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写在前面
- 1. 应用层模型
- 1.1 需确认的应用层服务
- 1.2 无需确认的应用层服务
- 2 BACnet报文的分段
- 2.1 报文分段规则
- 2.1.1 APDU数据流的分段规则
- 2.1.2 APDU最大长度的确定
- 2.1.3 可接受的最大分段数
- 2.2 分段协议控制信息(PCI)
写在前面
年关将至,事情有点多,耽误了原本定好的每两周更新一次的任务。本来也想着把应用层用一章的blog来说的,不过太多的,分开来讲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学啥会啥。年后见啦~
1. 应用层模型
建立这个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描述应用层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interaction)、应用层与协议栈中下面各层次的关系、以及应用层与远程设备中应用层的对等交互。

一个应用进程(Application Process)是指在一个系统中,针对某个应用而进行信息处理的功能模块。如上图所示,在应用进程中有一部分位于应用层之外,它们与通信功能无关,这些部分都不属于BACnet标准的规范范围。我们将应用进程中位于应用层内的部分称为应用实体(Application Entity)。换句话说,一个应用实体是应用进程中与BACnet通信功能相关的部分。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与应用实体进行交互。编程接口不在BACnet中定义,但是在具体的实现中它总是一个函数、过程或子程序的调用。在上图中,阴影部分是应用进程位于BACnet应用层中的部分。
一个应用实体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BACnet用户元素(User Element)和BACnet应用层服务元素ASE(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