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量
- 信号量原理
- 信号量概念
- 信号量函数
- 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消费模型
- 空间和数据资源
- 生产者和消费者申请、释放信号量
- 模拟实现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信号量原理
- 之前我们知道被多个执行流同时访问的公共资源叫做临界资源,而临界资源不保护的话会造成数据不一性的问题。
- 之前我们用互斥锁保护临界资源是把这个临界资源当做一个整体,只能让1个执行流访问临界资源。现在我们把临界资源分割成多个区域,当多个执行流访问不同的区域,此时不会出现数据不一性的问题了。
信号量概念
信号量本质就是一个计数器,描述临界资源有效个数的计数器。
每个执行流先申请信号量,申请到信号量后同时访问临界资源,访问完后释放信号量。

信号量的PV操作:
P操作:我们将申请信号量的操作叫做P操作,申请信号量的本质就是有权限访问临界资源,申请成功后,P操作的本质就是让计数器–即可
V操作:将释放信号量叫做V操作,归还临界资源,V操作的本质是让计数器++
PV操作必须是原子的
执行流要申请信号量要先看到信号量,所以信号量本身就是临界资源。信号量是保护临界资源的,我们不能再用信号量去保护信号量,所以信号量的操作必须是原子的
申请信号量失败挂起等待
当执行流申请信号量时,可能此时信号量为0,说明信号量描述的临界资源被申请完了,那么这个执行流就要挂起等待,在信号量等待队列中等待,直到有信号量释放被唤醒
为什么使用信号量?
这样可以把临界资源分成多分,多执行流并行执行,提高了效率。
如何使用信号量呢?下面来看看信号量的一些函数
信号量函数
初始化信号量
int sem_init(sem_t *sem,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参数说明:
pshared:0表示线程间共享,非零表示进程间共享
value:信号量初始值
销毁信号量
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等待信号量
int sem_wait(sem_t *sem); //P()
等待信号量,会将信号量的值-1
释放信号量
int sem_post(sem_t *sem);//V()
释放信号量,表示资源使用完毕,可以归还资源了。将信号量值加1。
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消费模型

空间和数据资源
生产者关注的是空间资源,消费者关心的是数据资源
- 只要环形队列中有空间,生产者就可以进行生产
- 而环形队列中有数据,消费者就可以消费数据
我们不防设空间资源为block_sem,数据资源为data_sem,那么它们的初始值怎么设置呢?
现在是用信号量来描述队列中的空间和数据资源,刚开始队列中是没有数据的,所以给block_sem的初始值设为队列的空间,data_sem的初始值是0,因为刚开始队列为空没有数据的。
生产者和消费者申请、释放信号量
生产者申请空间资源,释放数据资源
生产者的操作步骤:
1.如果block_sem不为0,说明队列中有空间资源,生产者申请信号量成功,那么对应的操作就是P(block_sem),V(data_sem)。此时队列中多了1块空间,那么data_sem就要–,也就是V(data_sem)
2.如果block_sem为0,那么生产者申请信号量失败,此时生产者就要挂起等待,等待有新的空间资源
消费者申请数据资源,释放空间资源
消费者的操作步骤和生产者基本一样
1.消费者申请data_sem,若data_sem不为0,消费者申请信号量成功,对应的操作时P(data_sem),那么V(block_sem),释放的就是空间资源,因为数据占了相应的空间
2.若data_sem,消费者申请信号量失败,消费者挂起等待,等待新的数据资源。
生产者和消费者要遵守的规则
1.快的不能把慢的套1个圈
2.慢的不能超过快的

- 若生产者的速度比消费者的快,当生产者把队列生产满了,并再次遇到消费者。此时生产者再继续往前生产,那么再生产的数据就会覆盖掉,此时生产者就要挂起等待
- 同样的道理,消费者的速度快,当消费者把数据都消费完了再进行消费就会消费到垃圾数据,此时应该挂起等待生产者继续生产数据
模拟实现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我们用STL中的vector来模拟环形队列,分为RunQueue.hpp和mian.cc
相关说明:
RunQueue.hpp
- 我们需要2个下标来标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位置,需要生产者消费者申请的资源,block_sem和data_sem
- 我们要提供2个接口,分别是入队列和出队列,生产者的P操作,P(block_sem),V(data_sem),消费者的P(data_sem),V(data_sem)
- 每当生产者生产1个空间,对应的生产者下标++,还要模上队列的空间,以防越界,消费者也是相同的操作
当2个下标指向相同的位置时,要么是刚开始为空,要么是其中1个速度快。当为空时,一定有1个申请信号量失败,同样当1个要超过令个是再申请信号量也会失败。因为信号量的本身就是1个计数器。
1 #pragma once 2 3 #include<iostream>4 #include<pthread.h>5 #include<semaphore.h>6 #include<vector>7 #include<unistd.h>8 class Task9 {10 public:11 int x;12 int y;13 public:14 Task(int _x = 1,int _y = 10)15 16 :x(_x)17 ,y(_y)18 {}19 int run() 20 {21 return x+y;22 }23 ~Task(){}24 };25 template<class T>26 class RunQueue27 {28 private:29 std::vector<T> v;30 int c_index;31 int p_index;32 int cap;33 sem_t block_sem;34 sem_t data_sem;35 public:36 RunQueue(int _cap = 6)37 :cap(_cap)38 ,c_index(0)39 ,p_index(0)40 {41 sem_init(&block_sem,0,cap);42 sem_init(&data_sem,0,0);43 v.resize(10);44 }45 void Push( T& data)46 {47 sem_wait(&block_sem);48 v[p_index] = data;49 p_index++;50 p_index %= cap;51 sem_post(&data_sem);52 }53 void Pop(T& data)54 {55 sem_wait(&data_sem);56 data = v[c_index];57 c_index++;58 c_index %= cap;59 sem_post(&block_sem);60 }61 ~RunQueue()62 {63 sem_destroy(&block_sem);64 sem_destroy(&data_sem);65 }66 67 68 };
main.cc
- 主函数的话,创建2个线程,生产者生产数据,消费者消费数据即可
1 #include"RunQueue.hpp"2 void* Consumer(void* arg)3 {4 //RunQueue<int>* rq = (RunQueue<int>*)arg;5 RunQueue<Task>* rq = (RunQueue<Task>*)arg;6 while(true)7 {8 int x,y;9 Task t;10 rq->Pop(t);11 std::cout<<"Consumer done:"<<t.x<<"+"<<t.y<<"="<<t.run()<<std::endl; 12 sleep(1);13 }14 }15 void* Product(void* arg)16 {17 //RunQueue<int>* rq = (RunQueue<int>*)arg;18 RunQueue<Task>* rq = (RunQueue<Task>*)arg;19 while(true)20 {21 int x = rand() % 10 + 1;22 int y = rand() % 100 + 1;23 Task t(x,y);24 rq->Push(t);25 std::cout<<"Product done:"<<x<<"+"<<y<<"=?"<<std::endl;26 }27 }28 int main()29 {30 RunQueue<int> *rq = new RunQueue<int>;31 32 pthread_t c,p;33 pthread_create(&c,nullptr,Consumer,rq);34 pthread_create(&c,nullptr,Product,rq);35 36 pthread_join(c,nullptr);37 pthread_join(p,nullptr);38 delete rq;39 return 0;40 }
先让消费者慢,生产者一下就把任务生产完,消费者开始做任务

这次让消费者快,生产者慢

刚开始没有数据,消费者刚进入申请数据资源失败挂起等待,生产者申请空间成功,生产者生产一个任务,消费者消费一个任务。
如果想要是多生产者和多消费者参考我上一篇生产者和消费者即可,这里博主就不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