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用户管理

article/2025/11/1 14:15:55

目录

1. 添加用户

2. 设置用户密码

3. 切换用户

4. 删除用户


 ​​Linux 中,用户保存在 /etc/passwd 中,用户密码保存在 /etc/shadow 中,用户组保存在 /etc/group 中。

1. 添加用户

useradd <username>

在添加 Linux 用户之前,可以先列出现有用户,来保证不添加有冲突的用户名:

cat /etc/passwd | cut -d : -f 1

示例:

useradd testuser   # 创建新用户 testuser
useradd -d /home/mytest testuser   # -d 参数可以自定义主目录。默认情况下将在/home路径中创建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家目录
useradd -u 567 testuser   # -u 参数可以指定新用户的用户ID(UID)。默认情况下用户ID从500开始,并在添加新用户后递增
useradd -g 0 testuser   # -g 参数可以指定新用户的用户组ID。默认情况下,将分配新的用户组ID,该ID从1000开始
useradd -G group1,group2,group3 testuser   # -G 参数可以将新用户添加到多个用户组
useradd -M testuser   # -M 参数将添加没有主目录的新用户
useradd -e 2023-02-28 testuser   # -e 参数可以设置新用户的账户过期日期
chage -l testuser   # 在添加了具有帐户过期日期的用户后,可以使用chage命令检查该日期
useradd -e 023-02-28 -f 60 testuser   # -f 参数可以设置新用户的密码过期时间。如果值设为-1,密码将永不过期
useradd -c "18811372815" testuser   # -c 参数可以设置新用户的注释信息,例如添加全名、电话号码等 

2. 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username>

3. 切换用户

su <username>

su 是 switch user 的缩写,表示用户切换 。

  • su 命令在不加参数时,默认切换到 root 用户,输入 root 的密码后切换到 root 身份,使用 exit 退出。注意这里虽然切换到 root,但实际上并没有自动切换家目录。

  • su 命令加上一个 - 参数,可以切换成 root 身份,同时应用 root 的环境。

  •  su 命令加上 - <username> 参数,可以切换成 <username> 的身份并应用 <username> 的环境。

4. 删除用户

userdel <username>

1. 检查登录

首先查看用户是否真正登录,以及他正在处理多少个会话。使用 who 命令列出活动会话。

2. 查看用户进程

使用 ps 命令可以列出用户正在运行的进程。

ps -u <username>

使用 top 命令可以看到正在运行的进程的更多信息。top 也具有 -U 选项,可以输出单个用户拥有的进程。注意这里 U 是大写的。

top -U <username>

3. 锁定账户

在终止进程前,先锁定账户。因为在终止进程时将注销用户。

加密的用户密码存储在 /etc/shadow 文件中。使用 awk 命令分析该文件中的字段并有选择地对其进行操作。使用 -F 选项来告诉 awk 该文件使用冒号 ”:“ 分隔字段。搜索其中带有 test 字段的行,并对匹配的行打印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段,分别为账户名和加密的密码:

sudo awk -F: '/test/ {print $1,$2}' /etc/shadow

使用 passwd -l 命令锁定账户。

再次检查 /etc/shadow 文件:

 加密密码的开头添加了感叹号,这样就可以阻止登录该账户。

4. 杀死进程

使用 pkill 命令查找并杀死进程。

sudo pkill -KILL -u <username>

 这样用户 test 的会话没有了。接下来进行其余的清理工作。

5. 归档用户的主目录

使用 tar 命令归档用户的主目录。使用的选项有:

  • c:创建一个存档目录
  • f:使用指定的文件名作为存档名称
  • j:使用 bzip2 压缩
  • v:在创建归档文件时提供详细的输出
sudo tar cfjv test-20220328.tar.bz /home/test

 使用 ls 命令检查归档文件是否已创建,使用 -l(长格式)和 -h(人类可读)选项。

 已创建 558K 的文件。

 6. 删除 cron 任务

cron 任务是在指定的时间或间隔触发的命令。可以使用 ls 检查是否为此用户帐户安排了任何 cron 作业。

sudo ls -lh /var/spool/cron/crontabs/test

如果有输出,则说明该用户有排队的 cron 任务,可以使用 crontab 命令将其删除。-r (删除)选项将删除任务,-u (用户)选项告诉 crontab 要删除的任务。

sudo crontab -r -u test

7. 删除打印任务

lprm 命令可以从打印队列中删除用户的打印任务。

lprm -U test

8. 删除用户账户

--remove 选项可以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sudo userdel --remove test

如果是Debian发行版,则执行:

sudo deluser --remove-home test

用户账户 test 的所有痕迹均已删除。可以检查 /home/test/ 目录是否已删除:

ls /home

test 组也已删除,因为用户账户 test 是其中唯一的条目。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 grep 将 /etc/group 的内容进行检查:

sudo less /etc/group | grep test

​​​​​​​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30uRaXF5.shtml

相关文章

Linux用户管理

目录 1.用户管理 1.1 用户类型 1.2 用户UID 1.3 配置文件 1.3.1 /etc/passwd 1.3.2 /etc/shadow 1.4 新增用户 1.5 设置密码 1.6 删除用户 1.7 切换用户 1.8 添加sudo用户 2. 用户组管理 2.1 用户组类型 2.2 用户组GID 2.3 配置文件 2.4 新增用户组 2.5 删除用户组 Linux是一个…

Linux 系统中的用户管理

Linux系统中的用户管理 1. 用户及用户组存在的意义1.1 用户存在的意义1.2 用户组存在意义 2. 用户及用户组在系统中的存在方式3. 用户切换3.1 用户查看3.2 用户切换 4. 用户涉及到的系统配置文件5. 用户和用户组建立及删除6. 用户和用户组的信息管理7. 用户认证信息管理7.1 用户…

EduCoder Linux之用户管理

一个操作系统安全的核心组件就是用户账户管理,Linux是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xff0c;所有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xff0c;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就是指可以在系统上建立多个用户&#xff0c;而同一时间…

Linux系统管理---linux用户管理

目录 一、配置文件 1、/etc/password 2、/etc/shadow 时间戳转日期&#xff1a; 3、/etc/group 4、/etc/gshadow 5、/etc/login.defs 6、/etc/default/useradd 7、/etc/skel 二、命令 1、用户创建过程 useradd/usermod/userdel/passwd/groupadd/gpasswd/newgrp/group…

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备份还原

一、安装SQL SERVER 2008R2。各种下一步。 二、从原数据库中备份数据库。 步骤&#xff1a;点击数据库右键–>任务–>备份。 需要注意&#xff1a;备份地址只能有一个&#xff0c;否则数据库会被分包备份。导致还原时出现异常。如下图所示: 三、还原 1、创建数据库马甲。…

十一、MYSQL数据库备份还原

十一、MYSQL数据库备份还原 数据库冷备份mysqldump备份和还原数据库备份主从数据库备份备份指定数据库备份多个数据库备份所有数据库 备份数据表方法1: mysqldump备份数据表方法2: create table备份方法3: SQL SELECT INTO 实例 - 制作备份复件 导出数据库信息查看secure-file-…

数据库还原差异备份文件

首先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备份&#xff0c;其次要确定当前的差异备份文件是基于这个完整的数据库备份的文件&#xff08;即在这个数据库完整备份完件备份之后&#xff0c;到这个差异备份文件备份之时&#xff0c;数据库没有被完整备份过&#xff09; 1、还原完整数据库&#xff…

数据库备份和还原bak文件

备份&#xff1a; 选中数据库右键 > 任务 > 备份 还原&#xff1a; 选中数据库右键 > 任务 > 还原 >数据库 在选项里勾选覆盖现有数据库&#xff0c;有可能数据库还在使用还原不成功就勾选关闭目标数据库现有连接 在常规里边点击设备选择备份的设备&#x…

mssql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一、mssql数据库备份 右键需要备份的数据库 > 任务 > 备份 进入到备份数据库页面后 ①. 检查备份类型(完整)和备份目标(磁盘) ②. 删除原有备份路径 ③. 添加新路径 选择路径并给备份文件命名&#xff0c;注意&#xff1a;文件名需要加上后缀 点击确定&#xff0c;待弹出…

SQL Sever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1.数据库的备份 1.选择要备份的数据库 creat--右键任务--备份 2.设置文件位置 3.可以给备份的数据库设置时间限制 5.备份完成 2.数据库的还原 2.数据的还原 选择数据库右击还原数据库 2.从设备还原数据库---选择文件位置---添加 3,选择要还原的数据库--注意要选择所有文件 4…

达梦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简要介绍一下达梦数据库备份还原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备份还原及故障恢复。 物理备份&#xff1a;拷贝有效数据页。 联机备份 联机即在数据库运行状态下进行备份&#xff0c;必须开归档模式&#xff0c;支持库备份、表空间备份、表备份、归档备份。它包括完全备份&#xff08;拷…

SQL Server 2012 数据库备份还原

文章目录 1.数据库备份2.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SMS工具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QL方式创建备份设备 3.完整备份与还原使用SSMS工具完整备份与还原使用SQL方式完整备份与还原 4.差异备份与还原使用SSMS工具差异备份与还原使用SQL方式差异备份与还原 5.事务日志备份与还原使用SSMS工具事务日…

达梦数据库之备份与还原

备份与还原是DBA必备的技能之一&#xff0c;为防止数据的误操作、误删除等突发情况&#xff0c;所以备份还原至关重要&#xff0c;一下从几方面共同学习一下达梦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基础知识。 一、概述 达梦数据库的备份还原方式&#xff1a;物理备份还原和逻辑备份还原物理备…

DB2数据库的备份还原详解

备份&#xff1a; 一、连接数据库服务器&#xff08;在服务器端建立备份文件夹&#xff09; windows下&#xff08;winr mstsc&#xff09;输入db2cmd&#xff0c;linux下&#xff08;我使用的是xshell&#xff09; 若当前用户为root则需要切换用户至数据库管理员 db2inst1 …

数据库——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文章目录 一、数据库的备份二、数据库的还原1. 第一种方式步骤1&#xff1a;在数据库服务器内部创建数据库步骤2&#xff1a;在cmd窗口执行 2. 第二种方式步骤1&#xff1a;在数据库服务器内部创建数据库步骤2&#xff1a;切换到该数据库&#xff0c;使用source命令还原 一、数…

达梦数据库的备份还原

与Oracle数据库类似&#xff0c;达梦数据库的备份包含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 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各有优劣&#xff0c;一般来说&#xff0c;物理备份拷贝有效的数据页&#xff0c;恢复速度比较快&#xff0c;占用空间比较大&#xff1b;逻辑备份导出数据库中逻辑数据&#xff0…

达梦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目录 一、物理备份还原 1、冷备 &#xff08;1&#xff09;使用DM控制台工具console备份 &#xff08;2&#xff09;使用dmrman工具进行备份 2、热备 &#xff08;1&#xff09;开启归档 &#xff08;2&#xff09;联机备份 3、还原恢复 &#xff08;1&#xff09;表联…

SQLServer数据库备份与还原

一、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是什么&#xff1f; 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xff0c;顾名思义&#xff0c;是微软 SQL Server的管理工具&#xff0c;说白了&#xff0c;就是微软官方管理自家数据库的软件。可以对数据库和表操作&#xff0c;本…

MySQL数据库备份与还原

MySQL数据库备份与还原 一、通过Navicat设置计划1 : 备份文件存储位置2 : 新建计划3 : 测试计划 二、通过Navicat设置自动任务1 : 设置计划任务时间 三、通过Windows设置自动任务1 : 打开任务计划程序2 : 创建基本任务 四、mysql还原五、说明 一、通过Navicat设置计划 1 : 备份…

pgAdmin4数据库备份还原

1、右键数据库选择备份&#xff08;backup&#xff09; 2、选择backup格式&#xff0c;输入名字&#xff0c;直接点击备份&#xff0c;备份完成 3、恢复前先删掉所有的表&#xff0c;再右键选择恢复&#xff08;Restore&#xff09; 直接选择备份文件点击恢复&#xff0c;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