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云动能否一飞冲天?

article/2025/8/31 16:45:47

元宇宙元年之后,港股“元宇宙第一股“来了!

岁末年初,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飞天云动”)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使用“元宇宙”高达240多次,也因此被视作港股“元宇宙第一股”。

「不二研究」据其招股书发现,2021上半年,来自AR/VR服务的收入在当期营收占比超过60%,但同期的流量获取成本却超过2020全年;由此,其最吸金的业务却毛利率最低。

不仅如此,飞天云动的含“元”量存疑,其元宇宙平台构想等更多停留在招股书的设想上,从风口概念到造梦落地,其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比全球公认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曾在招股书中多次提及Metaverse概念,并在上市初期一飞冲天,但在市场回归理性后,也褪去光环、跌落神坛。

尽管元宇宙风口正盛,但机遇与泡沫并存,飞天云动是否真的能够一飞冲天呢?即使成功闯关IPO,也仅仅是一个新起点,更严格的审视与考验才刚刚开始。

毕竟,元宇宙征途是星辰大海。

更名紧贴元宇宙,平台计划尚在初期

成立于2008年的掌中飞天科技,即为飞天云动的前身,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早期,其瞄准手游市场,后逐渐转向AR/VR领域,并于2019年退出新三板。

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发,掌中飞天科技在风口中筹建元宇宙平台——飞天元宇宙,并于11月更名为飞天云动,宣布战略布局元宇宙领域。

更名之后,飞天云动紧贴元宇宙,在招股书中称其为中国元宇宙场景应用层(或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领先供应商,并已开始建立自己的元宇宙平台。

招股书援引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按2020年收入计,飞天云动在中国AR/VR的内容及服务市场,占据2.3%份额、排名第一;在同期细分的中国AR/ VR服务市场,占据12.6%份额、排名第一。

飞天云动IPO前的股东结构显示,控股股东汪磊、李艳浩通过Brainstorming Café,持股49.66%;其机构股东包括同创伟业、西安智耀、赛富动态等。

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飞天云动营收1.64亿元、2.51亿元、3.39亿元及2.78亿元;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9.8%。

同期,经调整后的利润分别为4709.7万元、4187.9万元、6160.9万元及5307.9万元。

此外,飞天云动近年维持30%左右的整体毛利水平。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别为:41.7%、30%、30.9%及30%。

但是,「不二研究」发现,飞天云动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流却有起伏:2018-2020年分别为-125.7万元、2562.7万元、2494.8万元;2020年上半年及2021上半年为-1203.3万元、874.3万元。

对于2018年度、2020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飞天云动解释称,前者由于核心业务转型,向企业客户授予信贷期;后者则由于疫情影响、放缓客户付款,导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

截止2021年6月30日,飞天云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3亿元;其中,来自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729.8万元。

一份招股书提及“元宇宙”高达240多次,尽管飞天云动预期AR/VR业务的高增长,但其同时在风险项中坦承:飞天元宇宙平台计划属非常初步阶段,并无肯定的变现业务模式;其预期的扩张、对新产品及服务的投资,可能对运营、财务等造成巨大压力。

在「不二研究」看来,尽管更名之后、紧贴元宇宙热点,但飞天云动的含元量存疑,更多停留在招股书设想;从风口概念到造梦落地,其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是否能将梦想照进现实、如何提升业绩水平、不仅关系其IPO闯关之路,也是未来说服资本市场持续“买单”的最底层逻辑。

AR/VR服务最吸金,但流量成本高企

飞天云动的收入由AR/VR业务、非AR/VR业务(IP及其它)两部分构成;目前,由占比超9成的AR/VR业务独挑大梁。

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来自AR/VR业务的收入为7514.9万元、18894.0万元、26569.7万元、25947.1万元;当期营收占比45.8%、75.3%、78.5%及93.5%,从2019年起逐渐一家独大。

拆分来看,飞天云动的AR/VR业务主要有AR/VR服务、AR/VR内容、AR/VR SaaS三大业务线。

其中,AR/VR服务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包括投放AR/VR互动内容广告等,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据招股书披露,飞天云动从2017年开始进入AR/VR服务市场,并于同年在细分市场实现盈利;业绩记录期间,其已为超40名广告客户提供AR/VR的智慧营销服务,推广超200件广告产品。

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来自AR/VR服务的收入为4710.2万元、13710.3万元、14170.1万元及17247.9万元,当期营收占比28.7%、54.6%、41.9%及62.1%。

第二大业务线为AR/VR内容,业绩记录期间,飞天云动为40名客户提供AR/VR内容开发,累积超过100个AR/VR内容项目开发经验。

第三大业务线为从2019年起首次录入的AR/VR SaaS业务;截至202年6月30日,其AR/VR SaaS付费订购用户数逾800名。

2019-2020年及2021上半年,来自AR/VR SaaS收入分别为651.4万元、923.8万元及572.0万元,当期营收占比2.6%、2.7%、2.1%。

同期,AR/VR SaaS的毛利率为50.5%、52.9%、 53.1%。

在毛利率维度,AR/VR三大业务线中,AR/VR SaaS的毛利率最高,其次为AV/VR内容,AV/VR服务相对前两者更低。

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AR/VR内容的毛利率为46.1%、47.9%、47.2%、51.0%;AR/VR服务的毛利率为12.3%、21.2%、19.4%及21.5%。

「不二研究」发现,AR/VR服务的毛利率偏低,或由于流量获取成本过高所致。

据招股书披露,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成本分别为0.513亿元、1.153亿元、1.384亿元、1.445亿元,同期总收入成本占比高达53.7%、65.6%、59.2%、74.4%。

仅在2021上半年,其流量获取成本已经超过2020全年。

此外,或由于AR/VR SaaS等业务推广需求,飞天云动的整体分销和销售开支也不断增加,2018-2020年分别为80万元、550万元、730万元。在招股书中,飞天云动将部分原因归结为员工成本增加所致,但截至报告期内其全职雇员数量为125名。

“后流量”时代,线上流量成本等越来越高,广告与营销成本也居高不下;流量内卷的风,似乎也吹到元宇宙。

在「不二研究」看来,目前,来自AR/VR服务的收入已占据飞天云动的半壁营收,若其无法管理流量成本,或进一步侵蚀利润;尽管流量与营销可在短期内换取营收增长,但从长远竞争的角度,构建AR/VR内容及服务的核心护城河才是关键。

研发投入比率低,含“元”量成色几何?

2021年被视作“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登陆美股资本市场;全球互联网巨头Facebook改名为Meta,正式进军元宇宙……

中国的元宇宙风口也来了!

据艾瑞咨询数据,按收入计,中国AR/VR內容及服务市场规模在2020年为115亿元,至2021年增长为211亿元,预期2025年将达1028亿元。目前,这一市场的竞争者已经超过5000家。

具体到更细分的中国AR/VR服务市场:按收入计2020年市场规模为11.3亿元;预期从2021年的25亿增至2025年的185亿元。

尽管元宇宙风口之下,相关产业潜力巨大,但仍处于发展早期,行业集中度不高,可以预见未来竞争激烈,且行业格局变数很多。

有个注脚是:作为2020年国内AR/VR内容与服务行业第一的飞天云动,也仅仅占据不足3%的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不二研究」据飞招股书发现,飞天云动也面临依赖主要客户及供应商集中的风险。

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飞天云动TOP5客户收入在当期营收占比47.4%、46.1%、38.5%及42.1%;同期,TOP5供应商在总收入成本占比约50.8%、49.9%、41.1%及49.5%。

某种程度而言,飞天云动此前业务更多聚焦于元宇宙产业链相关,“含元量”有待商榷。

甚至此前一段时间,研发或不是其投入重点。「不二研究」发现,对比逐年高企的流量获取成本,飞天云动的研发投入比率偏低,截止去年上半年也仅在个位数徘徊。

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758万元、1142.5万元、1504.6万元及901.2万元,当期营收占比仅为4.6%、4.6%、4.4%及3.2%。

或正是由于此,飞天云动在招股书称,募资拟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开发飞天元宇宙平台,选定合并、收购和战略投资等;并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飞天元宇宙平台构建。

第一阶段,完成基础设施搭建,拟用UGC模式提升内容多样性;第二阶段,进一步改善内容,并通过并购数字资产及升级系统,覆盖更多生活场景;第三阶段,完善生态系统,协助用户在平台内进行商业活动。

去年11月,飞天云动发布的飞天元宇宙平台,预期设立虚拟商业街区、展示厅等商业场景等;但是,该平台计划尚属初步阶段,并无肯定的变现模式。

或许,可以对比清华大学《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理性看待:由于元宇宙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等特征,至少存在资本操纵、舆论泡沫、产业内卷等十大风险点,产业和市场需要回归理性。

即使成功闯关港股“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也难逃产业规律,提升“含元量“也只是慢慢征途第一步。

元宇宙尚是星辰大海,投资更需谨慎

当下,满屏皆是元宇宙。

这是乘势而起的风口?还是遥遥无期的未来?抑或昙花一现的泡沫?

最早,“元宇宙”(Metaverse)源自科幻小说《雪崩》,那是一个计算机算力构建的虚拟世界;而202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与2021年上映的《失控玩家》,则让科幻导演描绘出元宇宙的诸多可能。

尽管距离“梦想照进现实“尚有很长距离,但投资者却已经在为元宇宙买单:2021年3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登陆纽交所,点燃投资者热情;在 Facebook更名Meta(Metaverse缩写)后,元宇宙概念更是席卷二级市场。

但是,用脚投票的资本市场,在梦醒之后,总会回归理性与现实。即使是全球公认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曾数次经历暴涨暴跌。某种程度而言,冲刺港股“元宇宙第一股”的飞天云动,或难避相似命运。

或许,正如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绿洲”缔造者所言:现实世界是唯一一个你能好好吃顿饭的地方,因为现实是真实存在的。

风口催生之下,元宇宙确是未来的星辰大海;但在抵达星辰大海之前、还有慢慢征程,产业尚需脚踏实地,投资更需理性谨慎!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一份“写满”元宇宙的招股书冲击港股,飞天云动“含元量”有多少?》,上海证券报

2.《PPT造元宇宙式招股书,飞天云动的另类狂想曲》,港湾财经

3.《飞天云动拟赴港上市,“元宇宙第一股”来了!赚钱能力存疑,行业风险未知》,AI财经社

作者/星野

排版/艺馨

监制/Yoda

出品/不二研究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MRNRJQ0O.shtml

相关文章

奔向太空,我们是认真的!国产操作系统飞天记。

奔向太空: 北京时间12月7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沙特-5A/5B 卫星发射升空。 据新华社酒泉12月7日电 12月7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

一群阿里人如何用 10 年自研洛神云网络平台?技术架构演进全揭秘

【编者按】逍遥子曾说,对阿里人来说「打仗是最好的团建,参加过双 11 的叫战友」,同样,参加过多次双 11 考验的系统技术都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阿里云飞天系统的云网络平台洛神就是如此。 本文作者 —— 阿里云智…

大繁至简,首度揭秘阿里云飞天洛神系统

“最好的网络就像神一样,无处不在,又感知不到她的存在 …… 大繁至简,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阿里云网络高级技术专家 孙成浩 2018杭州云栖大会的主会场上,阿里云产品总监何云飞介绍了阿里云自主研发的云操作系统飞天的全…

盘古:阿里云飞天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深度解析

在10月19日的云栖社区在线培训上,来自盘古团队的吴洋分享了《盘古:飞天分布式存储系统实践》。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盘古是什么?盘古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盘古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他主要介绍了盘…

飞天,进化!

转:阿里云的“飞天“是什么? 一、飞天是什么? 飞天(Apsara)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计算能力。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万物互联网,互联网成为…

阿里云发布飞天2.0云计算操作系统

阿里云发布飞天2.0云计算操作系统 1991年,《科学美国人》杂志描绘了一种“无处不在的计算设备,没人会感觉到它的存在”,拉开了万物智能的序幕。 27年后的2018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公布了面向万物智能的新一代云计算操作系统——飞…

阿里云(飞天)里的 盘古

转载:盘古:阿里云飞天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深度解析 盘古是什么? 上图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云计算厂商,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所有云计算厂商都是“富二代”,它们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全部采用自研技术&#xf…

阿里云飞天系统的技术架构(转)

阿里云有以下五大优势:中国万网,提供虚拟主机托管的服务,而且还提供域名等服务,其客户群非常庞大。淘宝、阿里巴巴(内部称:B2B)、支付宝等其他子公司:有大量的数据分析业务&#xff…

阿里云飞天技术总架构师唐洪:飞天技术与应用

一年一度的阿里技术论坛(Alibaba Technology Forum)已走进第7个年头,4月15日,阿里众多技术领军人走进清华校园。通过特设的三大技术论坛,参会人员近距离接触了阿里巴巴在云计算、大数据、金融、电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从飞天到倚天 阿里云底层自研技术大爆发

10月20日,2021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倚天、磐久、神龙4.0、龙蜥、灵杰等多款重磅产品,阿里云“做深基础”成果浮出水面,底层自研技术迎来大爆发。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过去十二年,阿里云打造出中国…

阿里飞天大数据飞天AI平台“双生”系统正式发布,9大全新数据产品集中亮相

作者 | 夕颜 责编 | 唐小引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如今,大数据和 AI 已经成为两个分不开的词汇,没有大数据,AI 就失去了根基;没有 AI,数据不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如何将 AI 与大…

独家揭秘阿里自研飞天操作系统洛神平台如何支撑起 2684 亿全球大促!| 问底中国 IT 技术演进...

作者 | 宗志刚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 责编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2019年双11当天总成交额2684亿,交易峰值54.4万笔/秒,成交量背后是单日970PB的数据处理量。阿里巴巴核心系统100%上云,意味着公共云…

阿里云的“飞天“是什么?

转:阿里云的“飞天“是什么? 一、飞天是什么? 飞天(Apsara)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

阿里云飞天平台

目录 0 参考列表 1 概念 2 系统架构 2.1 系统架构图 2.2 飞天内核 2.3 飞天开放服务 0 参考列表 CSDN:BigData入门(四):Fuxi(伏羲)https://blog.csdn.net/MOU_IT/article/details/95896744 1 概念 阿里云飞天平…

阿里云飞天系统

阿里云飞天系统 有幸在阿里云飞天部门工作几年,下面给出基础架构一览:

【阿里—云计算】从飞天系统到飞天2.0(核心组成:飞天洛神)

声明:资料来源 本文为此学期云计算课程的一个拓展性任务,用于了解飞天系统与其2.0版本中的飞天洛神,因存为word易丢失,于是整理成博文放置CSDN,便于今后按需查看,因为本文除排版外全为引用内容,…

【云计算与大数据计算】大数据物理、集成、安全架构及阿里云飞天系统架构讲解(超详细)

一、物理架构 物理架构 - 企业大数据系统的各层次系统最终要部署到主机节点中,这些节点通过网络连接成 为一个整体,为企业的大数据应用提供物理支撑 ,企业大数据系统由多个逻辑层组成,多个逻辑层可以映射到一个物理节点上,也可以映射到多个物…

阿里云飞天系统的技术架构

阿里云飞天系统的技术架构 阿里云有以下五大优势: 中国万网,提供虚拟主机托管的服务,而且还提供域名等服务,其客户群非常庞大; 淘宝、阿里巴巴(内部称:B2B)、支付宝等其他子公司有大…

阿里飞天云平台架构简介

一. 简介 飞天是由阿里云开发的一个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其中包括飞天内核和飞天开放服务。 飞天内核负责管理数据中心Linux集群的物理资源,控制分布式程序运行, 隐藏下层故障恢复和数据冗余等细节,有效提供弹性计算和负载均衡…

程序人生 - 猫咪冷知识!猫咪“呼噜呼噜”声究竟代表什么?

猫咪,包括所有的猫科动物,它们的习性都非常相似。猫咪有一个习惯,就是总是会时不时地就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种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其实蛮有催眠效果的,反正八酱听到猫咪在身边发出这样的声音的时候,就很容易安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