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建设背景 1
1.1 管理背景 1
1.2 需求分析 1
第二章 方案概述 4
2.1 方案简介 4
2.2 系统架构 5
第三章 系统功能设计 6
3.1 车辆机务管理子系统 6
3.1.1 车辆台账管理 6
3.1.2 车辆维修管理 7
3.1.3 车辆维保管理 7
3.2 环卫车辆监管子系统 8
3.2.1 基础信息管理 8
3.2.2 作业规则管理 9
3.2.3 实时监测管理 10
3.2.4 作业轨迹跟踪 11
3.2.5 作业状态监管 12
3.2.6 违规作业管理 13
3.2.7 车载视频监管 14
3.2.8 车辆调度管理 15
3.2.9 车辆智能统计分析 15
3.3 垃圾收运监管子系统 16
3.3.1 基础信息管理 16
3.3.2 清运计划管理 17
3.3.3 收集状况实时监控 18
3.3.4 收集状况实时告警 18
3.3.5 清运车辆实时监管 19
3.3.6 作业视频监管 20
3.3.7 垃圾满溢调度管理 21
3.3.8 收运智能统计分析 22
3.4 车辆油耗监管子系统 24
3.4.1 车辆油耗监控统计 24
3.4.2 车辆加油管理 25
3.5 环卫人员监管子系统 25
3.5.1 人员台账管理 26
3.5.2 作业区段管理 26
3.5.3 作业排班管理 29
3.5.4 实时定位管理 30
3.5.5 作业记录管理 31
3.5.6 违规信息管理 32
3.5.7 人员调度管理 33
3.5.8 人员智能考核 33
3.6 移动平台配套 36
3.6.1 通用功能 36
3.6.2 督察员功能 37
3.6.3 驾驶员功能 37
3.7 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子系统 38
3.7.1 公众参与互动平台 38
3.7.2 基础信息管理 40
3.7.3 分类收集管理 42
3.7.4 就地处置监管 45
3.7.5 用户积分管理 48
3.7.6 分类成果统计分析 49
3.7.7 移动APP配套 50
3.8 后台管理 52
3.8.1 权限管理 53
3.8.2 参数管理 54
第四章 关于伏泰 56
4.1 行业经验 56
4.2 案例分布 57
4.3 典型案例 58
4.3.1 生活垃圾监管系统典型应用:常州市生活垃圾综合调度系统 58
4.3.2 餐厨垃圾监管系统典型应用:南宁餐厨垃圾智慧监管平台 59
4.3.3 环卫保洁监管系统典型应用:福州市鼓楼区环卫系统 60
4.3.4 建筑渣土监管系统典型应用:苏州建筑渣土综合监管平台 61
4.3.5 垃圾分类监管系统典型应用:厦门海沧区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 61
4.4 伏泰荣誉 62
第五章 功能清单 63
第六章 投资估算 65
“XX智慧环卫管理系统”以环卫业务管理为核心,通过M2M、流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信息(WEB)、城市基础地理信息(GIS)等高新技术贯穿环卫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生活垃圾智能监控网络,实现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通过对环卫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多维度的环卫业务信息分析结果,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存在找出管理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问题剖析,为环卫业务决策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实现环卫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
车辆机务管理子系统:通过数据库对车辆基础信息进行台账式管理,设计车辆维修审批登记流程,详细记录车辆维保信息,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环卫车辆监管子系统:系统制定车辆作业规则,车辆上安装车载一体机实现车辆实时位置、作业状态的监管,确保车辆按照规定的路段、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车辆运行过程中违规情况实时告警,确保车辆规范性作业;智能统计车辆作业结果,作为车辆绩效考核的依据。
垃圾收运监管子系统:系统根据垃圾收集点的收运规则合理制定收运计划,在收运车辆安装作业监控一体机、摄像头等设备,对垃圾收运情况、收运路线、收运作业视频等内容进行实时监管,确保收运作业过程的质量和规范性。
车辆油耗监管子系统:通过安装车辆油耗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油量情况,测算车辆油耗,并可对车辆油耗异常变化进行预警。结合采集的油量信息和加油登记信息,对车辆加油进行精细化管理,为环卫作业降本增效。
环卫人员监管子系统:运用网格化技术和定位技术实现人员实时监管,实现环卫人员综合考勤,监管人员在岗状态,智能统计人员作业量、作业质量。
移动平台配套:结合企业内部员工作业需求,配套建设移动APP,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问题上报,任务派发,任务反馈等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子系统:通过二维码,实现农村居民分类源头溯源管理,并对分类收集、分类处置进行全流程监管,通过互动平台和积分激励提升居民分类热情,对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一.1 系统架构
整体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分为五个基础层级,通过有效的层级结构的划分可以全面展现整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具体架构如下:
文章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文作者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通知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