据库中删除

4.2.4.3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在数据库中查询图书借阅情况

4.2.4.4图书预约信息查询——在数据库中查询图书预约情况

4.2.4.5图书归还信息查询——在数据库中查询图书归还情况

4.2.5注册功能

4.2.5.1读者注册——注册读者身份,拥有借书的权力

4.2.5.2管理员注册——注册管理员身份,拥有管理数据库的权限

4.2.6维护功能

4.2.6.1日后维护

4.2.6.2日常更新

4.2.6.3版本升级

5.系统设计

5.1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思想及原则

5.1.1利用软件开发现有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到达充分利用现在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5.1.2系统应该符合软件工程开发的理论,开发方法等开发依据。

5.1.3系统应满足图书管理工作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准确等要求。

5.1.4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5.1.5系统采用原型,实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以及系统的测试与维护。

5.1.6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应适合校园的发展。

5.2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而成,主要使用visual studio 2021软件并结合c#语言来进行界面设计。形成使用者可以操控的交互界面。只需要在交互界面上利用按键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达到查询、借阅、预约、归还等操作。

采用三层架构:

底层:数据库以及代码等

数据流层:数据库等数据的输入输出等

交互层:通过设计的UI界面,用户可以进行查询借阅等操作

5.3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包含五个模块分别是:系统登录、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信息管理、图书检索。

5.3.1系统登录模块:一般用户和管理员都必须登录才能进入系统,用户登录时在后台判断用户的权限类型,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普通用户可以对书籍进行浏览及个人借阅信息的查询,管理员可以对多种信息进行操作。

5.3.2图书管理模块:管理员通过验证界面进入系统后,进入到图书管理模块,可以对图书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图书信息、查询、查看等一系列的操作。

5.3.3读者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在此模块中创建新的管理用户,并且可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读者可以在注册界面上进行用户注册,并在登录后拥有查询书籍信息,查询个人信息,借阅,归还等功能的权限。

5.3.4借阅信息管理模块:这是图书管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读者进入该模块中可以为自己办理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的功能,并且能够实现还书的操作方便读者借阅操作。

5.3.5图书检索模块:普通用户通过验证界面进入系统后,能够按照书名,作者等多种条件对图书进行查询操作,确保查询到的都是最新的信息。并且可以查询目前该图书的状态,比如借阅状态,预约状态,可借状态。

5.4各模块功能概述:

5.4.1系统登录模块:读者或者管理员在界面进行账户密码的输入,后对输入的账户和密码跟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若对比成功后,跳转到该用户的界面上。

 

 

5.4.1.1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正确进行登录操作。

5.4.1.2进行用户注册,将用户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5.4.1.3用户信息比对,根据密码和账户进行唯一确定

5.4.2图书管理模块: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对图书进行修改、录入、删除,查询等操作

5.4.2.1进行图书信息的检索。

5.4.2.2图书各种信息的查询。

5.4.2.3将图书录入数据库中。

5.4.2.4将图书从数据库中删除。

5.4.2.5将图书信息进行更新。

 

 

5.4.3读者管理模块:进行读者的注册,将信息录入数据库中、对读者的信息进行查看、管理员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5.4.3.1读者注册,将读者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5.4.3.2管理员可以对普通读者和违约读者进行信息修改。

5.4.3.3读者删除,将长期不用的僵尸用户清理,产生新的内存空间。

5.4.3.4读者可以从界面中进行读者本身信息的查询,管理员可以通过界面对读者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

5.4.4借阅信息管理模块:读者和管理员可以通过界面进行图书检索、图书借阅,图书归还以及对操作和记录的查询。

5.4.4.1可以进行图书检索功能并查询图书目前的状态。

5.4.4.2可以进行图书借阅,并将借阅信息录入到数据库当中。

5.4.4.3进行图书借阅信息的查询。

5.4.4.4图书借阅归还操作。

5.4.4.5图书预约功能

 

5.4.5图书检索模块:根据图书的信息如名称、作者、出版社等进行图书的查询,将数据库中的信息调出并显示在交互界面上。

5.4.5.1对图书信息进行检索。

5.4.5.2读者可以对图书进行查找。

5.4.5.3从数据库中检索并显示书籍的各种信息。

 

5.5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得到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后,就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根据数据库需求分析规划出的实体集有读者信息实体集、读者类别信息实体集、图书信息实体集、图书类别信息实体集、借阅信息实体集、预约图书信息实体集、用户信息实体集、用户类别实体集。各个实体集具体的E-R 图描述如下。

读者信息实体集E-R图如图10.2所示。

读者类别信息实体集E-R 图如图10.3所示。

 

 

图书信息实体集 E-R 图如图 10.4 所示。

图书类别信息实体集E-R图如图10.5所示。

 

 

借阅信息实体集 E-R 图如图10.6所示。

预约图书信息实体集E-R图如图10.7所示。

 

用户信息实体集 E-R 图如图 10.8 所示。

用户类别实体集 E-R 图如图 10.9 所示。

 

实体集之间相互关系的E-R图如图10.10 所示。

5.6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具体机器上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上面的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的结果如下:读者信息表(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读者类别,单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注册日期,备注)。读者类别信息表(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

 

图书信息表(图书编号,图书名称,ISBN,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图书类别,索引号,定价,页数,内容简介)。

图书类别信息表(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借阅信息表(读者编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状态,操作号)。

预约图书信息表(预约编号,预约日期,图书编号,读者编号)。

用户信息表(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类别,密码,权限)。

用户类别表(用户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6.数据库物理结构

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各个表结构的设计结果见表10.1~表10.8,每个表格表示数据库中的一个表。

 

 

 

以上各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6.1 函数设计

6.1.1 日期型转换为字符串格式

use D_Book_Management

go

create function F_dateformat(@indate date)

returns char(10)

as

begin

  declare @str char(10)

  select @str=convert(char(10),@indate,120)

  return @str

  end

6.1.2 判断图书是否超期

use D_Book_Management

go

create function F_book_extended(@today date)

returns int

as

begin

  declare @i int

  declare @str char(4)

  select @i=sign(datediff(day,归还日期,@today))

       from T_borrow

       if @i<0

          select @str='正常'

       else

          select @str='超期'

       return @i

end

6.2 触发器设计

6.2.1 读者状态的转换

use D_Book_Management

go

create trigger TR_borrow

on T_borrow for insert

as

begin

    declare @归还日期 date

       declare @today date

       declare @状态   int

       declare @i int

       begin tran

       begin

         select @归还日期 = 归还日期,@状态 = 状态 from inserted

         set @today=dbo.F_dateformat(getdate())

         set @i = dbo.F_book_extended(@today)

         if @i<0

             set @状态=0

      else

             set @状态=1

    end

commit

if(@@error<>0)

 rollback

end

  1. 界面设计:

7.1登录界面

 

若是新用户,请注册后重新登陆。

7.2注册界面:

 

注册界面默认注册普通用户,管理员注册需要管理员界面进行操作。

7.3图书管理界面

 

图书查找按钮,若不输入额外信息,默认查找全部图书,其余查找,可根据所输入信息进行精确查找。其中图书类别实现下拉框查找。图书入库和图书更新按钮将分别跳转入库界面和跟新界面。

7.4图书信息更新界面:

 

  图书更新界面通过输入图书编号,实现对作者等其他信息的更新或者该图书的出库操作。在实现更新或者删除界面时,DataGirlView将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

7.5系统帮助界面:

 

系统帮助界面可帮助用户更快的使用本系统。

7.7账户注销界面:

 

账户注销界面,将注销本账户以及该账户注册的所有读者身份。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RUPrRxZC.shtml

相关文章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第一章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给出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针对高校学生群体数量较大&#xff0c;为方便高校学生信息管理&#xff0c;我们设计了一个较为高效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编写该文档目的&#xff1a;便于用户&#xff0c;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理解和交流&am…

[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太网的帧格式详解

目录 一、前言 二、以太网的帧格式 Preamble&#xff08;前导码&#xff09;&#xff1a; SFD&#xff08;帧开始定界符&#xff09;&#xff1a; Destination Address&#xff0c;Source Address&#xff1a; Type/Len&#xff08;类型/长度&#xff09;&#xff1a; Da…

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讯 程序,如何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描述 本文是关于计算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实验的应用。主要包括实验原理阐述、硬件电路图、源程序等 目录&#xff1a; 1、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应用 2、PC控制单片机IO口输出 3、单片机控制实训指导及综合应用实例 4、单片机给计算机发送数据&#xff1a; &#xff3b;实验任务&#x…

853-两台计算机之间是如何通信的?

1. 五层协议参考模型 所谓通信协议就是通信双方都必须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如果没有网络通信协议&#xff0c;计算机的数据将无法发送到网络上&#xff0c;更无法到达对方计算机&#xff0c;即使能够到达&#xff0c;对方也未必能读懂。有了通信协议&#xff0c;网络通信才能够发…

设备VMnet0 上的网桥当前未运行。此虚拟机无法与主机或网格中的其他计算机通信

关闭虚拟机后&#xff08;下面要恢复默认设置前需要关机&#xff09;&#xff0c;打开 编辑菜单》虚拟网络编辑器 打开后恢复默认设置或修改VMnet0为“自动桥接”&#xff0c;直到与步骤2结果一样&#xff0c;点确定关闭设置窗口。 开机前先“虚拟机设置》网格适配器》设置状态…

网络工程属于计算机还是通信,通信工程属于计算机大类吗 哪个大类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属于计算机(大类)类。通信工程不算是计算机的相关专业&#xff0c;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xff0c;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xff0c;电子信息类子专业&#xff0c;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通信工程相近专…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分析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效果

摘要&#xff1a;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xff0c;在很多领域中都可以实现该技术的合理利用。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xff0c;并且结合实际情况&#xff0c;提出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xff0c;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2018计算机通信网络,2018年1-12月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共计16656个...

中国报告网提示&#xff1a;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电子设备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未来商机预测》 &nb 2018年1-12月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共计16656个&#xff0c;累计同比增长5.69%&#xff1b;其中&#xff0c;1-12月我国计算机、通…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xff08;了解&#xff09; 1.1.1 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xff1a;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xff08;1&#xff09;时间&#xff1a;20世纪50年代。 &#xff08;2&#xff09;特点&#xff1a;1. 数据通信技…

【计算机网络】网络通信基础

文章目录 网络通信基础网络通信基本概念信息的传递过程数据通信网络基本概念网络设备交换机&#xff08;Switch&#xff09;路由器&#xff08;Router&#xff09;防火墙&#xff08;Firewall&#xff09;无线设备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网络拓扑 网络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 计…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论文,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发展

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数据通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发展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 要: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未…

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络的区别,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原标题&#xff1a;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xff1f; 1、用途不同 计算机网络在网络操作系统&#xff0c;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xff0c;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计算机通信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一)

一、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 1.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发展 四个阶段&#xff1a; 其中第二阶段产生了分组交换网&#xff0c;分组交换网是以网络为中心&#xff0c;主机都处在网络的外围。 第三阶段形成了基于TCP/IP的因特网。TCP&#xff08;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概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概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信息化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信需求随着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不断扩增,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计算机网络通信新技术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通信方面也随着其需…

pta 计算机通信(并查集)

有n台计算机&#xff0c;编号为1到n。设定如果计算机a和计算机b可以通信&#xff0c;则计算机b和计算机a亦可以通信&#xff1b;如果计算机a和计算机b可以相互通信&#xff0c;计算机b和计算机c可以相互通信&#xff0c;则计算机a和计算机c亦可以相互通信。现给定某些计算机的可…

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系统学习1:计算机通信网概述

一、计算机通信网 计算机通信网通常也简称为计算机网络。它是计算机的运算和处理功能同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功能相结合的产物。这两种功能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了它们各自发展所能达到的目标。今天&#xff0c;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从事哪个职业的人&#xff0c;从小孩到老…

计算机网络杨庚第一章答案,《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习题答案

杨庚等 编著 第一章习题解答 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xff1f; 答&#xff1a; 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xff1a;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xff0c;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xff0c;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下&#xff0c;以实现网络中资…

计算机通信逻辑信号电信号,计算机通信原理

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逻辑信号&#xff0c;其转换方式是将高低电平表示为二进制数中的1和0, 再通过不同的二进制序列来表示所有的信息。也就是将数据以二进制中的0和1的比特流的电的电压做为表示&#xff0c;产生的脉冲通过媒介(通讯设备)来传输数据&#xff0…

计算机通信基础及协议

目录 一、计算机连接方式 1.网线直连 2.同轴电缆(Coaxial) 3.集线器&#xff08;Hub&#xff09; 4.网桥&#xff08;Bridge&#xff09; 5.交换机&#xff08;Switch&#xff09; 6.路由器&#xff08;Router&#xff09; 二、MAC地址 1.MAC地址的表示格式 2.MAC地址操作 3.MA…

计算机通信网络知识点总结

计网复习笔记 数字通信优点&#xff1a;抗干扰性强&#xff0c;保密性好&#xff0c;设备易于集成&#xff0c;便于计算机处理 缺点&#xff1a;占用较多的带宽&#xff0c;信道利用率低 数据通信包括&#xff1a;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数据处理 实现任意两台设备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