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时间常数这个参数在热敏电阻的手册上都会标注出来,是热敏电阻的一个重要参数,百科上说也叫热响应时间(thermal response time)。一般热时间常数越大表明此热敏电阻性能越好。
1、热时间常数定义
实际上,热时间常数是用来衡量NTC热敏电阻对环境温度变化作出响应所需的时间长短的。热时间常数的技术定义是“当阶跃函数的温度变化时,NTC热敏电阻在零功率下改变其初始和最终体温之差的63.2%所需的时间”。
热时间常数τ与热敏电阻器的热容量C成正比,与其耗散系数δ成反比,即:
τ=C/δ
τ:热时间常数( s )。
C: NTC 热敏电阻的热容量。
δ: NTC 热敏电阻的耗散系数。
热敏电阻的环境温度从T1变为T2时,经过时间t与热敏电阻的温度T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上式中,若令t=τ时,则(T-T1)/(T2-T1)=0.632。
换言之,如上面的定义所述,热敏电阻产生初始温度差63.2%的温度变化所需的时间即为热时间常数。
2、热时间常数测量方法
热时间常数受被测试介质的影响。例如,流动空气中的热时间常数将比静止空气中的短,流动水中的热时间常数将比静止水中的短。
测量NTC热敏电阻的热时间常数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设备放置在室温下的静态空气中。然后施加足够的功率使热敏电阻的温度远高于环境温度。保持电力,直到它在高温下达到热稳定性。然后,从热敏电阻中取出电源,同时触发定时器。连续监测NTC热敏电阻,当指时器指示NTC热敏电阻冷却到63.2%时停止,指示高温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指示的时间表示时间常数,通常以秒为单位。
虽然这是测量NTC热敏电阻和NTC热敏电阻探头组件的热时间常数的最常用方法,但它并不总是适用于所有应用的最佳方法。例如,如果NTC热敏电阻探头组件设计用于流体的温度控制,通常最好使用流体温度的阶跃变化来测量热时间常数,而不是在静止空气中使用“自加热”方法。
3、热时间常数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NTC热敏电阻或热敏电阻探针组件的物理尺寸越大,热响应时间越长。然而,由于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热传导率、热质量、铅的表面积质量比和铅的导热率,都会显著影响热时间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