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云计算的兄弟,雾计算要来了

article/2025/10/5 10:31:34

转自: http://tech.china.com/news/company/892/20160219/21553952_all.html#page_2


现在正在流行的“云计算”,是把大量数据放到“云”里去计算或存储。这样,就解决了目前电脑或手机存储量不够,或者是运算速度不够快的问题,当然也带来了其他很多好处。

云计算的兄弟,雾计算要来了

这个所谓的“云”的核心,就是装了大量服务器和存储器的“数据中心”。由于目前的半导体芯片和其他配套硬件还很耗电,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相当于30个核电站的供电功率,而令人痛心的是其中90%的耗电量都被浪费,因为效率很低。谷歌位于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就达到3亿瓦特,这一数字超过了3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量。

如果说现在用了大量电能来维持的云计算中心,还能给广大用户提供互联网云服务的话,当数据传输量进一步成指数式增长,可能这个云中心会无法再维持下去。这个数据传输,指的是大量无线终端和“云”之间的传输。随着物联网的到来,今后各种家庭电器以及大量传感器,包括嵌入在可穿戴设备里的传感器都会连网,从而产生极其大量的数据。而大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能造成数据中心和终端之间的I/O(输入输出)瓶颈,传输速率大大下降,甚至造成很大的时延。

于是有人想出一个方法,在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再加一层,叫网络边缘层,如再加一个带有存储器的小服务器或路由器,把一些并不需要放到“云”的数据在这一层直接处理和存储,可大大减少“云”的压力,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传输速率,减低了时延。这个方法叫做“雾计算”。

这个名字还是很有想象力,“云”漂浮在天上,看得见却摸不着,而“雾”就在你眼前,接地气,是个现实的物体。“雾计算”所用的设备,就是小服务器或路由器,是处于大型数据中心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设备,可以放到小区、工厂、企业、家庭等里面。

“雾计算”的效果与特点

最初“雾计算”这个名字还是由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斯特尔佛教授(Prof. Stolfo)起的,不过他当时的目的是利用“雾”来阻挡黑客入侵。后来美国思科公司把这个名词接了过去,用于推销产品和网络发展战略。而IBM一直在推动网络“边缘化”,准备把很多“云计算”的工作逐步移到“雾计算”。就是把处于网络中心的“数据中心”里的数据,移到网络的边缘处。

“雾计算”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明显的积极效果:企业大量的内部数据不用传到“云”里再从“云”里传回来,而是直接通过“雾”来处理,能大大提高企业效率。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手机里的软件需要升级,也不必到“云”里去升级,只需在最近的地方(如小区内)通过“雾计算”的设备升级就可以了。

雾计算的主要特点是:

★极低时延。这对于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物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网上游戏、视频传输、增强现实等也都需要极低的时延。

★辽阔的地理分布。这正好与集中在某个地点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如果需把信息和视频发送到高速移动的汽车时,可以沿着高速公路一路上设置无线接入点。

★带有大量网络节点的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用来监控环境。智能电网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大规模分布式网络,可以作为“雾计算”很好的应用例子。

★支持高移动性。对于雾计算来说,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可以互相之间直接通信,信号不必到云端甚至基站去绕一圈,因此可以支持很高的移动性。

★支持实时互动。

★支持多样化的软硬件设备。

★支持云端在线分析。

这里举一个应用“雾计算”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例子。这个系统把交通灯作为网络节点,可以和传感器一起进行互动。传感器可以探测出行人或骑自行车人的出现,测量出正在接近的汽车的距离和车速。通过“雾计算”,这些智能交通灯可以与邻近的智能交通灯进行协调,可以对接近的汽车发出警告,甚至可以改变红绿灯亮的周期,以避免出现交通意外。在智能交通系统的雾计算服务器里的数据,将传到“云”里,再进行全局数据分析。

再比如说了很多年的无线传感网络,它的特点是极低的功耗,电池可以5、6年换一次,甚至可以不用电池而使用太阳能或其他能源来供电。这样的网络节点只有很低的带宽及低端处理器,以及小容量的存储器。传感器主要收集温度、湿度、雨量、光照量等环境数据,不需要把这些传到“云”里去,传到“雾”里就可以了。这将是“雾计算”的典型的应用。

“雾计算”与“云计算”

“雾计算”提供了当地节点分布的地理位置信息,信息传递的时延非常低,而“云计算”则提供了中心化的全局信息。许多应用既需要“雾”也需要“云”,例如大数据技术里的数据分析,首先通过M2M(机器与机器之间通信)把传感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过滤,然后放到HMI(人机界面)这一层进行文本化及视觉化处理,可以让用户清晰地理解所有的分析过的数据资料。

这里“雾计算”起到了一个频繁使用的“数据库”的作用,而“云计算”中心就是一个把文件长期存储的地方了。由于“雾计算”的极低时延,这样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用手机来完成,真正做到“移动数据分析”。

在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大趋势下,“云计算”本质上的一些缺点显得越来越明显,如不能支持高移动性、不支持地理位置信息及高时延等等,而“雾计算”正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又可带来大量新的应用和新的服务。

这种“雾计算”的节点可以是今天人们正在用的无线路由器、机顶盒之类。在“雾计算”这个概念提出之前,2009年就有人提出过“云盒”(Cloud in a box)以及“小云”(Cloudlet)的想法和产品,用于周边的手机和各种移动设备,这与“雾计算”的想法是一致的。比如增强现实,是在实际看到的现实世界的影像上再叠加一层信息,需要进行实时复杂的视频运算,由于是实时要求,需要极低的时延。有人使用谷歌眼镜再配上“小云”设备,达到了很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云计算需要大量带宽,而无线网络带宽有限。用了“雾计算”,可以使所需的带宽量大大降低,原则上可使传输的数据“旁路”,即从互联网边上绕过去,使这些数据尽可能本地化。最有价值的数据仍然可以通过“云”来传输,但是大部分的数据流量可以从这些网络中分流出去,从而大大减轻了云网络的流量负担。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智能汽车甚至健康医疗系统等,如果都是本地处理数据,只把最重要的数据传到“云”的话,将变得非常高效,同时也可节省大量成本。

但“雾计算”并不与“云计算”形成竞争,而是可以看作后者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些公司利用装备了无线通信设备的无人机、热气球给偏远地区提供宽带网络服务,也可以算为一种“雾计算”,而这种“雾计算”还真的很形象:漂浮在用户和云彩之间,有点“雾”的味道。

“雾计算”有很多优点,但涉及到未来大规模部署“雾计算”设备,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网络堵塞、软件架构、安全、隐私以及采用什么商业模式等等,不过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得到解决。

“云计算”、“雾计算”相继出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字典里。是不是我们接下来还可以期待“雪计算”、“彩虹计算”、“冰雹计算”,甚至“暴风计算”的出现呢?



http://chatgpt.dhexx.cn/article/1cLsBToj.shtml

相关文章

话题 | 雾计算和边缘计算有什么区别?

原文:http://readwrite.jp/infrastructure/32649/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经常听到「雾计算」和「边缘计算」这样的单词。 雾计算这个词相对来说是最近出现的一个词。因为和云相比位置上更接近设备,所以表示为雾,它是作为实现IoT的结构…

边缘计算和雾计算什么关系_什么是雾计算?

边缘计算和雾计算什么关系 By now most people are more than familiar with the concept of Cloud Computing, but what about the new concept referred to as Fog Computing? Today’s Q&A post takes a look at this new concept and how it differs from Cloud Compu…

【知识积累】Edge vs Fog Computing 边缘计算和雾计算的基本介绍

前言 边缘计算和雾计算都可以被定义为技术平台,使计算过程更接近数据产生和收集的地方,以下详细解释了这两个概念。 顾名思义,边缘计算发生在应用网络的“边缘”。从拓扑结构上看,“边缘计算机”在网络的端点上(如控…

大话:边缘计算、雾计算、云计算

云计算 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使用共享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资源的计算模式。 云计算系统由云平台、云存储、云终端、云安全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云平台从用户的角度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 通过从提供服务的层次可分为&#x…

边缘计算与雾计算

现在人们常将云计算、边缘计算、雾计算放在一起来讨论,而云计算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往往很难搞清楚什么是边缘计算,什么是雾计算,而网络上的文章多为长篇大论,又说不清楚,本文将尽量用浅显明了的方式对其进…

雾计算主要有哪些优点,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雾平台由数量庞大的雾节点(即上文中雾使用的硬件设备,以及设备内的管理系统)构成。这些雾节点可以各自散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与资源集中的数据中心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出雾计算与云计算的不同&#xf…

区分云计算,边缘计算,雾计算

物联网架构 Edge Layer之下应该还有一个:Device Layer 设备层负责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采集、监控、数据的实时分析(需要使用其他技术)等信息。 物联网架构中,服务组织是自下向上的,即边缘计算的结果可以提供给雾计算用于…

雾计算

雾计算,也称为雾或雾化的联网. 其目标是改善效率的雾化和减少的数据传送到云端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这往往改善效率,尽管它也可用于安全和合规原因。 普适计算应用包括雾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能楼宇车辆网络,和软件…

雾计算?边缘计算?云里雾里还被边缘?

雾计算?边缘计算?云里雾里还被边缘? 我们都知道云计算,近两年又出现了雾计算、边缘计算,搞得人云里雾里分不清。这些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篇文章来一探究竟。 1、雾计算…

什么是雾计算?

什么是雾计算: 去中心化和灵活性是雾计算和云计算的主要区别。雾计算,也称为雾网络或雾化,描述了一种分散的计算结构,位于云和产生数据的设备之间。这种灵活的结构使用户能够将资源(包括应用程序及其生成的数据&#…

存储网络架构——DAS、NAS、SAN、分布式组网架构

目录 DAS直连式存储 NAS网络附加存储 SAN存储 存储区域网络 分布式存储组网 DAS直连式存储 DAS遇到的挑战 NAS网络附加存储 向主机提供文件服务;文件系统由存储设备维护,用户访问文件系统,不直接访问底层存储 拥有所有主机上文件与底层存储空…

分布式存储Ceph 架构 以及 IO算法流程简介

Ceph 简介和特点 Ceph简介 : Ceph是一个统一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一个定义看上去会让初学者优点 “懵” ,为了有一个更深入 更直观的理解,下来我们分句来解读。 统一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即支持传统的块…

1.华为分布式存储fusionstorage介绍

引论: 行业分布式解决方案: 1.Ceph 应用最多的开源分布式解决方案 2.Glusterfs 3.VMware VSAN 4.fusionStorage 华为 一、传统企业级别存储和Fsuion storage 对比 1.传统企业级存储控制器扩展有瓶颈,存储例如18000V6扩展到32控制器&#xf…

使用ceph搭建分布式存储系统

实验目的: 掌握ceph的配置和使用方法掌握分布式存储系统架构规划和设计方法理解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的实现方法 实验步骤: 1.规划设计 准备四台虚拟机(有条件部署三台服务器,一台计算机更好&#…

RAID和分布式存储的对比

传统的存储,一般是指用商用硬盘构建稳固的存储系统,通常会用到RAID技术,这是一种被研究的很透彻的存储技术,有大量的相关软硬件,成本已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分布式存储,一般是指用大量廉价的磁盘&#xf…

软硬件结合,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架构优化实践

本文将介绍分布式数据库--KaiwuDB 的存储架构,以及 KaiwuDB 技术团队在其 KV 存储引擎基础上所做的优化实践。 KaiwuDB 整体存储架构 KaiwuDB 采用分层架构,分为计算层与存储层,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在 OLTP 场景下&#xff0…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

3.1 HDFS简介 Hadoop平台解决两大核心问题: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处理 HDFS就是解决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 背景:大数据时代,对于海量的数据,单个计算机无法处理,只能借助整个集群来处理海量数据。 文件系统结构&#xff0…

分布式MySQL架构

分布式数据库一般是以下的这种结构,计算层获取元数据层信息进行路由。下面说下各个层级的目的: (1)计算层就是单机时的SQL层,用来对数据访问进行权限检查、路由访问,以及对计算结果等操作。 (2…

搭建分布式存储服务minio详细过程

最近项目的存储量比较大,考虑项目后期存储需要拓展,决定使用分布式存储,综合考察后,最终选定使用minio作为存储服务。以下是使用步骤,MARK一下! 1、服务器 192.168.40.124 192.168.40.1282、创建目录 本集…

分布式存储概述

一、数据分类及存储分类 数据分为元数据和数据 分布式数据存储的实现: 元数据即是文件的属性信息(文件名、权限(属主、属组)、大小、更新时间等),元数据就是有一种路由机制,即当客户端或者应用程序产生的客户端数据被写入到分布式存储系统的…