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配件的进一步发展)
-
电子管和晶体管时代:
要造计算机的困难(资金和体积),和电子管比晶体管的优势:传输速度更快,介绍字节(换算和基本单位)
-
集成电路时代:
- 集成电路的发明历史和进一步升级。
(图片摘自本书)- 用集成电路做存储器:1. 静态存储器 2. 只读存储器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一种。所谓的“静态”,是指这种存储器只要保持通电,里面储存的数据就可以恒常保持。相对之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里面所储存的数据就需要周期性地更新。然而,当电力供应停止时,SRAM储存的数据还是会消失(被称为volatile memory),这与在断电后还能储存资料的ROM或闪存是不同的。
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以非破坏性读出方式工作,只能读出无法写入信息。信息一旦写入后就固定下来,即使切断电源,信息也不会丢失,所以又称为固定存储器。ROM所存数据通常是装入整机前写入的,整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不像随机存储器能快速方便地改写存储内容。ROM所存数据稳定 ,断电后所存数据也不会改变,并且结构较简单,使用方便,因而常用于存储各种固定程序和数据。(摘自百度百科)
- 莱顿瓶的发明和电容器的最大特点(储电)
- 微处理器(CPU)的结构特点:发布指令让计算机工作
-
流水线和高速缓存技术:
-
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存储器DRAM的比较:DRAM高密度低成本
-
流水线方式的优点:速度快和效率高(进一步修正:加入分支预测功能)
-
高速缓存技术的优势:节省时间快速拿到要用的数据
-
掌上游戏机和手机就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种类以及未来发展
第十四章:核心与外部设备(计算机的核心构件)
-
I\O接口:
- 输入和输出
- 用温控机来举例说明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 采样及采样率的介绍
- 接口卡的分类及不同插口
- I\O借口的功能:1.模数和数模转换 2. 传输控制
-
键盘:
-
键盘的分类及先祖(打字机)
-
键盘微处理器:通过扫描传送信号
(图片摘自本书)- 键盘的传输控制代码:例如:48代表0 二进制00110000
-
-
显示设备:
- 显像管:通过打电子(成像原理),只能放映黑白影片
- 彩色显示屏:通过调配三原色比例,用仨个电子枪
- 液晶显示屏:液晶的旋光性及其实验验证
- CRT显示器:电子书成像原理
- 触摸屏:运用电容的原理实现多点触控
-
辅助储存设备:
- 新设备的不断涌现:留声机——钢丝录音机——磁带录音机
- 硬盘的原理及读写方法:第一个盘片正为0反为1
- 巨磁阻效应:提升硬盘记录密度
- 固态磁盘的介绍:质量小,综合性能佳
第十五章:数字化生存
-
数字化浪潮:
-
计算机与人类生活的发展史
-
JPEG和MPEG: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JPEG标准的产物,该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是面向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的一种压缩标准。 [1] JPEG格式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后缀名为.jpg或.jpeg
MPEG标准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主要利用了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压缩编码技术以减小时间冗余度,利用DCT技术以减小图像的空间冗余度,利用熵编码则在信息表示方面减小了统计冗余度。这几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压缩性能。(资料摘自于百度百科)
-
-
互联网时代:
- 光纤通信
- IP地址和路由器:精准输送数据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