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分析的价值
业务上:
1.清晰了解流量来源以及各来源的质量。
2.清晰了解流量在产品内部的运行轨迹和路径,从而优化产品结构。
3.清晰了解在用户路径的每个节点上,流量转化和损耗情况,从而找出问题点进行优化。
4.清晰了解运营活动中,如何设计运营活动页、广告投放页等页面,能更好的承接流量和转化,提高ROI。
技术上︰
1.发现底层服务上的BUG,降低服务崩溃导致的损失。
2.改进资源部署网络,合理分配软硬件资源。
总的来说,流量分析主要是让我们知道,用户是从什么渠道到达产品的,在产品内部是如何流转的,最后用户在哪里退出产品。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对用户的行为形成一个闭环认知。从而可以更好的优化我们提供的服务和价值,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到产品价值。
二、流量分析常用指标和维度
·UV:每天访问产品的用户数。比如按照设备识别的用户数,按照登陆账户识别的用户数。
·PV︰每天访问产品的所有用户浏览数量总和。比如一个设备在某一天访问了app,打开五次页面,会计入浏览PV=5。
·停留时长∶用户在app、某个页面上的停留时长。一般用离开时间与进入时间来计算得出。
·转化率:这里的转化率指标是一个通用的概念。是指通过分子和分母共同作用产生的计算结果,比如从首页-货架详情页转化率,货架详情页-支付页的转化率,首页的跳出率,货架详情页的跳出率等(除的都是uv)。
·交易量/交易金额:每个用户每天在app上形成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
·来源信息︰指每条流量日志中,关于上一级来源的标识。既可以做为用户进入app的来源分析使用,也可以做为app内部的路径分析使用。
·用户身份信息如性别、年龄﹔新老客;会员等级等信息。
·用户设备信息∶如移动设备的系统、app版本、连接方式等信息。
·用户行为信息:在app内每次操作的具体行为,触发的埋点,触发时间等信息。
·用户交易信息:用户在app内最终形成的交易信息,如购买时间,购买商品,购买金额等。
三、如何进行流量分析
①流量来源分析
对于交易类产品的流量,需要考虑它的质量,成本,成长属性等方面因素。
来源构成与转化效率:内部(如旅游类):
以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为例,如下图:
[CTR(Click-Through-Rate):即点击通过率;(此处为展示-点击的意向转化率情况)]
[CVR (Conversion Rate): 转化率;(此处为支付的转化情况)]
可做如下业务建议:
·有些来源引流效果明显,但是后续的详情页转化不高,可以先尝试进行详情页转化率的优化,达到提升来源价值的目的;
·有些来源引流效果不明显,但是后续的详情页转化率很高,可以尝试加大该来源的投入,增加其基数,达到提升来源价值的目的。
总结:流量的来源分析,并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流量是从哪些地方来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知道每个来源对于产品的引流效果如何,成交效果如何,对产品的收益有多少贡献,以及对产品的传播能力有多强等。在众多的来源中,找出最适合自己产品的来源。从而在有限的投入中,找出收益最高的那组来源组合。
②流量路径分析
③流量质量和效率分析
质量:流量是否真实可靠,并且与产品定位符合,从而吸引和维持大部分用户留下,并且持续使用。
效率:流量是否能够迅速的体验到产品核心,并且能够快速的形成价值贡献。
流量质量层面:(一般会涉及以下问题)
1.流量是否是真实的。流量造假在第三方投放市场中经常会遇到,为了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给产品带来无效流量,需要对流量的真实性做一定的监控。如监控量级波动,落地页二次跳转率,流量地区分布,落地页到达时间分布等。通过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从各个维度验证流量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保证流量真实性。
2.流量是否定位准确。产品一般都会对应一个人群,如果将不对应的人群引到产品中,结果必然是浪费感情。所以,需要对流量是否精准做监控。如监控落地页中有交互行为用户的占比,核心功能或价值的到达率等。
3.流量是否是一次性消费。如果某个来源带来的流量,仅仅是在当天进行了交互,而后就再没有返回过产品,这就意味着公司必须持续的对该来源进行投入,才能获得一定量级的用户。在公司预算有限的前提下,这种来源显然质量较低,需要被更优质的来源所替代。
4.可以用流量的次日,周,月留存,来持续观察来源质量。
流量效率层面:(一般会涉及以下问题)
1.流量是否能否到达或体验到核心价值。
对于每个进入app的用户,我们都是希望他们可以体验到产品所提供的核心价值,并且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让用户对产品产生依赖。
我们可以通过监控流量到达核心功能或页面的占比,来观察各来源的流量在体验产品核心价值上的差异。
2.流量到达或体验核心功能的速度。用户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是有限的。如果产品的核心价值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用户感知和体验到,甚至需要用户自己去挖掘,那么无疑是在挑战用户的忍耐力。我们可以通过监控流量到达核心功能或页面的路径长短,每一层级的用户流失率来观察流量是否可以高效的体验到核心价值。
3.流量产生交易的速度。在用户上手使用产品后,公司一方面希望产品提供的价值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用户可以快速的产生价值。
小结:通过来源分析,我们可以不仅可以知道产品流量都是从哪些地方来的,同时还能知道来源之间的差异,以及哪些来源更有价值。
同时,结合流量在产品内部的流转,以及到达核心功能或页面的路径,可以调整最初的产品结构和设计,并且针对某一关键节点,结合上下游流程和表现进行专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