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流程||功能测试

article/2025/9/14 8:54:15

一、话题引入

功能测试的流程是什么?给你一个页面你怎么测?给你一个杯子,你怎么测?
这几个问题,参加过校招测试岗面试的小伙伴可能都不陌生,因为在面试的时候,这几个问题基本上每次都会被问到。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作为软件测试工程师,最先接触的就是功能测试,再到后面的接口测试、性能测试…
所以作为软件测试工程师,肯定是需要对如何进行功能测试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不难解释为啥面试官喜欢问这几个问题了。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整理下功能测试的测试流程,给有需要的测试小伙伴解惑~

二、功能测试基本概念

1,什么是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又称黑盒测试,是在不了解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方法。

2,功能测试的主要做什么?

功能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各功能进行验证,根据功能测试用例,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

三、功能测试流程

1,研读需求文档

在接到一个测试项目时,我们首要的工作,就是研读需求文档,结合需求文档,了解项目需求。
在研读需求文档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并针对表述不明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找产品确认,及时解惑。

2,编写测试计划

在对需求文档无疑问后,结合需求文档及整理的信息,测试负责人就可以开始撰写测试计划了。
这个主要是为了保证对后续的测试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以便后续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
测试计划主要包含产品概述、风险分析、测试方法/途径、测试标准、测试范围/测试区域/测试项、测试目标/被测特征、测试优先级、测试策略、测试交流、测试标准测试周期、进度安排(任务、人员)、测试配置/测试资源(软硬件、人力…)、需交付文档等内容。

3,设计与编写测试用例

接下来,就是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写了。
结合需求文档及前面整理的信息,对功能进行拆分并整理出测试点。再结合测试点设计与编写测试用例。

补充1:功能测试(即黑盒测试)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场景法、等价类、边界值分析、决策表、错误推测等。
1)场景法
概念: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情景,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业务流
程。拿到一个测试任务,先关注其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是
否正确实现,用的就是场景法来完成测试。
分类:基本流(按正确的操作流程来测);备选流(按错误流程来测)
步骤:分析软件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写出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划;写出基本流场景和备选流场景
举例:使用场景法设计登录功能的测试用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合流程图可以知道,登录功能的基本流为输入账号、密码->验证账号是否有效->验证密码是否正确->登录成功,进入首页;备选流为账号不存在/密码错误,返回错误提示并留在登录页面。
基于上述分析,得到测试用例如下。

编号场景账号密码预期结果
1场景1:登录成功YY登录成功,进入首页
2场景2:账号无效N错误提示1,留在登录页
3场景3:密码错误YN错误提示2,留在登录页

2)等价类
概念:等价类,是输入条件的一个子集合,该输入集合中的数据对于揭示程序中的错误是等价的。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从而生成测试用例。
分类: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步骤:通过需求分析,找出程序的输入域;将输入域划分为若干类;每你一类中选取代表性的数据等价于这类中的其他值
举例:使用等价类法设计手机号注册功能的测试用例(要求手机号有效,密码为6位数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明确输入域为账号和密码。基于此,从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的角度,可以得出以下测试用例

编号输入域等价类用例备注
1手机号1)未注册的有效手机号有效等价类
2手机号2)已注册的有效手机号
3手机号3)手机号位数为0(空)
4手机号4)手机号位数为10位
5手机号5)手机号位数为12位
6手机号6)手机号位数为11位,但不是有效手机号
7手机号7)手机号含非数字
8密码1)密码为6位数字有效等价类
9密码2)密码为0位数字(空)
10密码3)密码为5位数字
11密码4)密码为7位数字
12密码5)密码为6位,但含非数字

3)边界值分析法
概念:边界值分析法是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主要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
步骤:通过需求分析,找出边界;写出边界值:最值;得到边界值(小于最小值、大于最大值)
举例:两位数加法计数器功能的边界值。若基于此,用边界值法设置测试用例。显然,边界值为-99、99、100、-100

4)决策表法
概念:决策表考虑输入输出的组合情况,是把作为条件的所有输入的各种组合值以及对应输出值都罗列出来而形成的表格。
步骤:通过需求分析,分析输入输出;画判定表(即决策表);分析和简化判定表
举例:略

5)错误推断法
概念: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的可能存在的错误,从而针对性的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测试方法
步骤: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结合需求文档,选择测试用例
举例:略

补充2:功能测试(即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编写,一般包含的元素为编号、标题、前置条件、操作步骤、参数、预期结果、用例状态、优先级。

4,测试用例评审

测试用例编写完毕后,便可以开始组织测试用例评审了。
用例评审主要是产品、开发和测试人员。通过用例评审一方面可以对用例进行查漏补缺,以避免测试点遗漏;另一方面是使三方达成需求理解统一并确定用例的优先级,以减少测试人员执行阶段做无效工作。
用例评审结束后,要针对评审结果,对用例进行维护,得出最终的测试用例。

5,搭建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

准备工作做好后,待开发提测后,便可以开始搭建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了。

6,提交缺陷报告、回归测试

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发现bug,发现一个bug后,在排除由于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无效bug后,确定复现步骤,并在禅道、jiar等平台中提交缺陷报告并在开发修复后及时做好回归测试及确认测试

7,测试总结报告输出

测试结束后要编写测试总结报告,分析实际测试与计划的偏差、给出继续测试/终止测试的结论、总结经验教训。
测试通过后,要及时通知产品进行验收,待产品验收通过后,才能走发布上线流程。发布上线后要第一时间到生产环境进行线上验证,确保功能正常。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7xuqDNWu.shtml

相关文章

【Binder】Android 跨进程通信原理解析

前言 在Android开发的过程中,用到跨进程通信的地方非常非常多,我们所使用的Activity、Service等组件都需要和AMS进行跨进程通信,而这种跨进程的通信都是由Binder完成的。 甚至一个看似简单的startActivity操作,就有可能发生 7 次…

Linux进程通信和线程通信

1、进程和线程是什么 简单的描述:进程好比是工厂,线程是工厂里的生产线,一个进程里面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专业术语:进程是cpu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位。 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代码和数据空间&#xf…

操作系统实验三、进程通信

文章目录 操作系统实验三、进程通信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设计原理(或方案)及相关算法四、结果分析五、源代码 操作系统实验三、进程通信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和熟悉Linux支持的消息通信机制、管道道通信、共享存储区机制及信息量机制。 2…

C++进程和Python进程通信

项目研发过程中用到了进程通信,由C应用程序创建共享内存及两个同步事件(Event1、Event2),然后阻塞等待外部进程激活事件Event1,Event1激活后,C应用程序读取共享内存中的数据,完成数据解析后执行相应指令,并…

Linux 进程通信

Linux 进程通信 1.传统进程通信 1.1 信号 信号机制是在软件层次上对中断机制的一种模拟。 信号的捕获与处理也成为系统的“软中断”机制。 1.1.1 常用信号 每个信号都有一个编号和宏定义的名称,这些名字都已SIG开头。宏定义在signal.h头文件中。 1.1.2 信号的…

进程间通信

文章目录 前言1、进程间通信的目的2、管道1.1 匿名管道1.2 命名管道 3、共享内存2.1 shmget函数2.2 shmctl函数2.3 shmat函数2.4 shmdt函数 4、消息队列5、信号量 前言 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是指在不同进程之间传播或…

【操作系统】进程通信

什么是进程通信?进程为什么需要通信? 进程通信:进程通信就是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进程通信的目的: 数据传输:一个进程需要将它的数据发送给另一个进程。通知事件:一个进程需要向另一个或一组进程发送消息…

【Linux】进程通信之管道通信详解

🍎作者:阿润菜菜 📖专栏:Linux系统编程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管道通信1. 管道通信是一种在进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2.看看接口: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3. 管道通信的本质是什么? 二、管道通信的实现和深入理解1.如何…

进程通信方式总结与盘点

​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这里需要和进程同步做一下区分,进程同步控制多个进程按一定顺序执行,进程通信是一种手段,而进程同步是目标。从某方面来讲,进程通信可以解决进程同步问题。 ​ 首先回顾下我们前面博文中讲到…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通信

理论知识 Linux——Linux C语言编程基础知识 Linux——进程通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并掌握管道机制,并实现进程间通信 (2) 熟悉并掌握共享内存机制,并实现进程间通信 二、实验内容 任务一: (1)阅读以上父子…

多进程通信

多进程: 首先,先来讲一下fork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由fork创建的新进程被称为子进程(child process)。该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

进程间通信详解

目录 一.进程间通信介绍 1.进程间通信的目的 2.进程间通信的本质 3.进程间通信分类 二.什么是管道 三.匿名管道 1. 匿名管道只能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常用于父子。 2.pipe函数 3. 匿名管道的使用 4.管道的读写…

QProcess实现进程通信

QProcess实现进程通信的方式有点类似于管道。 QProcess父进程通过write来写入标准输入stdin,通过ReadyRead信号来接收子进程的消息。 QProcess子进程通过QFile来读取标准输入来接收父进程信息。通过QFile绑定QSocketNotifier来接收标准输入的实时信号,…

进程通信原理

目录 进程通信原理 1、同主机间的消息通讯机制 1.1 管道(pipe),流管道(s_pipe)和有名管道(FIFO) 1.2 信号(signal) 1.3 消息队列 1.4 共享内存 信号量 套接字(socket) 进程间通信各种方式效率比…

Linux进程通信

笔者在学习linux的过程中对linux进程通信进行记录学习。现在在 Linux 中使用较多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道(Pipe)及有名管道(named pipe):管道可用于具有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

【Linux】进程间通信

目录 1. 进程间通信 1.1. 进程间通信的目的 1.2. 如何实现进程间通信 2. 管道通信 2.1. 匿名管道 2.1.1 创建匿名管道 2.1.2 . 深入理解匿名管道 2.2. 命名管道 2.2.1. 创建命名管道 3. system V 标准进程间通信 3.1. 共享内存 3.1.1. 实现原理 3.1.2. 代码实现 3…

认知智能理论三体论介绍简介

三体论是探索研究宇宙,信息和人类大脑三者关系的理论体系。是认知智能的奠基理论体系之一。宇宙和信息,信息和人类大脑,人类大脑和宇宙,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未被完全揭示的奥秘。三体论的核心思想体系就是基于宇宙,信息…

认知智能三大技术体系之类脑模型简介

认知智能三大技术体系之类脑模型简介 类脑模型是认知智能核心三大技术体系之一,类脑结构,功能机制的总称。类脑模型技术体系核心指导思想来自认知智能三大奠基理论,脑科学,心理学,逻辑学,情感学&#xff0c…

认知智能CI和人工智能AI的区别介绍简介

认知智能CI和人工智能AI的区别 人工智能和认知智能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人工智能是智能时代的第二个阶段,认知智能是智能时代的第三个阶段。认知智能也并不是智能时代发展的最终阶段,最终阶段应该是通用智能强智能时代。 本文主要就人工智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